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生猪价格继续下跌,养猪人该何去何从?
6月26日,生猪价格继续下跌,养猪人该何去何从?
今天是6月26日,猪价在前段时间疯狂的上涨后连续几天持续下跌。这时候养猪户也看不懂了,明明是猪源缺少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下呢,以后的养猪人该何去何从呢?我来把原因一一的剖析一下:
先看一下今日生猪价格:据统计,今天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8.59元/斤,较昨日下跌0.02元。全国28个省、市具体来看,3个省市出现上涨,17个省份保持不变,8个省市出现下跌。而全国最高猪价还是天津,目前价格为9.83元/斤。因此从猪价格表上我们可以看出来,今天的猪价下跌的省份比昨天又多了。而笔者预计,未来几天还是会下跌的:
下跌原因一:天热的原因导致猪肉消费正处于淡季。在前些日子虽然东北地区的生猪产能去化十分严重,生猪价格始终领跑全国。但是由于天气炎热的原因,人们习惯的使用一些清淡的食物来代替猪肉,因此目前猪肉消费仍处于季节性淡季。还有一个因素是由于猪价过高,导致消费者对高价猪肉接受度较低,这样市场上的白条猪肉提价也是相对滞缓的,这样造成了最近几天猪价的下跌。
下跌原因二:屠宰企业也试探着压价。由于东北地区目前生猪受受产能不足影响,因此猪肉供应严重短缺,而养殖户由于猪价普遍看好,因此惜售意愿十分强烈,企业压价并未产生实际效果。但是在华北地区由于猪源比东北地区多,由于供需关系,因此屠宰企业短期内试探性的压价也算是成功的。一旦有猪下跌,养猪户害怕猪价再次下跌,也开始抛售起生猪,因此这几天的猪价下跌也是收到屠宰企业的影响的。
下跌原因三:由于前段时间的西南及华南因疫情因素,猪源抛售仍较多。因此现在的猪肉市场供应相对充足,而猪价上涨较为困难。虽然现在的疫情已经弱化,但是在疫情后的影响之下,现在出栏的猪也是比较多,同时也开始冲击周边的市场,尤其是华中地区的湖南,湖北,安徽以及山东,都受到了出栏的影响。现在猪价虽然有所下跌,但是对养猪户来说,现在做好自己应该做的,毕竟后期的猪价还是会上涨的。虽然前段时间的疫情对本就存在供应缺口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产能受到影响,导致各地生猪存栏普遍大幅下降,不过这也是一种机遇。因为猪价继续下调整空间基本没有,而且疫情持续性影响时间也不会太久,待猪源集中消化完毕,猪价也将迎来波快速反弹, 并将带领全国猪价站 上一个新的台阶。因此现在养猪户们把自己的猪场管理好就可以了,毕竟猪场里有健康的猪才会有钱,你们说是不是?6月26日,生猪价格继续下跌,养猪人该何去何从?
“高处不胜寒”,从5月26日至6月25日,全国生猪均价出现了较为的上涨,时间节点正好一个月,全国生猪均价从15.02元/公斤上涨至17.63元/公斤,涨幅达到了2.61元/公斤,期间除了6月6日至11日小幅度回落,其余阶段均保持上涨的势头。不过在6月26日全国生猪均价不再继续上涨,反而出现下跌,单日跌幅为0.11元/公斤,从各地的猪价来看,走出了跌多涨少的行情,天津、辽宁、吉林等21个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河北、新疆、海南等8个地区出现上涨,价格最高的为天津地区,均价为19.75元/公斤,正式回落至20元/公斤以内,价格最低的为广西地区,生猪均价只有13.14元/公斤。区域上东北地区全线回落,华东、华北、西南等区域大部分出现下跌,没有一个区域保持整体上涨,可以说市场风格有所变化。6月26日生猪价格继续下跌,养猪人该何去何从?微尘微视界对此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生猪价格连续上涨后,风险堆积较为突出,短期迎来调整更有利后期行情走势在5月28日,全国生猪均价开始上涨,结束了长达一个月的横盘调整,5月30日生猪均价达到15.21元/公斤,正式确认突破箱体区域,随后在假期效应的带动下,生猪价格迎来了难得的持续上涨行情。特别是6月12日至6月25日连续14天的上涨,短时间内出现“破8进9”、“破9进10”,多地猪价出现触及20元/公斤,出栏一头猪盈利1000元的希望再次出现,令不少养殖户兴奋不已。然而短时间内较为明显的上涨,风险也在堆积,毕竟当前猪肉消费一般,消费者对于这样的上涨是不太认可的,还有监管方面也不希望涨幅过快,短期迎来调整,是有必要的,也是市场经济的一种体现,有起有落的市场才能走的更远、更稳。
二、调整行情再现,多地猪价将面临实质性回落,养殖户需适时出栏,避免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实际上在前两天全国生猪均价继续上涨的时候,已经开始出现了分化行情,表面上看均价在继续上行,然而多地猪价开始回落,当时个人也给出了“明升暗降”的观点,当然那时很多人是不太认可的,认为均价明明还在涨,为何说风险来了?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一些端倪,无论哪种价格,在相对高位出现滞涨,也就是单日涨幅明显低于前期时,往往是一个转向的信号,特别是价格回落的区域明显增多时,短时间内往往会出现回落。一旦相对高位出现回调,那么抢着高位兑现的现象就会增多,就拿天津地区来说,前几天生猪价格站上20元/公斤,如果养殖户在这个价位出栏了,那么心态是不一样的,隔一天出栏,价格就回落至19.75元/公斤,单日跌幅达到了0.25元/公斤,如果再往下回落,那么养殖户出栏量会明显增加。个人认为近期多地猪价还有回落的空间,养殖户需把握好出栏节奏,必要时可选择兑现。
三、多地猪源供应及补栏不足,对生猪价格形成强有力的支撑,短期的调整回落空间有限对于6月26日全国生猪均价出现回落,多地猪价开始下调,这也是迟早会来的事,毕竟本轮行情短时间内上涨较多,适当的回落也是正常,短时间内出现回落,个人认为养殖户也无需恐慌。多地缺猪又缺肉已是事实,这对于生猪价格会形成较强的支撑,回调的空间是比较有限的,比如说当前生猪均价为17.52元/公斤,回调时也不太可能跌回15元/公斤,个人认为基本上不会跌破6月6日的高点16.1元/公斤。5月份生猪存栏量、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分别下降22.9%和23.9%,这种连续几个月持续的明显下降,对于后期的猪源供应是会形成实质性的影响的,6月份的相关数据还未发出,但大概率还会继续下降,这也为下半年的猪价上涨奠定了基础。
四、养殖户踏准出栏节奏的同时,还得继续重视非洲猪瘟及其他猪病的预防,让猪好好活着是关键对于后期的生猪价格,相信不少养殖户也是信心满满,认为猪价会稳步上行,养殖收益也会越来越好,在猪源紧缺的背景下,猪肉消费也会逐渐转好,多重因素是有利于生猪价格上涨的,不过这种上涨不会一蹴而就,会有一个爬坡的过程,期间必然有起起伏伏。所以对养殖户何时选择变现显得尤为重要,踏准了节奏收益会明显提高,不过想要从后期的市场行情中赢得一席之地,那么就得有个前提,手里得有猪,有健康的猪才有话语权,静下心来把猪养好,想办法降低养殖成本,适当的时候量力而行的补栏,这样综合收益会有较大的改善。如果忽视了卫生防疫,猪感染上了非洲猪瘟或者其他猪病,那么前期的付出将化为泡影,后期生猪价格涨的再好也与自己无关。
总之,全国生猪价格开始出现回落,这也是正常的价格波动,毕竟前期保持连续14天的上涨,风险也在堆积,终端猪肉消费并没有明显改善,反而是高温天气消费者降低了猪肉购买力,缺乏消费支撑,猪价出现回落再所难免。好在当前多地猪源供应不足,特别是原来生猪调出大省,如今连本地供应量都无法满足,还需要从外地调入,这种转变对当前猪价形成较强的支撑。在猪价出现较为明显的波动时,养殖户出栏节奏上需把握到位,如果把节奏做反了,那么就成了“看客”,最终的养殖收益也就会受影响。下半年生猪价格大的方向依然是震荡上行,养殖户需要做的就是把猪养好,高温高湿天气来临,卫生防疫不能松懈,手里有健康的猪,又何愁卖不上价呢?
以上为微尘微视界对6月26日生猪价格继续下跌,养猪人该何去何从问题的理解,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多多指导交流。6月26日,生猪价格继续下跌,养猪人该何去何从?
6月26日生猪价格继续下跌,可以说是连续两天的时间下跌了,这次下跌的幅度有所增加,进入河南、甘肃、黑龙江、云南是个省会的生猪价格,出现了小幅度的上涨,其他地方的生存价格不是下跌就是持平。似乎生猪价格迎来了下跌的行情,但总体上生猪价格还是不错的,平均在8元以上的行情,而且还有5个省份的生猪价格在10元/斤的高价运营。下面看一下今天全国各地生猪报价情况汇总:从以上看出生猪价格,的确出现了下跌的行情,但是下跌的幅度不是太大,生猪价格还是不错的。可只能生猪价格的下跌,对于养猪人来说该何去何从呢?怎样应对这次生猪价格的下调?首先,对于高价位区域的养殖户而言,一旦生猪达到了出栏的标准要及时的出栏,不可盲目的期盼生猪价格出现进一步的上涨。毕竟从7月1日我国将对5万吨以下的屠宰企业开展自查工作,这将会涉及到众多的小屠宰企业。目前生猪价格的下跌与这个消息有极大的关系。按照以往的生猪的出售惯例,“卖跌不卖涨”,这城市养殖户的基本的出售生猪的概念。其次,因为非洲猪瘟病毒的原因导致了我国深中养殖规模不断的缩小,这使得我国生猪后期价格还会出现大涨的行情,毕竟我不是猪肉的消费大国,也是生猪的养殖大国。目前我国的生猪存栏量以及生猪的养殖规模的缩小比例在30%左右,可以看出我国后期出入的缺口量将达到1300万吨左右。所以对于低价位的生猪价格区域而言,可以在做好非洲种类病毒防疫工作的同时,对生猪进行压栏处理,等待当地生猪价格出现好转的现象,而且目前已经开始露出了这种端倪,养殖户可以换取更高的养殖利益。第三,现在仔猪的价格非常的高,平均在20元1斤,鉴于因为非洲猪瘟病毒都造成了生猪养殖的风险极具增加。所以建议养殖户一定科学养殖,自己配料,切断非洲猪瘟病毒的接触时的传播的一切途径。当然养殖户要多培养母猪,然后进行繁育仔猪,这样能够减少养殖的成本,而且还能够保障远离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这样会极大的降低了投资的风险,特别是降低了非洲周围病毒对养殖业的影响的危险。总之,对于今天的生猪价格出现了下跌的方向,而且出现了面积比较大的地区以下降,个别地区的生存价格下跌了近0.5元左右每斤。鉴于这种情况,可以说符合了生猪出售的规律,卖跌不卖涨,其实这也是屠宰企业的一个小伎俩,造成了近两天生猪价格的下跌。对于养殖户而言,价格高的区域要及时出售存栏的成品猪,对于生猪价格低的地区要做好非洲猪瘟病毒的防疫工作,进行短暂性的生猪的压栏,等待生猪价格高涨的行情。
6月26日,生猪价格继续下跌,养猪人该何去何从?
我们这里,(河北、张家口)猪肉每市斤十四元。
6月26日,生猪价格继续下跌,养猪人该何去何从?
让那此专家去都到美国去吃肉吧
6月26日,生猪价格继续下跌,养猪人该何去何从?
感谢悟空邀请!最近两天随着国内生猪价格的调整,多地猪价已经开始出现回调,下跌的区域也在进一步增多,前两天还涨势强劲的猪价说跌就跌,说明随着消费淡季得来到,加上生猪出栏的加快,当前生猪供需关系已经逐缓和。那么6月26日猪价继续下跌,连续多日的猪价回调,是否意味着迎来了下跌行情?养猪户该何去何从?
截止到今天,根据屠企反馈的最新行情显示,我国华东,华北,东北,西南等7个省份的猪价出现了小幅的下跌,和昨天下跌的5个省份相比,下跌区域进一步扩大。而上涨的省份只有河南,黑龙江,甘肃,云南四个省份。连续多天的猪价回调,很多养猪户不由担心,猪价会不会重新进入下跌行情?
其实从目前的猪价走势来看,这一轮的下跌回调纯属正常的市场调节,由于生猪产能还在持续下降,而且近期猪价回调区域虽然有所增加,但是下跌幅度还是非常有限,以华北,华中为例,连续三天的市场调整,猪价下跌幅度也不过在0.1~0.2元一斤左右,而且由于生猪产能还在持续下降之中,短暂调整过后,猪价很快就会重新上涨,所以养猪户不要对短期的小幅调整过于纠结。
受猪瘟疫情的影响,我国生猪产能出现了大幅下降,根据有关数据显示,预计生猪产能和去年同期减少30%,特别是东北,华北地区,由于养殖密度较大,这轮疫情产能去化比较严重,多地缺猪缺肉已成事实,所以未来生猪价格有较大的利好支撑,短期内出现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那么对于我们养猪户来说该何去何从?
放好心态,做好疫情防控,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猪价是市场化产物,涨跌都是正常的市场行情,不要过于纠结一时的行情。在整个生猪供应紧张的大背景下,猪价上涨只会是大势所趋。但是没有只涨不跌行情,也不会有只跌不跌的价格。猪价涨到一个峰值市场就会自然调整,所以放好心态,把心思都放在生猪管理上,我觉的比纠结一斤多卖一两毛钱更为靠谱。
总之,由于当前生猪产能还在持续下降之中,短期内猪价没有持续下跌的因素支撑,后半年猪价上涨已成定局。所以我们养猪户目前应该关心如何把猪养好,虽然猪瘟疫情防控已经基本稳定,但是疫情没有完全清除,养殖依然不能掉以轻心。不管后期猪价如何上涨,手里有猪才是王道。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