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哪个事件,是模仿学习了春秋战国时期类似的案例?
关羽刀下义释黄忠,犹如小白(齐恒公义释管仲)。
春秋五霸之首霸,是为齐恒公,在管仲辅佐下九会诸侯,一匡天下(尊周礼以攘四夷)。
诸葛亮未出茅庐,就立志效仿"管仲乐毅",一心匡扶汉室。
刘皇叔就是听了徐庶临别时的这一番话,日后才会礼贤下士,三顾茅庐。
诸葛亮出山后,看见关羽忠义,就向他推荐"春秋",从此关羽手不释卷,"熟读春秋"。
诸葛亮向关羽讲的第一个春秋故事,就是小白义释管仲。
管仲和鲍子牙曾是好朋友,但两人各事其主,就分开了。
老齐王病死,作为王子的小白和其兄,各自从寄居国返回,都想着继位。
两兄弟在路上相遇,互不相让,互相对射,管仲一箭射落小白。小白依鲍子牙之计,佯装落马而死。队伍哭声震天,掉头逃窜。
小白和鲍子牙悄悄轻装,马不停蹄,日夜兼程,二天二夜不停地奔向齐国。终于赶在对手半天之前到达齐国,坐上王位。
管仲和王子赶到时,心有不服,率敢死队殊死一搏。待小白全歼对手,只剩下管仲一人,被押赴刑场时,仍昂首怒骂"卑鄙伎俩,胜之不武。"
就在刀斧手将要挥刀斩杀之时,鲍子牙大喝一声:"刀下留人。"就向小白说管仲智谋胜我一筹,大王如想大有作为,就应义释管仲,予以重用。
小白听了,亲自替管仲解了绳索:"你射我一箭,是各为其主;我义释管仲,是为了齐国社稷。"管仲被感动了,愿为齐王效力。齐恒公委任管仲为相,君臣两人携手共建了春秋霸业。
关羽战长沙场,与黄忠大战五十合,黄忠退却中突然转身一箭,射落关羽头盔上的红珠。关羽连忙转身而退。
次日,关羽和黄忠又大战五十合,关羽转身先退,黄忠拍马追来,关羽施展拖刀绝技,冷不丁以一个快如闪电的拖刀快而准地飞拍其马,马仆地黄忠从马上跌落,关羽翻身一刀封喉。
黄忠大叫一声:"要杀快杀,老夫死不作惧!"
关羽被其视死如归的精神所感动,当即用小白收复管仲的故事来义释黄忠,下马扶起他:"老将军射我一箭,是各为其主;今日我义释将军是为匡扶汉室。"
黄忠也是被关羽义士所感动,他本来就是汉将一个。后来黄忠被封为一方大将,在汉中大战中亲刃夏侯渊,立下大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