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过度的亲刘抵曹,就真实历史而言谁才是三国当之无愧的雄主?

三国演义是古代四大名著,本身写的很精彩,是宣扬汉氏正统观丶扬刘抑曹,泾渭分明。

这本身不是罗贯中的首创,早在二宋之时,民间三国评话就已经蓬勃发展。

人们听到刘备寄人篱下丶打了败仗,就会流泪丶哀叹;而听到曹操被火烧赤壁丶狼狈溃散,就会拍手丶欢呼。民间三国尊刘崇汉正统观,早已形成,在抗金的烽火岁月尤其浓烈。

人们借刘备来维护汉家天下,借曹操来愤恨金兵铁蹄蹂躏大好河山丶犯下烧杀抢掠重重之罪。

罗贯中青出于蓝,胜于蓝。他进行了大量加工,保留了七分真丶三分虚的演义,而更加引人入胜丶精彩纷呈。

有的地方,强化了丶夸张了,有的地方,忽略了丶缩影了。

三国演义,青梅煮酒论英雄,刘备列举众人,曹操一一否论,却提出自己的观点:"全天下的英雄,只有你与我!"

刘备当时听了,不是开心,而是慌张,心中有"鬼",手中筷子在慌张中掉下,多亏一个惊雷让刘备急中生智借口太惊心动魄。事后,刘备告诉关张,曹橾已有所怀疑,看来装憨是装不下去。

几天后,刘备主动请缨丶讨伐袁术,待到刘备远去,曹操才悔不听谋士劝告:放虎归山了。

演义点明了曹刘两家是三国群雄中的英雄。

而正式三国,细查刘备和曹操的关系,一点都不比演义差。曹操看众人都是居高临下,他和袁绍是发小,但内心总是高出袁绍,当初两人同时讲好看青楼名姬表演,结果他凌晨就独自包场了。

曹操连董卓都不放在眼里,刺杀未成才离开军营,自行募人创业。创业后,他唯独对刘备格外友好。这不知是早已是天下知己,还是一见如故丶相见恨晚。反正曹操和刘备关系异常亲密。

三国志都讲得明明白白,是曹操一人为刘备推荐朝廷获得了豫州牧和刘皇叔称号;曹操对刘备二个妻子当了俘虏不仅不偷不抢而且相当优惠;对刘备三个小兄弟关丶张丶赵格外关照。对关羽来了个"降汉不降曹"来蒙众人,而且为关羽封了个"汉寿亭侯"之爵位,绝对情比五良将还深啊!

而长坂坡赵云背负刘备幼儿阿斗,杀了曹操梁山108将,曹操竟不忍"挟阿斗以令刘备”,却不可思议地不可放箭丶不可枪杀丶要活捉赵云,让赵云丶阿斗完壁归赵。

同样,张飞抢了曹操爱侄女,曹操和夏侯兄弟不仅没讨伐,相反还黙认了。关羽对曹操说:"我阿弟比我还厉害,曾与吕布单挑中五局三胜,吕布占不到便宜,两人真打100合,就选择平局。"曹操转头就对众将讲,看到张飞就调头。

结果当灞桥,张飞独自一人大喝三声就首先将曹操身边夏侯杰吓出小中风丶当场从马上跌落,曹操全军就调头了。

种种迹像表明,刘曹关系密切的程度决不亚于桃花园,甚至更密切,二人英雄惺惺相惜,感情深似海。二人应当早就交往,而且似有生死之交,否则难以解释杀人不眨眼的曹阿瞒,为何独独对刘关张及其女人都会那样温柔和关照。

其中秘籍深不可测,刘备和曹操早有兄弟情义,只是各为其主,各自关照罢了。天下英雄,唯使君与吾。言下之意,将来我俩平分秋色丶再决高下!遂有三分天下,各有之一,孙权不知刘曹之关系,专做陪客,杀了关羽,拿了关羽首级讨好曹操,但最后傻眼了,曹操却以国士之礼厚葬关羽,孙权说曹操到底代表那-方?

孙权说三国鼎立我看不懂,不会玩,从此远离刘曹不玩三国杀了。三国就再也不精釆了,平淡乏味了。

演义过度的亲刘抵曹,就真实历史而言谁才是三国当之无愧的雄主?

管你什么孙,曹,刘,最后这江山还不是给司马家做了嫁衣。

演义过度的亲刘抵曹,就真实历史而言谁才是三国当之无愧的雄主?

先看起点:

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结义后,刘备一开始就拥有关羽、张飞这样的顶尖战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是刘备赖以纵横驰骋的原始基础。可惜的是,当时刘备没有财力,号召力也不足,没有能力招募新兵,除了关张,也没有其他将领投靠。张飞的庄丁有百把人,这点人成不了气候。

曹操散尽家财招募军队,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乐进、于禁等人带兵来投,这些人都是当时一流的将领,兵马接近2万人。同样数量的兵力,刘备在奋斗了十几年之后,占领了荆州方才逐渐聚集了2万多人的兵力。

孙权继承了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的基业。

刘备、曹操、孙权三人的起点非常悬殊,起点决定了他们必须使用符合自己实力的战略战术。刘备开始时一直没有自己的根据地,在游兵散勇这个层次待了很多年。曹操起兵之后,首战竟然就有实力追击董卓,后来“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偏居江南一隅,很少向北进攻。刘备和孙权只能自保,不具备统一的实力。具有统一实力的只有魏国。

再看魏蜀吴三国的人口和土地面积:

1.魏国人口将近500万,土地面积约291万平方公里;

2.蜀国人口110万,土地面积约107万平方公里;

3.吴国人口接近260万,土地面积约145万平方公里。

结论:

在冷兵器时代,人多意味着兵多,土地面积大,也意味着粮食多。魏国在人口和土地面积方面,都超过了蜀国和吴国的总和。三国博弈中互有胜负,最后,曹魏的势力统一了三国。

曹操去世之前,令手下布置72疑冢,至今,考古学家也没有探明曹操墓在哪里?曹操的智商可见一斑。现在,人们可以看到曹操的诗,曹操的诗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曹操又是一个军事家和政治家。

就真实历史而言谁才是三国当之无愧的雄主?不言而喻:曹操。

演义过度的亲刘抵曹,就真实历史而言谁才是三国当之无愧的雄主?

曹操最不配雄才明主:一,扶天子令诸侯:二:为一己之私而滥杀无辜,三:为达目的滥杀大臣,比如杨修,许攸,荀彧等。四:明知司马有篡权的迹象却不锄之,给子孙留下后患。五:和蒋介石一样凡事亲历亲为,小胜多,大败仗更多更惨,不能充分发挥手下谋士和将军才能。六:家风不好,太子之位留下祸患,兄弟互相残杀,大大削弱了魏国力量,无法统一中国,你认为还配吗?

演义过度的亲刘抵曹,就真实历史而言谁才是三国当之无愧的雄主?

看三国的小说、看三国的戏曲、电影、以至后来的电视剧,好象只有刘备才是雄主。可是细想起来,恐怕还是只有曹操才是真正的雄主。先抛开司马家族来说,曹操占有整个中国的北方,且还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刘备和孙权所占地面,则比曹操小得多。虽然刘备自称是汉室后裔,但在崛起之前,却是平民百姓一个。孙权虽继祖业占据冮东,但也只能算是一路诸候。曹操起点虽低,但却做到了汉室的丞相。虽然都说曹家篡汉,但曹魏却是受汉之禅,名正言顺地继承了大统。曹操不是雄主,刘备、孙权能算雄主么?

演义过度的亲刘抵曹,就真实历史而言谁才是三国当之无愧的雄主?

我认为曹操曹丞相是当之无愧的雄才明主,各位有何看法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