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外国纷纷建孔子学院不建老子学院,是体会不到其中深奥吗?

改革开放后,中国需要海外资金,外国需要海外市场,双方一拍既合。

经济有来往了,双方就有了民间文化交流。海外有宗教,送来了上帝和圣诞节,中国有儒教,送去了文圣和四书五经。

一切仿佛都是等价交易,送来了洋酒和咖啡,送去了熊猫和茶叶。普及了英语丶洋文,推广了汉语丶中文。

一切都是用华丽的外套包装的,我们尊重宗教让其自由传教,但人家也得有诚意尊重东方古国。孔夫子就是双方一拍即合的理想人物。明明是普及汉语,还得以尊重儒教来义务请来汉师。而我们尊洋师却是不惜花巨款来高价聘请。现代生意中国人玩不过外国人!

一旦外国人不开心了,关闭你孔子学院,因为他无所谓。可我们不能依样画葫芦啊,关闭教堂丶不过圣诞对神不恭啊!

为什么外国纷纷建孔子学院不建老子学院,是体会不到其中深奥吗?

谢邀!孔子学院并不是外国政府或国外有关组织和个人独立建立的,而是中外合作建立的。孔子学院是非营利性教育机构,致力于向世界各国(地区)人民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汉语言文化教育。

△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孔子

那么,中国与外国建立这样的教育机构,为什么以孔子的命字命名,而不用老子的名字命名?原因有三个:

一,儒家文化和儒家思想,是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自孔子创立以来,经过其弟子和再传弟子特别是孟子、荀子到汉代的董仲舒、宋代的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及明代的王阳明、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和清代的王夫之等等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儒家思想已非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原貌,而是掺杂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兼容”与“发展”特性,成为一种包罗万象、体系庞大、与时俱进的新思想。它已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集大成者。

二,儒家文化和儒家思想在世界上的传播时间更早,影响更大。

中国古代文化对于世界文明的贡献,不是只有“四大发明”,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政治文化,对于人类近代文明也有过积极的贡献。孔子的学说传到西方,是从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把“四书”、“五经”译成拉丁文带到欧洲开始的。在那里曾经形成过100年的中国文化热,儒家思想与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所形成的欧洲新思想相结合,成为欧洲近代历史发展的主导精神——启蒙思想的一个重要思想渊源。儒家思想对于中华(汉语)文化圈的韩国、朝鲜、日本和越南的影响则更加久远,已在上千年以上,在这些国家,伦理和礼仪都受到了儒家仁、义、礼等观点的影响,至今都还是很明显的。而今,孔子学说已走向了五大洲,各国孔子学院的建立,正是孔子“四海之内皆兄弟”、“和而不同”以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思想的现实实践。

三,孔子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的影响,都比其他人包括老子要大得多。

孔子生前就已被认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到了后世,则被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随着“四书”、“五经”介绍到世界,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创立者也被介绍到了世界,而且对欧洲文化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比如,欧洲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基人之一,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和重要代表弗朗斯瓦·魁奈,以儒学为依据,开创了近代欧洲政治经济学的新纪元,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魁奈所说的“农人穷困,则国家穷困;国家穷困,则国王穷困”,几乎就是《论语》所载的“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的翻版。魁奈对孔子文化的推崇使他获得了“欧洲孔夫子”的称号。

由于孔子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所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依次是: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阿奎纳、哥白尼、培根、牛顿、伏尔泰、达尔文、康德。在世界100伟人排行榜上,则老子和孔子都榜上有名,其中孔子排第5位,老子排第75位。由此可以看出,老子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较孔子是稍逊一筹的。

综上所述,用孔子的名字命名以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的国外教育机构,还有什么不合适的呢?!

为什么外国纷纷建孔子学院不建老子学院,是体会不到其中深奥吗?

老子的思想深邃,也被孔子视为老师,境界是自己无法企及的。老子五千言《道德经》,涵盖了施政为民立世安身的至理。

但是,被后世称为夫子的人,却只有孔子,足见孔子在漫长的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之高,曲阜三孔也成了标志性的地理标志,这个是有原因的。

首先,从春秋后期到秦统一,我国经历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大变革,其中文化的多元交融与大成更是影响了后世,许多思想都是在那时完善保存下来。百家争鸣中,儒家思想,以其历史优越性被大肆宣扬。尽管今天许多无知的人都在以今天的标准贬低孔子,但在他宏大的文化体系下这些历史虚无主义的做法都不值一提。孔子在乱世,没有选择像老子一样避世,而是积极入世,影响着从帝王到百姓,单这一点就没人出其右。

其次,孔子对教育的贡献也无人能比。有人说孔子的教化思想束缚了人的思想,是非人性的,可是他们没想到那是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时候,今天看去的许多落后思想,在当时都是最先进的。想想奴隶社会什么样就知道了,还自由、民主?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于社会的进步功不可没。现在很多教育理念仍然是光辉熠熠,因材施教都是他提出的。

再次,孔子思想的生命力强。尽管经历了秦时的焚书坑儒,但也有了独尊儒术,历史上的中华民族多灾多难,政权频换,但对孔子的思想却基本都选择延续,自有其道理。谁都可以骗人,但历史不会骗人,历史选择了让孔子思想流传至今,足以证明它的时代价值。

谈到孔子学院的建立,因为孔子的思想体系更繁杂,更有现实指导意义。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开始用古人的智慧来反哺,孔子思想是最佳选择。这不是不重视老子的大道思想,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括《易经》,和法家、墨家等思想精髓,我们只能说,孔子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选择他的思想来从面上传承,更能兼收并蓄,让传统文化焕发更大的生命力。

为什么外国纷纷建孔子学院不建老子学院,是体会不到其中深奥吗?

孔学是显学,教之以理,人人能接受。做个正人君子,仕途而治国。老学是隐学,通过苦修方知其内在奥妙,不知苦者难以接受。薇妙玄通,深不可识。其理在此!

为什么外国纷纷建孔子学院不建老子学院,是体会不到其中深奥吗?

老子学说,以道德起论,讲究无为而无不为,在常人看来不是积极入世精神,不符合国家及社会主动治理的理念,而儒家倡导积极入世,中庸治理,而为各个社会及国家层面主动接受!

为什么外国纷纷建孔子学院不建老子学院,是体会不到其中深奥吗?

外国人一下子难入脑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