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一降再降,重回“4元时代”,价格下跌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

鸡蛋一降再降,重回“4元时代”,价格下跌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

今天是1月8号,还有十几天就迎来了鼠年的春节了,而现在的鸡蛋价格让很多蛋鸡养殖户很是着急,鸡蛋一降再降,从几个月前的6元多重回到“4元时代”。从现在全国各地的鸡蛋价格来看,主销区 上海粉壳鸡蛋现在4.11元一斤,较昨天下滑了0.22元每斤左右,上海褐壳鸡蛋价格3.85元每斤左右,较昨天价格持稳。而北京地区鸡蛋价格4.09元每斤左右,较昨天整体上涨了0.1-0.13元每斤不等。

因此来看,现在的鸡蛋价格始终徘徊在4元一斤的,那么鸡蛋价格下跌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原因呢?春节期间的鸡蛋价格会不会出现上涨呢?李子来回答。

李子认为,现在鸡蛋价格不断下滑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比如市场上鸡蛋的鸡蛋供需出现饱和,前段时间人为炒作等原因。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在这段时间鸡蛋供应量还是比较饱和的,而消费量并没有出现明显性的增长。这主要的原因是在2019年全年商品鸡苗销售状况良好,特别是2019年的3月份,养鸡户进行疯狂的补栏。这就导致了现在产蛋鸡存栏达到近3年来的最高值,而鸡蛋产能基本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而现在进入第四季度后,又是传统鸡蛋消费淡季,并没有节假日刺激鸡蛋的消费。还有就是猪肉价格下跌也把现在鸡蛋的价格拉下来。所以来说,在上面这几种因素的导致下,现在鸡蛋价格的下降并徘徊在“4元时代”也是比较正常的。

而鸡蛋价格下跌背后真正原因是,养鸡户在前段时间普遍的跟风补栏造成的,特别是一些养鸡户,在看到前段时间的鸡蛋大肆上涨后,就疯狂的对蛋鸡进行补栏,而造成这样的后果却是现在鸡蛋价格的不断下跌。还有一些鸡蛋销售商在价格高的时候持续囤货也造成鸡蛋价格的大涨或大跌。

那么在年底期间,鸡蛋的价格还会回升吗,上涨到几元一斤?

年底鸡蛋的价格肯定是上涨的,这主要的原因是随着工人的回乡,学生的放假,年后走亲访友等,使得鸡蛋的价格需求强劲。所以在年底的时候,鸡蛋囤货上为了保鸡蛋的供应量,也会对鸡蛋的采购出现增加的趋势。特别是一些食品企业,超市等为了在年底也是拉大了鸡蛋的需求。而第二方面的原因是,现在猪肉价格的持续上涨也带动了年底鸡蛋价格的不断上涨。因此来说,年底的鸡蛋价格还是以上涨为主的,至于涨到多少,笔者认为至少能涨到4.5元一斤左右。

总上来说

现在鸡蛋价格下跌,重回“4元时代”也是市场因素导致的结果。而现在随着春节的临近,鸡蛋的需求量不断上升,其价格也会不断上涨的。至于在年后,在蛋鸡的存栏量呈现饱和状态的因素下,鸡蛋的价格还会出现回落现象。

鸡蛋一降再降,重回“4元时代”,价格下跌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

鸡蛋一降再降,重回"4元时代“,价格下跌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很显然鸡蛋需求的下降,是导致鸡蛋降价的主要原因。

在肉价"一飞冲天“的时候,鸡蛋价格也坐上了顺风车,毕竟在亚历山大的年代,大家都纷纷购买鸡蛋来顶肉吃,可以省不少的钱,所以一路将蛋价推上了高峰。

市场就是这么奇怪的一个东西,一旦某件东西价格爆涨,各行各业的热钱都盯着,各路资本紧盯不放,大家都想过来分一杯羹,而且养殖扩充的非常迅速。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今年猪价持续走高,也和过度的人为炒作有关。目前大批国家储备肉投放市场,肉价上涨的空间得到抑制,肉价一降,憋了一年的没有吃肉的人们,纷纷在年前大量买肉,于是乎鸡蛋又被抛在了一边。

而蛋价一降,各路投资热钱感到了危机,纷纷撒资,以求自保。本来以前就是疯狂扩充养殖规模,炒作成份大(肉鸡苗曾炒作到13元一只,现在一元一只都没有人要)。现在库存高,销售难,不得不降价处理,需求量少了,价格只能直线下跌回“原形“了。留下了一地鸡毛,给倘末回过神的“接盘侠“。

总之,什么东西爆涨背后必有“妖",说说今年的猪价,作妖的都是“炒猪客“,他们通过各种手段让健康猪场感染“非瘟“,然后好低价接盘高价出手,我估计鸡蛋也和这些巴不得天下大乱,好发国难财的团伙脱不了关系。

鸡蛋一降再降,重回“4元时代”,价格下跌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

六月份以来,特别是在端午节过后,如之前的拙文所言,鸡蛋的需求在节后出现了较大的下滑,同时,天气温度逐渐升高,梅雨天气将对鸡蛋的保存时间产生直接的影响,为了保证鸡蛋质量,贸易商普遍不敢囤货挺价,反倒是随行就市的放量走货。在一个需求萎缩和供应增大以及供需两端同时出现利空的时间点,市场参与者的想法高度一致,使得市场情绪往往会快速切换,仅4天时间北京主销区现货价格至3.53元每斤高台跳水至3.02元每斤,下跌幅度达14.4%。

  但期货市场因为存在不同类别的参与主体,在利益选择、周期选择上都各有不同,这也恰恰形成期货市场价格博弈的核心,如果在交易过程中,参与者仅仅只关注现货或者期现价差,必然陷入市场中庄家“猫抓老鼠”的游戏中。笔者认为在鸡蛋短期或这个小市场中,千万不要抱有掌握现货就能横行期市的“信仰”,短期随时可能形成期现价格的背离。

  6月13日鸡蛋期货市场609合约在现货已经出现较大幅度下跌的情况下,非但不跟跌,反而急速拉涨,单日振幅240点,尾盘继续拉涨,引发大量空头恐慌性止损,助推期价升至4060之上,而后又连续杀跌,但609合约下跌至3850之后明显动能有所衰减,这背后有两个投资者关注的问题,一是期现价格走势的不同步性为何出现,二是当前期现基差仍有800以上,空头为何出现大面积的平仓。

  对于第一个问题,背后的逻辑并不复杂,“先砍空头再虐多头”这样的存量搏杀手法已经被庄家玩的屡试不爽,原因在于短线炒客的头脑都是“选择式的遗忘”,在当前的短期市场中唯一确定的东西就是不确定,而最近双粕和玉米的失控性行情为近期的鸡蛋走势再添风险,在这个高危的交易环境中,短线的波动更像是一次次“掷骰子”的结果,做价格跟随者的研究员和交易者就很容易成为博弈的鱼肉。

  

  对于第二个问题,首先需要跳出短线的视角,没有对照组的数据并没有意义,从笔者对2012-2015年间对夏秋两季鸡蛋现货价格的统计数据上看,进入六月现货在上文提的利空影响下普遍下行,六月低点跟九月高点价差的平均值为1370元/500千克,而且空头生成期货仓单的成本在300-350 元/千克,所以当前800-300=500元/500千克的盘面价差实质上丝毫没有高估。

  我们发现统计规律显示,六月下跌的幅度跟后期反弹的幅度呈显著的正相关性,简言之六月跌得越多,九月反弹越大,这背后隐含的基本面逻辑在于,六月蛋价跌的越狠伴生的是越多被跌破成本的养殖户,其淘汰意愿跟六月跌幅正相关,而淘鸡越多后期九月需求高峰的供需缺口则越大,越容易促发蛋价的反弹上涨。目前主要产区的鸡蛋价格就应经跌至2.7-2.9元每斤,在这段时间我们也恰好看到了淘汰鸡价格的较大幅度下降(近一个月淘汰鸡价格跌幅达12%),这背后是养殖利润大幅下跌(经测算目前鸡蛋成本在2.6-2.8元每斤)后引发的淘鸡数量上升,除此之外,供应端还受后期夏季高温致使产蛋率下滑的影响,这些依据都有助力7月中旬后蛋价的走升。

  不过未来的高点能到哪里,主要取决于在产蛋鸡存栏量的多寡。今年8-9月的在产蛋鸡主要是三部分,即2015年2-4月巨量补栏的快临近淘汰的老鸡、2015年9-11月补栏的蛋鸡、2016年2月-3月新补栏的蛋鸡,而变量主要在老鸡的淘汰上,预计当前鸡蛋现货价格尚未完全企稳,一旦继续下跌,淘鸡意愿还会被推高,这样利好后期九月的蛋价。

  总的来说,在当前大波动的高危交易环境中,短视的投资者往往更容易被市场主力利用并绞杀。期市中的交易需要对趋势的信仰,拥挤的交易很难受到利润的垂青,一个有大格局的投资者应敢于构筑有趋势前景的底仓,当前3800-3850一线的价格算不上高估,反到可以作为多单试单的区间,笔者预计后期现货蛋价仍有下跌空间,期价底部若不破3700可分批做多,后期9月合约的反弹高度尚有不确定因素,因此暂看至4100上方。

鸡蛋一降再降,重回“4元时代”,价格下跌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

农村户养土鸡蛋每市斤17元,还买不到。

鸡蛋一降再降,重回“4元时代”,价格下跌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

很高兴能回答你这个问题:

不管是鸡蛋,还是别的物品,其价格下降的原因,不外乎就这么几种。1)共需关系的影响、2)人造鸡蛋的冲击、3养殖蛋鸡的养殖户增多等因素。

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鸡蛋价格降低是好事。可为什么饭店里的煎鸡蛋、茶叶蛋、鸡蛋汤,蛋炒饭、西辣蛋、韭菜炒鸡蛋、西红柿炒鸡蛋、蛋糕等鸡蛋食品价格不降呢?

在我们这一个煎鸡蛋2元钱,一个茶叶蛋2元钱,一小碗鸡蛋汤3元钱,一碟蛋炒饭12元钱,一大碗西辣蛋辣条子15元钱,韭菜鸡蛋15,西红柿炒鸡蛋15 ,蛋糕更贵。

鸡蛋价格下降,这些饭店的利润又增加了,可是饭钱却不变。

鸡蛋一降再降,重回“4元时代”,价格下跌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

供应量和需求量平衡,成本定价格。供大于求买家决定价格,卖家降价求量。供小于求卖家决定价格,出现惜售涨价囤积居奇的炒家价格持续上涨,逼出一部分买不起的人,减少买起人的采购量,供需维持在稳定的高价处,因为能够挣到钱市面上的人力财力涌向这个领域,很快供应过剩产生下一轮过剩萧条降价。所有的涨降供需关系决定一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