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豆的做法是什么?
大家好,我是西北美食推荐官,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大家,接下来给大家分享酱豆的做法
所需材料
黄豆、食盐、味精等调料
黄豆1000克 面粉80克 食盐25~30克,生姜20克 小茴香100克桔皮100克
方法:
1.将黄豆清除杂质后,用清水浸泡发胀,蒸熟至糊状。
2.将豆料倒在席上,与面粉相混拌匀,铺成3厘米左右厚,在室温25~30℃的条件下,每天翻动一次,以后任其发酵,约三五天即可长出深黄色的菌,放到室外晒干即为酱瑛。
3.酱瑛放入缸内,加食盐、生姜等,并翻拌均匀,第二天进行翻缸,以后间隔一天搅动一次。
4.等盐化完,缸内放入酱坯,但注意不要满缸,缸口要留有一定的空间(约离缸口17厘米左右),盖上盖,用石灰泥或黄泥浆封住缸口,不使透气,防止细菌,雨水侵入,以致变质,在阳光下晒40~50一即为成品
发酵好的豆子可以拿出来即食,也可加点葱花、青椒爆炒.
发酵的豆子的营养很高的 和臭豆腐相媲美(但不臭) 不会对人体产生有害作用
酱豆的做法是什么?
说起酱豆勾起我小时候的回忆。那些年在北方的冬天酱豆咸菜是家家不可缺少的美味。因黄豆要发酵,发酵后产生一种刺激人食欲的臭味,所以又叫臭豆子咸菜。黄豆发酵后有天然抗生素之称,那时候得病的人很少,应该和吃酱豆咸菜有关。
酱豆制作简单却耗时,制作手法不一样吃起来味道也不同。有的人家年年做的软烂,有的人家年年做的清脆,于是都觉得邻居家的咸菜好吃,就换一碗尝鲜。
那时候日子都也不富裕,所以腌二斤黄豆,里面要放十几斤白萝卜。但不放白萝卜,只是酱豆并不是那么好吃。所以我腌制用了一斤黄豆,三斤白萝卜。
开始制作。
一、把黄豆泡发,煮熟捞出控干,黄豆煮至吃起来软面即可。黄豆要控的一点水份也没有。
二、控干的黄豆放到盆里,上面盖上屉布,拿个棉被之类保暖的东西把盆整个包起来,放到暖气旁暖和的地方。
三、接下来就是等。看屋里暖和程度,五到八天吧,五天头上可以打开看一眼,豆子上长了一层长长的白色或黑色的毛就发酵好了。
四、豆子发酵好了,接下来萝卜切小手指那么大丁,两大块姜切丝,在就是熬花椒水了。花椒一小把加入三碗清水煮沸,这道工序是必须的,没有花椒水酱豆子腥臭不好吃。
五、豆子和萝卜加姜丝充分搅和在一起,加半斤盐,再到入晾凉的花椒水,酱豆子咸菜就制作完成啦!放三天就能吃了。
怎么样?食欲来了吗?
酱豆的做法是什么?
说酱豆不如说豆酱。城市里都喜欢吃黄豆酱,都是在超市买的黄豆酱。其实在农村很多家庭都在种植黄豆。所以自己完全可以动手自己制作黄豆酱,这样做出来的黄豆酱能够保存很长时间。具体步骤:
1、煮豆。
精选黄豆,放入凉水洗净,倒入锅中,加入自来水,淹没黄豆大约二指深,然后就开始焖煮黄豆,等到黄豆吃起来有点面,停火,将黄豆捞出,放筛子上控着。让黄豆凉透。凉透后撒面,在黄豆上均匀裹上一层薄面,彼此不粘豆就好。
2、捂豆。
在通透性好透气好的材料上铺三四层报纸,报纸上铺一层牛皮纸,把拌好面的黄豆均匀的摊在上面,一公分左右厚度,环境尽量保持闷热、潮湿,温度低的话可以盖上纸,捂三天左右,查看,如果发乌,洽到好处,如果黏,说明湿度大,需要把纸拿掉。三天后黄豆长白毛,白毛变绿毛,再把绿了的豆子装筛子,放太阳底下晒干,这个时间掌握在两天。从开始捂豆到晒干,大约需要七天时间。
3、晒酱。
晒酱前将之前晒干的黄豆拌好,俗称拌酱。这一点很关键,拌酱期间不能有阴雨天,不然影响品质口感。拌酱前将里面的杂质剔除,倒入盐,一斤黄豆大约二两盐。加上西瓜瓤四斤。搅拌均匀用棉质纱布盖住,防止苍蝇,放到太阳下面晒,早上摆出去,晚上收回来。期间要防止雨淋,大约半个月,就可以了。
酱豆的做法是什么?
酱豆是一种先发酵后晒制的豆制品,在北方比较常见。我的家乡临沂市农村,每年都会制作两种豆制品。夏天晒制酱豆子,秋末捂臭豆子。两种豆制品的风味又各不相同,各具特色。
我妈每年都会晒一盆酱豆子,晒好的酱豆子,酱香浓郁,味道鲜美。酱豆子不同于黄豆酱,成品酱豆子呈酱红色。下图是我妈晒好的酱豆子。下面我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酱豆子的做法。
一[酱豆子的详细制作方法]:
1️⃣首先把黄豆挑拣干净杂质,清水洗干净后,黄豆用水泡发,然后把黄豆煮熟,注意煮的不要太烂,煮熟就可以。
2️⃣把煮熟的黄豆放在干净的布或者筐子里上摊平,在太阳底下暴晒,把黄豆晒至炸皮不粘。然后进行下一步操作。
3️⃣取一个大的容器,簸箕之类的容器。把新鲜的香椿叶或者黄蒿铺在簸箕上,然后将晒干的豆子撒在香椿叶上面,在豆子上面再铺一层香椿叶。
4️⃣做好上面的工作后,把簸箕放阴凉处,上面盖上一个棉被,把黄豆捂至长黄绿毛。
5️⃣黄豆长好毛后用簸箕把绿毛簸净,根据晒的豆子量,熬一锅香椿花椒水凉透。花椒最好用鲜花椒。
6️⃣这一步是最重要的,根据豆子的量准备盐,一斤豆子配三两盐,把盐和豆子放香椿水里,拌匀放太阳底下开始晒。最好用一块玻璃住容器,防止虫子苍蝇和灰尘落入。下图是晒了一段时间的半成品。
7️⃣晒制时间大约为七天到十五天左右,晒至豆子变烂,颜色变成酱油色,期间如果水分晒干,豆子还没有酱好的话,可以适量续添凉透的花椒水。等豆子有浓郁的酱香味就可以随取随吃了,也可以分装到小的容器里储存。
二[酱豆子的吃法]:
酱豆子是夏天制作,我们临沂这边的吃法一般都是炒着吃,放入大量的鲜辣椒,蒜瓣,和大葱炒着吃,味道非常棒。
酱豆的子炒法很简单,
1️⃣先起锅烧油,油烧至冒烟,放入适量酱豆子,大火爆炒把酱豆子的水分炒干
2️⃣酱豆子炒干后,再放入提前切好的葱蒜和鲜辣椒,大火翻炒,把鲜辣椒炒断生就可以了。
3️⃣炒好的酱豆子,香辣味美,酱油浓郁,卷煎饼十足的美味😋。大家赶紧试一下吧。
总结:酱豆子是夏天晒制的。最主要的两点就是捂出绿毛和那个香椿水。大家制作的时候一定要按照本人所列的步骤操作,这个制作方法是我妈常年晒酱豆积累的经验。我是佳哥,地道临沂人,为你分享临沂美食,欢迎大家留言交流美食经验,探讨美食做法。
酱豆的做法是什么?
现在又到了吃酱豆的时候了,每次去超市的时候酱豆都被抢空了,价格也是提的老高了,你会做酱豆吗,今天就教你在家做酱豆,比超市卖的酱豆味道好还干净,来学学吧!
做法一:用料
黄豆500克
面粉100-200克
姜适量
盐150-200克
八角适量
花椒适量
花椒叶适量
西瓜瓤500-1000克
正宗河南酱豆的做法
黄豆泡一晚上第二天煮熟,吃着发面
晾干
把面粉炒熟放凉备用
黄豆均匀裹上炒熟的面粉摊开拿被子捂上大约3-4天左右会长出黄绿色的菌丝,放在太阳底下晒干
八角
正宗的味道少不了青花椒,是青花椒而不是麻椒!
这个是干花椒!
正宗的味道也少不了花椒叶
姜
可根据口味加点干辣椒
黄豆晒干后加入西瓜瓤,盐,姜,花椒,青花椒,花椒叶,八角拌匀即可晒制
做法二:用料
黄豆(爆开花的)500克
色拉油500克(不喜油大放八两也可)
姜丝200克
盐4两
辣椒4斤(不喜太辣,可配西红柿2斤)
甜面酱250克
白糖150克
白酒100克
鸡精50克
其它佐料合计:八角、麻椒、花椒50克
无需发酵的油酱豆的做法
首先,像我这样找工具或手切弄碎。(建议没有磨碎工具的情况下,可以切成丁),将辣椒和西红柿弄碎。
然后,找个不沾锅,或是双层锅底的锅,放入色拉油,准备开始炸佐料,炸至佐料开始变想变黑,捞出扔掉。加入姜丝、盐、切碎的丁丁们,开始熬!10分种到20分钟。
放豆子喽,来个豆子的特写!接着熬30到40分钟,期间注意水分,不要干锅了,感觉太稠,可以加一点热水。
尝尝,豆子已经软了,放入白糖,甜面酱在熬5-10分钟
关火后,趁着热放入白酒、鸡精搅拌均匀后,放凉,密封在瓶中,放入冰箱,可以放一年也不会坏哦,当然也可以不放冰箱,随意啦
做法三:用料
黄豆4把(泡一宿后装满一盘)
普通黄豆酱油4勺
黄豆酱1勺
糖2勺
花椒大料姜片干红椒少许
白萝卜一段(切成小块)
盐1盐勺
酱豆的做法
黄豆泡一宿,放高压锅中,重新添水,没过1个半手指节
所有调料和配料一起放入锅中,上气后15分钟关火
打开盖后小火煮至汤汁浓,汁快干时,放入整棵香菜搅拌,出锅放凉食用。
做法四:用料
黄豆
面粉
西瓜
花椒
大料
桂皮
盐
葱
姜
蒜
辣椒
西瓜酱豆的做法
【煮豆】把黄豆在凉水中洗净后,直接放在锅里添入自来水,没至黄豆上约二指深。然后开始像焖米饭一样煮豆,把豆煮到吃起来稍微有点面。豆捞出后放在筛子上控一夜,凉透。
黄豆凉好后开始拌面,在黄豆外均匀裹上一层薄面,互相不粘连。如果豆太干拌不上面,把留用的煮豆水淋在黄豆上少许,达到使其能裹面的程度。
【捂豆】(这一步比较恶心,慎入)在木板或一些透气性好的材料(忌用玻璃板或塑料)上铺三四层报纸,报纸上再铺一层干净的白纸或牛皮纸。把拌好面的黄豆均匀铺在白纸上,约一指厚。在摊好的黄豆上再铺上一层透气性好的纸。捂豆的房间门窗不要频繁开启,尽量保持一个闷热、潮湿的环境,春天温度低时可盖上纸并在纸上盖一层毛巾被,利于豆子发酵。
黄豆捂到第3天时,如果黄豆发乌,说明捂得恰到好处,如果发黏则说明湿度大,可把盖在上面的纸揭下。3天后,黄豆长出白毛,再等一两天,白毛变绿毛,把长满绿毛的豆放在筛子里,放太阳下将其晒干,约需两天。整个捂豆晒豆过程,最长不会超过7天。
【晒酱】晒酱之前先拌酱,这一点非常关键。拌酱前一定要听天气预报,如果一周内没有连阴雨天气,方可拌酱。拌酱当天需天气晴好。拌酱前把豆中夹裹的成团绿毛或黑毛捡出扔掉。
一斤黄豆配三四两盐、四五斤西瓜瓤。先用水把花椒、大料等洗净,捞出后加入盐放在一碗开水中浸泡,等水冷却后倒入准备好的大盆中,再倒入晒好的豆,搅拌后浸泡两个小时,再放入西瓜瓤搅拌。
把搅拌均匀的酱豆盆口处蒙上一层棉质纱布,纱布上面可撒一些花椒,防止招苍蝇。
把蒙好纱布的酱豆盆放在太阳下暴晒,早上搬出时搅拌一次,晚上再搬回室内,防止雨淋。晒半个月,闻到酱香味后可炒制食用。
【炒酱】晒好的酱很咸,一般是勺出一些炸过后再吃。热锅起油,放一些花椒大料炸出香味后,倒入酱豆,加水。小火炒至冒泡后,下大量事先切好的剁椒,以及葱花、姜末。
等到水收至合适的稠度,加入蒜末,稍微翻弄一下拌匀就可以出锅了。出锅后拌上麻油更好吃~
做法五:用料
干黄豆500克
面粉500克
捂好的黄豆500克
盐200克
西瓜2000克
花椒、八角适量
河南西瓜酱豆的做法
捂豆时间;时间的选定非常重要。应选在当年的5月15---20日之间,气温20---25℃之间最好。黄豆泡一夜,第二天上锅蒸熟,不要开锅盖让它捂一捂更好 ,(我用的高压锅按蒸米键煮的),用笊篱把煮熟的豆子控干水捞出。
把煮熟捞出的豆子摊开晾凉就可以拌面了。
撒入面粉拌匀,使每一粒豆子都均匀的裹上一层厚厚的面粉,成一粒一粒的。(如果面粉拌不进,可以静止10分钟左右再拌,就这样静止几次拌几次,面粉就会拌进去了)。
找一个透气好的材料垫底,(竹筐、木板等)我用的是干净的凉席,(凉席下面放木棍,用来通风散热)在凉席上铺上一个编织面袋(不建议用纸容易粘)再把拌好的豆子铺在上面,约一指厚为好,上面再盖上一个编织面袋。(根据天气温度,温度低时可以加盖一层毛巾被)。
捂豆的房间门窗不要频繁的开启,尽量保持一个闷热潮湿的环境利于豆子发酵。我是放在了顶楼,顶楼热有利于豆子发酵,而且门窗都是关着的。
发酵豆子头两天没什么动静,第三天开始生很多白菌丝。此时极易生热,要勤看,用手隔布即可感知温度。如果温度高,菌丝极易变黑,发黑后成酱即有苦味。温度开始上升时,可以把盖的布揭开。如果还热,可把成坨的黄豆掰开,每块有一个鸡蛋大小,温度便可降下来。待温度降到室温后,盖上两层布让它继续发酵。有温升就凉一凉,两天后就不再升温并生满了绿菌丝。此时可翻一翻,看有没有发黏的块,如有,掰碎它就没事了。不再升温后,盖一层布任它继续发酵。三、五天后,绿菌丝长满,非常漂亮。盖一层布任它继续发酵、自然变干这是豆子发酵第三天的样子。酱豆在长出白毛之前是不需要通风的,但长出白毛之后就要适当的通风了,方法就是每天翻动一次。酱豆正常的发酵过程是先长白毛,然后白毛变成黄绿色的毛,最后再变成比较黄的菌毛。如果白毛变成黑色就是失败了,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混入了杂菌,是消毒杀菌的步骤没有做好造成的。
整个捂豆子过程需要7天,头三天根据情况可以翻动,后四天就不要翻动了。捂好的豆子要晒干等着下酱用。
下酱:一年中能够晒制酱豆的日子屈指可数,酷暑盛夏三伏天是最佳时机。三伏天太阳毒气温高,等外面地上晒得直冒烟,屋内热得像蒸笼,也就迎来了晒制酱豆的黄金时间。等待7月中旬西瓜大量上市便宜了下豆酱,这可不是为了省钱,自然成熟的西瓜品质比催熟的好的多。捂好的豆1斤 盐4两 西瓜4斤 花椒大料适量。 接下来就简单了,首先要关注天气,连续一周无雨再下酱,把结块的酱豆掰开,按1斤豆4两盐、4斤瓜的比例混合、把大料放里面。用两层纱布盖住口,纱布上放些花椒就不会招蝇了,顶着烈日晒吧。每天下午收屋里,早起的时候用无油无水的勺子搅拌一下搬到室外暴晒(日头底下晒的酱是热的,这时候不能搅动,容易发酸)。一个月就可以吃了。
放入白糖、辣椒️葱花和少许水炒熟,淋上香油,可以吃几个大馒头哦!
做法六:用料
毛豆250g
茭白少于毛豆,酌情加减
豆腐干少于毛豆,酌情加减
猪肉若干
沪式甜酱1罐
水,调料适量
酱豆的做法
茭白,豆腐干,猪肉切丁备用
毛豆过水焯熟(如果毛豆不焯熟后面做起来会比较慢)
热锅下油,等油冒烟下猪肉炒熟,接着把茭白、豆腐干、毛豆一起下锅炒熟,稍微放一点(少量),等水煮开了稍微收一点,倒入甜酱,翻炒均匀,因为甜酱有些咸,可以不放盐(如果不够咸可以稍微加一点盐),等汁收的差不多了放少量鸡精后盛盘
酱豆的做法是什么?
酱豆的做法是什么?
大家好!我是布谷姐。很高兴与大家分享这个问题。
酱豆通常是用黄豆或者是黑豆做成的。这次我选用的是黄豆。
黄豆,也叫大豆。是不可多得的优质食物。在植物食品中,大豆的高蛋白可以与动物性食物相媲美,有“植物蛋白之王”的美誉。
今天的酱豆我选用了更加便捷的电压力锅的做法。将泡好的黄豆及所有的香料全部放好后,再加入清水,按下压力锅的豆.猪蹄键,煮熟收汁即可。
具体做法如下:1、黄豆洗净后用清水浸泡一夜(平时的话,也要泡5个小时以上),要将黄豆泡涨才可以。
2、将泡好的黄豆捞出,放入电压力锅中,加入漫过黄豆的清水(泡豆子的水不建议用)。
3、放入盐、老抽(增色)、生抽、干辣椒、花椒、八角、桂皮、香叶;按下电压力锅上的豆.猪蹄键,开始煮制即可。
4、时间到,煮好后,先不要急着捞出,再在锅里焖2两个小时,更入味。
如果喜欢颜色再深一些的,也可以再开火收一下汁,味道更浓郁。
结语:酱豆的家常做法,简单、好吃又营养!
布谷姐美食日记,感谢阅读!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