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禁止清明上山扫墓!而农村由于路口多,该怎么防控?
我市禁止清明上山扫墓,而农村由于路口多,该怎么防控?
今天是3月21日,还有半个月就清明节了,而清明节是国家法定节假日,今年的清明节也有3天的假期。按照往年的时候,在清明节城里的人去农村的山上扫墓或者游玩,可以忙的不亦乐乎。但是由于今年疫情的原因,现在也是禁止扎堆聚会的,而市里也是有规定,在清明节的时候也是禁止上山扫墓的。但是来说,还是有一部分人趁着没人的时候,在清明节也是偷偷的上山进行扫墓,而在农村里由于路口多也是不好防控的,那么现在应该怎么做呢?
就拿我们这里来说吧,虽然村里还设有检查站,但是进村上山的路口自然是很多的,一些志愿者们自然也无暇顾及旁边的路口,因此在这样的情况是,势必会造成一些城里的人,回乡进山进行扫墓。
如果扫墓的人比较少的话,有一个两个的人,我们村里还是不担心的,毕竟在农村里人不是很多,但是有些地方扫墓的活动比较隆重,动辄几十人或者上百人,而这就完成一些集会了,而这样无论是对村里,还是城里都有比较大的安全隐患,特别是现在,虽然市里没有确诊病例了,但是因为境外输入的关系,现在我们还是不能掉以轻心的,那么假如碰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做呢?李子认为有几个原因需要阻止。
第一,在清明假期的时候,各个路口进行设卡,对外来人员进行测量体温、扫码模式。清明这三天假自然是防控的重点,对此村委们联合村里志愿者对进村路口,或者进山路口采取设卡方法,把一些外来人员给阻挡住。当大批的扫墓人员到来时,一定要登记好,并采取选用一两个代表进村进山扫墓,其他的人员应该是一律拒绝的。并对外来的人员进行测量体温,采取扫健康码的模式,如果发现有不正常的,或者闯卡的,坚决进行报警处理。
第二,通知村里所有村民,如果在城里有来扫墓的亲戚,一律让村民们对亲戚进行劝返。大部分城里来农村扫墓的,其中都是和农村某家族有联系的。因此村委们在做工作的时候,一定让各个家族的族长们进行沟通。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必要的时候采取软硬兼施的方法,让城里的亲戚不要再回来进行扫墓,如果有城里人不听话的话,就把事情说在明处,一旦出了事让他们后果自负。
所以来说:当然还有别的方法,比如对一些城里扎堆回来扫墓的人,进行警告或者劝离的方式,或者必要的时候采取录用视频,并报警的处理方法。清明节虽然是传统的扫墓节日,但是来说由于今年的情况是很特殊的,所以也是禁止回农村进行扫墓的,因为这样,就会有不必要的流动性,也会有不必要的聚会。因此为了消除安全隐患,在没有彻底解封的情况下,还是要大家做好自我,尽量不扫墓的时候,还是不要扫墓,不聚会的时候,还是要避免聚会,而这需要大家共同做到。
我市禁止清明上山扫墓!而农村由于路口多,该怎么防控?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是后人祭祀祖先,表达对祖先的哀思之情,有利于凝聚家族关系,弘扬孝道文化。清明节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有诸多的习俗,比如踏青、插柳、拔河等。在清明时节祭祀既是对祖先的缅怀和对孝道文化的传承,也表达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诗词表现的是古代社会人们在清明当天的精神状态,如今清明当天悲伤的情绪在慢慢消减,新颖的祭祀和表达哀思的方式数量在增加。
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中,祭祀祖先是最大的事情,现在这种观念非常淡薄了,网上祭祀、代祭祀各种新鲜花样让人眼花缭乱。清明节似乎成了一些人的负担,今年清明节对部分人来说减少了不小压力,有的省市出台了禁止扫墓的规定,但并不是所有地区,具体要看当地的规定。清明节传递的本就是对亲人的哀思和感恩,更多需要体验的是后代子孙的诚意和小心,与其网上祭祀或者找人扫墓不如多关心尚在人世的人,比如父母和兄弟姊妹。
禁止清明上山扫墓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今年受新冠病毒的影响,各地的疫情严重程度不一样,上山扫墓有可能会导致疫情的集中传播;二是往年在清明祭扫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幺蛾子,最多的就是扫墓导致山火,从而加大了消防部门的压力。从全球疫情的发展趋势来看,国内疫情基本都控制住了,新出现的感染病例均属于国外输入型,但是依然不能放松警惕,越是在最后,越是要守好最后的关卡。对普通百姓来说,如果当地的确有相关扫墓的规定,要坚定的支持相关部门决定。
农村地区的路况和地形复杂,且坟墓均在人烟稀少的地方,真的要禁止清明上山扫墓的可能性不大。即使相关部门有规定,也难以抵挡住人们祭祀祖先、表达哀思的心情。针对农村地区特殊的情况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加强宣传,基层组织走访入户告知相关信息,做好思想动员工作;二是重要地点设卡检查,对部分群众的扫墓行为进行引导;三是活用规定,减少参与扫墓的人数,避免大量人员聚集。不管有无不能扫墓的规定,都要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基础上去扫墓,自身安全很重要。
清明在我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份量,更是增强家族凝聚力和传承孝道的重要渠道,传统文化习俗不该在时代发展中被消磨殆尽。今年疫情影响,整个大的形势特殊,但不能一刀切的全面禁止扫墓,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条件的扫墓目前看来完全是可行的。在扫墓过程中要加强两个教育:一是加深对清明节的认识,引导孝道文化的传承,增强文化核心竞争力;二是建立新时代的文化观念,摒弃传统的思想文化认识。对清明是否能正常扫墓要结合当地的疫情情况决定,有条件性的放开扫墓,引导符合新时代价值观的扫墓行为形成。
我市禁止清明上山扫墓!而农村由于路口多,该怎么防控?
禁止扫墓,主要是防止聚集,禁令直接对准扫墓,容易引发磨擦并不好防控。应该将禁令转化为应急防控国外输入型疫情为由,从严农村出入口和墓地出入口的双向严格管理,再有坚决杜绝外地人流入,将公路、铁路出口严格管控,没有特别介绍信通行证的,严格禁止入内,如此应该稍好一些,而想从根本上杜绝,应该只能依靠,颁布疫情战时条例,强制执法了!
我市禁止清明上山扫墓!而农村由于路口多,该怎么防控?
清明扫墓是一种文化,一种传统,一种情结,一种念想,一种寄托,估计要是禁止可能有点困难。
不如宣传到位,讲明道理,引导大家网上祭拜,路口祭拜,庭内祭拜,分时祭拜,隔空祭拜,文明祭拜。
宣传也要人情化一些,继承老传统,提倡新风尚。尽量不要用杜绝、禁止之类的词语。相信大多数人是会理解配合的。
况且,现在全国的疫情高峰已经过去,大多地区的病例已经清零。清明扫墓的关键是引导人员分流、做好个人防护问题。
我市禁止清明上山扫墓!而农村由于路口多,该怎么防控?
还有半个月就是清明节了,清明节上山扫墓是一直以来的传统习俗,之前因为以前的原因,元宵节的时候,我们家乡这里都没有让去上坟扫墓,但是如今村里的卡口都撤掉了,估计等到清明节的时候,就不会限制上山扫墓了。但是祭奠归祭奠,却不能随意的上香烧纸,农村路口多,该如何防控是个问题。
其实这也没有什么难的,一般到清明节、五一、十月朝这几个需要上山祭奠的节日时,村里都会安排人员在村头值班,检查有没有携带打火机,不允许烧纸点火,以免春季干旱风大引发火灾,不管路口多少,如果禁止上山扫墓的话,有专人值班看管,不允许进入,那么就可以防控到位了。
不过话说回来,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时候没有上坟祭拜,现在清明节了是我们传统的节日,为什么要禁止上山扫墓呢?虽然说现在疫情还没有完全消除,但只要大家做好防护措施,不聚堆,一家派一个人去祭奠一下先人,也是合情合理的。之所以有的地方不让扫墓,可能也是考虑到疫情传播的缘故吧,非常时期,大家确实是应该听从统一的安排。
如果就要禁止扫墓,那一定要提前通过大喇叭广播宣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给大家讲明形势严峻,让村民们配合工作,实在不行,村子里边可以安排村干部帮村民们祭祀,我们村元宵节时就是这样,乡镇统一采购的菊花和小灯笼,由村干部代扫墓,将祭品放到坟前。尽管村子里边路口多,只要把通向坟墓的路口全部都安排人进行值守,就像疫情期间防控那样,一般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我们当地没有接到清明节不允许上坟扫墓的通知,只不过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虽然说允许扫墓,但是现在都提倡文明祭祀,在坟上献束鲜花,表达一下追思之情就好了。至于烧纸“送钱”,上香祭拜就不要有了。
我市禁止清明上山扫墓!而农村由于路口多,该怎么防控?
我市禁止清明上山扫墓,而农村由于路口多,该怎么防控?
题主当地城市出台的禁止清明上山扫墓的措施,还是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
但是,我有点不理解,清明假期还有半个月,按照最低的14天没有新增确诊病例的话,也是可以解封当地的呀,难道你们有预见性会有新增或者什么滴?
防控疫情是好,为了我们健康着想,但是我们也不能这么早就下这样的禁令吧。这么早给大家打预防针吗?
清明节扫墓比春节还重要一些,当然,如果疫情真是有新增,然后又开始封城封村那是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在接下来半个月没有新增确诊病例,还禁止清明扫墓你觉得合适吗?
题主说了,农村路口多,怎么防控?恕我直说,如果当地没有采取封城封村通告,你想做好不准农民去山上扫墓还真有点难,不要说农民不讲理,农民也是有黑白是非之分的。除非把农村用围上围起来,留一个路口进出,否则很难防控。
当然,如果疫情还在当地新增的话,我想农民也是会严格按照当地防疫措施的要求居家隔离的。
农民今年已经损失很大了,两个月没有收入,坐吃山空,如今农民心里鸭梨很大,再不能受到无理的措施折腾了。清明是不是农民心理疏通的机会呢?我们等着看。
关注农民,一起学三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