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年,没有质量的活着,不如有尊严的离去”对此你怎么看?

关于“人到老年,没有质量的活着,不如有尊严的离去”这个问题,我想以几个事例,来谈谈这事。

1、有的人自己活着很痛苦,但还想继续活。

这是我们医治过一位肝炎并肝癌晚期病人,幸运的是他的肝癌可以切除,不幸的是术后不到半年病人出现慢性肝功能不全,自身蛋白合成功能不足,此后,反复出现黄疸、腹水、双下肢水肿,长期护肝、纠下低蛋白治疗,一治疗就好转,但一停药就加重。但因为病人家庭条件很好,儿子的企业是上市公司之一,最后,他的儿子专门为病人在家里建了家庭病房,由医院的医护人员长期上门提供服务,尽管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病人的病情还是逐渐发展,病人黄疸越来越重,大量腹水发生时间也越发短暂,后来出现了肝性脑病、下肢溃烂并感染,发出恶臭,难以愈合。病人过得非常痛苦,但病人的求生意愿非常强烈,非常怕死,要家里想方设法维持他的生命,就这样整整拖了五年多,最后病人并发肺部感染、肝功能衰竭而死亡。死后他儿子跟我们说,与其像他父亲的痛苦的活,如果是他自己,还不如早点开心死去。

2、有的人自己活着痛苦、但家人感到幸福。

这是个特殊的老年病人,他当地有名私营企业的董事长,以“脑出血”在我们医院住院,请了当时广东省内知名的脑外科教授来手术,但术后第二天病人再次出现脑出血,广州专家再次过来手术治疗,病人病情恢复不理想,无法自主呼吸并全身瘫痪。一直靠呼吸机维持呼吸,因为病人家里有钱,以非常高昂的费用请广州的脑外科专家与呼吸内科每周两次过来对病人查房,整整持续了半年,病人恢复了意识,但全身瘫痪没有好转,自主呼吸也没有恢复。后来病人又合并肺部感染,后来又请了上海、苏州、北京等地的专家来会诊,但病人病情仍没有好转,并且非常痛苦,气管插管时间一长,病人喉部又溃烂了,不得不行气管切开用呼吸机维持呼吸。此时,病人与我们的沟通,他已经不想再这样痛苦地活着了。但因为家人一是尽孝,二是他的企业涉及利益的人太多,很多人都不想他死去,就这样,病人继续痛苦地耗着活了两年多,终因肺部感染并呼吸衰竭而死去。

3、有的人活着是自己的痛苦,家人的负担。

这是一位父母亲因腹部肿瘤在我们科住院的病人家属,他的家里并不宽裕,双老的退休金加上地方的医保+新农合,勉强能维持两位老人的疾病治疗。他还有三个小孩要抚养,爱人又是残疾人,全家人就靠一个人打工维持生活。他给我们说,他实在是没有钱请保姆帮助照顾老人,他又要打工养家,要我们帮助他照顾好,我们好无奈,很可怜他,但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就这样,我们科室医护人员帮助他照顾了他父母亲,有三年多时间,直到他的父母亲先后因癌症恶化去世。因为非常内疚,每次接到我们的电话,害怕我们要病人出院回家居住,只是不停地道谦,他白天都不好面对我们,都是每天夜晚偷偷来看他的父母亲。

4、我活够了,他要有尊严地离去。

这是一位在当地非常有名望的老年人,也是一位有名民间妇科专家。99岁那年,老人双眼失明了,他再也无法帮人看病,也没法看书,尽管儿孙们都对老人非常好,专门有人在家照顾老人的生活,99岁那年的春节吃完晚饭,老人对他的儿孙们说,他这一辈子活得很幸福,年轻时,遇到了他的至爱,年老时享受了儿孙满堂的幸福,他不想再这样生活了,他要去和他十多年前过世的至爱团聚了。此后,老人自己就慢慢减少了自己的饮食,就这样慢慢自然衰老,到100岁时离开了人世。

“人到老年,没有质量的活着,不如有尊严的离去”对此你怎么看?

“人到老年,没有质量地活着,不如有尊严的离去”。

说实话,本人不太同意这种观点。我觉得每个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其收入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收入不一样,所以其生活质量就有差别。

各个收入层次的人,其生活质量标准都不一样。比如:高层老年人,年收入五十万以上,住房300平方米以上,他们可能每年会用二十万元的钱来保证其生活质量;中层老年人,年收入十五万以上,住房150平方米以上,他们可能每年会用五万元的钱来保证其生活质量;大多数底层老年人,年收入三万元左右,甚至低于二万元,如老农民,下岗退休人员,他们收入低,住房条件差,平时过日子只能省吃俭用,就不能谈生活质量了,能健康地活着就行。所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收入决定生活质量!

大多数普通老年人过日子,能吃饱穿暖,有个栖身之地就行,能活着就好好地活着。如今党和国家政策好,十分关心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努力建立各种养老机构,为老年人的生活,娱乐,健康,创造各种条件,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到老年,有何理由“尊严地离去”?

不管是知足常乐也好,苟且偷生也好,在生活能够自理的情况下,老年人就不要轻易考虑“尊严地离去”这个消极的想法。当然,如果身体不幸患上了不治之症,长期生活不能自理,为了给家人和社会减轻负担,为了自己早日解除疾病痛苦的折磨,那就另当别论了!

总之:作为老年人,不论生活质量如何?都要乐观地,知足地,好好活着,能多活一天就多活一天,人生虽短暂,世界多美好!决不轻言“尊严地离去”,在清贫中享受生活,在知足中品味幸福!

个人观点,仅供大家参考,谢谢阅览关注及点赞!

“人到老年,没有质量的活着,不如有尊严的离去”对此你怎么看?

这话其实说的不错,但要真正实施,试问一下有几个人能做到,记得前人留下一句古话:人老爱钱、怕死、少瞌睡,这可能也是几百年老人亲身经历留下的经验之谈吧,人的一生中,年轻时所经历的再难都不是事,只有步入老年,才会深深觉得说什么、干什么,都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而且有的不能自立、有的瘫痪在床,连累别人不说,何谈有质量的活着,只不过,大千世界,人生百态,有的人还是选择好死不如赖活着的心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就那么受罪的活着,我们老家有个邻居老太太,就在床上躺了八年,保姆换了一茬又一茬,儿女们整天没个好脸色,就那人家还是坚强的活了八年,这得多好的心态和多么强大的毅力,我觉得一般人做不到,至于有尊严的离去,不能说没有这种人,但占的比例不大,因为自杀也需要强大的心理准备,除非国家颁布安乐死,而且我觉得这种话对每个老年人来说,听起来都很残忍,当然,如果老人得下不好的病,成天受折磨,选择有尊严的离去,其实也是一种解脱,遇到这种情况,就看儿女们持什么样的态度和老人的造化了,因为中国人大部分还是很在乎名声的!

“人到老年,没有质量的活着,不如有尊严的离去”对此你怎么看?

我的大娘今年96了,两个叔伯哥,一个67岁,一个63岁,轮流伺候,想雇人伺候,可老太太不干,“要儿干吗”?(笑)

可问题是那两个儿子也年纪大了,心脏病、糖尿病缠身,说起来也是满满的泪。

可你说人到老年,没有质量的活着,不如有尊严的离去。那因为你现在还没到老年,你到了老年肯定不这么说了,真到了大限将至,又有几个想“利索”的离开的?

记得2012年我岳父因小脑萎缩躺在病床上,大小便失禁,看着儿女给擦屎倒尿,自已也是急的说:我怎么还不死的?活的有嘛意思?可身子动不了了,想死也没办法呀?

所以我想,与其这么心惊胆战的设想终老的场景,不如好好活在当下,该吃的吃,该喝的喝,该锻炼身体一定锻炼身体,目标是不求长命百岁,但求活一天能动弹一天,能高质量的活着。

最后真到了没法讲质量的那一天,那肯定事前准备一两个预案,以求“有尊严”的离去。至于啥预案,对不起,我不告诉你。(笑)

“人到老年,没有质量的活着,不如有尊严的离去”对此你怎么看?

我认同,人要脸树要皮。没皮没脸的还活着干嘛呢!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活就要活的有尊严!女人更要如此,自尊,自爱,自强,自立!不依赖别人,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强者不惧,老弱不欺。不高攀权贵,不小看自己!这个世上我是不可复制的唯一!确在难遇到限量版的你!

“人到老年,没有质量的活着,不如有尊严的离去”对此你怎么看?

今天不想着墨,看这问题替老人生气,问问提问者,你家没老人吗?拿这问题,去问他们。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