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世界杯预选赛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有人说中国队被沙特队无耻的“做掉”了?
82年世界杯预选赛,中国队比米卢02世界杯之师,打得还要威猛。米卢02是避开了韩日东道主2强,东道主也希望看到中国球迷大量涌入,客观上天时、地利、人和都转向了国足。
而82中国国足,是打败了当时亚洲最强的沙特队和朝鲜、科威特等亚洲劲旅,小组赛结束之时,新西兰和沙特还有最后一场比赛,当时中国队领先新西兰一场球(当时2分制)和5个净胜球。
从正常说,沙特是亚洲霸主,在之前所有比赛中,他没有理由会输5个球以上,而小组赛中一般输赢2、3个已是爆冷了。中国队优胜意识太强了,早已解散,马放南山,刀枪入库,早早地松懈做美美的梦。
当时,没有想到沙特当时与中国没有外交关系,不能奢求他什么职业道德,
比赛下来就是净负5个球。他还大言不惭,没有放水放到底,让中国和新西兰再次对决。
中国队就是大意失荆州,过早地解散了,待重新聚集,没有了原先气势若虹的状态,而新西兰一直在强化训练,保持着高昂的战斗状态。结果在吉隆坡,中国队1:2失利,失去了进军马德里世界杯的机会。
这一教训告诉我们,不到最后一刻,万万不能松懈下来,足球场上什么都可能发生,不能想当然。当命运不被自己所掌握,就要时刻严阵以待,丢掉幻想,准备战斗。
82年世界杯预选赛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有人说中国队被沙特队无耻的“做掉”了?
82年世界杯预选赛虽然已经过去了近40年,但是老球迷们回忆起中国队在预选赛上的经历,心中或许依然愤愤不平。那么那一届世界杯预选赛发什么什么故事让人如此印象深刻?中国队和沙特队又产生了怎么样的“爱恨纠葛”?时隔24年,却被认为是最强一届老球迷应该知道,1979年,中国才重新加入了国际足联,于是才有了资格参加1982年世界杯预选赛,距离上一次参加世预赛已经过去了整整24年,不过刚刚加入国际足联的中国队,却普遍被认为是最强的一届国家队,先来看一下这份珍贵的名单:
领队:徐寅生;
副领队:年维泗、杨秀武;
教练:苏永舜、张宏根、胡之刚;
守门员:李富胜、许建平、杨宁;
后卫:林乐丰、蔡锦标、王峰、刘志才、迟尚斌、藏蔡灵、刘承德;
前卫:容志行、陈熙荣、左树声、陈金刚、刘利福、黄向东;
前锋:杨玉敏、古广明、李福宝、徐永来、沈祥福、吴育华、黄军伟
可能很多人的名字都很熟悉,的确如此,在当时,球队中的容志行、李富胜、古广明、左树声、陈熙荣等这批球员,在亚洲足坛具备顶尖实力,因此在亚洲范围内,国足的实力并不弱,只不过长久以来远离国际足联而已。
小组赛顺风顺水,一路笑傲群雄当时的中国队到底强还是不强,其实从小组赛就能够看得出来,在那个时候,小组赛和香港、澳门、日本(1982年,香港和澳门还没有回归,还不叫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三个球队分在一组,结果中国队分别以1:0,3:0,1:0的比分战胜了对手,三战一球未丢,进入了半决赛。
结果半决赛的对手依然是香港队,那个时候的香港队实力并不弱,结果在半决赛中,中国队和香港队互交白卷,不得不进入点球决战,运气比较好的中国队5:4淘汰了中国香港,从而进入了小组赛的决赛。决赛的对手是实力强于自己的朝鲜队,不过最终还是在小组赛决赛中4-2的比分战胜了朝鲜,当时也创造了不小的奇迹,战胜了从来没有战胜过的朝鲜,让人为之振奋。
疏忽大意,被沙特做掉饮恨出局其实真正的故事就发生在预选赛的决赛阶段,毕竟小组赛中国队并没有遭遇到多大的考验,决赛阶段对手是沙特,新西兰,科威特,结果中国队发挥的依然非常出色,在6场比赛中取得了3胜2平1负的战绩,基本上锁定了一个出线名额,因为在最后一场比赛中,只要沙特不输给新西兰5个球,中国队就能够稳稳的获得出线权。
当时的沙特和新西兰实力差不多,甚至比新西兰实力还要强一些,因此在中国队看来,沙特肯定不会输新西兰5个球以上,所以中国队想当然的一位肯定可以出线,于是就提前解散,放假回家了。因为当时快要到新年了,于是中国队基本上就坐等出线了。
但是中国队高兴的太早了,在最后一场比赛中,沙特主场竟然0-5输给了新西兰,这样的比分,双方的实力,如果说沙特不是故意输球,相信全世界都不相信,就这样沙特给了新西兰人的机会,却无耻的做掉了中国队。
最终在和新西兰的加赛中,匆忙集结的中国队最终1-2输给了对手。
评论:只怪自己太年轻,对各种情况准备不足回顾一下整个世预赛的过程,说沙特无耻的做掉中国队这本身并不存在问题,但是中国队还犯了一个非常大的错误,那就是还没有确保出线的情况下,就放假回家,这几乎是犯了一个大忌。
足球场上,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包括沙特故意输球,在足球场上,沙特为什么要帮助中国队呢?沙特为什么不故意输球呢?所以中国队根本没有考虑到这种情况,在不能百分之一百确保出线的情况下,过于乐观。因此82年世界杯预选赛,不仅仅是展现中国队24年后站在亚洲舞台上的实力,更像是以此吸取教训之旅,告诫中国足球,不要盲目乐观,盲目自信,在足球场上,一切皆有可能。
所以82年世界杯预选赛上的情况,对于中国足球来说,一直都是很好的经验教训,或许无论是领队还是教练,再到球员,都会为如此的大意而后悔不已。
毕竟已经过去了近40年,我们也只能从极少的影像资料来了解那段让人愤怒又感觉到屈辱却有着极大的教育意义的足球历史。”
82年世界杯预选赛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有人说中国队被沙特队无耻的“做掉”了?
还说沙特放水导致自己没出线的,也是醉了,从来都不正视自己的问题,全篇回答错误百出。
当时情况是这样的,中国队3胜1平1负积7分多赛一场排第一,科威特3胜1负积6分第2,新西兰1胜2平1负积4分第3,由于后面新西兰还要对阵科威特,两队不可能同时都到8分,所以中国最后一场只要客场平科威特拿1分达到8分,就肯定出线。结果却0比1输了,科威特8分提前1轮出线。然后科威特已经出线的情况下还客场2比2逼平新西兰,如果科威特不好好踢输给新西兰,新西兰两战全胜就直接8分出线了,都不用和你比净胜球,所以说科威特已经帮过你一次了,你赖人家沙特放水,西亚都不是好东西是说不通的,再说了人家沙特也刚好输了5个,让你们净胜球一样,真要放水直接输6个完事。最后和新西兰加赛又赖裁判,那只新西兰不弱的,有20世纪大洋洲最佳球员。
凡事都是别人陷害自己,不反思自己的问题,把自己的失败归结到最后一个对手身上,这就和工程做不完,怪最后一天没努力一个样,真是醉了。
------------------------------
补充说明几点:
1.中国最后一场打科威特之前,大家都觉得出线问题不大,因为打平就出线,首回合3比0让大家都觉得亚洲冠军不适应中国快速硬朗的打法,包括亚洲媒体也都看好中国本场不败出线。结果比赛场面非常难看,双方中前场失误巨多,加上裁判尺度紧,还坑了中国队一把,双方射正次数极少,毫无技术含量,科威特靠一个远射获胜。赛后欧洲主流媒体发文说,亚洲最强的两支球队踢出了如此低水平的比赛,亚洲金哨吹罚如此业余,亚洲是否有资格享用2个出线名额?
2.中国输给科威特保送其提前一轮出线后,从球迷,到足协,再到国内舆论,都经历了大悲,大喜,再到大悲的情绪反转。科威特提前出线,最后一场打新西兰未必尽全力,输球可能性很大,而且认为西亚球队对中国不友好,日常放水,而提前出局的沙特已经被认定为鱼腩,肯定输球,所以普遍认为新西兰将两连胜力压中国分出线,当时甚至有媒体发出我们4年后再来,下一届大赛是亚运会的悲观论调。结果人家科威特主力出战,发挥公平竞赛精神绝平新西兰。新西兰落后中国2分差5个净胜球,这下国内又沸腾了,认为沙特虽弱但不可能输5球,一切又破涕为笑,又开始憧憬西班牙世界杯,甚至报纸上登出了采访足协相关负责人的报道,大谈本次世界杯预选赛的表现以及展望明年世界杯。后来新西兰5比0赢了,国内先是破口大骂双方打假球,又因为和新西兰的比赛感到悲观,一片唱衰,像极了现在的媒体球迷。
3.沙特阿拉伯四强赛开打时是有故事的。首轮输给科威特令沙特王子非常不满,教练队员一起炒,剔除了一些老将,以之前亚青赛冠军队为班底继续出战,平均年龄24岁。说实话这只队伍球员个人能力在亚洲是不弱的,配合也有亚青赛和世青赛的底子,但年轻球队最大问题就是不稳定,能客场打平新西兰,也能领先中国到下半场丢4个球崩盘。最后一场打新西兰开场就丢俩,之后开始慌了,各种拉胯,和14年世界杯巴西一样,半场守门员哭着下去的。中场休息王室和足协官员一起警告再这样表现终身禁赛!于是下半场打起精神,虽然还是被围攻,好歹没有丢球。要说沙特放水或者打默契球是没有道理的,人家上半场丢球之后动作很大,犯规多,黄牌多,也就是人年轻心态崩了,当年亚大区这块亚洲球队对上澳洲新西兰都是玩命的,科威特提最后踢新西兰那场法赫德王子亲自督战,说要教训教训这些嘲笑我们说我们只会骑骆驼的人,让球员往死里干,毕竟谁也不希望亚洲这么多个国家2个出线名额被大洋洲占去。
4.最后的加赛也有故事。新西兰5比0沙特之后得失分为11:6,中国是9:4,和中国净胜球一样但进球数比中国多,而且胜负关系新西兰1胜1平中国占优。所以当新西兰获胜后其实很多人都以为中国队已经出局了,大洋洲都开始庆祝了。当时欧洲联赛,欧洲三大杯都已经看进球数,欧洲杯则是看胜负关系,然而当时世界杯各个赛区预选赛都有各自的规则,亚预赛只提到积分相同则看净胜球,并未提到进球数,为此新西兰足协和大洋洲足协先去亚足联抗议,然后又直接上升到国际足联申诉,因为无论是根据胜负关系还是进球数,都应该是新西兰出线,可以说中国其实可以算作出局了。亚足联规则有漏洞收不了场,把难题丢给国际足联,国际足联没办法,史无前例地裁定加赛一场。讲道理进球数和胜负关系都落后的情况下,最后争取到一场加赛,中国绝对算是血妈赚了。试想一下如果中国对手是美国,或者是科威特沙特等西亚土豪,我们还有希望争取加赛吗?估计会像女子接力队那样直接判出局了。
5.中国队当时踢比赛都是集训几个月,不像现在这样到了国际足联比赛日才集合训练。输给科威特后,国家队就放假回家了,从国际足联裁定加赛到比赛日确定,大概还有十七八天的样子,放在现在这点时间还是足够,但当时通讯,交通都不方便,特别是有些已经放假回家的队员很难联系上,足协得到重赛通知后再把队员一个个通知,集合到位都花了快一周,球员个人状态也不好,输给新西兰也很正常。
82年世界杯预选赛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有人说中国队被沙特队无耻的“做掉”了?
82年世界杯预选赛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有人说中国队被沙特队无耻的“做掉”了?多少受到场外因素影响,但说到底还是我们自己的硬实力不够!
中国队重新回归国际足联1974年9月14日在德黑兰举行的第六届亚足联代表大会,重新接纳我国为亚足联会员,取消了台湾的会籍。1975年5月4日国际足联主席阿维兰热访问我国,与中国足协主席李凤楼就恢复中国在国际足联的合法席位及处理台湾会籍问题交换了意见。
1979年10月13日国际足联执委会通过决议,重新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足球协会为会员,要求台湾的足球组织改名为“中国台北足球协会”,并不得使用“中华民国”的任何标志。
1982年世界杯预选赛是中国足球少有的高光时刻中国再次回归国际足联后,最大的任务就是组队参加1982年世界杯的预选赛,为此,中国足协很快制订出台了名单:
领 队:年维泗、杨秀武
主教练:苏永舜
教 练:张宏根、胡之刚
守门员:1号李富胜(八一)、22号杨 宁(广东)
后 卫:12号臧蔡灵(空军)、3号刘志才(八一)、2号蔡锦标(广东)、5号迟尚斌(北京部队) 4号林乐丰(辽宁)、16号王峰(广西)
前 卫:6号黄向东(昆明部队)、8号左树声(天津)、20号陈熙荣(广东)、18号容志行(广东)
前 锋:13号沈祥福(北京)、7号杨玉敏(辽宁)、11号陈金刚(天津)、9号徐永来(山东)15号古广明(广东)
候补队员:
守门员:许建平(辽宁)
后 卫:刘承德(山东)
前 卫:刘利福(北京)
前 锋:黄军伟(广东)李福宝(河北)吴育华(广东)
中国队在这届世界杯预选赛的第一场比赛是在编组赛对阵香港队,中国队依靠陈金刚在第89分钟的进球1:0艰难取胜,取得开门红!
小组赛A组预赛,中国队3:0战胜澳门、1:0战胜日本,进入小组赛半决赛。
半决赛对阵香港,中国队120分钟内和香港战成0:0,点球5:4胜出后进入小组赛决赛!
小组赛决赛,中国队对阵朝鲜,两队90分钟内战成2:2,加时赛中国队连进2球,最终以4:2战胜朝鲜打进1982年世界杯预选赛亚大区决赛。
参加亚大区决赛的四个队分别是中国、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新西兰。这四个队将采用往返赛的办法进行双循环赛,与赛队各赛两场,一场在主地,一场在客地进行(由于中国沙特尚未建交,中国与沙特阿拉伯将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进行比赛)。
记分办法是胜1场得2分,平1场得1分,负1场0分。参加这次复赛的四个队各赛完六场后,积分高的前两名取得出席第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的资格。如果有几个队的积分相等,便看胜球数;若胜球数相等,便重赛。在重赛中,九十分钟不分胜负,便加“加时赛”;“加时赛”仍打平局,即以“点球”决胜负。
决赛阶段的第一场比赛,中国队在北京工人体育场迎战新西兰队,整个工人体育场有近八万观众到场观战,观众的热情之高是历来罕见的!据说当时两块钱一张的门票,在场外被炒到了三四十元。但无奈的是中国队最终被新西兰0:0逼平;而随后的第二场比赛,新西兰又在自己的主场1:0击败中国队;第三场比赛,新西兰在主场1:2负于了当时的亚洲劲旅科威特;第四场比赛,中国队在主场对阵科威特,由于中国队前两场一平一负,此番对阵科威特可以说毫无退路,必须取胜,而最终中国全队表现出色,比赛踢得摧枯拉朽、荡气回肠!3:0击败了科威特,一举改变了排名形势,三战一胜一平一负,积三分,净胜二球,跃居榜首;随后在吉隆坡对阵沙特的比赛中,中国队也毫无悬念的以4:2、2:0连续两次战胜沙特;但在最后客场对阵科威特比赛中0:1告负;至此中国队取得3胜1平2负的成绩提前结束了所有比赛。
中国最终未能出线进军世界杯的原因我们中国队所有比赛结束后,我们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新西兰却还有两场比赛尚未完成,新西兰4场比赛积4分,第5场踢科威特,也是科威特的最后一场,而科威特前5场比赛已经积8分(4胜1负,唯一输给中国),提前一轮已经出线了!换言之,新西兰完全可以战胜提前出线的科威特、实力最弱的沙特,拿到4分,反超中国的7分,和科威特一起出线!而现实情况,也是按照这个剧情去发展,而且差一点就实现!新西兰2:2战平科威特后,积分来到5分,差中国2分,5个净胜球,最后一场比赛对沙特。接下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毫无悬念的取胜,而且正好进5球,抹平了和中国队的净胜球差距!
我们实事求是的说,当时中国队的实力真的挺强的,球员的基本功扎实,技术出色,尤其是当时全队所有人的心思都在比赛上、都在足球上,不像现在的这些国足大佬们,联赛高薪拿着,平常晒晒豪车、豪宅,一到国家队就腿软不会踢球!
但我们最终未能出线其实还是实力上的问题,因为沙特“仅仅输”给了新西兰5球,而不是5球以上直接杀死中国队!我们还是硬实力不够,在随后的决战中输给了直接竞争对手新西兰!
由于我们和新西兰的积分相同,净胜球相同,所以要进行一场“决战”来决定谁去西班牙世界杯!但我们中国队在决战中背上了思想包袱,想赢怕输,短传盘带过多,推进缓慢,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技战术特长;而我们的对手新西兰则坚持了欧洲型紧逼打法,较好地发挥了自己身高体大的优势以及他们利用头球取得主动的特长,最终赢得了这场比赛的胜利。
当然,我们最终未能出线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那就是由于我们是自1958年后首次参加世界大赛,经验严重欠缺,信息也非常闭塞,未对这种奇葩的开赛时间去作任何努力和争取,加上朝中无人,造成了这种不公平赛制的出现,这也算是我们第一次参赛的一笔学费!
对于中国足球,你有什么想说呢?体育微资讯 期待您留言讨论+关注
82年世界杯预选赛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有人说中国队被沙特队无耻的“做掉”了?
80年代初期的国足是当时亚洲足坛的一支劲旅,多次冲击世界杯功亏一篑,尤其是在82年世界杯亚洲和大洋洲赛区的预选赛中,由于赛程的不公平和自己大赛经验不足等方面的原因,被对手用卑劣的手段“做掉”,痛失世界杯入场券。
80年代的国足是亚洲顶级强队80年代的中国足球还未实行职业化,专业体工队培养出来的球员虽然收入不高,但是基本功扎实、集体荣誉精神强,能吃苦,敢于拼抢,敢于担当。不过由于当时刚刚改革开放,国足和国外的球队交流并不多,因此在国际比赛经验等方面存在不足。
参加1982年世界杯预选赛的国足主要人员名单如下:
主教练:苏永舜
守门员:李富胜、许建平、杨宁;
后卫:林乐丰、蔡锦标、王峰、刘志才、迟尚斌、蔡灵、刘承德;
前卫:容志行、陈熙荣、左树声、陈金刚、刘利福、黄向东;
前锋:杨玉敏、古广明、李福宝、徐永来、沈祥福、吴育华、黄军伟
当时的国足在苏永舜的调教下,主打地面配合,强调两翼齐飞,中路包抄。阵型以442和433为主,沈祥福+古广明的边路组合是进攻利器,在中场有被誉为“中国贝利”的容志行,德艺双馨的10号。迟尚斌则是后防大闸,李福胜被认为是亚洲最好的门将。
当时的国足球员普遍是亚洲一流水准,像古广明后来留洋德国,坐稳了德乙主力位置。虽然参加的国际比赛不算多,但国足面对亚洲二流呈现出碾压态势,对阵亚洲最强队也是丝毫不觑,能打得有来有回,互有胜负。
国足小组赛连克日本、朝鲜1982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和大洋洲合并在一个赛区进行,共有20支球队报名。
第一轮的小组赛分为四组,每组的第一名进入最后的四强赛,国足和日本、朝鲜、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新加坡分在第四组,比赛地点在中国香港。
当时的赛制是6支球队抽签先踢第一轮编组赛,根据成绩再分组。国足1:0击败香港,朝鲜3:0击败中国澳门,日本1:0击败新加坡。
这样成绩最好的朝鲜和中国香港、新加坡分在A组,中国、日本、中国澳门分在B组,两个小组内分别进行单循环,前两名交叉对阵淘汰赛,胜者再进行决赛,产生第四组的出线名额。
12月24日,国足3:0大胜中国澳门,日本轮空。
12月26日,国足1:0击败日本,容志行打进了一粒极其精彩的30米外远射世界波。
12月28日,日本3:0击败中国澳门,国足轮空。
这样国足和日本队获得了A组的前2名,朝鲜队和中国香港队获得了B组的前两名。
交叉淘汰赛中朝鲜队率先1:0击败日本队,国足和中国香港队大战120分钟不分胜负,最后点球5:4击败对手。
1981年1月4日,在第四组的决赛中,国足在开场不久就0:1落后的情况下,90分钟内和朝鲜队战成2:2,最后在加时赛中连入2球,4:2淘汰朝鲜,昂首进入亚大区四强赛!
奇葩的四强赛赛程最后打进四强的,除国足外的三支球队分别是科威特、沙特、新西兰,其中科威特队被认为是当时的亚洲最强队,在1980年亚洲杯决赛中,科威特队3:0完胜韩国队。
四强赛的赛制是主客场双循环,前2名进入世界杯。需要说明的是,当时还未实行3分制,也就是说胜1场积2分,平1场积1分。
客观地说这种主客场双循环积分制的赛程是比较公平的,但问题是赛程的安排非常混乱,尤其是关键的比赛未能同时开球,也为国足被“暗算”埋下伏笔。
四强赛的进程如下:
1981年9月24日,国足0:0新西兰
1981年10月3日,新西兰1:0国足
1981年10月10日,新西兰1:2科威特
1981年10月18日,国足3:0科威特
1981年11月4日,沙特0:1科威特
1981年11月12日,沙特2:4国足
1981年11月19日,国足2:0沙特
1981年11月28日,新西兰2:2沙特
1981年11月30日,科威特1:0国足
这时国足的6场比赛全部打完,3胜1平2负积7分5个净胜球,排名榜首,不过小组的其他3个对手竟然都是只打了4场比赛,也就是说他们均还有2场比赛未赛,这种奇葩的赛程恐怕也只能出现在亚足联!
不过国足自己也有问题,最后一场客场对阵科威特的比赛,如果能够逼平对手,将提前2轮出线,但是输给了对手的一记世界波。
眼睁睁地看着被对手做掉尽管比赛已经提前结束,但是国足在积分和净胜球上的优势并不小,当时普遍的看法是国足出线基本已成定局,所以在和科威特的比赛结束后,国足就结束集训,解散回家。然而意外就真的发生了。
1981年12月7日,科威特2:0沙特
这样的话,科威特积8分已经提前一轮出线。
1981年12月14日,科威特2:2新西兰
客场拿到1分的新西兰积5分,落后国足2分,但是他们的净胜球要少5个。客观地说,已经提前出线的科威特还是很好地发挥了公平竞赛的精神,并没有放水新西兰,否则国足连和新西兰附加赛的机会都没有。
1981年12月19日,亚大区四强赛最后一场比赛,沙特队主场迎战新西兰队,在首回合中,沙特队在客场2:2逼平了新西兰队。
然而回到主场的沙特队,在出线无望的情况下公然放水,上半场就连丢5球,最后0:5输给新西兰队。
最后国足和新西兰队都是7分,5个净胜球,两队进行附加赛争夺世界杯入场券。
匆忙上阵,痛失世界杯入场券由于之前国足上下都想当然地认为,实力不俗的沙特主场作战,怎么也不会输给新西兰5个球,何况他们在客场还曾经2:2逼平对手。当时国足已经放假准备过春节,年后再集中起来备战世界杯。
当沙特队不多不少正好输了5个球的消息传到国内后,已经解散进入休假状态的国足上下目瞪口呆,只得匆忙中组织起来准备附加赛。
1982年1月10日,附加赛在新加坡举行,仓促上阵的国足面对身体强壮、拼抢凶悍的新西兰队非常不适应,最后1:2输给对手,痛失世界杯入场券。
从实力来说,当时的国足已经是亚洲最顶级的球队,最后的四强赛中面对1980年亚洲杯冠军科威特队1胜1负,2胜传统强队沙特,只是在对阵力量型打法的新西兰时1平2负,处于下风。
当然,如果沙特队能够发扬公平竞赛精神,最后一场不放水,国足早在1982年就参加世界杯了!
82年世界杯预选赛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有人说中国队被沙特队无耻的“做掉”了?
沙特放水是绝对的。凭新西兰实力,当时谁都不敢相信能不多不少灌沙特5球。因为灌6球会被阿维兰热博士调查。沙特这个水放得高明,既让新西兰得以起死回生,又让FIFA找不到把柄。再战新西兰,囯足输在仓促。而沙待这一丑行,让囯足又苦斗了二十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