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涨价后,农资商高兴不起来,农民却乐了,为什么?

肥料涨价后,农资商高兴不起来。农民却乐了,为什么?

现在已经进入春耕季节了,也是肥料销售旺季的日子,与往年不同,今年的肥料价格却涨价了,每包肥料上涨了5~10元不等。但是今年特别奇怪的时,随着农资的不断涨价,农资经销商却高兴不起来,脸上总是愁眉苦脸的,丝毫没有因为农资的涨价而高兴。而部分农民们却对肥料的涨价而高兴,这是什么原因呢,肥料越涨价应该是农资商赚的更多啊,而农民们应该愁眉苦脸才对。这是什么原因呢?李子来回答。

肥料价格上涨,农资商愁眉苦脸的原因。原来是这样的:

我首先说一个故事吧,我们村里有一位肥料经销商,他几乎垄断了附近几个村庄的农资肥料,而一些外来的肥料经销商来我村卖肥料的时候,总是铩羽而归。这是什么原因呢?而他采取的正是价格优势,别人在集上卖120元一袋,他知道后总是以110元~115元的价格来卖。结果农民们当然选择便宜的肥料,因此他的生意也是也特别的好。

那么为什么他能够以较低的价格卖肥料,却不能亏本呢,原来他很早就干这一行业了,既有丰富的购销经验,又有大量的本钱,因此来说,当别的肥料经销商企图压价的时候,却不能够压到他。在这种竞争下,我们村的这位经销商主要是“靠量来取胜”,所以他的肥料买卖也是好的不得了。

但是自从肥料涨价后,这位经销商就高兴不起来了,当然这事情是很明白的,肥料价格贵了,自然卖肥料的农民就少了,同样是一包肥料,赚的钱一样多,而这位经销商依靠“走量肥料”来取胜,就不太容易了。

肥料价格上涨,为什么有些农民却乐了?

百因必有果,有的农民盼望着肥料价格下降,然而有些农民却盼望着上升。还是以我们村为例,我们村是一个养殖生态村,村里有一半以上的农民都搞着养殖,其中有养牛的、养猪的、养鸡养鸭的等等。这么多养殖业,那么粪便怎么处理呢?不慌的,附近20公里以外,也有一片大蒜、生姜种植基地,大约在几千亩左右。所以我们村里的一些猪粪、鸡粪也是通过中间商运输到那边。

有利益的地方必然有市场,不起眼的粪便也是这样。而一些化学肥料价格下降的时候,一些大蒜种植户们就大量使用化学肥料,而一些农家肥用的就很少了。但是现在的情况却是一些化学肥料涨钱了,大蒜种植户们自然也会合计的,那么农家肥就用的多了,因此在物以稀为贵的情况下,一些农村里依靠养殖的农民自然就很高兴了,这是因为农家肥涨钱了。

所以来说:

通过上述事例说明,虽然是小小的肥料,但是在农民手里也是有很大的价值的,而肥料的价格却关系着很多农民、农资商的利益。而农资商们虽然盼望多赚一点钱,但是因为肥料的价格过高,而使得种植户们不愿意购买,但是这对养殖户来说自然是好事,因为他们的农家肥又涨钱了。因此来说,虽然是小小的肥料,但是大多数的农民都是不希望肥料上涨的,如果价格上涨,他们还是有别的肥料来代替的。

肥料涨价后,农资商高兴不起来,农民却乐了,为什么?

肥料涨价农资商却高兴不起来,而农民却乐了,这样的情况不会发生吧。

农资在这二十多年来一直涨价,这也是很多农民不愿意看到的一种结果,但是农民是无法阻挡化肥涨价,毕竟化肥企业人工成本和环保成本增加,如果化肥不涨价,那么企业基本上就无法生存。

其实化肥涨价农民却乐了,更多的是一种苦笑,而不是来自内心的笑。因为化肥涨价就让种地的成本在增加强,种地本身就没有多少利润的情况下近一步增加成本,他们的心情是相当复杂。

农资商深知农民的不容易,他们看到农资涨价,知道会有更多的农民不愿意再种地。如果农民不愿意种地,他们的农资又能卖给谁呢?这才是农资商不开心的主要原因。如果化肥、农药的价格下降,他们反而会赚的更多,如果涨价,销售的量也会减少,这让他们怎么能开心起来?

说到种地,不得不说粮食的价格。粮食价格以小麦为例,小麦在上世纪90年代收购价是0.85元/斤左右,而今的价格是1.25元/斤左右,用了接近三十年的时间才涨了0.4元/斤。而化肥农药的价格已经翻了很多倍。以前种一亩地使用35元的化肥就足够好,而今却要花180元左右,总的来说是翻了5倍多。

农资涨价如何才能提高农民的收入呢?只有提高粮食的收购价才能让农民增加种地的热情,如果任由农资涨价而粮食价格不涨,那么最终会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种地,更愿意外出打工,毕竟打工一个月的收入相当于种五亩地的收入,这样的落差太多,那谁还愿意种地呢?

肥料涨价后,农资商高兴不起来,农民却乐了,为什么?

肥料涨价后,农资商高兴不起来,农民却乐了,为什么?这个题目,怎么看上去这么别扭呢?肥料涨价农民乐个什么劲?我来吐槽几句吧!

农资商高兴不起来?这个是肯定的,谁开门做生意,愿意物资天天涨价。不仅要和购买的农民多费很多口舌,而且到最后还不一定能谈成生意。加之,农民种地利本就低,肥料再涨价,只会让更多人选择抛荒,地都没有人种了,那农资商的肥料卖给谁,肥料卖不出去,卖不出去,就代表没有收益,做生意的能高兴的起来吗?

农民乐了?天下没有那么傻的农民,肥料涨价还跟着乐,难道是农民钱多烧的慌吗?显然那是扯淡,这个农民乐了,只能用苦笑来形容。当种地的利润全被种子、肥料、农药、人工挤兑时,农民的利润捉襟见肘,不种地,外出打工,可比种地强多了。农民们只能苦笑着放弃粮食种植,去过背井离乡的生活。至于肥料吗?你价格涨得再高,我不种总可以了吧!这只能是农民对生活无奈的一种言不由衷的苦笑罢了。

总之,肥料涨价,农资商高兴不起来,农民也同样高兴不起来,伤害的还是我国农村的种植业,当所有农资产品都要在农民身上剥夺利润时,那么将成为压垮农业的大山,农民不种地,可能就会成为一个无奈的选择。希望有关部门,能及时抑制农资过快的上涨价格,保证农民的利益,才不会导致农村的田地大量抛荒的出现。

肥料涨价后,农资商高兴不起来,农民却乐了,为什么?

谢邀。

肥料涨价,农资商高兴不起来,农民却乐了。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其实应该是农资商和农民都乐不起来。

农资商高兴不起来:

先从进货端说下:一般在乡镇做农资生意的,都是先付款给化肥厂家,然后拉货回来销售,很少一部分是能够只交部分定金就能拉到货的。如果肥料涨价,意味着农资商需要支出的资金变多了。而且,化肥属于时效性很强的商品,而且在这个短时间内需要大量的化肥,我们这每年就是夏种和秋种两个时间段,这就得要求农资商拿出大批资金进货。这个占用的额度真的不少。

在销售端来说:乡镇的农资商主要还是做的一家一户的生意,为了获得顾客,他们很多采取的是赊销的方式,就是先把化肥给农户用,然后等庄稼收获了以后再付款。就算有一些大客户,例如农场等,也是要赊销的。这就把农资商的资金流拉长了,回款周期变长。农村种植本来就是个不赚钱的买卖,如果遇到自然灾害,庄稼减产,这些物资费很可能在当年还是收不回来的,需要往后拖几年的时间。这就要了农资商的老命了。

所以说肥料涨价,农资商一般很难高兴起来,因为预付资金太大,而回流资金太少,周期太长。

农民高兴:

这个就是扯淡的了。种植庄稼,肥料是必不可少的物资,少了它,庄稼的长势和收成会出现很大的不同。种地本来就没有什么太大的利润,再加上涨价,可能这一年就是白干!还高兴?任谁都高兴不起来吧!

肥料涨价后,农资商高兴不起来,农民却乐了,为什么?

肥料涨价后,农资商高兴不起来,农民却乐了,为什么?

看到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是一头雾水,农资商靠卖化肥赚钱,化肥涨价了,他们自然高兴不起来,但是农民为什么却乐了?这也是我心中的疑惑,要知道农民种地需要化肥,化肥涨价意味着种地投入的成本更多了,粮食价格保持不变,他们应该高兴不起来吧?

化学肥料的趋势。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人们对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视,我们要求吃到更安全的粮食,更健康的蔬菜,农药在种植过程中使用的越来越少,化肥也一样。更多的农民宁愿使用农家肥,复合肥,也不愿用单纯的化肥,因为这会使土壤板结,肥力流失。

有机肥料的趋势。正如前文提过的,农家肥将更多地使用到农作物种植中,比如粪肥,草木灰,不仅来源广,价格也便宜,其次人们会选择复合肥,不仅元素含量多,还能防止土壤硬化板结,肥效过多流失,更好地保护了耕地。

农民对肥料的期待。对于肥料的选择,只要是粮食价格没有变动,农民肯定会希望肥料的价格越低越好,元素越全面越好,肥效越长越持久越好。化学肥料及时养分全面,肥效及时,人们由于对土地污染问题的担心,也不会去选择使用化肥。

农民对肥料涨价的看法。种植作物离不开肥料,特别是三大营养元素,如果农家肥可以提供必要的养分,农民会更愿意使用,如果化肥肥料有政府提供的补贴,农民可能会买的多一点。如果保持当前的肥料价格,我宁愿自己的土地不用肥料,也不会去购买价格超过使用价值的肥料。

肥料或许涨价了,但是高兴的人或者有实际利益的人绝对不是农民,他们无法控制化肥价格,他们只想要种好自己的土地,农作物可以茂盛生长,秋季可以丰收卖个好价钱,这才是他们真正高兴的事情。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农业信息,欢迎关注我,我是小李,关注农业,支持农村,爱护农民。

肥料涨价后,农资商高兴不起来,农民却乐了,为什么?

肥料是庄稼的粮食,如果说以前我们给地吃的是,健康的肥料。那近几十年吃的就是激素,让土地极力繁殖,生产出更多的粮食。然后果出现了,土地吃坏了,板结碱化,酸化,不吃更高级的激素,打不出粮食了。

看过一个新闻,讲的就是化肥用多了的事。他们的土地,每年的化肥量不断增加,可产量就是不增。而且地里还出现,不吸收固体肥料的情况,得扬进口液体肥料,才能满足庄稼需求。每袋肥料,最少500多元。

肥料涨价了,农资商确实会范愁,农民也多数是烦心的。只有一小部分农民,会感到欣慰,下面我们来分别看看农资商的愁,与小部分农民的乐。

农资商的愁:

  • 农资商之所以愁,是因为他们要给化肥厂家扔订货钱。好的,卖得热门的肥料,不扔定钱,是买不到货的。这边要扔定钱,那边农民的粮食还没卖钱,农资商夹在中间,愁的都头疼。
  • 即便是农资商手里有钱,他们也愁,农民买肥料要合计成本。农资商卖肥料,也要考虑农民接不接受这个价格,能不能买他进的这些肥料。他们比农民还要想的多,想的全,才能赚到农民的钱。
  • 订完肥料以后,他们要根据,肥料进价,运输成本,人工成本。来合计每样肥料卖多少钱合算,能挣多少钱。从哪样肥料上多赚,哪样肥料上少赚。农民买哪个多,买哪个少,他们都要想到。
  • 肥料到家前,他们还要想到,同品牌的肥料,定价不能比同行高。就好比尿素,无论什么品牌,价格之差不能过5元,一旦超过,影响其它肥料的销售。
  • 在定肥的同时,要考虑这个品牌,能不能被农民所接受。大品牌不用想,农民肯定知道,肥好卖,可价格是透明的。要想卖出高价不现实,只能靠小众,甚至不出名厂家的肥料,来挣钱。多数农资商都从微生物菌肥,硅锌肥,各种小肥上面挣钱的。

农民的乐:

  • 第一种农民就是,把地承包出去,自己在外打工的。他们乐是因为自己的选择是对的,没有种地,一旦种了,也逃不出种地成本增加的怪圈。
  • 长年在外打工的农民,是不愿意种地的。种地费心,费力,秋收还没有保障。这肥料一涨价,更证明了,打工就是比种地强的理论,所以打工的人乐。
  • 第二种是种绿色食品的农民,他们多数都是农家肥,产量不高,肥料的成本也不高。这肥料涨价,普通水稻的成本也增加了。秋天普通大米也要提价,他们种的绿色产品就更好卖了。
  • 种植绿色产品的人很少,这肥料价格涨上来,也会有农民尝试种植绿色。产品一旦形成规模,就能产生巨大的效益,所以种绿色的农民乐,希望大家和他们走一条路。
  • 第三种是有机食品的农民,普通化肥涨价,农民种植成本加大。粮食不但没涨,还在压缩价格,种植土地的农民会越来越少,有机食品就有了出头之日。
  • 普通水稻大量减少,粮食的价格也就相应提升了。可普通水稻从各方面,都和有机的食品比不了,有机食品销售会更容易。

肥料涨价了,压缩的还是农民的利益。农资商愁的是怎么能多赚钱,农民愁的是以后怎么生活。肥料涨价了,你是处于乐的那批人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