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石达开是一个怎样的人?
石达开是少年英雄,年方十七岁,就已是名扬四方的文武双全的人物,被洪杨拉进太平天国七人核心团中。
金田起义后,他率部冲杀在前,勇不可当,一路过关斩将,是义军中最闪耀的一颗将星。
在天京事变中,韦昌辉除杨秀清中,也想将石达开一并除掉,他只身一人逃出。奉洪之命,挥军入京杀了韦昌辉。
在遭到洪秀全猜忌后,负气地带走精锐部队出走,欲到汉川建立根据地。在大渡河一带陷入曾国藩重围。为了解救全师将士,他一人前去谈判。被出尔反尔的清军处于极刑凌迟。
石达开在千刀万剐的凌迟中,硬是坚忍不抜,不叫一声,显示了刚强不阿丶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惊天地丶泣鬼神!连观看的清兵和民众,都为之震撼疑为天兵神将。
石达开不愧为太平天国的第一条英雄好汉!
历史上的石达开是一个怎样的人?
按常理,一个最终被清廷俘虏,被处死前还留下供词的人,身后不应该留下那么多的悬念。但石达开似乎不在这个常理之内,不管是活着还是死去,他的传说很多,一直在流传,很有些英雄不死、声名不熄的意味。
大概是因为他太传奇了,世人在心目中愿意接纳这样一位英雄,愿意为他的铁血悲情而扼腕叹息。
天才式的传奇英雄,仿佛都是从天而降的。关于石达开来自哪里?投身太平天国运动前,他究竟是什么背景?世人的说法很多。
曾国藩阵营说他是广西浔州府桂平县大梭乡人,是当地的富户;南京、安庆和江西的文人说他是广西诸生,底子是个读书人;还有的说他是广东巨寇、湖南富商------
那真实的情况如何呢?
石达开原籍在广东和平县,但生在长在广西。曾国藩阵营说他家财万贯,入伙太平天国时一次就捐了十几万两银子,这是不真实的。石达开在当地顶多算个家境小康,丰衣足食没问题,但田地并不多,有时候还需要下地干活。
但打小石达开身上就有传奇色彩,这一点却不是粉饰杜撰出来的。石达开父母亡的早,十几岁就开始操持家务,因为轻财好义,好替人出头,主持公道,小小年纪他便有了“石相公”的美名。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名声,洪秀全、冯云山在紫荆山区密谋起事时,才会模仿刘备三顾茅庐,亲自登门,郑重其事地邀请“石相公”出山。
道光三十年七月,接到金田团营命令的石达开在家乡召集一千多人,取道六乌山口,在白沙墟屯集一个多月后,开赴金田,正式加入太平天国。
作为太平天国“首义八杰”,这一年石达开还不到二十岁,真正的自古英雄出少年。
石达开身上有一个著名且没有歧义的标签,那便是太平军第一名将。曾国藩始终认为石达开的本人能力毋庸置疑;一向自视甚高的左宗棠在提及石达开时,更是罕见地称他为“贼之宗主”,并说“我所素惮”。
自家阵营的看法就更不用说了,李秀成、陈玉成、洪仁玕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格外推崇石达开,赞他极善用兵。
但比较讽刺的是,清廷阵营的曾国藩等人,起初并没有太注意到石达开这个人。曾国藩与太平天国对阵的早期,曾命人编写过一本《贼情汇纂》,其中提及石达开时用的竟然是这八个字——“铜臭小儿,毫无智识“。
但就是这个二十五岁的铜臭小儿,在1855年先将湘军水师大船和小船割裂,进而又连续夜袭,各个击破,千里反攻,收复武汉三镇。这还没完,后又在湘军反击时避实就虚,转战江西,连夺八府四十二县,让曾国藩坐困南昌,一筹莫展。
不夸张地讲,若不是曾国藩命大,自杀被救,他早就在石达开出其不意、变化莫测地打击下提前退场,见阎王去了。
说到石达开的英雄悲剧,起始应该在导致太平天国元气大伤的天京事变。
关于石达开在天京事变中究竟是什么态度,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一直以来也是众说纷纭。
照李秀成的说法,石达开和韦昌辉替洪秀全打抱不平,在洪秀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合谋杀死了杨秀清;而按照石达开自己的说法,韦昌辉见杨秀清专权,上奏洪秀全密谋诛杨,洪秀全口中不肯,却故意加封杨秀清”万岁“以激怒韦昌辉,最终导致韦杨火并。而根据新发掘的史料,诛杨是洪秀全下的密诏,让韦昌辉、秦日纲在朝臣领袖陈秉镕的里应外合下完成的,至于石达开有没有和韦昌辉等三人一样事先得到密诏,就不得而知了。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在天京事变整个过程中,即便韦昌辉杀了石达开全家,他也没有大开杀戒去报复,而是始终顾全大局。
只可惜,无论石达开怎么深明大义、顾全大局,被杨秀清、韦昌辉搞怕了的洪秀全都无法再去相信他这样一个手握重兵的外人。
于是这就有了石达开避祸出走。
关于石达开避祸出走,到底对还是不对?也是各种说法都有。
有的人认为他应该像李秀成那样,委曲求全,而不应该一意孤行,背叛自己打拼多年的天国事业。李秀成在被俘后的供词中说,石达开把好兵好将都带走了,弄的天国无人,隐隐中便有指责石达开的意思。
李秀成说的不是事实,石达开带走的只是自己的一小众嫡系人马,他并没有处心积虑、不顾大局地去拉人,搞自己的队伍。
如果仔细了解石达开以”远征“为名的避祸出走,其实这个人的内心挺苦的,这也决定了他必将走向失败、覆灭。
他不愿降清,也不愿背叛自立,这两条路堵死了,他还能有什么宽路可走。
不降清意味着已经缓过劲来的清军追兵一直都在,而且形成的压力越来越大;而不愿背叛自立,又断了手下兄弟加官进爵的奢想。
外部压力越来越大,内部人心越来越散,最终必然崩盘,大渡河绝境看似是偶然,其实是必然。
从这个角度讲,石达开不是个成熟的政治人物,也不是乱世枭雄,他只是个放不下忠义又不愿任人宰割的悲情英雄,苦君子。
1863年6月13日,兵困大渡河的石达开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为了保全部下性命,自动投入清军大营,6月25日,在成都慷慨就义,死前侃侃而谈,面无惧色,遭受凌迟酷刑时不但自己不出一声,还劝阻部下曾仕和不要发怂音,目睹这一幕,现场无人不钦佩。
有些人死了世人却总认为他还活着,这是活人对死人的褒奖。
有些人死了世人却总怀疑他还活着,这是死人对活人的威慑。
在石达开身上,这两种情况都曾长时间存在,传说不熄,说明他还活在世人的心中。而曾国藩等人一而再再而三地追问,石达开真的死了吗?说明他还在震慑着曾经的敌人。
聊到这里,以石达开的一首诗来结尾吧。以石达开之名流传的诗很多,但基本都是假的,真正出自石达开之手的诗只有两首,一首是武将诗,平常无奇,剩下的这一首,难得一见——
万颗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头。
龙王抱住擎天柱,吸得黄河水倒流。
历史上的石达开是一个怎样的人?
在太平天国诸多将领中,石达开绝对是个与众不同的人,为什么这样说呢?
(石达开剧照)
一、少有侠名“石相公”。石达开出身于一个小康之家。
由于父亲早逝,家中尚有二妹一姐,再加弱母,因此9岁的石达开成了家里唯一的男丁,他亦早早撑起了门户。
石达开是个聪明人,他忙时种田,闲时便在乡下收罗鸡鸭等到城中贩卖,有时亦贩牛,因此家中境况并不窘迫。
除了忙于生计,石达开还读书习武。再加上他为人侠义,好交天下豪杰,因此在他13岁时,便远近都识得他,并称他为“石相公”。
当时洪秀全和冯云山已在广西桂平一带发展了几千信众,正筹谋反清起义。听闻石达开声名,慕名前往,邀他共谋反清大计。
石达开久居乡野,早就看不惯腐败的清廷鱼肉百姓的恶行,所以欣然答应。
1850年,经过3年筹备的石达开,在与洪秀全会合发动金田起义时,不仅将家资全部献出,还率领4千余众投身起义。
由于石达开武艺高强,又颇有贡献,在分封五军主将时,被洪秀全封为左军主将。
次年,石达开作为先锋部队攻下永安。洪秀全在永安建制,石达开被封为翼王五千岁。
(金田起义)
二、神武勇将“石敢当”。自金田起义始,石达开就像打开了小宇宙,他转战各省,战功显赫。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战役,是1852年太平军久攻长沙不下,西王萧朝贵又在与清军作战中阵亡,一时城中清军反包围了太平军。就在危急时刻,石达开改变策略,率军西渡湘江,占领河西战略重地。不仅解决了粮草危机,还多次重挫清军。为太平军撤退提供了通道,最终解除了危机。
之后石达开一路势如破竹,占领岳阳,攻下武昌,仅用28天便挺进1千8百余里,所过之处,清军闻风丧胆,不敢迎战。因此得其美名“石敢当”。
三、政绩斐然“石贤臣”。1853年,太平军攻下金陵后,洪秀全在此定都,改称天京。
石达开被留在天京负责卫戍工作,同时他还作为东王杨秀清的助理,辅佐军政事务。
然而,以洪秀全为首的诸王,却开始为扩建王府而与民争地。甚至还利用权力,将国库里的财产纳为己有。广选美女充盈后宫,更是他们乐在其中的事情。
石达开并没有参与诸王的贪淫享乐,他洁身自好。他府中的女官亦能自由出入,不像洪秀全等人府中的女官,被他们制定的一些过分的制度奴役,动辄杖刑丧命。
就在诸王享乐时,石达开认识到,光是建都没有地方行政是极大的弊端。于是他在攻下安徽后,便将安徽作为根据地的一部分,并建立省、郡、县三级地方行政机构。
同时他又在督劝士民造粮册后,试行了“按亩输钱米”的政策。仅实行了三个月,这项政策就成到了“军用裕而百姓安”的局面。
同时为了给地方行政机构选拔人才,他又开科举招贤纳才。
对于军队的管理,石达开更是从严,不许他们抢掠百姓财物,并且让他们经常巡城,为百姓治安保驾护航。
在税收方面,他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税制,征收税赋。这些又给太平天国军事和政治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基础。
一时,安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势头,士农工商也在他的鼓励下,有了蓬勃的发展。各安其业的百姓对他称颂不断,以前反对太平军的士人,也开始争相应聘,以为“新朝”服务为荣。来投军者更是如过江之鲫,很快就从一万人左右扩充到十数万人。
(天京事变,图取其意)
四、力挽狂澜“石义王”。1856年,由于杨秀清逼迫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恼羞成怒的洪秀全,密诏韦昌辉诛杀了杨秀清。然而韦昌辉嗜杀成性,在天京城中大开杀戒,导致太平天国内讧。
石达开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险被韦昌辉加害,无奈出逃,但他的家人悉数被杀。
此后石达开在安徽举兵靖难,要求洪秀全诛韦昌辉平民愤。
一时城内城外太平军都站到了石达开一边。洪秀全见势,只得诛杀韦昌辉,并迎回石达开。
由于石达开平息了内乱,军民欢呼震天,并尊他为“义王”。
然而,深入民心的石达开却受到洪秀全排挤牵制。为了不再犯同样的错误,石达开只得再次离开天京,远避安庆。
五、大义凛然“石奇男”。石达开离开天京时,只带走了少部分嫡系部队,在转战南北的过程中,依旧奉江河日下的太平天国为正朔。
然而,受天京事变的影响,太平军士气低迷,数次与清军交战都不能胜,只得败走南北。当初颇得民心的石达开,也面临部属出逃现象。无奈之下,他陷入孤军作战的境地,
在数度争战不利的情况下,已陷入英雄末路的石达开,只得转战四川,企图在四川建立根据地。
然而大渡河一役,本能抢占先机的石达开,由于天隆暴雨,河水猛涨,错过了渡河的机会,被清军重重包围。
眼见粮草尽绝,石达开不忍部将被杀,只身前往清军大营,以一己之命,换三军生还。
可惜清军背信弃义,不仅屠戮追随石达开的二千余太平军,还将石达开凌迟于成都。
据目击者在《蜀海丛谈》中记载,石达开在就义时“神气湛然,无一毫畏缩态。且系以凌迟极刑处死,至死均默默无声,真奇男子也”!
(参考史料:《太平天国革命战争》《石达开传》)
历史上的石达开是一个怎样的人?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为传奇的人物,此人文武双全,军事指挥能力突出,善于管理所管辖范围,为人大气,爱兵如子。可惜,一生只活了32岁。
少时聪敏,文武双全,被邀请出山石达开父亲去世很早,小石和母亲、姐妹相依为命。
十岁左右时,石达开就开始支撑门户了,什么组织人务农,什么做点买进卖出的小生意,石达开都积极尝试着。
石达开在挣钱养家的同时,还做着“修文习武”的事。也许是天资聪颖,石达开“修文”修得很不错,充满着过人的智慧,当然,武功更是厉害,在十五六岁时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标准,被人爱称为“石相公”。
人的名,树的影,十六岁时的一天,石达开家中来了两个客人,这两人绝非一般人士,满怀抱负,想要救国救民。这两人的口才和思想深深影响了石达开,什么“有田同耕,有饭同吃”,什么“人人平等”,这些都让小石达开的心脏剧烈地跳动。有人可能要问了,这两个人是谁呢?大有来头,一个是洪秀全,一个是冯云山。
面对老洪和老冯的邀请,石达开在三年之后,放下了自己家中的一切,率领四千人,加入了洪秀全的起义队伍,从此,波澜壮阔的一生拉开了序幕。
石达开二十岁封王,纵横大江南北,军事能力实在突出石达开确实是不世出的天才,加入了太平天国的起义队伍后,表现惊艳,带兵有方,在1851年12月,被封翼王,此时的石达开才20岁。
1852年,西王萧朝贵战死长沙,太平军被大清反包围,怎么办?眼看危在旦夕,时时面临崩溃。年轻的石达开在生死存亡之际,带领一支队伍西渡湘江,建立了根据地。这个举动非常重要,一是解决了太平军缺粮问题,二是找到了生存的机会。
接下来,面对清军多次攻击,石达开全都打了回去。不久,石达开跳出清军的反包围圈,发起反攻,从湖南到湖北,再从湖北武汉到南京,一路杀过去,所向披靡,攻城无数,胜利无数。
这为太平天国打开了局面,也正因为如此,洪秀全才可以建都南京。而石达开的军事指挥能力也受到了从上至下的全面认可。
1853年秋,石达开奉命出征安庆。此时的石达开,对太平军攻城掠地的作战方法有了改进。他主张,打下一个地方,占稳一个地方,获得当地支持,然后慢慢扩散。石达开的策略很有效,短期内基本控制了安徽全境。也是在这里,因为兵败,清朝重臣江忠源跳湖自杀,成为了石达开的背景布。
1855年,石达开和曾国藩相遇了,这是一场两个英雄之间的对抗,也是考验双方军事指挥能力的重要阶段。结果是:在湖口、九江,湘军溃不成军,曾国藩跳湖自杀未遂。
连曾国藩都不是对手,于是,石达开一路高歌,连下江西七府四十一县。1856年3月,湘军统帅曾国藩占据南昌城,在石达开的包围下,危险重重。但幸运的是,石达开此时去解“天京之围”,曾国藩因此得救了。
1859年,石达开带人进入湖南,发动了宝庆战役,可惜未能成功。1861年起,石达开周旋在川、黔、滇之间,一是打灵活机动的战役,二是牵制清军一部分力量,减缓对天京的冲击。
1863年五月,石达开等人面对百年难遇的大渡河上涨,数次强渡河不成,全体被困,石达开提出:保全下属,自己独自承担失败的结果。于是,石达开有四千属下得以活命,而石达开最后却被处以凌迟,牺牲的还有自愿跟着石达开,不愿解散的二千士兵。
虽然石达开最后的结局并不好,但其军事才华,还是不能否认。
石达开是个治国安邦的人才石达开管理方面也有一套,深得人心。
打下安徽后,开展减赋税、整顿行政体制、开科举、揽人才、接济穷人等,一番下来,安徽人民对石达开充满了数不尽的好感,石达开要返回天京,大家都舍不得;后来,打下大半个江西后,石达开施展“治国之才”,赢得粉丝无数,江西的知识分子们开始了对石达开地支持。
无疑,江西的治理也是成功的。
但是,1856年发生的天京之变,让太平天国大受挫折。先是东王杨秀清逼迫洪秀全封他为万岁,导致洪秀全发怒,安排韦昌辉杀了杨秀清。由于韦昌辉的滥杀无辜,引起了石达开等人地憎恨(石达开家人也被杀)。石达开起兵勤王,洪秀全无奈杀了韦昌辉。
石达开进入了天京后,由于石达开很会管理,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从官员到百姓,无不对石达开举手称赞,隐隐地,石达开的影响力有超过洪秀全的架势,于是,洪秀全开始处处提防石达开。
无奈,石达开出了天京,其后一直在外领兵作战,和天京遥相呼应,不再进入天京。
可惜了这一“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人才,如果有石达开居中管理,而不是洪秀全在哪里奢华淫乱,太平天国也许会有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石达开被凌迟,英勇不屈1863年,石达开为了救自己麾下的兄弟们,主动将自己交给了清政府,结局很惨,石达开被凌迟。
凌迟那天,人山人海,行刑官割了三千多刀,石达开没皱眉头,没有求饶,其英雄气概震撼了现场无数人。
无可置疑,石达开就是太平天国最杰出的将领,没有之一,32年短暂的生命中,石达开迸发出了最灿烂的火花。
历史上的石达开是一个怎样的人?
石达开是洪秀全集团里面的核心人物,是创立拜上帝会集团成立后的重要人员之一。他为洪秀全集团扩大统治范围,收集人口,财富,扩大军队,打击清朝政府起到了柱石作用。
从广西金田起义到进入湖南,进入武汉,顺长江而下占领南京,把他们国家的首都建立在南京立下汗马功劳。他们的国家叫太平天国,是和清朝政府分庭对抗的另一个国家。
太平天国打击了大清帝国,使大清帝国的半壁江山沦为尸山血海,人民流离失所,生灵涂炭。田地荒芜,中华民族来了个大倒退。洪秀全没有考上秀才,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把全国人民推到血海里面,而勾结黑社会,地痞流氓乘机作乱,危害四方。
洪秀全集团的太平天国起义,历史上有歌颂的,也有反对的,但是根据历史记载,洪秀全集团的太平天国起义造成了人民极端痛苦,是一个犯有滔天大罪的人物。这样的人物也在历史上出现了许多颂歌,把他们的罪恶说成历史的正面,一个破坏国家,陷害人民的人被说成是英雄人物。
面对历史的镜子,我们看见镜子里面的许多历史故事,能够在历史故事里面分辩出好与坏就是每一个人对历史的看法和历史观。
历史上的石达开是一个怎样的人?
翼王石达开是一位悲情英雄,文武兼备却报国无门,最终兵败大渡河畔,受凌迟酷刑而死,结局令人扼腕。石达开是广西贵县(今广西贵港市)的客家人,家境优渥,因父母早亡,无人管束,年幼的石达开跟随族人做些买卖鸡鸭,贩牛运炭的生意,因而结交了不少江湖豪侠,流亡大盗,更与当地的天地会首领罗大纲、张钊来往密切。洪秀全、冯云山到广西传教时,慕名拜访石达开,并结拜为兄弟,从此,石达开在贵县宣扬拜上帝教,由于他在当地客家人中素有威名,入教者日众。金田起义前夕,石达开率领贵县教徒一千多人前往桂平金田村聚集,沿途又收客家武装四千余人,成为金田起义的重要力量之一。1851年2月21日,洪秀全在武宣东乡正号太平天国,自封天王,立王储,设百官,石达开被封为左军主将。同年12月,永安分封诸王,石达开被封为翼王(五千岁),位列诸王之末。可到了定都天京时,南王冯云山和西王萧朝贵均战死沙场,诸王之中只剩下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和翼王石达开,成为太平天国的开国元勋之一。石达开有勇有谋,先在靖港击败曾国藩的水师,逼得“曾剃头”投河自尽,被手下将领救起;又在九江大败湘军,差点活捉曾国藩。石达开在战场上的节节胜利,有力的巩固了太平天国的统治基础,使太平天国的版图进一步括大,达到了极盛之时。可惜正当太平军在各个战场上节节胜利之时,1856年9月,太平天国爆发了著名的“天京变乱”,天王洪秀全密诏北王韦昌辉和翼王石达开火速回京诛杀居功自傲,目空一切的东王杨秀清。这时,石达开的弱点开始显现,他自视清高,沽名钓誉,不愿沾惹上手足相残的骂名,因而以生病为由借故停留安庆,待北王韦昌辉尽杀东王府及部属之后,石达开又以仁人义士的形象去劝解韦昌辉不要滥杀无辜,结果杀红了眼的韦昌辉又将翼王府内的家眷尽数杀害,石达开仅率少数随从逃出天京。之后石达开在安庆起兵讨伐北王,洪秀全又诛杀了韦昌辉,迎接石达开回京提领政务,但多次遭受部下背叛的洪秀全再也不敢轻信外人,封大哥洪仁发为安王、二哥洪仁达为福王,处处钳制石达开,为了避免重蹈“天京变乱”的覆辙,石达开不告而别,再次逃出天京。在安庆军营,石达开准备带领将士出走,但很多心腹将领均不跟从他出走,如守九江的林启容,守皖北的陈玉成、李秀成等人。天王洪秀全迫于形势危急,派人持“义王”金牌请其回京,但遭到石达开的严词拒绝。满腹幽怨的石达开,率领十多万太平军将士进军江西,转战浙江、福建、湖南、四川等多个省份,四处逃窜,形同流寇,在征战过程中部下纷纷叛离。1863年5月,石达开兵败大渡河畔,最终率众投降。1863年6月27日,石达开在成都英勇就义,受凌迟酷刑而死,行刑时至死默然无声,观者无不动容,叹为“奇男子”。不可否认,石达开是太平天国不可多得的人才,文武兼备,战功赫赫。但同时也有他自身性格上的缺点,为人过于圆滑世故,爱惜自身名誉,处事优柔寡断,这些缺点在他率军出走后表现的淋漓尽致,以至于处处挨打,最终落得兵败身死的悲惨结局。
历史茶坊,一个爱写历史的屌丝,关注我,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原创首发!请动动手指在下方点个赞,欢迎转发和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