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和蜀,哪个才是正统?为什么?

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起,魏国就貌似正统,是站在大一统帝国弱小的皇帝肩上,强逼禅让建立起来的魏国。就是拥有北方半壁江山。

同样,随后照样画葫芦的司马炎,强逼魏国禅让建立起来的晋国。

三国归于晋。胜者为王,陈寿"三国志"就以魏晋为事实正统观,只缘身为晋朝人,自当魏晋传。但毕竟是喝着汉水的人,多少手下留情,没有丑化刘备,更是推崇诸葛亮,为后世对刘关张和诸葛亮的崇拜埋下伏笔。

这就为民间赞颂季汉正统观,打下了烙印。无论"隆中对"的天下观,还是"出师表"的鞠躬论,都将诸葛亮推上了古代忠义第一相。因而把关羽恩怨分明的江湖义气和张飞快意恩仇的英雄气概,列为了古代忠义标杆。从这个意义上,刘关张的"匡扶汉室"和诸葛亮效仿管仲"尊天子以攘四夷"的精神,当成了古代忠义的楷模,而受列代帝王将相所推崇,无疑成了超越三国的历史样本。

在宋朝的时候,三国说唱成为了最流行的历史故事,走进千家万户,走入寻常百姓家。以至民间帮会无不以关公忠义而马首是瞻;商人无不以关公信义卓著而仰慕;习武之人无不以关公恩怨分明而崇敬。一个武侯祠香火千年不衰,一个关帝庙武林天下,还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推向了世界古典文学名著行列。

总之,蜀汉刘关张和诸葛亮的忠义事迹,抢了三国风头,无论是魏晋正统论,还是蜀汉正统论,都不能改变桃园三义和诸葛出师表是古代第一忠义表的历史地位,成为了超越历史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魏和蜀,哪个才是正统?为什么?

魏和蜀两者都不是所谓的正统。首先先看蜀国,蜀国开国皇帝刘备以皇叔自居,但是他的目标也是为了自立。

换言之,即使刘备早早的打败曹操。他也绝对不会拥护汉献帝刘协上位。而是自己一统天下,走上皇帝宝座。刘协被废还没满一周年,刘备就慌慌忙忙的把自己从刘皇叔升级为皇帝,时间仅仅相隔一年,刘备真是火急火燎。再举一个例子:当年刘备在益州打下了涪城以后,立即喝酒吃肉请美人跳舞,好不快活。这是庞统来劝他说:立大事者,应该以仁义为本。这时刘备不开心了,马上回呛庞统:“武王伐纣时也是前歌后舞,难道武王不仁义?先生此言不当,请出去!”

这里,刘备将自己比作周武王,可见其的政治野心。

再看魏国,名义上,魏国曹丕是受了汉献帝刘协的禅让,而且刘协也是一让再让。表面上,曹丕顺应天意,继承大统。但是,刘协并不是真心让位,而是受到了曹丕的胁迫。

《后汉书》中写道,自从迁都许昌以来,“帝仅备位而已”,名为天子,实则傀儡。汉献帝的天子之位是靠着曹操的勉力维持才保持的,政治军事等实权全在曹氏手中,汉献帝的存在只是一时道义上的需要。

禅让是模仿三代时期的一种政治权力接替模式,到曹魏时已经成为权力争夺的遮羞布,没有什么可信性。

所以,蜀魏都不算是正统。你们有什么意见呢?

魏和蜀,哪个才是正统?为什么?

按法理来说,曹魏是正统,因为曹魏是由汉朝皇帝刘协禅让而来。而蜀汉刘备称帝,是在明知汉献帝还活着的情况下,擅自称帝!不顾法理也不顾刘协的感受,虽然刘备口口声声说自己是汉室宗亲,汉室宗亲都可以称帝吗?汉室宗亲多了去了,都称帝都自立为王,那岂不是搞分裂?搞割据?全国岂不是军阀林立?

魏和蜀,哪个才是正统?为什么?

为什么会有正统之争呢?因为这涉及到编写历史的问题,如魏为正统那历史就以魏的年号为纪年,反之则用蜀的年号为纪年。

在正常情况下,谁统一了天下,谁就是正统。如夏、商、周、秦等就是正统,因为同一时代中华大地上只有它们疆域最广。另外唐、北宋、明、清的正统地位也是无可质疑的。但在三国时期,却有魏、蜀、吴三国同时存在,这就存在正统之争(当然是后人在编史书时才遇到此问题)了。

|在东晋之前,是以魏国为正统的。

一、《三国志.蜀书.后主传》:三年夏四月,先主殂于永安宫。五月,后主袭位于成都,时年十七,尊皇后曰皇太后。大赦,改元。是岁魏黄初四年也。

西晋陈寿所著的《三国志》是以魏为正统的,如以上所写为魏的年号。

二、《资治通鉴》:“然天下离析之际,不可无岁、时、月、日以识事之先后。据汉传于魏而晋受之,晋传于宋以至于陈而隋取之,唐传于梁以至于周而大宋承之,故不得不取魏、宋、齐、梁、陈、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年号,以纪诸国之事,非尊此而卑彼,有正闰之辨也。”

“昭烈之于汉,虽云中山靖王之后,而族属疏远,不能纪其世数名位,亦犹宋高祖称楚元王后、南唐烈祖称吴王恪后,是非难辨……”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也是以魏为正统的。

|在东晋及南宋,则以蜀汉为正统。

东晋时的历史学家习凿齿,写作《汉晋春秋》。记载从东汉光武帝刘秀到晋愍帝司马邺之间280多年的历史。在这部史书中,却是以蜀汉为正统来纪年的。到了南宋时,朱熹在《资治通鉴纲目》一书中,明确将刘备当成正统,而将曹魏当成是篡逆。为什么会这样呢?

解读: 历史上,南宋与东晋都是偏居一隅的朝廷:

1、东晋定都建康,在北方有五胡十六国与之并存。存在谁是正统的问题。

2、南宋定都杭州,在北方有金国与之并存。存在谁是正统的问题。

为了显示自已的正统地位,东晋、南宋不约而同地把与汉室同宗的刘备捧为正统。因为南宋与北宋也是同宗的,而晋是篡位于魏的,只有魏是非正统,才能说明晋是继承了东汉的正统地位。这实际上就是当时皇帝的旨意。

|魏、蜀究竟谁是正统?

从以上可看到,南宋、东晋两朝为了一已之私硬是掀起了魏、蜀的正统之争。抛开个人及朝代的因素,我们发现曹魏符合以下两个条件:

1、曹魏拥有传国玉玺,而传国玉玺是天子的象征。传国玉玺是汉献帝在公元220年禅让给曹丕的。

2、曹魏在程序上是合法的。公元220年,汉献帝被迫将帝位禅让给曹丕。至此,汉朝灭亡。

所以,魏国才是正统!

魏和蜀,哪个才是正统?为什么?

都不是正统。发展到三国鼎立的时候,魏蜀吴三国全面都是为了自己,都想一统天下。曹魏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扩张壮大,然后让汉天子禅让建立魏国,所以不是正统。刘备虽然是中山靖王之后,但出身低微,以织席贩履为业,没有更多的资源,所以他只能靠复兴汉室这面大旗来发展壮大,割据一方。汉献帝死后,为了继续打起复兴汉室这面大旗,刘备称帝建立蜀汉,延续汉室。有这面大旗,天下忠于汉室的力量就会源源不断的支持蜀汉。所以魏和蜀都不是正统。

魏和蜀,哪个才是正统?为什么?

按当时的基调,蜀汉貌似承继汉统,是为正统,按整个历史脉络,魏统治的区域地盘最大,人口最多,力量最强,是为正统。但实际上,整个汉朝是分成了魏蜀吴三国,就好像是春秋时期的三家分晋,谈不上哪一家正统哪一家不正统的问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