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好多年轻人不怕死亡,年龄大了反而越老越怕死?

人类社会自古英雄出少年,初生牛犊不畏虎。足球要从娃娃教起!年少气盛,血气方刚,家家户户舍得为儿女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而教育就会培养出优秀人才,就会有远大抱负,就会涌现出精忠报国丶愿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抗美援朝的浪潮,多少青年丶学子踊跃报名参军,雄赳赳丶气昂昂,赴汤蹈火,万死不辞!而人到中老年,追求的是平静丶祥和的生活,或带儿孙丶或寻养生,心中的理念是健康是最大的福气。老来福成了个人和社会的最大祝福。尊老养老,成了一般进养老园的孤老。不要说不怕死,连出头讲话也不被重视。与青年有代沟,打工也打折,出门矮三分,既没有古代为尊长传统之威仪,又缺少过去敬师长敬师傅长者之遗风,人老珠黄,最不愿提的就是一个死字了!

为什么好多年轻人不怕死亡,年龄大了反而越老越怕死?

虽然死亡于年轻人几乎遥远无期,但是黄泉路上无老少,相当一部分年轻人还是惧怕死亡的。倒是有一些年迈老人,面对死亡无所谓惧。最惧怕死亡的应该是中流砥柱的中年人。

年青人的生命之火刚刚燃起,未来有光明的前途,如同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激情似火,生命之花争奇斗艳。在生命力最旺盛之年,自然想不到死亡,甚至连亲人朋友的死亡也没有经历过,对死亡没有恐惧,自然不怕死亡。

如果遇到不测风云,年轻人一样惧怕死亡,依恋生命。战场上多少年轻的战士,在生命弥留之际,表现出对生命的渴望,对亲人的不舍。

很多年前,我陪父亲看急诊,遇到一位年轻的铁路工人,下班回家图近横跨铁路道口,被极速飞来的火车刮断了双腿,鲜血染红了他的身体,需要立即手术。在进入手术室前,他的神志还清醒,医生问他有啥要说的,他用极其微弱的气声说,他不想死,还没有孝顺父母。他一双无助的双眼充满对生命的渴望,经过紧张的抢救他还是死了。那个令人窒息的画面多少年来时不时出现在我的脑海,我为年轻的生命的离去而惋惜心痛。

我父亲长寿101岁寿终正寝,他在进入70岁以后经常说,现在活一天赚一天。他对死亡没有了概念,达观随意,由于不惧怕死亡,反而身体很好,感觉越是高龄老人越是不怕死亡。

当下最惧怕死亡的是承上启下的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工作生活的重压,致使很多中年人出现亚健康,TM真的惧怕死亡。中年人后顾之忧太多太沉重了,即便有病也坚持使命不敢怠懈。我的一位朋友是重点高中的物理教师兼班主任,长年累月的高考压力,让他患上了胃痉挛的病症,医生让他进行全面检查,他不敢去怕查出大问题。他说万一查出重症,妻儿老小咋办?就这样一直带了13届高三学生冲刺高考。在他49岁生日的前几天,昏倒在讲台上,入院查出胃癌晚期,不久他带着对亲人对学生的牵挂离世了。身边这样英年早逝的中年人不是个例啊!

不管是年轻人中年人还是老年人,在生命和死亡面前都是平等的,都有热烈追求生存的权利。年轻人的生命刚刚起步,有很长的路需要跋涉;中年人是工作家庭的中坚,尚有许多未完成的重任;老年人一路艰辛走来,需要尽情享受夕阳的温暖。

所有的生命都应该远离病痛,远离死亡,都值得人们的真心尊重,都能绽放出生命本色的绚烂之花。

为什么好多年轻人不怕死亡,年龄大了反而越老越怕死?

少年何愁生死事,

一心只图功与名。

年轻时,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有太多的梦想要追寻,有太多的担子需要承担,一天忙乱下来,只觉得腰酸背痛,所以,还没有闲暇的时间,去考虑归去之类的话题,感觉还是有些遥远。

老夫退隐万事休,

百年后事成热题。

反之,人老了,退休在家,凡事都放下了,该奋斗的奋斗了,该经历的也经历了。作为过来人,与功名利禄远了,但与生命的告别日就越来越近了。

退休以后,没有了工作的压力,生活显得平静而消闲,清心寡欲,与世无争。时间就成为老年人最为充裕的资产,而消磨时间的方式,除了游走街巷,喝茶聊天,打盹睡觉,剩下来的,就是对一些将来事的思考和担忧。

看那满世界的养老滋补品,就是针对老人消费群体设计的,而这种需求的源生动力,就是老人们对死亡的畏惧和对长寿的向往。

那些忽悠老年人去买滋补品,保健品的人,就是冲着老年人的这种心理需求,去做这类功课的。这些人是非常没有道德的,他们知道老年人的弱点,想健康地多活几年,就去研究老年人心理上的这个弱点,让老年人去买很多无用的保健品,挣的就是老年人的保命钱。

江山依旧在,人走如过客;

一代换一代,风采无定格。

我想现在笑话老年人怕死的一拨年青人,到了他们退休回家的日子,同样也会坐在晚霞斜照的椅子上,考虑来日不多,还将如何是好之类无聊的想法。

人老了,就会想一些年青时不会想的事,正常,正常!

为什么好多年轻人不怕死亡,年龄大了反而越老越怕死?

害怕死亡一方面是在世上我们有太多的挂念,不甘心和等未完成事件。一方面我们对死亡没有认识,我们的教育实际上是很忌讳谈论死亡这个话题的,这让死亡本身就显得很神秘很可怕。建议看看《西藏生死书》如何面对死亡?这里有很好的诠释。

为什么好多年轻人不怕死亡,年龄大了反而越老越怕死?

马上就要上手术台的人,才会感觉到手术台的沁人与冰凉。

人越老,离死亡越近。

惧怕是正常的。

这和将要上手术台的病人,还没挨着手术台,身心先凉了半截是一个道理。

年轻人,朝气蓬勃,血气方刚,一腔热血只想着明天、未来。

死亡的概念,压根儿就没有进脑子,哪来的惧怕?

林黛玉看着落花,便泪水涟涟,一边流泪,一边用花锄安葬着落花。

她由此联想到的是青春的易逝和无可挽留。

一个正在果园里劳作,大汗淋漓的老农,即使落花铺天盖地,也不会有一滴眼泪滴在土里。

他不具备林黛玉似的多愁善感的“内因”!

对死亡的惧怕,同样需要满足这样的“内因”。

年轻人不那么怕死,说明他们心里还没有装着死亡。

和那个劳作的老农,心里没有装着青春易逝,无可挽留一样。

其实,年轻人也有惧怕死亡的。

见过一些身患绝症的人,年纪轻轻的,躺在病床上。

嘴里不说,眼睛里,一样对死亡充满了惧怕。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ta知道自己离死亡很近了。

所以说,对死亡的惧怕,不看年龄,只看ta距离死亡的远近。

为什么好多年轻人不怕死亡,年龄大了反而越老越怕死?

1,年纪越大,生命留下的时间越少了,会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产生恐慌和焦虑。

2,年纪大了后,身体会渐渐呈现各种症状,因而会有悲观低落情绪产生。

3,身边同龄人的相继离去加重了悲伤和恐怖。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