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连环画里为什么早期关羽张飞上半身没甲,后期才有的?
桃园三兄弟,就是布衣之交,就是草莾英雄。
刘备勤王举兵时候,就靠了张屠户的一点薄产招纳了几百个流民,幸遇马商路过,慷慨解囊,送了十几匹马、几千斤铁,才解决了兵器和战马,但来不及解决盔甲就匆忙上阵了。
在勤王中,刘关张一路过关斩将,先后替勤王司令皇甫嵩和董卓解围,也曾经可以解救恩师勤王副司令卢植(当时得罪权贵被押上囚车),卢植不许刘备解救而得罪朝廷,仅告诉刘备有时间去找另一个已封侯同窗公孙瓒。
刘备因战功被赏到某县当县长,因资金严重不足依旧老打扮,更因无钱"上贡"巡察督邮大官,被盖辱一番,骂上了祖宗十八代。
刘备受不了鸟气,一怒之下绑了督邮,鞭抽一百下,然后挂印而去。
刘关张随公孙瓒到了十八路诸侯盟军帐中,关羽和张飞竟因民间装束,没有享受桌椅和酒席,全场站立在刘备身后。
在群雄被华雄一人威震下,关羽挺身而出战华雄时,袁术竟破口大骂"山野之人何出狂言,竟笑我等无人!"
刘备后来上朝被汉皇落实皇叔待遇丶封豫州牧。关羽和张飞还依然憋着气,坚持一身旧装束。不过在青梅煮酒论英雄时,曹操试探地说"天下英雄唯有使君和吾矣"
时,刘备慌张差点露了馅,筷子落在了地上。幸亏一声惊雷,刘备才装成了好害怕的样。
这时,关羽张飞双双闯入,犹如樊哙直闯鸿门宴。曹操却看见两人依旧土山寨模样,竟哈哈大笑起来,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看了高估了刘备,原来是草莽大哥啊!
就是这个草莽大哥,接下来以讨伐袁术为名,借了曹操三千兵,杀了两个带队将领,日成真成了曹操一生最大的劲敌,汉中对决,刘备完胜曹操,后来更成了汉中王,曹操悔之莫及。
《三国演义》连环画里为什么早期关羽张飞上半身没甲,后期才有的?
对于很多60后、70后来说,《三国演义》是人生中永恒的一段美好回忆,伴随着我们的童年、少年甚至青年时代,至今回想起来,依然幸福满满。确实很幸运,不但罗贯中老师的原著写得好,六七十年中国的那帮艺术家也特别负责任,功底尤其深厚,绘制出来的画作十分精美,笔力遒劲,令人久久难以忘怀。甚至多少年以后,依然能随时在脑海中浮现。
看过《三国演义》连环画的朋友对关羽、张飞的形象自是了然在胸。确实存在这样一个现象,我们发现,在绝大多数的时候,关羽和张飞的盔甲并不完整,缺少肩臂上的护甲。而赵云多数时候则穿戴得比较完整,我们称之为“全装贯束”。咱们就看看不同时期的各人的装束。
刘备、关羽和张飞三兄弟桃园结义,参加对黄巾军的作战,这时候三人的装束都不完整:大家看到,兄弟三人都只有大腿上面有保护,肩膀上没有。创业阶段,确实是穷啊。置办不起那么好的行头,大家也可以理解。以后就形成习惯了。做为老大和主将,刘备连个像样的头盔都没有,日子过得苦巴巴。
虎牢关三英战吕布的时候:关羽和张飞仍然是只有大腿上的护甲。刘备稍微改变了一点,头上多了一顶帽子。
三兄弟在公孙瓒那里时候,遇到了赵云,公孙瓒介绍大家相识:大家看到,赵云出场时就是“全装贯束,非常有精气神,关羽和张飞仍然是半甲状态。关羽战纪灵,关羽的穿着很简洁。
刘备和关羽率兵与纪灵对峙,而在徐州城的张飞装束有了变化。吕布夜袭徐州,醉酒状态下的张飞居然没忘了把自己打扮得齐整一点,这次是“全装贯束”了。刘备和关羽不在,张飞毕竟是徐州主将嘛,趁这个机会穿得好了些。
辕门射戟那回,张飞还是那身“全装贯束”,和旁边的二哥关羽形成鲜明的对比:小沛城外,张飞与吕布再次开打。人靠衣裳马靠鞍,狗佩铃铛跑得欢,穿得这么漂亮,张飞的战斗力陡然上升,百余合与吕布撑了个旗鼓相当:再后来,张飞又恢复了装束,喝断当阳桥时候,还是以前那幅打扮:后来葭萌关战马超,张飞也还是那付样子:关羽也有“全装贯束的时候,在樊城之战对阵徐晃的时候,关羽穿得挺完整:估计是挨了一箭,华佗叮嘱他穿厚些,别让胳膊受了风。关羽是遵从医嘱。
走麦城的时候,关羽遭擒,也是在“全装贯束”的状态下:张飞最后一次“全装贯束”,是闻听关羽被杀的消息后,到成都与大哥刘备抱头痛哭。张飞不但穿着整齐的鱼鳞甲,还戴着一顶很漂亮的帽。他后面的赵云却穿戴得像个文质彬彬的元帅。
细心的朋友可能发现,其实刘备也曾经有过“全装贯束”的时候,那是在他率兵入西川的时候:在盔甲的衬托下,刘备还是蛮威武的,显得阳刚雄壮,威风凛凛。
这就是三兄弟在连环画不同时期的一些盔甲装束。
非常感谢《三国演义》,感谢老一辈的艺术家,是他们为我们永远逝去的青春岁月留下了如此难忘的幸福回忆。
感谢生活。
《三国演义》连环画里为什么早期关羽张飞上半身没甲,后期才有的?
估计甲胄太难画了吧!画画的人偷懒,不穿甲胄画上一大片白色或者黑色,只是勾画出轮廓就行了,哈哈!
《三国演义》连环画里为什么早期关羽张飞上半身没甲,后期才有的?
题主这个问题并不准确,其实《三国演义》连环画中关羽、张飞除了第一集中不能确认外,早期也是有甲的,倒是后来有时候无甲。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中的故事都流传甚广。在上世纪5、60年代,国内数十位优秀的绘画及文本作者共聚一堂,完成了《三国演义》连环画的创作工作。《三国演义》连环画画工精美,可以说每一张页面都是艺术品,不过因为是许多创作者的共同成果,所以在不同的集数内,画风有一定的不同,人物形象也有一些细微不同。
题主所说的这个问题,可能就是因为不同创作者的原因,关羽、张飞在不同的故事中,他们所穿的盔甲和衣服也有所不同,导致有时候盔甲露出来不是很明显,所以给人误会没穿甲。
在《三国演义》连环画徐正平、徐宏达绘制的第一集《桃园结义》中,关羽和张飞确实上半身没有明显出现盔甲,只有在最后一页中,关羽手臂上出现了护甲。
但是在刘锡永绘制的第四集《虎牢关》中,关羽和张飞上半身就明显有甲了,以下面这张关羽出去要战华雄时的场景看,关羽胸口和手臂都有护甲,应该其他部位只是被外面袍服包裹看不到而已。
下面这张我们也可以看到张飞背后也露出了甲胄,所以他也是有甲的。
我们还可以看一下徐一鸣、屠全枫绘制的《跨江击刘表》,刘关张三人去给公孙瓒助战打袁绍时,兄弟三人也都是有甲的。
还有这张《辕门射戟》里吕布夜袭徐州时张飞的形象,也是上半身有甲,这也符合《三国演义》原文说张飞“慌忙披挂”的说法。
倒是后期,由于战袍裹的比较严,关羽和张飞看上去无甲,比如《取成都》里的张飞,上半身都裹着战袍,看上去只有下半身有甲。不过正常情况下就算穿半身甲,也是上半身护的严实,而不是下半身,所以张飞此时肯定也是全身有甲。
还有《水淹七军》中的关羽,也是类似形象,上半身全部被战袍遮掩,看不出有没有甲,只有下半身露出了甲胄。
不过从之后的《走麦城》里关羽的形象看,关羽明显也是穿着全身甲的,仅仅是因为战袍遮掩了而已。
所以关羽和张飞在《三国演义》连环画中不管前期还是后期,应该一直穿着甲胄,只是因为被战袍遮掩,所以看上去像是只有下半身有甲一样。
《三国演义》连环画里为什么早期关羽张飞上半身没甲,后期才有的?
这个问题不存在。
第一,最经典的60集《三国演义》连环画,不是一个或几个人画的,是很多人画的,甚至有些一集连环画也是由两个人画的。画师对故事情节理解或绘画风格不同,就会出现人物不同的服装。如在《虎牢关》一集中,关羽战华雄时,上半身就有甲胃。
而在《水淹七军》一集中战庞德时,上半身却没有甲胄外露。
张飞着装情况也是如此。在《虎牢关》战吕布时 ,上身也是有甲胄的。
第二,绘画师按照古人的着装习惯绘画,但不被现代人理解。比如有些人喜欢把袍服穿在外面,有些虽不穿袍服但甲胄外披个斗蓬。这样,绘画师没有画错,我们却理解错了。
《三国演义》连环画里为什么早期关羽张飞上半身没甲,后期才有的?
这个是作者细节的体现。具体原因有三个:
第一、早期刘备集团不稳定、经济匮乏,没有甲体现出他们当时的困难;
第二、早期地位低,受各大集团的排挤,没什么名望,所以没有甲;
第三、表明他们作战勇猛,不穿铠甲。(战国时期秦国士兵不穿铠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