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春夏连续淘汰母猪后却遇到非瘟,有人说今年猪价应该要等到中秋节前后,你感觉呢?

去年春夏连续淘汰母猪后却遇到非洲猪瘟,有人说今年猪价应该要等到中秋节前后,你感觉呢?在去年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后,疫区的养猪户们开始持续淘汰母猪,特别是去年在东北地区,华北地区等,母猪的存栏量相比2017年的同期下降了十几个百分点。在此情况下,有人说今年的猪价应该等到中秋节前后上涨,对此我也是比较赞同的,咱们先一步步的分析:

看下最近的生猪价格:今天猪价维稳,5月11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7.47元/斤,较昨日持平。全国28个省、市有2个省份出现上涨,21个省份保持不变,4个省份下跌。目前全国最高价甘肃,目前价格为8.76元/斤。

为什么说今年猪价要在中秋节前后上涨呢?原因一:受非洲猪瘟影响,非洲猪瘟的疫情在西北地区扫灭干净后,甘肃等省逆势反弹。

在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可以看出来,在北方地区,特别是西北的甘肃省,在去年受非洲猪瘟影响,一些养猪户去生猪产能化是非常严重的,而生猪存栏量达到了前几年的最低水平。但是由于非洲疫情在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已经消失殆尽。而两广地区却受此影响,在交通不便利的情况下,甘肃省最近几天出现了生猪价格的上涨。

原因二:而现阶段,非洲猪瘟疫情仍呈点状散发之势,并且还没有彻底的消灭干净。在此阶段,生猪的价格的涨幅不是很大。

由于南方疫情形势是严峻的,且生猪从南方低价区向北方地区的猪肉外调仍在持续,因此生猪价格对西南、华中及华北部分地区本地猪价冲击作用短期仍将存在。所以在此预计南方各地短期猪价仍将以低价格的形式存在,所以在近一个月内,全国大部分地区生猪价格还是以稳为主。

原因三:全国的生猪存栏量在中秋节前后不会增多。

自从去年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以来,东北地区,华北地区的母猪存栏量是日见稀少。今年北方地区猪瘟疫情没有发生,农民养猪户养母猪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大约在8个月以上。而南方又有了猪瘟疫情,使得母猪的存栏,生猪的存栏更是下降了不少。在此后的时间里,一旦猪瘟疫情能控制住,生猪价格必然会大幅的上涨的。而南方的地区在此轮猪瘟影响下,生猪存栏量不是很多了。

因此,总上来看在去年的春夏季节连续淘汰母猪后,却遇到非洲猪瘟是对生猪的价格有影响的。但是从长期来看,生猪价格是会上涨的,一旦非洲猪瘟在全国范围内消失的无影无踪,全国的猪价就会普遍上涨,而今年的中秋节这个节点正是猪价上涨的时候!

去年春夏连续淘汰母猪后却遇到非瘟,有人说今年猪价应该要等到中秋节前后,你感觉呢?

去年春秋连续淘汰母猪后却遇到非瘟,有人说今年猪价应该要等到中秋节前后,你感觉呢?2019年的中秋节在9月13日,根据目前的市场情况看,笔者认为2019年猪价上涨并不需要等到中秋节,而是在7月份就会出现较明显的改观。

1)南北非瘟发生,范围扩大

在此前国内非洲猪瘟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导致北方生猪存栏量大幅下跌,而南方非洲猪瘟较弱,生猪养殖量影响不大。最近一段时间非洲猪瘟主要发生在南方地区,导致南方的生猪养殖量大幅下跌,目前全国绝大多数省份都发生了非洲猪瘟的问题,生猪存栏量也是一跌再跌,所以说猪价的上涨不需要等到中秋节。

2)存栏量持续下跌,恢复缓慢

因为非洲猪瘟的影响,虽然很多农民养猪朋友主动或者被动进行清栏,减少了存栏量,导致国内生猪和能繁母猪的双重下跌,但是因为猪瘟的存在虽然有养猪人进行了复养,但是复养的猪场几乎没有成功,而且更多的猪场忌惮于猪瘟疫情不敢复养,这就使得生猪存栏量的恢复缓慢。也就有利于生猪价格早日上涨。

3)下半年生猪消费好转

下半年节假日增多,而且随着气候温度的下降,下半年的猪肉消费量将会逐渐走高,消费量的提升才是生猪价格提升的根本。中秋节以前的各种提振消费的因素都会提高生猪消费量,进而提供生猪价格。

综合以上3点,笔者认为下半年生猪价格会逐渐上涨,而且上涨时间并不需要等到中秋节,7月就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去年春夏连续淘汰母猪后却遇到非瘟,有人说今年猪价应该要等到中秋节前后,你感觉呢?

去年春夏连续淘汰母猪后却遇到非瘟,有人说今年猪价应该要等到中秋节前后,你感觉呢?笔者认为这个时间节点也是猪价开始上涨的时候。

一、目前是5月上旬,目前的猪价主要还是以震荡为主,猪价在15元/公斤的价位附近展开窄幅的震荡。

自进入到4月份后,猪价的反弹势头放缓,震荡增多。一方面2月、3月的猪价上涨势头过猛,几乎都是连续上涨,暴力拉升。因此,这行情需要进行回踩夯实基础。另一方面,屠宰企业进行了一轮史无前例的自查自检,屠宰企业进行清理库存,释放风险。目前屠宰企业的库存清理还没有彻底,该项检查需要到7月份才结束。

二、目前非洲猪瘟疫情仍然呈点状散发,市场不稳定。

进入到4月份,原本一直没有发现过疫情的新疆、西藏、海南三个省份接连发现首例疫情。5月10日,香港也排查出了非洲猪瘟疫情。至此,全国目前除了澳门外,所有的省份都全部被疫情侵袭。这些地区疫情的发生,说明了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在疫情的影响下,猪价难以稳定,上涨的空间有限。

三、目前广东、广西的猪价表现也比较低迷,对市场形成一定的拖累。

由于天气环境等因素影响,根据目前市场流传的消息,广西多个地区的养猪场都不同程度出现了死猪现象。目前虽然没有确诊是非洲猪瘟疫情,但大量的病死猪的出现,已经造成了当地养殖户的恐慌性抛售,导致了近期猪价断崖式下降。而广东毗邻广西、海南,在周围地区猪价低迷的影响,广东的猪价也表现乏力。上述地区猪价的表现也对全国猪价反弹形成了一定的拖累。

四、中秋前后,猪价将会有所表现。

在连续的猪瘟疫情影响下,全国范围的生猪养殖规模都出现大幅下降。目前全国的生猪存栏量不足3.8亿头,创下了近十年来的新低,并且目前生猪存栏量和能繁母猪的存栏量还在不断的下降。按照目前市场的行情,到今年第四季度市场的生猪存栏量将创下更低的记录,因此,猪价有较强的上涨动力。

此外,10月份的中秋国庆期间对猪肉的消费需求也会进一步拉升猪价。届时猪价反弹可期,并且很有可能达到2016年的猪价水平。

去年春夏连续淘汰母猪后却遇到非瘟,有人说今年猪价应该要等到中秋节前后,你感觉呢?

自从去年8月份在周中爆发以来,我国的生猪存栏量就在减少,而且现在进入2019年之后,从1~3月份我国的生猪存栏量和可繁育母猪的存栏量,都在每个月的逐渐减少。根据数据显示,在3月份的时候,我国的生猪存栏量相比去年同期下降至少18.8%左右,而且可繁育母猪存栏量减少21%,而且在4月份的时候,我们的生猪存栏量还在逐渐的减少,可能现在生猪存栏量总数相比去年同比至少下降到23%左右。

可繁育母猪的存栏量在逐渐减少这就意味着下半年我国的猪仔供应量将会非常的紧张,而且现在有很多地区的猪仔价格30斤左右能够卖到800元以上。而且现在很多地区的猪仔供应量非常的少,市场供不应求。目前除了我国生猪均价来看,两广地区的生猪价格非常低以外,其他省份的生猪价格都相当的稳定。

目前我国全国的生猪均价在15.2元每公斤左右,由于现在我和全国的生猪存栏量已经非常的低,本来现在应该可能出现大涨的情况,但是由于第2批屠宰企业在5月1日的时候开始全面自检,据了解,第2批屠宰企业质检政策,从5月1日到7月31日持续100天的时间。因此这段时间受屠宰企业自检政策的影响,导致了生猪价格依然上不去。

因为屠宰企业自检政策导致了现在,屠宰企业大量的减少了对生猪的收购量,因此现在市场上局部地区,生猪养殖户出现压栏的情况非常严重。由于屠宰企业对生猪的收购量大量减少,从而导致了市场上的生猪价格出现小幅度的波动,但是整体上来说还是非常平稳的。

因此如果屠宰企业自检政策结束之后,我国的生猪价格可能就会出现大涨的情况。因为到时候屠宰企业需要加大对生猪的收购量,那么到时候市场上的生猪供应量将会出现不足的情况,生猪价格就自然会上涨。而屠宰企业质检政策7月31日才全面结束,因此刚好进入8月份的时候,生猪价格可能会出现大涨的情况。而中秋节的时候又是我国猪肉需求的高峰期,因此,中秋节过后我国的生猪价格必然会出现大涨。

去年春夏连续淘汰母猪后却遇到非瘟,有人说今年猪价应该要等到中秋节前后,你感觉呢?

感谢邀请,猪小妹纯手机打字,希望多多支持。

近期猪价涨了多少?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从4月20日到五一小长假结束,近半个月以来,猪价到底涨了多少。如下图所示:

图上数据显示,半个月来各地猪价是呈现小幅上涨的,目前甘肃猪价领涨,两广猪价趋于低位。南北猪价已经有明显的差异。这源自于养猪人、市场对于非瘟潜在的担忧,从2018年8月开始,非瘟由北向南发展,而南方各地爆发疫情较晚,局部出现抛售现象,进入夏天消费端疲软,猪价进入下跌调整期。

另外南方之前的限运措施、屠企冻肉释放、“百日行动”屠企进入整顿等因素也制约了南方猪价上涨。受到以上情况的限制,南方进一步缺猪,猪价短时间内恐难有大的上涨空间。

北方猪价稳定上涨,非瘟虽然有潜在威胁,但各地检疫防疫要求越来越严格,近1-2个月来并未爆发疫情,各地陆续解禁生猪运输。因为去产能的影响,各地依然缺猪,猪价有上涨的空间。北方目前出栏的生猪,是北方疫情期的时候,那个时候养猪人很少有再存栏,所以缺猪短时间内很难恢复。下半年进入猪肉消费期,又有节假日的提振,总体猪价会上涨。

猪价上涨是大势所趋?为什么局部猪价和预测的不一样?

既然猪价总体是上涨的,为什么局部猪价和专家预测的不一样呢?或者同一地区价格还有很大差异呢?原因有3:

1.对非瘟的担忧并未褪去,部分地区有抛售现象。养猪人清栏退出情况每天都在发生,虽然猪价上涨,但还不足以恢复之前的亏损,尤其是进入夏天,非瘟潜在的威胁并没有褪去,如果重复去年的情况,真的是会“血本无归”。正是因为这种心里担忧,抛售生猪就不难理解,生猪实际的贩卖价格就被压低了。

2.部分养猪人追捧猪价,压栏待价而出。从仔猪的价格可以看出来,有部分人加入了养猪行业,供求关系引起仔猪价格上涨。而一些平安度过非瘟的养猪人(或者受非瘟影响较小的养猪人),因为看好未来猪价,选择压栏等待猪价上涨,目的是为了恢复之前的亏损。但期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大肥猪并未得到屠企的认可,价格并未像预期的一样。

3.屠企受消费端疲软和自检自查的双重影响,收猪量下降

猪肉消费制约着猪价的整体上涨。“百日行动”又约束了屠企,要求严格按照规定整顿,小型屠宰和个人屠宰受到限制,将会陆续退市。大型屠企只有检查合格之后,才会获得市场准入,那么这一阶段,收猪量自然会下降。引起猪价波动,或者制约猪价上涨。

猪价普遍上涨在什么时间?端午?中秋?年底?

受到以上3点的影响,猪价虽然是上涨期,但养猪成本也在不断增加,想要赶上猪价最好的时期出栏,对于养猪人比较困难,“逢高卖出”也仅限于理论上的策略。压栏不可取,落袋为安最好。与其追高猪价,不如踏实做好检疫防疫,只要手里有猪,下半年才会有机会。笔者认为:猪价普遍上涨,在中秋前后,但也会因为地区的不同情况有所差异。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