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生猪价格8月大涨,9月会迎来大跌吗?

在进入9月份以后,由于北方地区的猪价连续几天出现下跌,则导致了一部分比较大的“牛猪”陆续投放到市场的情况。而朋友也是刚刚卖掉了自己的生猪,出栏时生猪均重390斤,按照我们这里的价格13.2元一斤卖的,一共出栏62头,共赚了21万元。朋友直说,这是他养猪历史以来百年不遇的行情。

确实是这样的,8月份的生猪价格就好比“飞驰的列车”一样涨速飞快。在7月底的时候,全国的猪价还在9.56元一斤,而到了8月底猪价却变成了13.6元一斤,在一个月的时间猪价就上涨了4元以上,而这上涨速度是很多人不能预料的。8月份的猪价保持大涨,那么9月份的猪价是否会出现大跌呢?

在此李子认为,虽然进入9月份之后,全国的多个省份出现了猪价下跌局面。但是细心的读者会发现,猪价下跌的基本上是北方地区,而且还是一些传统的养猪大省。而南方地区的猪价却依然保持着上涨,这就形成了“南北倒挂”的局面。所以在南方地区的生猪依然保持上涨的情况下,9月份的生猪价格不会大跌的。具体原因请看:

第一,9月份生猪缺栏是肯定的,否则也不会出现“南北地区倒挂”的局面了,而北方地区之所以出现生猪价格下降的省份,主要是猪肉价格过高,屠宰场卖不动猪肉,对生猪价格进行压价所致。

在7月份的时候,全国的生猪存栏下滑了32.2%,由于8月份的猪价上涨过高,因此预计生猪存栏还在30%左右徘徊,而到了9月初猪价却进行横盘调整了。而这猪价下跌的主要因素却是8月份的猪肉价格过高造成的,在高价猪肉下,屠宰场们也是卖不动猪肉。而市场上的一猪肉摊主说:“以前能卖4~5头猪肉,而现在却卖2头多。”

因此来说猪肉的需求就减少了,在猪肉市场出现萎靡的情况下,北方地区生猪价格就出现了短暂回落。但是南方就不同了,今年的疫情造成南方一些地区缺猪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屠宰场即使压价,也是无法做到的。所以现在猪价只是暂时调整。

第二,9月份有很多利于猪肉价格上涨的因素。比如月中的中秋节,月末的国庆节等。

9月份学生开学也陆续开学了,很多学生们在食堂里吃饭也是以肉食为主的,所以说开学季也是有利于猪肉消费的。当然还有马上就要收庄稼,很多玉米收割、小麦播种,花生收割也是在9月份进行的。由于9月份会耗费大量的劳动力,因此农民们也是对猪肉的需求比较高的。

而中秋节和国庆节这两个节日更会刺激猪肉的消费,在双节期间由于很多人放假。因此聚会和游玩也是少不了的。虽然在中秋节期间,有储备肉对市场进行投放,会造成猪肉数量过多的现象。但是双节刺激消费和投放到市场上的肉类相互抵消。因此造成猪肉价格不会上涨,但是也不会下跌的情况。

总上来说:

8月份的猪价由于猪源缺少,以及养猪户们压栏惜售造成的猪肉价格的大涨。而到9月份的猪肉价格有所下滑的原因则是猪肉的价格过高,消费者们对猪肉需求的数量减少造成。而随着9月份双节的临近等原因,9月份的猪肉价格不会大幅下跌的,还会有所上涨。

全国生猪价格8月大涨,9月会迎来大跌吗?

全国生猪价格8月大涨,9月会迎来大跌吗?7月底生猪价格情况

10元以上的有12地,11元以上的有浙江11.0元,福建11.0元,广东12.0元和广西11.2元共4省,12元以上的仅广东1省。

8月31日生猪价格

13元以上的有23地,14元以上的有15地,15元以上的有四川15.3元,浙江15.0元,江苏15.3元,湖南15.5元,广东15.5元,广西15.2元,共6地。所以在整个8月份很多地方的生猪价格是不断的突破11元,12元,达到13元,到8月底的时候,全国生猪平均价格已经达到了13元,整个8月份生猪价格有了大跨越。

8月猪价上涨的的2大原因

1.缺猪仍在继续,即使有些养猪人,看到猪价上涨的势头已经初步显现,有些已经开始筹划复养或补栏,但是短缺内,扭转不了缺猪的事实,对当下的生猪存栏的改善以及市场生猪的供应不会有实质的影响,有机构的数据显示截止到7月底,全国生猪存栏损失量已近60%,个别地区的生猪存栏损失更为严重,尤其市场生猪交易活跃的省份,比如福建、苏皖及两广市场存栏损失均超70%以上,河北、山东、浙江及湖南市场存栏损失超60%,所以后市的生猪市场的上涨态势仍然是改变不了的,

2.立秋后,猪肉需求有所增加。今年的8月8日是农历24节气里的立秋,由于夏天天太热,人们什么都吃不下去,有厌食之感,毕竟凉爽的秋天快要到了,于是就开始萌发了要做点好吃的想法,以补偿入夏以来的亏空,吃什么呢?最解馋的就是炖肉了,用吃炖肉的办法把夏天身上掉的秋膘重新补回来,所以叫“贴秋膘”,受“贴秋膘”习俗影响,食品加工及餐饮企业备货量增加,猪肉消费需求得到提振,价格将会有所上涨。

9月生猪价格会迎来大跌吗?

9月份会有一些大的活动,今年的中秋节是9月13日,距今还有十天的时间,而且9月是开学季,很多学校会陆续开学,在整个9月份内,猪肉需求将继续保持上涨的势头,原因有三,一是随着各大学校将会在九月初陆续开学,各校食堂对猪肉的需求将会提高很多。二是随着中秋节的来临,很多食品加工以及餐饮行业都会增加对猪肉的采购,提前备货。三是国庆节来临,提前储备猪肉,所以9月底的时候,猪肉又将会变得紧缺起来。当然随着这些节假日的来临,国家提前收储的冻猪肉以及国外的进口猪肉都会陆续投放市场,保障供给,但是依然改变不了猪价上涨的情况,只能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猪价和肉价的过高上涨,综合以上9月生猪价格是不会迎来大跌的。

我是兽医小卢,是一名执业兽医师,平时大家在养殖方面有任何的疑问都可以私信我,相互交流,服务三农,立足养殖,有喜欢养殖的朋友也可以关注一下,每天都会给大家分享最新的养殖资讯,实用的养殖技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全国生猪价格8月大涨,9月会迎来大跌吗?

今年8月份的猪价可圈可点,连续31天的上涨破了历史记录,猪价也一度从每斤9.68元上涨到13.6元,创出了单月上涨40%的上涨幅度。进入9月份连续三天的“稳中有跌、跌势日渐扩大”的走势,可能会动摇了一些人的信心,所以才出现“9月份会迎来大跌吗?”这种问题,关于题主的担心,分析认为,9月份不会迎来大跌,只是上旬会出现一些小幅回调,预计回调的空间,很难跌破每斤13元的整数关口。一、8月初以来的上涨,用“震撼的行情”来形容并不过分,连续突破每斤10元,11元,12元,13元,可说上涨的速度是比较惊人的,也是存在一定的泡沫和水分的,这里既有生猪存栏量持续下滑的因素,也有中秋节国庆节来临前夕的节日因素,当然,也不排除有部分企业、以一些媒体的炒作因素,先看,八月的繁花落尽,9月的生猪行情有回归理性的需求,所以上旬出现一些回落就不难理解。二、那么为什么说9月不会出现大跌呢?主要原因是影响和左右市场的大逻辑没有变。一方面生物存栏量仍在持续下滑,7月份数据显示,生猪存栏量同比下降32.2%,环比6月份下降9.4%,进入9月份,即使东北华北,存栏量略有回暖,由于只是局部,并且增量较少,对猪价回落意义不大。另一方面是消费旺季的到来,5月份之后学生开学,秋收开始,节日的增多,都为猪肉消费和价格上行创造了条件。三、也许有些人会认为,近期进口猪肉比较多,比如阿根廷300吨,首批进口猪肉,装船起运,年内进口量有望达到1.8万吨;还有俄罗斯百万吨猪肉等待出口我国,进口猪肉的消息很多。但是根基目前的情况和进口猪肉的预期,是7月份累计进口猪肉100万吨,余下的5个月预计进口猪肉90万吨,共计190万吨的猪肉进口量,子弹,我国常年猪肉消费量5500万吨的百分之3.4,比重很小,对整个猪价和肉价影响非常有限。综合上面的分析,三农广讯的判断是9月上旬的猪价下跌,只是前年上涨行情的一个上涨中继,短暂调整后,仍将震荡上行,但受各部门诸多调控因素的影响,及价格虚高,消费分流等因素,预计未来的涨幅会比较有限,应该是总体可控的一种状态。

(文/三农广讯)

全国生猪价格8月大涨,9月会迎来大跌吗?

全国的生猪价格,8月份大涨,9月份会下跌吗?8月份的生猪和猪肉的涨势,真是开门红就没停下过。上涨的幅度还很大,西北、东北猪肉从14元一路涨到24元。华南、西南、华中地区涨势最猛,已经涨到30~35元。

9月的开始生猪和猪肉趋于平稳和下跌。只有少部分地区继续在小幅上涨,至现在已经有十几个省份猪价开始下跌,猪肉供应量有所上升。

8月份对于养殖户和屠宰企业是一个利好时期,价格的上涨让他们赚的利润也跟着增加,心里肯定乐开了花。对于消费终端老百姓只感叹息,随着价格的上升,对于餐桌上的肉食会逐渐减少,把补充身体营养的食品,转移到一些低价蛋类和其它肉类蔬菜上。

8月的猪价持续上涨有几个原因促成

①8月正是丰收的季节,酒店餐厅迎来了大量的酒席,象结婚的人多了,孩子升学谢师宴,升学宴都需要大摆宴席,需要的肉制品就比较多。猪肉是酒席宴上的主要肉类产品,需求量能达到50%。8月底又是各大学校开学筹备的时期,又会需要大量肉类,尤其是猪肉主要食品。

②今年饲养的第1批成猪大部分已经出清,后续养殖有了空档期。再加上一些地方以环保为名,禁养、限养让散养户敬而远之,为了家庭生活到别处去打工,就会减少一部分生猪的资源。小中型养殖场,由于去年非瘟疫情损失不少,他们已经有戒备之心。一部分人还在坚持减少量饲养,一部分人不再继续养殖生猪,又会减少一部分生猪的存栏。

一方面是消费刺激猪肉的大量供应,一方面是7月份生猪存栏大量下降,导致生猪供应不足,正好这两方面的因素刺激生猪价格再次上涨,猪肉价格随之涨高。

9月的迎来生猪和猪肉市场行情趋于平稳,或下跌

从8月底的最后两天开始,有个别省市的猪肉价格有小幅下跌,进入到9月开始相续有12个省份猪价都有小幅下跌,这个市场行情对养殖户来说是有一些不利。随着国家对市场的猪价上涨过快,为了有效的平衡猪肉走势投放一批储备冷冻肉,以解决市场供需不足。

另一个消息商务部随同其它部门已经从4个国家陆续引进一批猪肉。阿根廷的首批1.8万吨猪肉,已经进入国内投放市场。紧接着其它国家的猪肉会陆续引进,投入各地的市场,猪价会随着这两方面的调配因素会平稳或下跌。

总体来说猪肉价格上涨过快,造成消费者承受能力减低。一些消费者谋求别的食物来代替猪肉的食用量,这样就会让市场猪肉的需求量有数减少。

国家又在猪价高速上涨的时期,及时的投放储备冻肉和引进国外的猪肉,有效的平衡市场价格上涨过快。又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鼓励散养户和小中大型养殖场,继续增栏仔猪的饲养。随着各方面的条件具备,猪肉的供需量增大,价格会自然而然下跌。

全国生猪价格8月大涨,9月会迎来大跌吗?

全国生猪价格8月大涨,9月会迎来下跌吗?正如题主所说8月的生猪价格前前后后上涨了接近一个月,从开始的开门红到后面的完美收官,在每天2-3毛钱上涨幅度的加持下生猪价格也从8月初的11块钱上涨到了8月底的13块钱,而随着生猪价格的上涨,猪肉价格也水涨船高,一路上涨到了20多元每斤,导致消费者怨声载道。

导致8月猪价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消费利好的刺激,8月仍属夏季,夜宵等活动带动了猪肉的消费,再加上学生开学前最后一批谢师宴和升学宴,以及开学之前各学校准备猪肉都带动了消费量的提升。另一个是存栏量的下降,据统计,从2019年初开始我国生猪存栏量就一直在下跌,而7月份的下跌幅度最大达到了30%以上,存栏量下降导致生猪供应不足,正好又有利好刺激生猪价格就迎来了一波上涨潮。

但进入9月后生猪价格迎来了开门绿,从开始的个别地区下跌转为多地下跌,目前的下跌省份甚至达到了12省。后续的猪价走势对于养猪人来说是不利的,因为近期国家有关部门明确表示,进口肉的数量将会不断增加,以满足国内的猪肉需求,若是猪肉需求得到了满足,那么生猪价格也就难以再次上涨到理想价格。

另外就是现在的猪肉价格过高,超过了很多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原本的猪肉消费都转向了更为便宜的鸡肉和鱼肉,虽然有各种利好的刺激,但是猪肉消费量还是开始下降,消费量下降高价生猪缺乏利润的支撑,生猪价格就有可能转为下跌,所以预计9月的生猪价格有可能下跌,但是下跌的幅度不会很大,会被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全国生猪价格8月大涨,9月会迎来大跌吗?

全国生猪价格8月大涨,9月会迎来大跌吗?今年生猪价格上涨主要是什么原因?是因为各地生猪,①从去年8月份以来,爆发的非洲猪瘟疫病,使各地生猪发生灾难性损失,使疫区生猪存栏量一下子变为零,导致各地生猪上市量逐渐减少。②从2016年以来,各地农村实行生猪禁养,使许多养猪户不能继续养猪,养猪规模缩小,养猪总产量下降,生猪产能减少。由这两种原因叠加后,造成农村生猪总体状态低下,使农村养殖户数量越来越少,生猪产量逐渐下降,使生猪产能越来越差,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的需要。特别是非洲猪瘟发生时,各地生猪一时间断崖式地大批量地发生生猪羅难,成灾害性地消失,一时造成生猪上市量大大地持续性地减少,使市场猪肉供给量大幅度的减少,小于猪肉市场需求量时,发生了供求矛盾,导致生猪和猪肉价格上涨。这次生猪价格的上涨因农村生猪断代式的缺少,造成恢复正常生猪养殖大约需要两年时间的恢复期,才能使生猪产能恢复到正常状态。因此,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在两年内总体状态是上涨趋势。

8月份,生猪价格处于正常的自然的无宏观调控的条件下产生的生猪市场自然价格现象,因此全部体现了生猪上市量的具体情况,真实地反应了农村生猪生产状况的真实性,达到了生猪生产发展出现严重危机的时期,需要近快地对农村生猪进行全面恢复和调整,鼓励农村养猪户重新开始恢复正常的养猪,取消以前不合情理的农村生猪禁养错误做法,扩大生猪养殖规模,提高生猪生产能力,满足市场生猪和猪肉供给量,达到平抑市场,化解市场供求矛盾,保障供给,降低价格。

进入9月以来,由于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猪肉价格已经影响到百姓生活。这时候,不得不采取人为干预方法,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迫使猪价肉价再不上涨,保持平稳或者稳中有跌的趋势,渡过两年的过渡时期,迎来新一轮的生猪大发展大繁荣时代。

总之,8月份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是在正常的状态下,没有经过人为的方式操控市场,尽显生猪市场本来的真正面目。因此,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是自然的快速地客观地上涨。进入9月份,由于猪肉价格的上涨严重地影响到广大的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时,不得不实行人为干涉,操控猪肉市场以及生猪市场,使价格走向适合广大消费者切身利益有利的方向,满足消费者需求,恢复消费者正常的日常生活秩序。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旭日东升付先,一起探讨三农问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