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确定癌症是不是复发?
癌症是否复发可以从抽血化验肿瘤指标升高变化、影像检查发现异常病灶、病理活检发现有癌细胞,以及出现癌症临床表现等来确定癌症复发情况。癌症种类繁多,各种癌症上述指标表现不一,所以,无法形成统一的标准,为大家提供科学的判断方法。下面我以AFP阳性的肝细胞癌为例,为大家阐述癌症复发的判定方法?
肝癌
首先,确诊肝癌复发的前提,患者必须是肝癌患者,并且做了肝癌根治治疗的患者,可以是采用射频消融等物理根治肝癌的方法,但平时我们讲的肝癌根治,更多讲的是手术完整切除的肝癌根治术。根治治疗后AFP恢复正常了,影像学复查未见癌或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没有癌。这才是术后身体恢复正常的肝癌患者。
如果肝癌患者,做了肝癌切除术后AFP仍居高不下者,即使影像检查未见癌,也不叫复发,而是肝癌手术未彻底根治干净肿瘤造成的。
肝癌
其次,是肝细胞癌患者在术后病情随访过程中,发现AFP呈进行性升高,是肝细胞癌复发的标志之一,并且往往还是最早出现的肝癌复发指标。由于AFP升高,只在大约70%的肝细胞癌患者身上发生,因此,对于肝癌切除术AFP不升高的患者也不能排除肝细胞癌复发的风险,比如患者出现AFU与CA199 升高,也很大可能是肝癌复发的原因。
影像检查
对于任何肿瘤指标检查都阴性的肝癌术后患者,由于目前没有办法通过肿瘤指标来发现肝癌复发。因此,能较早确诊肝癌术后复发的方法,就是肝癌的影像检查发现了。它也是目前真正能让大家信服的客观标准,原因有二方面:一是能让专家发现肝癌病灶,二是能通过病理组织活检,为证实确诊肝癌复发提供了金标准。
当然,对于一位肝癌术后患者,如果出现了肝癌典型临床表现,或出现肝癌远处转移表现,也是多数人都能确诊肝癌复发。
怎样才能确定癌症是不是复发?
由于癌症治疗“不彻底”、体质易感性以及免疫力降低等原因,复发也就成了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这是癌症令人生厌的特性!癌症经过手术、或者再辅以其它治疗,临床、影像以及血液检查都未发现体内有肿瘤(肉眼可见级别的肿瘤)的证据,疾病平稳一段时间后,肿瘤原发部位、或其它组织出现同种性质的肿瘤就是复发!它是怎么确定的?
复发时间与癌种、分期、组织分级、基因分型有些极为密切的关系,大多数常见癌症治疗后2-3年是复发的高峰阶段,这是由于很多病人治疗时Ⅱ期、Ⅲ期的情况比较多。如果超过5年还没有复发迹象,距离成功又近了一步,但仍有20%多的复发可能性,10年后呢?复发的几率继续降低,但也不能完全排除。监测癌症复发是终生的,大意不得,前几天有个老太太80多岁了,20年前患宫颈癌,现在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一侧下肢淋巴回流受阻、象皮肿,考虑复发、检查中。
体表新出现的包块、或者原来的包块短时间内变大,这就要小心了,锁骨上、腋窝、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是许多癌症好转移部位,皮下转移结节多很晚才发生。病人体重、食欲、精神状态的变化,还有头痛、咳嗽、腹痛等等以往没有、或者没有明确原因新发生的症状,以及通过临床检查新发现的体征,我们都应该通过进一步检查、排除!
影像学检查是监测复发最常用的方法,也是客观证据。没有症状时我们定期复查,有症状、体征随时查,同以往的影像资料对比,有没有不一样。大多数癌症好发于骨、脑、肝脏、肺脏、肾上腺转移,这些部位就是我们监测的重点。每种癌转移特点有些不同,比如结直肠癌肝脏、肺脏转移情况很高,但骨、脑要少一些,而肺癌、乳腺癌骨转移、脑转移就要多一些。也要注意到癌症转移不按常理出牌的情况,比如胃癌脑转移,这些少转移部位虽不常规复查,但有蛛丝马迹就要检查!
病理学检查确定新发现病灶性质是最好的了,很明确,包括一些基因变化,但在实际临床中应用不是普遍,以原发灶性质、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就基本确定是不是转移灶了。比如肝脏上新发现肿块,增强CT上面表现为“牛眼征”、多发、甲胎蛋白基本正常,这就是转移瘤,原发灶是食管癌这大多就是食管癌转移瘤,原发灶是肺癌这基本上就是肺癌转移瘤。
有一些年龄大、合并症多、体质差的病人,若复发也没办法再治疗,或者说治疗和现在一样、姑息对症支持治疗,就没有必要做很多检查、弄清复发的具体情况了。若是还有可能再治疗,就该积极检查确定是不是复发。我是@刘永毅医生 ,感谢您的阅读!
怎样才能确定癌症是不是复发?
医生基本不会告诉病人,癌症的复发分为“生化复发”和“影像学复发”。因为医生如果说了,病人只会更加迷惑,更加担心。下面,郑医生简单谈谈这两个概念。
1.癌症为什么会复发
因为无论是手术还是放化疗等辅助治疗,大部分情况下癌症细胞并不会被彻底消灭。医生也只能尽可能在现有的医学条件下,减少癌细胞的残留。这些残留的癌细胞,潜伏在血液里,伺机而动。一旦有合适生长的条件,癌细胞就会通过血管定植在相应的器官和组织中,吸收人体的营养,快速繁殖。
而这种复发或者转移,通常会引起血液学指标和影像学检查的变化,这类变化就会反应为“生化复发”和“影像学复发”。
2.生化复发
生化复发的概念,主要是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医院的肿瘤标志物检查主要包括甲胎蛋白(AFP)、CA-199、CA-125、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CA153。每一个肿瘤标志物的变化,都要引起重视,可能会与特定的几个肿瘤相关。
一般在手术后、化疗前,都会查一个肿瘤标志物,作为基线。在手术后的第一年,每3个月要复查一次,如果出现肿瘤标志物的升高,就要去进一步做影像学的检查,如CT、MR等。如果影像学的检查没有看到复发或转移灶,那么就考虑是生化复发。
发现了生化复发,一般会观察一段时间后复查。因为有时炎症或其他原因也会引起肿瘤标志物的升高。如果复查之后,肿瘤标志物还是持续升高,而影像学检查仍没有发现复发或转移,那么医生会根据具体的病情,结合患者的症状,决定是否做积极的治疗,主要是一些辅助治疗,如放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肿瘤类型不同,选择的辅助治疗方式不同,治疗之后再做复查。
3.影像学复发
影像学的复查,难就难在怎么判断癌症的复发。一般在手术后、化疗前,都会做影像学检查,作为基线片。以后的复查结果,需要和基线片做比较。如果发现了新的病灶或者原有的可疑病灶又增大了,大概率还是要考虑癌症复发。这种复发称为影像学复发。
不管肿瘤标志物有没有增高,确诊影像学复发后,医生就会采取积极的治疗,包括再次手术或辅助治疗。
综上所述,医生主要靠定期复查来判断癌症的复发情况,病人一定要重视复查,配合治疗。
我是普外科郑医生,如果我的回答有帮助,可以点赞。了解更多医学知识,点击关注我。怎样才能确定癌症是不是复发?
癌症是个慢慢进展的过程。
刚开始可能肉眼看不见,肿瘤细胞在体内血液里到处乱串,寻找落脚之处。这时的身体可能没什么不适症状,可能到医院体检各个指标呢也可能都正常。常规检查很难发现,目前呢基因检测,还有ctDNA检测呢可能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但是还没有普及到常规体检阶段,只用于治疗疗效评价。
肿瘤细胞有的喜欢柔软的肺,做的喜欢血供丰富的肝脏,有的喜欢侵蚀骨头等等,肿瘤细胞喜欢哪就落脚在哪里开始疯狂的复制,复制,侵占,打压正常细胞,打压免疫细胞,再到处通过血液,淋巴液到处溜达,到处落脚。这样随着肿瘤慢慢发展起来,身体会可能出现各种的不适,因为肿瘤细胞会释放各种因子来扰乱身体正常运行,打乱身体内部的正常的秩序,导致各脏器功能紊乱。这是可能会因为身体不适去医院就诊,有的可能只有血液里的肿瘤指标升高,没有查到异常肿大病灶,那么这时呢可以动态多检测几次,如果肿瘤标记物持续升高提示肿瘤在进展,在复发。如果明确有异常肿瘤病灶或者呢比之前明显增大呢那肯定是复发了。
怎样才能确定癌症是不是复发?
既然是癌症复发那么最重要就是上次已经消灭了所有被检测出来的癌症,癌症第2次再次出现,这才叫癌症复发。
目前人类检测癌症的几种办法- 血化验:临床上对于肿瘤最常见的就是肿瘤标志物了,现在肿瘤标志物已经越来越多了,也广泛应用于监测肿瘤上,例如:CEA、AFP、CA199、CA125等等。
- 影像学检查:常见的就是CT、MRI、B超、PET-CT等等,这也是现在人民最常见的几种办法。
- 内镜:这个并不仅仅是胃肠镜,还包括支气管镜、喉镜、膀胱镜等等,这些都属于内镜的范畴。
而癌症的治疗以及检查都需要这几种办法,大部分癌症都是通过这几种办法首先被发现,也是通过这几种办法判断治疗效果。
怎么判断癌症复发先说几种不是癌症复发的情况:
- 同时存在多个癌症,现在的研究显示同时存在多种癌症的病人越来越多。例如胃癌,现在由于内镜技术的进步导致胃早癌被发现的越来越多,而现在经常会出现一次检查发现多个胃癌的情况。也有可能是胃癌合并其他的癌症。复发的话是同个癌症在完全控制之后再次出现,才叫做复发。
- 癌症并没有得到完全控制再次增大,这也不能叫做复发,很多人都通过化疗或者放疗等形式让癌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缩小,但随后癌症不受控制再次增大,这不能叫做复发。
癌症复发就是癌症经过治疗之后以上几种检查办法都没有发现任何癌灶,但后来再次发现同一种癌症的出现。
我们现在用的也就是上面那3种办法,比如有一个胃癌患者,经过手术、化疗连续3年都没有查出病灶,但是在第4年复查发现在腹腔出现淋巴结大量肿大,经过活检证实跟上次胃癌的病理相同,就可以判断是复发了。
最准确判断复发的方式其实就是病理,跟确诊癌症一样,判断复发最好的方式也是病理检查。
只有病理检查才可以明确,其他的各种检查都只能说是高度怀疑,并不是明确。
怎样才能确定癌症是不是复发?
癌症有好多种治疗方法,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具体采取哪种治疗跟个体息息相关。但不管哪种治疗方法,达到临床治愈后都要定期复查,主要就是检查有没有复发。定期复查的内容主要有三大方面,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跟可能必要的器械活检。下面从这三个方面说一说。
影像学检查。检查肿瘤是否复发的重要武器,主要有CT、MR跟超声。肿癌症复发很多时候都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比如看到原来切除肿瘤的部位重新长出肿块,原来切除肿瘤的周围出现新的肿块,或是发现远处转移等等,可以说,基本每位复查的癌症患者都有一项是影像学检查。
具体选择哪种影像学检查跟肿瘤的生长部位有关。头颈部肿瘤,CT或MR比较敏感,比如常见的脑内胶质瘤;胸部肿瘤首选胸部CT,比如肺癌;腹部肿瘤可以选择腹部超声、CT或MR,比如肝癌;而如果是骨骼肌肉跟脊髓肿瘤,多选择MR。
影像学检查除了可以看到肿瘤是否复发,还能对肿瘤的疗效进行比较直观的评价,比如直肠癌切除后的吻合口是否通畅,有无狭窄、梗阻等。而对有些肿瘤复发还能及时发现,及时干预。比如下面这个病例。同事的朋友,发现肝癌(橙箭),做了手术切除,术后定期复查MR,后来发现周围又长了一个(绿箭),及时射频消融烧掉了,现在复查都没发现异常。
实验室检查,主要查肿瘤标志物。这些物质与肿瘤的表达有相关性,可存在于血液、体液以及组织中,当肿瘤标志物的量达到某一个水平时,对肿瘤的诊断有意义。因此,肿瘤标志物经常用来对肿瘤的辅助诊断、肿瘤治疗后的疗效评价,以及肿瘤临床治愈后是否复发的观察指标。
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有
癌胚抗原CEA,最常用最广普的肿瘤标志物。常见于多种肿瘤,腺癌容易升高。可见于结直肠癌、胃癌、肺癌、胰腺癌、乳腺癌、子宫子宫颈癌等。有助于监测肿瘤的复发、转移及预后。需要注意的是,CEA升高也可见于良性病变,比如结肠炎、肝炎、直肠息肉等。
甲胎蛋白AFP,在原发性肝癌中特异性很高,目前来说是检测肝细胞癌的最常用最好用标记物。AFP升高一样可见于一些良性病变或生理改变,比如病毒性肝炎,妊娠妇女等,但是升高的值相比肝癌会比较低,一般不会超过400ng/ml。
糖类抗原125 CA125,对卵巢癌特异性高,是临床常用来判断卵巢癌的疗效及复发的重要指标,其它恶性肿瘤如宫颈癌、子宫内膜癌、胰腺癌、胃癌等也有一定程度的升高。此外,CA125升高也可见于部分非肿瘤性病变如卵巢囊肿、盆腔炎等。
人附睾分泌蛋白4 HE4,也是卵巢癌比较敏感的标记物,常和CA125联合监测卵巢癌。
糖类抗原153 CA153,对晚期乳腺癌敏感,一般不作为早期乳腺癌诊断指标,但对乳腺癌的疗效观察、预后评估及转移复发有较大的价值。
糖类抗原199 CA199,作为消化系统肿瘤的重要标记物,尤其对胆管癌、胰腺癌敏感性高。同样,CA199升高也不能就诊断为癌症,因为在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肝硬化中也可出现。
糖类抗原242 CA242,临床应用相对少,在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清中经常升高,对腺癌敏感,特别胰腺癌、结直肠癌,可和CA199联合监测胰腺癌。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前列腺癌最特异性的标记物,对前列腺癌诊断及疗效观察有重要价值。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小细胞肺癌特异性标记物,监测小细胞肺癌首先标记物。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小细胞癌特异性标志物。
鳞状上皮癌抗原SCCA,鳞癌特异性标志物,常用来诊断监测肺鳞癌、宫颈癌。
细胞角质素片段抗原21-1 CYFRA21-1,检测非小细胞癌的最佳标记物,可用来评估肺癌的相关预后。在其它恶性肿瘤中如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胃癌等也可以升高。
糖类抗原72-4 CA72-4,胃癌相关抗原,在结直肠癌、肺癌、乳腺癌中也有一定阳性率,可用于观察肿瘤治疗预后及复发随访。
β-HCG,生殖细胞癌特异性标记物,尤其是绒癌,敏感性高达100%。
肿瘤标记物跟肿瘤有相对特异性关系,但不是百分之百,一种肿瘤标志物可以跟多种肿瘤相关,一种肿瘤也可以跟多种标志物相关,很多时候都是几种肿瘤标志物联合筛查。肿瘤标记物升高不代表就是癌症,很多良性的改变也都可以出现。但是,肿瘤标志物升高一定要警惕癌症。肿瘤标志物跟影像学检查相结合,可以更早发现肿瘤复发。
器械活检,常用各种内镜。在肿瘤患者的复查中,影像学检查跟实验室检查考虑复发的跟可疑复发的有些会进行活检,通过活检病理来证实是否复发,常用的有各种内镜。
癌症是否复发,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跟器械活检来确定,具体选择哪种跟肿瘤的类型、位置有关,很多时候都是多种方法联合,这样可以更早发现肿瘤复发。
我是@影医C浩 ,可关注了解更多相关医学知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