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林则徐指挥鸦片战争,胜负如何?

满清政府技不如人,胆不如人,既使林则徐指挥鸦片战争打赢了,最终只要第二次丶笫三次鸦片战争的一个失败,还是逃脱不了帝国主义强加上的不平等条约。这是帝国主义侵略丶满清政府腐朽不堪的必然结果。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的"海舆图志”介绍了西方工业革命后的迅速发展,却没有引起清政府的高度重视,改变闭关锁国的政策,却传到日本受到启发,通过"明治维新“而迅速走上强国之路,不能不说是中国的悲剧。

林则徐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少有的亮点,拉开了反帝斗争的序幕,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但随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割地赔款通口商,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了黑暗的列强宰割的近代史。

第一次鸦片战争初期,以林则徐为首的中国军人依仗炮台反击英国军舰,迫使英舰退却转向他处。当英舰拿下定海、靠近天津大沽炮台,道光皇帝却吓破了胆,革去林则徐之职,派了琦善向英军求和,英军反而变本加厉,一路横冲直撞,先后侵略镇江丶宁波,侵略宝山丶上海。英帝国用最野蛮的"海盗"方式,逼迫了清政府签订下了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中英南京条约",除了五口通商丶割让香港,还赔偿军费2100万两白银。

英帝国及众列强,把中国当成任人宰割的羔羊,已是铁钉板板。所谓的先进的西方文明对古老的东方文明,痛下杀手,惨绝人寰。满清腐朽,对内残酷剥削,对外卑躬屈膝,丧权辱国。中华民族到了最后的挣扎和反抗,无数志士仁人前仆后继,开始走上了反帝反清的革命道路,救亡图存!

如果林则徐指挥鸦片战争,胜负如何?

能取得小胜,但不能全胜,两国交战不单单是靠两军实力对抗,而是两国综合实力对决。

如果林则徐指挥鸦片战争,胜负如何?

林则徐,字元抚,福建省侯官人,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担任钦差大臣。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受命在广东禁烟。从林则徐的简介可以看出,如他受命指挥鸦片战争结果不会改变,为何?

一、林则徐是文官非武将,临阵指挥非其所长。从林则徐入仕以文官起步,历任的官职均为文官,并无指挥军队作战的经历。因此由其指挥清军不一定会比当时实际指挥部队的武将更好。

二、清朝与英帝国的落后是全方位的,装备及作战思想的落后注定了清朝的失败。装备上,鸦片战争时清军的装备以冷兵器为主,这与清军以热兵器为主的军队存在着鲜明的代差。作战思想上,英军以海权为核心,由海及路对清军发起打击,而清军依然固守陆权思维,对英军灵活的战术疲于应付。因此,装备和作战思想上的落后注定清军必败无疑!

三、清朝防民思想注定无法发动群众对英军发起人民战争。关于这一点,最鲜明的案例就是广州群众的三元里抗英战斗。老百姓运用下雨天的有利时机巧妙的打击了英军,但清朝方面却未能意识到发动群众来抵抗英军。从而丧失了一个打击英军的极佳机会。可见在清朝统治者眼里,老百姓作为被统治的一方是最不受重视的。

以上三点注定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清军必败的结果。但反过来看,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不一定是坏事,至少能让中国人睁眼看到了世界。作为林则徐的幕僚-魏源就是代表。但是很可惜,有识之士看到的世界并未能传达到清朝统治者层面。由此可见清朝的覆灭亦是历史的必然!

如果林则徐指挥鸦片战争,胜负如何?

提起鸦片战争,每一个中国人无不痛心疾首,正是从这时起结束了几千年辉煌的岁月,中国社会从此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百姓从此进入了永无天日的水深火热的生活。也正是鸦片战争打开了国人的眼界,打开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大门,有识之士从此开始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历史纵然没有如果,但每个人都有可能创造历史,林则徐就是一位创造历史的英雄。

鸦片战争,让我们先回到19世纪30年代,对照中西方的政治制度,统治阶层,经济类型,国家发展趋势等因素,回顾战争双方。

对于19世纪30年代,西方的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借着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革新,日不落帝国已经基本形成,国家工业逐步代替手工业,工业总量全球第一,老牌海上强国地位早已奠定。法国虽然没有英国的辉煌,但紧随英国的步伐,工业革命进程稳步推进,工业总量全球第二。美国作为后来者,虽然起步较晚,在英法的斗争中取得胜利,但借工业革命的快车,国内形势一片大好,经济发展劲头强劲,各方面正在照着英法的模式完善。

繁荣的经济发展更多是政治制度符合社会发展的结果导向,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完全被西方接受,封建王朝统治已经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总统,议会,专治变为民主决策。资本主义制度促使资本主义经济强劲的势头,对于市场强烈的需求,过剩的产能,西方大陆的消费力已完全无法满足,海上强国的实力使得全球范围内寻找市场变为可能。

与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制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方沉睡的封建王朝制度,19世纪30年代距离满清入关已经过去了近二百年,历经数代君主,曾经励精图治,开疆拓土的君主似乎已经不见踪影,安逸的天朝上国梦想萦绕在帝国的上空,除了林则徐,魏源等人,似乎所有人都相信全世界中国最大。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原始的手工业,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依然是这个国家的主要经济模式。满清八旗早已颓废不堪,汉军八旗同样军备松懈,长毛大刀依旧是主流兵器,长江水师没有蒸汽舰船,火炮不论是口径还是射程早已落后不看。

鸦片战争与其说是东西方两个国家的战争,倒不如说是两种政治制度的碰撞,不幸的是没落封建制度对决新兴资本主义制度,结果自然不言自明,割地赔款在所难免。虽然英雄奋起反击,但总归难以改变结局,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回到我们的民族英雄林则徐身边,首先他是一名清政府官员,他首先要维护的是清政府的统治,这是他的使命同时也是他的宿命。其次,林则徐指挥鸦片战争又能怎么样呢,鸦片战争开始因为林则徐对广东海防筹备防范,英国舰队无机可乘。可紧随着战争推进,多位将军壮烈牺牲,能说他们没有尽力吗,当然不能,就连广东三元里的百姓都自发抗英,可见群情激愤国人愤怒,同仇敌忾。历史没有让林则徐全程参与鸦片战争,或许给他目睹鸦片战争全过程的机会,虽然身怀报国之志,早已放眼世界,可没落的封建王朝,上层阶层腐朽统治,家国天下的落后观念还是压倒了一切。纵然我们的英雄投身鸦片战争,或许只会多增加一座英雄的墓碑,但改变不了他伟大的丰碑。林则徐,注定千古留名,因为他是英雄,是拯救中华民族的英雄。

让我们警钟长鸣吧,落后就要挨打,不忘初心,继续奋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继承英雄之志,振兴中华!

如果林则徐指挥鸦片战争,胜负如何?

雅片战争是清军与英军的军事实力之间的对抗,要判断满清王朝能否获胜,就得全面了解清军当时的军事力量与英国远征军的力量进行评估,才能确定,而不是一个人就能决定了战争的胜负。

清军入关后,闭关锁国,一直延用明朝时期的土枪土炮,到鸦片战争时,其中所使用的鸟枪还是仿造明代的“鸟统、佛郎机”,而设计是从十五世纪葡萄牙发明的火绳枪而来,而英军此时装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两种军用枪,一种是伯克式前装滑膛燧发枪,一种是布伦士威克式前装滑膛击发枪。整整落后西方200 年。

再从清军使用的火炮看,同鸟枪一样延用明朝时期的火炮,依旧是仿制十七世纪西方的加农炮系列。采用落后的泥模工艺,铸件毛糙,射程近,精确度低。

而此时英国的工业革命,在铸炮工艺上采用先进的铁模镗床切削加工技术,射程远,精准度高。

再从炮架、炮弹火药对比差的不知多少。

清军广东提督关天培当时采用的还是明朝时粗劣的火药配方,与英军高浓缩火药相差太多。

英国海军当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舰船部队,官兵训练有素,而清军水师依然采用木制风帆动力,根本不在一个档次。船舰水平悬殊的差距对比,使清军全面败于英军。

战争是国力实力的对比,而林则徐还相信于大清国的实力,根本就不了解当时世界军事发展的动向,失败是自然的,谁也无法改变当时的局势。因此,只有国家综合实力强大,才能不被人欺凌,中国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如果林则徐指挥鸦片战争,胜负如何?

如果林则徐指挥打这场鸦片战争、胜的把握很难说、原应是清政已经在走下跛路。林则徐报国之心是肯定的、但是清政府巳经没有能力来支撑这场战争。胜败很难辽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