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古话?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有家国情怀的民族,所以能五千年一脉相承,永远守在神州大地这一方热土上。这一方热土,就被叫做中国,中国之外是域外番邦。

中华民族把祖国看成是神圣之地,喻之为天下,改朝换代就叫打天下,守土之责就叫坐天下。国家的兴旺发达丶遭受的内忧外患,就是被看成是天下的兴亡,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义不容辞的当担。

匹夫之勇通常是比喻单打独斗的英雄汉,缺点在于逞个人英雄主义,不善于团结众人。比如说力大扛鼎的楚霸王,比如说勇冠三军的三姓家奴吕布。

在天下兴亡丶匹夫有责里,匹夫是借用一个人那怕栖身孤山野岭,也要为国家荣誉丶民族大义能挺身而出,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古人有言:楚虽三户能亡秦!西汉有言:天下不安,何以家为!鲁迅先生在日留学有诗为证:我以我血荐轩辕。蔡锷将军被袁世凯监控之际脱身而出,发动反袁"二次革命“。朱德不远万里寻找革命之道。

这一切,都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写照和最好注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