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玄武门已胜利,为啥还要杀兄弟?

在政治斗争中,尤其是官庭之争,兄弟反目到了水火不容的残酷。李世民等胜利了,也容不下对手的一草一木,欲斩草除根,不留一丝隐患。比如明朝朱棣,从侄子手里夺得了帝位,因不见侄子的不明状况,据说叫郑和大舰队跑到南洋打听。只要侄子存在一天,朱棣就寝食难安。怕的是对手东山再起,江山得而复失。

政治斗争,特别是权利之争,在皇家和江山中是显得残酷无情,既使是手足之情,也是不留一丝一毫的怜悯。

李世民玄武门已胜利,为啥还要杀兄弟?

封建社会是家天下,争权夺势父子兄弟相杀有时是避免不了的,因为皇帝就一个,想当皇帝就得战胜竞争对手,争来争去,兵戎相杀,消灭对方。封建社会阴谋篡权夺位是大逆不道的死罪。

李世民杀兄弟也属上述现象。

1、626年7月2日,李世民率人入朝,在玄武门设下埋伏,李世民射杀了李建成,尉迟恭射杀了李元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是窦惠夫人所生,同父同母的。李世民同父同母兄弟还有卫王李玄霸(李元霸)病死。李建成5个儿子和李元吉5个儿子也全部被杀死了,是担心这两人儿子们长大后得势复仇。

2、李渊的第六子李元景,李世民同父异母姓弟弟,在唐高宗永䘗四年,653年坐与房遗爱谋反罪赐死。

3、李渊的第七子李元昌,李世民同父异母弟弟,在贞观十七年,643年卷入太子李承乾谋反案被杀。

4、李渊有22个儿子,李渊太原起兵前卫王李玄霸和楚王李智云已死。第八子酆王李元亨早死、第九子周王李元方早死、第十子徐王李元礼病死、第十一子韩王李元嘉反对武则天,被杀、第十二子李元则病死、第十三子郑王李元懿病死、第十四子霍王李元轨反对武则天被杀、第十五子虢王李凤高病死、第十六子道王李元庆病死、第十七子邓王李元裕病死、第十八子舒王李元名被丘神绩陷害被杀、第十九子鲁王李灵䕫武则天时谋反泄密自杀、第二十子江王李元祥早死、第二十一子密王李元晓早死、第二十二子滕王李元婴活55岁,自然死亡。

5、李世民有21个兄弟,玄武门之变杀死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玄武门之变后处死了弟弟李元昌。李世民虽然杀死李建成、李元吉,但对两人手下人还是大度不错,像李建成下属魏征、薛万彻、冯立等没有受到影响,还得到了重用。

李世民玄武门已胜利,为啥还要杀兄弟?

永绝后患了解一下。

李世民为了能保住自己的位置,可不单单只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两兄弟,只要是和他们有血缘关系的人都给杀没了,其中包括李元吉的五个儿子和李建成的五个儿子。

尽管弑兄逼父这一事件成了李世民一生的污点,也成了一段难以言说的尴尬历史,但是我们如果仔细回看那段历史,整理一下当时的时势环境,或许也能够体谅一下李世民了。

二子争储,李建成下死手在先。

我想,如果没有发生以下的几件事情,或许李世民也不会一箭射死李建成。

  • 1.李建成谋杀未成,反而向李渊打小报告

有一次李渊在京城南面设场围猎,李渊命令三个儿子(即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骑马射猎,角逐胜负。

这个时候李建成把他的一匹胡马让李世民试乘,李世民骑着这匹胡马打猎时,没想到这匹马忽然尥起后蹶,想摔死李世民,还好李世民身体素质好,应对了过来,才没有发生意外。

此事过后,李世民便对其心腹宇文化及说:他打算借助这匹胡马害我,但人的生死自有命运决定,就凭他们能够伤害到我吗?

这话被李建成听到之后,他便向李渊去打报告了,李建成让李渊的妃子对李渊说:秦王自称:上天授命于我,正要让我去做天下的主宰,怎么会白白死去呢!

李渊身为皇帝,听到李世民想要做天下主宰这种话必然会生气,于是便传李世民面见,李世民只能摘去王冠,伏地叩头,各种解释。

  • 2.竞争愈加强烈,李建成下毒于李世民

在发生骑马这一事后,李世民发现李建成的担子越来越大了,他担心再这么下去迟早会发生变故,于是他派张亮,王保等人前往洛阳,暗中结交各路豪杰,方便以后应急之用。

后张亮被李元吉以图谋不轨之名告发,张亮被交付法官考察验证,李世民也被李建成邀请去喝酒。

喝酒途中,李世民突然感到心痛,并吐血数升,后由淮安王李神通搀扶回宫。

建成夜召世民,饮酒而鸩之,世民暴心痛,吐血数升,淮安王神通扶之还西宫。——《资治通鉴》

这是李建成第二次想杀李世民了,并且还是明目张胆之下。

这一事件后,李渊怕两个儿子之间再发生这种事情,于是想派李世民回他的基地洛阳,但最后还是耽搁了。

李建成的势力太大,不得不杀。

李建成除了有李元吉和李渊的帮衬外,他的手下还有一大批人物,如被称为“一代名相”的魏徵、唐初名相王珪、初唐四大家之一的欧阳询,以及大破高句丽的名将薛万彻,如果李建成一日不死,势必还有东山再起的一天。

最重要的是李渊偏向的是李建成这一边,还赞同李建成杀李世民,这样一来李世民就不得不先下手为强了,我想李世民如果不先动手,死的就是他自己了。

玄武门之变也奠定了李世民太子的地位,两个月后李渊让位于李世民,李世民登基。

李世民玄武门已胜利,为啥还要杀兄弟?

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中的胜利实际上带有几分侥幸,第一是计划实施的非常顺利,太子和齐王顺利进入了玄武门,来到了临湖殿伏击圈。第二是面对突发情况处理得也很及时完善,冯立率领两千人马攻打玄武门,敬君弘以一人之力顽强挡住了进攻,为消灭太子齐王两人赢得了时间。第三,李渊顺利交权。第四,外围的建成余党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这几个问题一旦处理失当,发生纰漏,李世民的登基都不会如此顺利。至于为什么要杀死兄弟,理由如下:

第一,借口问题。玄武门事发后,李世民派遣尉迟敬德前去见李渊,当时的情况据史书记载“上方泛舟海池,世民使尉迟敬德入宿卫,敬德擐甲持矛,直至上所。上大惊,问曰:“今日乱者谁邪?卿来此何为?”“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恐惊动陛下,遣臣宿卫。”在打着太子齐王作乱的借口下,就必须处死太子和齐王,不能让他们再见到任何人,说任何话。因为一旦他们开口,这个谎话就圆不上了。到时,李世民恐怕就会灭更多人的口来填补这个谎言。所以,在这个旗号下,两人必须死。

第二,阻挡东宫士兵。当时,东宫和齐府的两千人马已经得到了动静,将军冯立正率兵前往玄武门与守将敬君弘苦战。当时敌众我寡,敬君弘自己也死于军中。但在危机时刻,李世民杀死太子与齐王,割下首级挂出宣武门。救援部队看到主公已死,攻城已经没有实际意义,才开始作鸟兽散,逃出京城,解了李世民的危机。所以,李世民杀死兄弟二人也起到了保护自己的作用。

第三,斩草要除根。打蛇不死反被蛇咬的例子比比皆是。隋朝的杨广通过阴谋诡计陷害兄长坐上了太子的位置。但是,最后还是让隋文帝发现了杨广的野心,想在最后关头让废太子杨勇复位,是杨广得到消息辣手弑父才平定下来,顺利登基成为隋炀帝。他上位的第一件事就是杀死杨勇,永绝后患。皇位之争想来都是必须以肉体消灭为最终结局。李世民不仅杀了兄弟太子建成与齐王元吉,还诛杀了他们所有的儿子。就是为了防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情况出现,只能说无情最是帝王家,此言不谬。

李世民玄武门已胜利,为啥还要杀兄弟?

李世民不杀他兄弟,自己坐不稳宝座,后患无穷。他兄弟也会杀他,皇帝宝座谁不想坐呢?

李世民玄武门已胜利,为啥还要杀兄弟?

两千年的封建专制社会,整个国家士民都是皇帝一人之私产而已。

对于皇帝而言,合法性正统性是首当其冲的要要之要务!

李世民是通过武装政变,杀死太子这个法定第一序位的皇帝继承人,逼迫李渊这个老皇帝,才成为现任皇帝的。

由于继位的不合法,李世民的皇权就会收到非议也反抗。反对的势力,第一优先选择就是故太子李建成的子孙,任何存世的建成儿子或者孙子,都对李世民构成直接的竞争关系,一旦举事成功,则可以以恢复正统为名义,颠覆李世民政权。追随建成子孙的人,则可成为开国功臣,这种诱惑在古代是致命的。

退而择其次,则李元吉子孙亦可,条件是建成子孙皆殁。元吉子孙夺取政权,亦可以称李世民为反贼,天下人亦易认同之。

对于李世民而言,嫡子中,不可再存在任何漏网之鱼,斩草必除根,而且既然做了,那么最好全天下都要知道他已经干掉了建成和元吉的全部男性子嗣。

至于李渊后来给他添的那么些弟弟妹妹,因为非嫡子,在讲究秩序的封建皇权社会,已经无足轻重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