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关羽是一个高傲的人,为何对张辽高看一眼,并成为好友?

关羽在三国演义中有着十分靓眼的表现,深受曹操的礼遇,同时关云长也是一个十分高傲的人,就连诸葛亮都没被他放在眼中,对孙权吕蒙陆逊之辈更是十分鄙视。然而他为何对吕布的部下张辽十分欣赏,两个人更是成为了好友,张辽有什么值得关羽高看的呢?

关羽和张辽都是山西老乡,双方一见如故。关羽温酒斩华雄,张辽早就钦服。吕布和刘备暂时结盟后,张辽和关羽就有了来往,关羽天生孤傲,却对老乡张辽却特别亲切。

后来吕布和刘备反目为仇,有一次张辽前来攻城,关羽就大声指责:大丈夫要为国效力,可你为什么去跟着三姓家奴…

张辽听了,长叹了一声,却带兵撤退了。

后来白门楼吕布丶张辽等成了阶下囚,张辽破口大骂丶视死如归,感动了关羽,跪下为张辽求情。

而后来关羽被围土山,还是张辽替关羽求情:劝曹操招降。关羽在曹营中,和张辽更亲密了。

三国演义:关羽是一个高傲的人,为何对张辽高看一眼,并成为好友?

高傲的关羽能高看张辽一眼,最终和张辽成为好友,有以下原因,

《三国志》记载:张辽是聂壹的后代,因为躲避仇家追杀改姓张,老家是雁门马邑人;关羽是河东解县人,因为杀人成了逃犯,逃到了河北涿郡,估计为了躲避官府缉拿也是改过姓名的,张辽和关羽都是山西老心儿,醋味相投,命运也有相似之处,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两人第一次有交往是在徐州的时候,陶谦临死前把徐州让给了刘备,从此徐州成了刘关张的地盘。

张辽跟随吕布在山东大战曹操,失败后逃到徐州,刘备收留了落难的吕布,安排吕布暂住小沛,这时候关羽和张辽,即使没有见过面也应该互相闻名,后来吕布趁刘备大战袁术,偷袭了徐州,等刘备再回来,徐州的主人成了吕布,吕布把小沛留给刘备暂住。对于吕布忘恩负义的行为,张辽心里并不满意。

吕布和刘备同在徐州,一直摩擦不断,刘备联合曹操共灭吕布,被吕布发现后,两人彻底闹翻了,吕布派张辽和高顺到小沛攻打刘备,张辽负责攻打的西门,正好是关羽负责把守,两个山西人有了第一次对话,关羽对张辽说:

公仪表非俗,何故失身于贼?

一句仪表非俗,说明关羽对张辽的赞赏,也说明关羽对张辽是了解的,否则不可能看相貌就对张辽有好感,张辽被关羽一句话说得低头不语,掉头退回去了,这等于是张辽给了关羽一个大人情,张辽占据主动,主动撤军,是冲关羽的面子,关羽怎么能不明白呢?两军对垒手下留情这样的事,三国演义里也只有张辽和关羽能做出来,这就是两人所讲的义气,意气相投是关羽能和张辽成为好友的根本原因。

张辽给了关羽恩惠,关羽也一定会投桃报李,吕布失败后,张辽被曹军押上了白门楼,张辽见吕布贪生怕死,破口大骂,当曹操拔剑以死相威胁时,张辽在曹操面前表现的大义凛然,这让关羽对张辽更加敬重。

关羽为保住张辽性命,跪在曹操面前给张辽求情,关羽一向傲世天下,为了张辽给曹操下跪,说明关羽对张辽这个朋友是非常看重的。

而关羽在土山被曹军围困,张辽也是在曹操面前力保关羽,亲自上土山劝降关羽,让曹操答应了关羽投降的苛刻条件,保住了关羽一命,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被夏侯惇劫杀,也是张辽拿着曹操的书信,放走了关羽。

综上所述:关羽能够高看张辽一眼,两人能成为好朋友,是因为两人都讲义气。

三国演义:关羽是一个高傲的人,为何对张辽高看一眼,并成为好友?

关羽这么一个高傲的人,为何对张辽高看一眼,并成为好友呢?

关羽的自负,众所周知。网上流传着一句话,自吕布死后,关羽看谁都是插标卖首之辈。即便江东之主孙大帝舔着脸想与二哥结亲家之好,二哥想都不想,脱口而出"虎女焉能嫁犬子"拒绝了孙权。

时光流逝,千百年来英雄无数,然江湖依然流传着关二哥的义气,黑白两道无不视为精神支柱。

二哥的情义,无论是敌是友,都要竖起一大拇指。

徐州之战

话说曹操自二哥在虎牢关下温酒斩华雄后,对二哥一直恋恋不忘,十分仰慕关羽。

此后在徐州争夺战,关羽被曹操大军包围,曹操急忙派出张辽劝降;本来二哥是不想投降的,毕竟二哥可是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强人,但是为了二位嫂嫂的安危,再加上故友张辽的游说,故借驴下坡,同意了归降曹操。

但是这是暂时的!也由此在之后诞生了:归汉不降曹,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等事迹。

那么为什么曹操派张辽劝降关羽,而不派其他将领呢?

这事就要往后掀起了,依稀记得那个时候武艺天下第一的温候还流窜于天下,望城惺叹,无一容身之所。

最后还得益于玄德公的仁义,喧宾夺主,坐了徐州之主的位置。

而素味平生的关羽与张辽的故事就是从这里说起了。

不可一世的关羽为何对张辽另眼相看呢?

第一,二人是同乡,都是山西人,正所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当然了,这并不能作为二人情义的肯定,但也是为二人情义架起了一座潦草的桥梁。

第二,张辽的武艺,二人处于对立之势时,关羽曾经对张飞说过:"此人武力不在于你我兄弟二人之下。"可见关羽对张辽的肯定。

众所周知二哥可不是轻易肯定一个人的实力,君不见五虎将中,二哥对西凉锦马超与百步穿杨老兵黄忠的嗤之以鼻。

第三,二哥的忠义,不用小弟多说的啦。

白门楼上,鸠虎被捆,对着奸雄乞求道:缚太紧,乞缓之。

此时曹兵拥张辽至堂中,看着自己心中英雄摇尾乞怜的表现,张辽此时心中那个伟岸的身影在此刻轰然倒塌,心如死灰。

曹操手指张辽笑言道:"好生面善。"

面对曹操的嘲言,张辽冷冷地瞥了一眼身旁的吕布,冷笑说道:"只恨濮阳之火未能烧死你这国贼!如今落在你手上,要杀便杀,何须多言。"

落了面子的曹操闻言大怒,拔剑在手,欲上前来杀张辽。张辽毫无惧色,引颈待杀。

望着如此忠义之人,关羽感同身受,心生知己之心,出前下跪为张辽求情:"关某素知文远乃忠义之士,愿以性命保之。"

看着自己的偶像既然为了张辽向自己下跪求情,曹操深知其乃是有才之人,故动了收降之心。于是掷剑笑道:"我知文远忠义,故戏之耳。"随后亲自为张辽解开绳索,脱下自己的衣服给张辽穿,并迎其上座。

正所谓男儿跪天跪地跪父母,更何况恃才傲物的关羽。既然为了救对立的张辽向曹操下跪,可见关羽对张辽的惺惺相惜,以及对其人品与忠义的肯定。

三国演义:关羽是一个高傲的人,为何对张辽高看一眼,并成为好友?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关羽有一个相当精辟的评价:“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

张辽和关羽第一次相识于下邳城。当时吕布偷袭刘备的徐州后,张辽奉命去攻打驻守下邳。张辽与关羽大战数十回合不分胜负,关羽怼张辽说:汝主吕布反复无常,偷我徐州,今又派汝来攻我下邳,是何道理。张辽比吕布要有节操,被关羽一说,不好意思了,于是就撤兵了。为此关羽和张辽都在对方心里留下一个很好的印象!后吕布在白门楼兵败后,被曹操擒获,张辽誓死不降(还是有节操的表现),于是曹操下令将张辽斩首。如果这时张辽也像吕布一样跪地求饶,关羽是不会替他求情的,(关羽就非常看不上吕布,虽然吕布比他厉害的多)关羽重名节所以也爱重名节的好汉。关羽在和张辽有一面之识的情况下,为了一个像自己一样重名节的好汉跪地向曹操求情,曹操看在关羽的面子上,放了张辽也收了一员大将。张辽也借这个坡下驴了。后来刘备反叛了曹操,曹操打的刘备三兄弟都找不到北了,关羽保着两家皇嫂在土山被围,张辽劝降关羽,并定下盟约。这俩人就又多了一次交往,后来在许昌,张辽更是奉曹操之命多和关羽走动,又加强了关系。后来在华容道张辽求情过道,关羽为什么会答应呢,是因为他的性格中对待比自己弱小的总是仁慈,对敌人却傲慢,这也注定了最后的悲剧。如果要了解一个人行为,先要才能分析出他的性格,关羽的性格是什么样的?关羽有者一般武将不同之处,就是爱学习文化,看《春秋》,致于看了多少,吸收了多少,看看下面这几件事就知道了。刘备带庞统入蜀,结果被困蜀地,诸葛亮进川援救刘备,很不放心把荆州交给关羽,为什么呢?估计是诸葛亮觉得关羽书读的还不够。因为诸葛亮知道关羽的性格,气量小,诸葛亮知道作为一个大军区的军事政治领导,气量是不能小的。最早之前是刘备得诸葛亮时很兴奋,每天和诸葛亮促膝长谈,这件事关、张兄弟还是很有看法的,刘备就对对关羽、张飞俩兄弟说自己得诸葛亮犹“如鱼得水”。(这也是如鱼得水成语典故的由来)当时关羽瞧不起初出茅庐的诸葛亮,后来听说马超和自己三弟打的不分高低,就又要抛下荆州去西川单挑马超。诸葛亮用一封信安抚了他,可见气量还是不大。诸葛亮的这封信表面上安抚了关羽,可是也助长了关羽的骄傲,为日后失荆州留下很大的隐患。不仅断送了自己,还断送了诸葛亮的算盘战略计划,断送了他大哥的和自己的重复汉室的壮志。

三国演义:关羽是一个高傲的人,为何对张辽高看一眼,并成为好友?

惺惺相惜吧!因为张辽还算个有骨气的汉子,不像吕布贪生怕死,白门楼吕布等一干人被擒的时候,吕布第一个求刘备说情,结果刘备不但没有说情,曹操征求刘备的意见,刘备对曹操说:君不见丁建阳与董卓之事乎!吕布大骂刘备大耳贼,忘记了辕门射戟之事乎?这时张辽也被五花大绑押了上来,张辽大骂吕布:吕布匹夫,你这个怕死的窝囊废,死有什么可怕的?此时曹操看见张辽说:此人有些面善(眼熟),张辽说濮阳城中见过,只是可惜了,可惜当时火太小了,没有烧死你这个国贼,曹操大怒拔剑要杀张辽,刘备关羽替张辽说情,曹操当时也没想真杀张辽,后来张辽也死心塌地的为曹操卖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