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是三国时期的曹操,如何快速的完成天下一统?
历史没有假如,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曹操如果能统一天下,说不定是杨坚丶李渊丶赵匡胤和司马昭等人的老爸。就因为赤壁之败形成了三国局面,曹操就成了"乱世之枭雄"。
曹操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但他还是缺少一种霸气,正好与项羽相反,项羽有霸气,少谋略。两人互补,项羽开创大楚霸业,曹操就能一统魏业。
曹操不能克制自己随心所欲的性子,战胜一个对手就想抱对手的美人,还影响了子女,有样学样,非是君子所为。
曹操不拘小节,但也不能太过于猖狂。很早就背负"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骂名,给刘皇叔丶孙仲谋以借口,天下人不服。
项羽也能玩弄楚王于股掌间,杨坚丶李渊丶赵匡胤不露声色,待到羽翼丰满,取而代之。曹操光是杀丶杀丶杀,人心惶惶。
曹操本来更多精力以勤王之名安抚汉川,解决西南,随后渡军南下,文武两手解决东吴,东吴和谈人士不少,如无诸葛亮劝说,主和派还是占上风。只要解决了东吴,天下可定。
曹操先要树立天下一统之理念,在政治上就进退裕如了。至少建立统一之首功,跻身于姜太公之列,在历史留下更精彩的一笔。
假如你是三国时期的曹操,如何快速的完成天下一统?
假如他不是因多疑杀了他的同乡华佗,他有生之年也能做成皇上,今天又听了一段《三国志》,觉得曹家,从曹操到曹丕还是很对得起汉王朝的,至少一直很给他们面子,让他们在形式上又多残喘了几十年。
假如你是三国时期的曹操,如何快速的完成天下一统?
关于穿越剧的脑洞嘛,其实只要多了解一点历史进程,就能知道曹操该怎么做。
因为曹操生前只有两个最强劲的对手:刘备、孙权。
计除刘备建安元年(196),曹操掌控许都朝廷,同时刘备因为被吕布占了徐州,而前来投奔曹操。在这时候,曹操弄刘备还不是简简单单的事!
当时曹操麾下的幕僚程昱就提议趁机除掉刘备,但是被曹操拒绝了,曹操认为许都新建,需要广纳天下贤才,如果借故杀死刘备,势必会给自己带来极大的负面舆论,所以曹操不肯加害刘备,反对刘备亲近有加。
而刘备暗中与董承勾结,策划反曹,又趁着讨伐袁术的机会,带兵脱离许都,在袁术败亡之后,反去占了徐州,宣布与袁绍联合反曹。
所以,曹操对付刘备的最优解就是:不让刘备离开许都即可。
然后在董承案发时,趁机除掉同案犯刘备及其党羽,轻松搞定!
何况没了刘备在后方骚扰,曹操可以更轻松打赢官渡之战了。
收服孙权再来说孙权。
同样是在建安年初,孙权的哥哥孙策掌控江东之地,虽然此人有英雄之器,但是他短命啊!哈哈~
我们来看看历史进程:建安五年(200),孙策还计划趁着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对峙时,率军北伐,结果中途遭遇刺客,白白送了性命。
随后,孙权接管江东基业,趁着曹操平定北伐的时候,稳定了江东,最后在赤壁之战时,和刘备联手击败了曹操,阻止了曹操的统一进程。
所以,知道历史进程的曹操应该怎么办?
很简单,历史上曹操想办法让周瑜和鲁肃出使许都即可,周瑜在孙策处,就点名找孙策要周瑜,鲁肃还在家乡做土豪,就点名地方政府举荐鲁肃为计吏,等这两位抵达许都,就马上给予高官厚禄收买,不听话就软禁。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鲁肃和周瑜】
等历史进程到建安十三年(208),曹操拿下荆州,挥兵顺江东下时,孙权因为身边没有人支持抗吴,只能顺从众人意见,乖乖选择投降了。
天下一统至此,曹操的两位劲敌全部搞定,剩下交州士燮,益州刘璋,都是守城之贼,一纸诏书就可以让他们乖乖投降。
汉中张鲁,凉州韩遂、关中马超……他们在历史上,也不是曹操的对手。
至于辽东公孙氏,也不难,即便曹操不去打,等几十年后,司马懿率军去辽东,还不是一战而定。无非晚个几十年而已。
天下一统,轻松达成!
以上都是开脑洞瞎扯扯,大家看得开心就行。
假如你是三国时期的曹操,如何快速的完成天下一统?
首先,曹操统一北方的过程没有太多可说的,攻袁术,破张绣,擒吕布,灭袁绍。换做其他人我觉得也不会做的比曹操更好。我们重点说说统一北方以后,如果我是曹操会怎么做。
首先在统一天下的战略选择上,我会选择先对付西凉的马腾,汉中的张鲁,西川的刘璋,攻取这3处地方,可以获得大量的资源,并且这3处的诸侯都不具有太强的实力,个人能力也很有限,攻打他们不是很费劲。只需要防备刘表的偷袭或救援即可。而刘表本身是一个没有大志向的人,能保住荆州这一亩三分地就可以了。虽说刘备的志向很大,但刘表对刘备是有防备的,不会听刘备的。所以大胆进攻西边3个诸侯就好。
一旦拿下西边三地,我的实力将极为强大。此时可以选择从西川出兵,水陆并进,避开北军不善水战的问题,从西边进攻荆州。同时结好东吴,邀东吴出兵,许诺平分荆州。
待攻取荆州后,约孙权商谈平分荆州事宜。趁机扣押孙权,攻取东吴,完成统一天下的任务。
假如你是三国时期的曹操,如何快速的完成天下一统?
现在来说这个问题,是事后诸葛亮。
假如我是曹操,要完成天下一统,是分分钟的事情。
首先,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大赦天下,以征讨黄巾军起义,攻打董卓之功,封敕百官。
封袁绍为太尉,掌管天下兵马,提调入许都参于政事,以收拾他麾下的四郡之地。并且,把他手下“河北四庭柱”,“河北四谋臣”通通分封各州太守和都督,分化瓦解他的部众。袁绍本就是重面子,优柔寡断之辈,此计足以让他心满意足,从此节操是路人,对曹操绝对是感恩戴德。
封孙坚为大将军,统帅所有的将领,以监视袁绍的势力。手下多是曹操亲卫,也对孙坚起到制衡的作用。从此孙坚也没有能力谋划江东了。
封刘备为前将军,尊为太子太傅,令其一直侍奉皇帝,终身幽禁宫中。刘备不是“刘皇叔”吗?名正言顺,谁都不能说曹操的不是。令关羽为“汉寿亭侯”,带领夏侯惇等亲信前往征讨边境。其手下都是曹操党羽,关羽只有兢兢业业地替朝廷效力。令张飞为洛阳令,守卫旧都城,分化刘备的势力。有刘备的命令,张飞还是听话的。
成立秘书部,任命荀彧为部长,荀彧不是忠于汉室吗?好,那你来笼络天下有识之士,把天下有能力的谋士通通招致麾下,不得遗漏一个,包括诸葛亮,庞统,郭嘉,司马懿等等,全部招来许都,天天研究怎么发展经济,怎么来发展人口,怎么收拾不听话的诸侯,再就是怎么来征讨各个蛮夷之地?天天忙前忙后,保证这些谋士们会乐此不疲,废寝忘食。这样天下就没有什么大事了。
成立宣传部,任命杨修为部长,你不是很懂人心吗?那你就去收拾民心,让所有的老百姓认可我这个许都的朝廷,认可我这个大汉的有功之臣,是我召集十八路诸侯,赶走和消灭了董卓,是我救了当今皇上,我是大汉最大的功臣。
有这些安排,我就广布眼线,掌握好情报部门,谁还敢在许都闹事吗?根本不费吹灰之力,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上策。天下自然就统一了。
然后我就不断分化瓦解他们军权,从此只干这件事情,不久,我就会完成皇权更替,登上皇位,真正成为开国的“魏武帝”。
我是白云山水居,欢迎关注评论,谢谢阅读。
假如你是三国时期的曹操,如何快速的完成天下一统?
天下英雄,唯操与使君耳。曹操请刘备喝酒时,曾这样评价刘备。
起初,曹操手下的谋士程昱也曾多次劝说曹操杀刘备以除后患。然而,刘备贵为汉献帝的皇叔,如果真杀了他,也难掩住天下悠悠之口。因此,曹操始终犹豫不决。后来,曹操又犯了一个不该发生的差错,误拨兵马给刘备,让其到徐州去截击袁术。但程昱发现时,大错已酿成。刘备果然占据徐州,正式背叛曹操。
后来,刘备虽然逃到新野,但是此时的他就好比潜龙出渊,曹操已经无法掌握他的生死。虽然后来,曹操举兵南下荆州,可惜刘备又偏偏遇到了他生命中的贵人诸葛亮,告诉他如何与东吴、曹魏三分天下之策略,并自告奋勇出使东吴,促成吴蜀联盟,在赤壁击退曹魏,曹操因此失去了唯一能一战定天下的机会。
由此可见,如果刘备遇不到诸葛亮,那么三分天下之势未必能形成。为啥?那哥仨的性格使然。
刘备遇事做不到当机立断,比如逃跑途中,诸葛亮曾劝刘备取代刘琮,刘备却因妇人之仁而不忍出手;庞统劝刘备偷袭成都,刘备又不忍心而宁愿选择了折中之策。
关羽自认为天下无敌,从来不将别人放在眼里,即便是孙权,也是如此,东吴和他交往都得顺着他的意思,不然便是横眉冷对,大刀一挥。这样的个性难以与人结盟。
张飞就是个炸弹,一点就爆。这样的个性,很容易中别人的离间计。同时,除了刘备、关羽还能说说他,其他人劝都劝不得,总之不得人心。
诸葛亮慧眼识人,未久便了解他们的个性,常能因材而用。
因此,如果曹操想要快速统一天下,必须除掉刘备,或者除掉辅佐刘备的诸葛亮。如果历史可以重来,曹操至少有三次机会,实现梦想。
一、先刘备一步,暗杀诸葛亮,如此,那哥仨便如断了线的风筝,干不成什么大事,那么,曹操便可以在荆州干掉刘备。如此,他可以占据荆州,沿江而上,占领巴蜀,再掉头进攻东吴,也许根本用不着动手,东吴大臣们可能就会绑了孙权,直接向曹操俯首称臣了。
二、曹操更早一点动手,煮酒论英雄之时,直接掏出七星宝刀,咔嚓一刀绝了后患。至于名声吧,是曹操自己想得太美,指望名留青史。他要知道《三国演义》中自己被定位为窃国贼,还装什么周公呢。
三、曹操还有一次机会,那便是俘获吕布时,和吕布说,杀了刘关张饶其一命。吕布为了活命,可能与那三兄弟大打出手,趁其两败俱伤之时再出手,将他们一网打尽。
阻碍曹操统一天下的战役便是赤壁之战,而提出联合东吴攻击曹魏的就是隐居南阳的诸葛亮。然而,曹操之前未必知道诸葛亮其人,如果他能听取程昱和郭嘉等人的劝告,早日除掉刘备,那么诸葛亮也就没机会出山。如此,试问,天下还有谁能阻止他统一天下的步伐呢?
可惜啊,曹操向来心狠手辣,一生只仁慈了一次,却与天下失之交臂。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