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羊户如何防治羊的副结核病?
养羊户如何防治羊的副结核病?
导读:羊副结核病一直是困扰养羊户的问题,而这种病是羊的一种慢性接触性疾病,在我国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均有发生。其感染高、分布广,给我国的养羊业造成了很多的经济损失。而当外部环境改变,饲料单一,或羊的体质不良时,其发病率明显上升。一旦羊感染此病,治疗起来也是比较麻烦的,因此来说还是以预防副结核病为主?那么养羊户如何防治羊的副结核病呢?李子来回答:
什么是羊副结核病一般来说,羊副结核病又称副结核肠炎,是羊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它表现的特征是慢性粘液性肠炎。而这种病的病源是副结核分枝杆菌,与结核杆菌类似,但是又区别与结核杆菌,具有抗酸染色特性。但是副结核病对外界抵抗力弱,对热抵抗力差,在粪便中可以存活5~8个月,但是对一些消毒药敏感,一般常用消毒药很快让其失去作用。
羊副结核病的致病因这种病是传染性疾病,多为散发或者呈地方流行性发生,其病原菌主要集中在病羊的肠道粘膜和淋巴结内。一旦羊圈中有羊发病,会很快通过饲料、饮水、粪便等传染给健康的羊。而当一些外部环境改变时,比如营养不良、拥挤、缺乏维生素等情况下,均导致此类疾病发生。
养羊户如何预防和治疗羊的副结核病呢【1】发病羊的临床症状
当羊发生副结核病的时候,其主要表现是在初期间接性下痢,其粪便为稀薄并呈恶臭状,但是羊的体温、食欲及精神比较正常。但是到后期,羊的食欲减少、精神不振,其表现为持续性腹泻,排便呈稀薄状,呈现“瘦干状”。一旦羊发生了此类疾病,其病程在4~6个月,漫长的可拖延至1年,到最后衰竭而损失。
【2】对病羊解剖发现
病死羊外观消瘦,而主要的变化在肠道和肠粘膜淋巴结。打开病羊的肠壁发现,其中空肠、回肠以及结肠的前段肠壁变厚,并肿胀。而病羊的肠粘膜脱落,其淋巴结肿胀,淋巴管变粗并出血。而其他的一些器官无明显变化,因此推断出病死羊是副结核病。
【3】如何防治羊的副结核病
治疗措施:由于羊副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因此得了此病的羊没有治疗价值,因此对出现此类症状的羊,应及时隔离淘汰为最佳。
预防措施:1,定期消毒,由于羊副结核病对一些消毒药比较敏感,因此在预防此类疾病的时候,一定要给羊群定期消毒。其消毒方法是用20%的漂白粉或5%火碱对羊圈内外彻底消毒,并不留任何死角。
2,接种疫苗,如果是羊副结核病的多发区,除了定期对羊进行消毒外,一定要接种接种羊副结核灭活疫苗来进行预防,这样可以使此病得到控制和逐步消灭。
3,谨防引种,在引进羊群或者种羊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引种当地的疾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解。当引种的当地有这种疾病是,要“宁缺毋滥”,不要从该地进行引种,以防传染。
小结上面介绍了羊副结核病的发病特点,流行状况,以及预防和治疗羊副结核病的方法。因此养殖户们在养羊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观察羊群的健康状况,以“望、闻、问、切”四种方式来诊断羊的疾病,并不定期的对羊群和羊圈进行消毒,这样才能预防这种疾病的发生。
养羊户如何防治羊的副结核病?
羊副结核病,也称羊副结核性肠炎,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牛、羊的慢性细菌性传染病。
一、病因副结核分枝杆菌与结核杆菌一样为抗酸性细菌。本菌对化学药品的抵抗力与结核杆菌大致相同。
二、流行特点任何年龄、性别的羊都可感染发病。幼龄羊易感性大,病羊和隐性感染羊是本病的传染源,病菌主要随粪便排出,污染周围环境。健康羊采食了被病菌污染的饲料、饮水而感染。本病为散发性,有时也可成为地方流行性。
三、诊断要点①症状:副结核病的典型特征是进行性消瘦和衰弱。感染初期常无临床表现,随着病程的延长,逐渐出现临床症状,如精神不振,被毛粗乱,采食减少,逐渐消瘦、衰弱,间歇性腹泻,有的呈现轻微的腹泻或粪便变软。随着消瘦而出现贫血和水肿,最后病羊卧地不起,因衰竭或继发其他疾病如肺炎等而死亡。②病变:剖检主要病变在消化道及肠系膜淋巴结、空肠、回肠和盲肠,特别是回肠的肠黏膜显著增厚,并形成脑回样的皱褶,但无结节、坏死和溃疡形成,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有的表现肠系膜淋巴管炎。首次流行本病的羊场,须通过细菌学和变态反应检查方能确诊,以便排除由于饲养不当引起的消瘦,以及寄生虫病、肠结核病和某些中毒病等。
四、防治发生本病的地区和羊群,应采取检疫、隔离、消毒和处理病羊等综合性防疫措施。鉴于目前对本病尚无有效菌苗和特异有效的治疗方法,采取宰杀处理病羊是防止疫病扩大蔓延的最好办法。
养羊户如何防治羊的副结核病?
羊副结核病又被称为:羊副结核性肠炎。是羊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多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对羊的危害非常大。下面,我们就具体聊聊这种病。
一、病原特征该病的病原菌呈革兰氏染色阳性,具有抗酸染色性,对酸碱性环境都有较强的抵抗力。一般情况下,在被污染的牧场和圈舍中都可存活数月之久。但是,75%的酒精和10%的漂白粉都能将其杀死。经试验:该菌在10%-20%的漂白粉溶液中只能够存活20分钟;在3%的来苏儿溶液中只能够存活30分钟;在3%-5%的石炭酸溶液中只能够存活5分钟。但在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却能够存活24小时。
二、流行特点副结核分枝杆菌主要存在于羊的肠黏膜和肠系膜淋巴结内。可通过粪便排出体外,进而对饲料、饮水等造成污染。健康羊只在食用了被污染的饲料或饮用了被污染的饮用水后就有可能被感染。对于身体健壮的羊只来说,可能不会发病,但对于体质瘦弱或幼羊来说,很有可能会发病。经试验:当羊的饲料中缺乏无机盐和维生素时,羊只的发病概率会增大。
三、临床症状病羊被毛粗乱,缺少光泽,精神非常颓废。而且,采食量严重下降,并慢慢变得非常消瘦,弱不禁风。同时,还会有间歇性腹泻的现象发生。泄泻的稀粪便中可见气泡,并且,闻之腥臭不堪。刚发病时,其粪便呈卵黄色,随着病程的进展,其粪便的颜色会变为黑褐色,而且,病羊会因消瘦贫血而难以站立,最终会因器官逐渐衰竭而死亡。
四、综合防控措施本病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应以预防为主。
1.定期消毒
对于羊舍、羊栏、饲槽、用具以及运动场等要定期采用石炭酸等消毒药剂进行严格消毒。一般情况下,每月应该严格消毒两次。
2.定期接种
定期采用副结核灭活疫苗对羊只进行免疫接种,用以提高羊群的免疫力。
3.做好检疫
引进种羊时,一定要做好隔离检疫工作,经细菌学检查确认羊只健康后,才可混群饲养。
4.宰杀处理
发现疑似病羊应立即隔离,经检查确诊为带菌病羊后应立即宰杀掩埋或烧毁。而且,要对圈舍、饲槽、运动场等设施进行彻底消毒,同时,对“假定”的健康羊立即进行两次粪便检查,当确认检查结果为阴性时,方可视为健康羊群。否则,一律宰杀处理。
综上所述,羊副结核病对羊的危害非常大,会严重影响羊只的生命健康。因此,一定要做好预防和消毒工作。只有预防和消毒工作做到位,才有可能避免或减少该病的发生。
养羊户如何防治羊的副结核病?
那你可以喂点盐水啊。
养羊户如何防治羊的副结核病?
一、羊副结核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副结核病又称副结核性肠炎、稀屎痨,是牛、绵羊、山羊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分布广泛。在青黄不接,草料供应不上、羊只体质不良时,发病率上升。转入青草期,病羊症状减轻,病情大见好转。
二、发病特点
副结核分枝杆菌主要存在于病畜的肠道粘膜和肠系膜淋巴结,通过粪便排出,污染饲料、饮水等,经消化道感染健康家畜。幼龄羊的易感性较大,大多在幼龄时感染,经过很长的潜伏期,到成年时才出现临床症状,特别由于机体的抵抗力减弱,饲料中缺乏无机盐和维生素,容易发病;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三、症状
病羊腹泻反复发生,稀便呈卵黄色、黑褐色,带有腥臭味或恶臭味,并带有气泡。开始为间歇性腹泻,逐渐变为经常性而又顽固的腹泻,后期呈喷射状排出。有的母羊泌乳少,颜面及下颌部水肿,腹泻不止,最后消瘦骨立,衰竭而死。病程长短不一,病程4-5天,长的可达70多天,一般是15-20天。
四、防治方法
1、发病后及时采取扑灭措施。发现病羊和可疑羊应及时隔离饲养,经实验室检查确诊后及时宰杀处理。病死畜要进行焚烧或深埋,做好无害化处理工作,彻底消除病原菌。对病羊污染的羊舍、羊栏、饲槽、用具以及运动场等要用石炭酸等消毒药剂进行严格消毒。粪便堆积经生物发酵处理后方可利用。对假定健康羊群,每年进行2次变态反应和粪便检查,连续2次检疫为阴性者方可视为健康羊群。
2、及时淘汰病羊,净化羊群。对出现明显症状的病羊以及细菌检查呈阳性的羊应及时予以淘汰,同时加强饲养管理。有条件的可采用集约化养殖方式,避免共用草场。坚持自繁自养,引进的种羊要做好隔离检疫工作,经细菌学检查或变态反应,阴性羊只才可混群饲养。定期采用副结核灭活苗进行免疫接种,增强羊群的免疫力,能够有效防控羊副结核病的发生和流行。
养羊户如何防治羊的副结核病?
副结核病又称副结核性肠炎,是牛、绵羊、山羊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间歇性腹泻、进行性消瘦、肠黏膜増厚并形成皱襞。本病分布广泛,在青黄不接、草料供应紧缺、羊只体质不良时,发病率上升。转入青草期,病羊症状减轻,病情好转。
本病无治疗价值。严禁牛、羊混养,发病后,对发病羊群每年用变态反应检疫4次,对出现症状或变态反应阳性羊及时淘汰;感染严重、经济价值低的一般生产羊群应全部淘汰。对病羊的圈栏、用具可用20%漂白粉或20%石灰乳彻底消毒,并空闲1年以后再引人健康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