8到9月份猪是什么行情?

8到9月份猪是什么行情?

今天是6月7日,进入6月份后生猪价格也出现反弹迹象,其价格也从5月底的13元左右一斤,涨到现在的14.5元左右。但是来说,这样的生猪价格和今年2月份的猪价相比,跌幅了5元一斤左右。所以来说,这6月份的猪价要想恢复到之前的水平还是很困难的。那么现在马上就到6月中旬了,8到9月份的猪价又是什么行情呢?还会继续上涨,或是持续下跌呢,李子来回答。

我们首先看一下6月份的生猪行情是多少:

根据数据统计,今天6月7日,全国外三元的生猪均价为15.43元/斤,较昨日上涨0.16元/斤。从全国28个省份具体统计来看,今日有8个省市出现下跌,10个省市保持不变,另外还有8个省市出现上涨。目前来看,生猪最高价还为海南,目前价格为17~18.2元/斤,较昨日保持平稳不变。而全国最低价还为新疆,目前价格为14.15~14.36元/斤,较昨日下跌0.10元/斤。

上面是今天的生猪价格,但是从前两天的猪价来看,外三元的猪价一直徘徊在15元左右一斤,而土杂猪的价格能到14元左右就不错了。因此来看,至于这6月份猪价,并没有出现猪肉季节性的消费增加情况,所以这6月份的猪价还是以平稳为主。

那么这8到9月份的猪价又是什么行情呢,笔者认为需要几方面原因考虑。

第一,在8月到9月份,并没有出现传统性的猪肉消费旺季,因此这猪价并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从历年的猪价历史行情来看,猪价是不平稳的,每几年都有一个生猪大周期,而每一年都有一个生猪小周期。而这每年的生猪小周期是由于节假日消费,还有猪肉的消费淡旺季决定的。比如中秋节、国庆节、春节等节假日都是促进猪肉消费的。

但是在今年的8月份到9月份,并没有出现猪肉的消费旺季。而相反的是,由于这8月份到9月份,由于天气炎热的原因,人们对一些肉类需求不振,而造成这段时间出现猪肉的需求淡季。因此来说,在8到9月份,生猪价格行情还是以持续下跌为主的。

第二,8到9月份,生猪产能不断增加也制约着猪价的上涨。

虽然在这段时间,生猪的价格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涨。但是笔者认为导致6月份猪价上涨的原因是:5月份的生猪价格持续跌落,造成一些养猪户跟风的抛售造成的。在养猪户短期的抛售生猪后,势必会造成6月份的生猪出栏断档,才造成的近期猪价出现上涨。

但是从长期来看,今年的生猪产能是不断增加的,而这是有数据统计的。根据农业农村部统计来看,在今年第一季度,全国的生猪存栏和母猪存栏均出现不成程度的增长,其生猪存栏增幅在3%以上,母猪的存栏在5%以上。另外各省的生猪存栏和母猪存栏,比如河南、四川等地也是不断增加的。

因此来说,在进入8月、9月份以后,在生猪产能的不断增加下,市场的猪肉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其生猪价格是以下跌为主。

第三,8月9月,进口猪肉的增加也会造成生猪价格的低迷。

从去年的下半年开始,由于国内的生猪产能不足,以及国内猪肉的需求量加大,也就导致了进口猪肉大幅增加的情况。在去年的时候,有数据统计进口猪肉在300万多吨。

而在今年国外猪肉价格下跌,而国内猪肉价格高涨的情况下,今年的进口猪肉会比去年要多的多。所以来说,随着后期的8月份、9月份进口猪肉的不断扩大,还有储备肉的适时投放,所以预计8到9月份的生猪行情还是以持续低迷为主的。

总上来说:

今年的生猪行情还是不容乐观的。由于在进入8月、9月份之后,由于天气炎热的原因,疫情导致消费低迷的原因,还有生猪扩产的原因,以及进口猪肉的原因。所以在上述综合因素下,今年的8到9月份,生猪的行情并不十分好,甚至还会出现猪价下跌的情况,所以说养猪户在这一时间段养猪要谨慎才行。

8到9月份猪是什么行情?

我们大家先来分析一下生产,温氏,牧原,希望,等大集团投资相当大,总和加起来几千万的当量,在逐渐的投产中,明年的下半年应该是生产量的最高峰,中小养殖户也在积极的恢复中。排除疫情大面积爆发的情况下,生产量会积极稳中有升。需求方面,猪肉价格过高,疫情影响收入低下,消费不乐观。贸易商和各国300多家企业签订猪肉进口协议,未来会对猪市和猪肉市场有一个很大的冲击,国家放储方面,会再次的打压猪价,让农民吃上平价猪肉。现在的牛猪,不可小视,原来标猪是200斤,现在400多斤出售,比以前一个顶两个,生产量相应增加1/3,或者是100%根据综合分析,需求低迷,八九月的价格会持续下降!大家适时出栏,相对的高价就卖掉,注意,母猪的防暑降温!猪群的疫苗防治,希望能卖到理想的价格!

8到9月份猪是什么行情?

8到9月份猪是什么行情?

本以为猪价会一跌不起,结果猪价6月份持续大涨,给养猪人带来了信心,今日全国外三元均价已经回归15.82元/斤,较昨日上涨0.19元每斤,而且未来一段时间还有上涨的趋势。

从今日猪价可以看出,华东、华北、东北涨势明显,而西南、东南、华南呈现持平和下跌,按照正常情况,一般都是以东北领涨带动西北、华北跟涨,再到南方大涨,而此次涨价,东北强劲必然带动南北猪价上涨。

6月份的猪价上涨与两会结束以及接近端午节有关,每年都是上涨的周期,而且前段时间猪场压栏大猪的集中抛售带来的近期大猪短缺以及国内复工、复产带来了猪肉消费刺激增加有直接关系,而且集团化猪场都在扩繁,很多育肥猪选择自己留种,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肥猪出栏量,众多因素带动猪价强劲上涨。那么下半年猪价走势如何,能否保证继续上涨呢?

能够影响下半年猪价走势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国内猪场复产及补栏情况、进口冻肉数量、猪肉消费刺激等。下面我们具体来分析一下:

一、非洲猪瘟防控压力降低,养猪风险降低

从目前非瘟的防控情况来看,较之前防控压力降低,环境中病毒载量下降,病毒毒力也有所下降。国内养猪巨头在将近2年的时间摸索下,纠正了很多防非弯路,目前养猪专家提出,在满足一定生物安全的基础上,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减少人猪接触频次,提高猪群营养和保健,可以做到可防可控。持续这样的态势,下半年没有非瘟二次爆发的情况下,养猪风险降低,必然带来养猪成活率提高,数量增加。

二、国内复产和补栏增加,养猪恢复加快

猪价跌跌涨涨,但是始终保持在高盈利状态,这在一定层面上刺激了养猪热情,很多圈外人投身养猪产业,开始建猪场投资养猪。圈内养猪人也在大肆扩张和补栏,集团化养猪巨头活跃在全国各地批地、建厂。虽然建场到引种再到肥猪出栏需要一定周期,可能短时间不会影响到生猪价格,下半年猪价可能随着生猪恢复速度缓慢降低,一年后国内养猪量一定会有量的飞跃。

三、进口冻肉数量可能会降低,猪价影响主要看国内养猪存栏

进口冻肉一直是国内养猪人的一块心头病,其实进口冻肉对于国内猪肉价格影响并不大,主要是对阶段性猪价有一定影响。因为每年进口冻肉数量,不超过300万吨,前几年还不超过200万吨,跟国内一年5000万吨猪肉的消费量比,还相差甚远。

国内猪肉进口主要从欧美等国家引入,但是今年美国对中国的抹黑和在各方面的摩擦,影响到了美国农产品的进口量,尤其是猪肉,前几天还取消了2万吨美国猪肉。因此下半年进口猪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

四、猪肉消费刺激:轻微增长刺激不足

从近期的猪肉消费来看有所增加,主要与复工、复产以及学校开学有关,但是高价的猪肉不会在短时间内恢复十几元,因此,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猪肉消费不会有快速增加,可选择替代品挺多。

综上所述,结合以上四点因素,8、9月份乃至下半年猪价,会随着生猪存栏和恢复而出现缓慢下跌,猪肉价格也会有一定下浮,但是产能恢复需要时间,因此,猪肉下跌有限,养猪盈利期还会持续很长时间,

8到9月份猪是什么行情?

猪肉价格会逐渐的滑落,

现在非洲猪瘟已经被抑制住了,这个减员的因素已经没有了,

其次在去年猪价高涨的时候,各大上市公司,比如温氏股份,牧原农业,雏鹰等等的公司都在增加猪的养殖规模,同时国家也在释放储备肉,

这些都是增加供应,

供应端增加了,需求端呢,因为病毒的缘故,许多人的收入减少了,有的甚至没有了工作,对于肉类的需求相比较去年同等月份的需求,肯定是降低了,

供应增加,需求萎靡,猪肉价格会继续降低。

8到9月份猪是什么行情?

价格肯定不像以前那么高了,但是现在养殖育肥猪也有钱赚的国内地区价格不同差价幅度不算太大。科学技术养殖可以提高利润。减少死亡或生病,管理需要用心和汗水。喜欢养殖的可以关注我,定期分享养殖知识和经验

8到9月份猪是什么行情?

8到9月份猪是什么行情?2020年我国生猪价格,从2月份开始出现回落,当时,生猪收购价格回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消费的疲软,以及对过往猪价过高的一种纠正。猪价从2月份直接跌到了5月上旬左右,本轮下跌也算是一次今年猪价的一次筑底行情。

5月下半旬,到目前至今我国的生猪收购价格开始出现反弹行情涨跌互现的局面存在。对于8到9月份的行情,很多养殖户都是比较关注的。根据我国生猪产能的恢复情况和市场消费的基本面来看8到9月份我国生猪收购平均价应该会保持在14到15元附近。

首先8到9月份属于消费淡季,再加上今年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消费下降,在我国虽然很多餐饮饭店虽然已经开门营业,但是生意并不好做。不光是餐饮,很多酒店现在也都是大打折扣,但是入住率并不高,消费降级十分明显,这对猪肉市场需求也有很大的抑制。

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全国各地新开猪场数量比较多。这其中也不乏有大手笔的万头猪场。很多人看到了这两年养殖暴利,都开始搞起了养殖。一些大型养殖企业也开始纷纷建立养殖基地,开疆扩土扩大自己的养殖产业,总体上来看我国的生猪产能目前恢复力度不小。只是由于生产周期的问题,下半年出栏总量不会一下暴增。最猪价的影响并不大。

所以8到9月份我国生猪收购价格还能有望保持现有的价格并且会有小幅下降,但并不会有太大的起伏。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