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为什么大家都染上“刘备依赖症”,甚至还有曹操?
罗贯中重点介绍了刘备和曹操,人们当然就会特别关注了他俩。
早三国,天下大乱,比曹操、刘备强的大哥多了去。可在群雄纷起、诸侯混战中,许多老大哥,不是倒下去了,就是退隐了,而曹橾却能自树一帜,雄据北方;刘备依托赤壁大战声名鹊起,经略西南。
凡是能扫荡群雄的一代枭雄,自然会吸引各方谋士武将前来寻求功名,也会收降纳叛招罗无数人。
同样,在刘备艰苦创业中,也有铁杆兄弟誓死相随。在集团日益壮大之时,许多有识之士改换门庭,投到刘备帐下,也是非常自然的。有些人也许宁做鸡冠,也不做牛尾马尾,在曹操处人才济济,也许一辈子停留在中级干部中,而在刘备处人才稀少将来才可能出将入相。
罗贯中的笔下,想升官发财的自然会啸聚在一代枭雄曹孟德麾下,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不看佛面看票面,只图年薪图光景。
而一些怀才不遇的,身无分文的,传统保守的,就会聚集在匡扶汉室的刘皇叔身边。一起吃苦,一起奋斗,才会更加有有奔头。
这样,曹操和刘备就很自然地成为人才割稻机。任何想要发达的集团,都需要人才添加剂,有了文材武将,事业就会兴旺发达更上一层楼。
在三国,为什么大家都染上“刘备依赖症”,甚至还有曹操?
《三国志》记载:刘备投奔冀州时,袁绍亲自迎出邺城二百里,和刘备相见。后来刘备投奔荆州,刘表也亲自郊迎,而且“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
在曹操讨伐荆州前,“刘备依赖症”在荆州各阶层中蔓延。
刘备屯兵新野时,“荆州豪杰“归附刘备的日益增多,甚至公子刘琦也和刘备、诸葛亮混在一起。刘琮投降曹操后,刘琮左右及荆州人士多投奔了刘备。曹兵追来时,甚至有十余万老乡跟随刘备撤退。
这一阶段,很多“恐曹族”都变身刘备粉,甚至孙权和鲁肃在决定抗曹时,也把联合刘备作为率先的战略性目标。《三国志》记载,赤壁之战前鲁肃评价刘备“天下枭雄”。
在赤壁之后,面对曹操压力的益州牧刘璋,首先想起的也是刘备。
从平民的角度看刘备混社会,我只想粗暴地说一句:只要是牛人,走到哪里都当大哥!
在三国,为什么大家都染上“刘备依赖症”,甚至还有曹操?
什么是牛逼?一个人从有钱 变的更有钱那是厉害,一个人能左右逢源 维持父兄基业稳定并且日益昌盛那叫能力强。 一个人能从一个卖草鞋的混成一方霸主!并且能让当世最厉害并且最傲气的人俯首称臣!这才是真牛逼!
在三国,为什么大家都染上“刘备依赖症”,甚至还有曹操?
根本原因就是他是一个姓刘的影帝,否则一文不值,另外他也是一个难分戏里戏外的可怜之人,谁依赖?从来没有过。
在三国,为什么大家都染上“刘备依赖症”,甚至还有曹操?
中国人自古都崇尚英雄,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的英雄,三国这个时期的故事又都深入人心,许多故事的意义一直都影响中国人的价值观,思想上认同,产生依赖很正常,刘备是个咸鱼翻身的典型例子,草根人物励志更符合如今这个时代
在三国,为什么大家都染上“刘备依赖症”,甚至还有曹操?
大概是大众从刘备身上看到希望,看到光明,纷纷投奔刘备集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