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周星驰”三个字是票房的保证,现在票房为何卖不过沈腾?

沈腾的《飞驰人生》和《疯狂的外星人》目前稳居春节预售票房榜首和榜二,而周星驰的《新喜剧之王》排第三。

其他的当时过过瘾。后面无人问津,星爷的电影过十年几十年你再看 还是那么有内涵。 那么的笑死个人

曾经“周星驰”三个字是票房的保证,现在票房为何卖不过沈腾?

讨论着问题的时候,很多人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拿来和沈腾比较的,是作为导演的周星驰。

以往我们比较两个人实力的时候,都是在同一个身份下的,但是这一次不同,是把一个在台前卖力演出的演员和一个在幕后默默出力的导演进行比较。现在的周星驰已经不是演员了,他的作品也不再出现自己的身影,可是星爷还是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作为一个导演来说简直是不敢想象的。如此情况下,沈腾想要和周星驰比,不妨自己先导演一部作品,看看自己到底有多大能耐,可以把观众带进电影院。

你能想象一部电影的宣传海报只有导演和电影的名字吗?你能想象电影的导演定了,观众都不再关心演员阵容了吗?你能想象几万人的电影见面会,大家是奔着导演而不是其他演员明星来的吗?从国内来说,这个影响力只有周星驰可以做到。

从《西游降魔》一直到最近的《新喜剧之王》,各地的电影宣传海报基本就是“周星驰+电影名字”这些文案,可以说宣传公司连创意都省了;此外,每次宣传路演,喊得最高的是周星驰的名字,在星爷旁边,王宝强、鄂靖文都黯然失色,仿佛成了配角,周星驰才是这部电影的主角。

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只要有“周星驰导演”这三个字,这部电影基本稳了,保底十亿票房以上。

但是沈腾的实力就不好说了,《夏洛特烦恼》爆红之后,他和马丽的《一念天堂》接着上映,但是最终票房只有八千万左右,连一个亿都不到。如此境况其实倒说明了一个问题,沈腾到目前为止只是剧本挑的好,影片取胜而已,离开了好电影,单靠他的个人魅力,很难扛起一部电影的票房。这和周星驰的实力担当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说回韩寒这部《飞驰人生》,其实除了沈腾,还有韩寒、尹正、尹昉、黄景瑜、张本煜,这几个人都是这部电影的看点,可以说很多人不仅仅是奔着沈腾去的,单单把成绩归功于沈腾,未免有点有失偏颇了。况且,目前的预售只是反映了以往导演和演员给观众的印象,真正的票房角逐,还要看年后电影的口碑发酵。

这一次,我选择相信周星驰!

关注头条号“娱乐八卦掌柜”,了解娱乐圈更多故事。

曾经“周星驰”三个字是票房的保证,现在票房为何卖不过沈腾?

这个怎么说呢,我觉得还是颜值太早。目前预售的情况,肯定是《疯狂外星人》超过《新喜剧之王》,外加还有部《飞驰人生》。

但是我觉得喜剧电影从口碑和受众来说,星爷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哪怕有黄渤+沈腾的组合。

我就截图几张图,你看下人气。

真·人山人海。

从拍片比来说,大年初一的三者差不多。

年初二的拍片比,我们可以看到新喜剧之王下降到20一下了,但是票房差距,没初一那么大。说明,从性价比来说,新喜剧之王的口碑和发酵正在上升

年初三,差距更小。

所以,我觉得《新喜剧之王》甩《飞驰人生》还是没问题的,疯狂也是在伯仲之间。

至于国内那些说星爷老了,炒冷饭的,有多远就走多远吧。

曾经“周星驰”三个字是票房的保证,现在票房为何卖不过沈腾?

光以预售票房论英雄还为时过早

预售票房并不能代表整体票房,真正拉开票房距离的是春节档上映首日,口碑好的电影会脱颖而出。

之前《美人鱼》宣传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看好。但是上映之后很快就拉开了与同档期两部电影《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和《澳门风云3》的距离,脱颖而出,获得当年年度票房冠军并且打破当时的中国内地电影票房。

星爷属于那种路人粉特别多的明星,一旦春节档大幕拉开,谁胜谁负还未知晓呢!

先来感受一下星爷的粉丝基础吧。

6次打破香港电影票房纪录 ,8次获得香港电影年度票房冠军,更是造就了空前绝后的1992年“周星驰年”。

喜剧之王+票房神话,就问你一句,怕不怕?

曾经“周星驰”三个字是票房的保证,现在票房为何卖不过沈腾?

沈腾是个锤子啊,都不配给星爷提鞋

曾经“周星驰”三个字是票房的保证,现在票房为何卖不过沈腾?

本身题目就不对 以前星爷是主演 现在是导演 你让星爷主演一部电影试试 直接把他们全秒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