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作为战列舰的巅峰,诞生那些著名的战列舰?它们结局怎么样?
战列舰“大舰巨炮”时代的余晖!
▲(战列舰主炮开火瞬间)
在整个第2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各国大规模战争的驱逐,当时世界上各种先进的科技都被用于发展军事武器,也造成了当时全世界的军事武器装备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进步。无论是飞机还是大炮,甚至是更加先进的航母、导弹,在第2次世界大战时期不管是所建造的数量还是质量,都达到了一个巅峰时期。
而在二战当中的战列舰发展情况,也达到了一个最巅峰的规模,比如日本当时所建造的大和级战列舰,无论是其装甲的厚度、整艘舰的吨位、主炮口径,无疑是目前世界上建造过的最为庞大的战列舰。而在第2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期,有着“大舰巨炮”之称的战列舰,在当时还是世界各国海军的绝对主军舰类别。而到了二战的中后期,也就是1940年后的时期,由于世界各国发现了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其攻击能力无论是距离、还是舰载机对敌方舰艇编队的密集火力打击,都已经远远超过了战列舰所发挥的战斗力。
而战列舰慢慢的只能成为航母舰载机的“海上靶舰”,面对舰载机群的狂轰滥炸,战列舰在当时几乎没有任何有效的还手之力。所以从那个时期开始,航空母舰就到了“翻家农奴”把歌唱的时候,一步步地取代了战列舰作为海上霸主的宝座。
德国“俾斯麦”级战列舰!▲(德国海军的“俾斯麦号”战列舰)
“俾斯麦级”战列舰,最著名的就是它的1号舰“俾斯麦”号了,在1939年下水的时候,“俾斯麦号”战列舰以满载排水量达到5万吨的吨位,已经超过了英国当时所装备的“胡德号”,成为当时世界上吨位最为庞大的作战舰艇。
而说到“俾斯麦号”战列舰最后的结局,也可以说是虽败犹荣,最可悲的是“俾斯麦”号战列舰的第1次作战任务,也成为了它最后一次出海作战任务。在这一次海战当中,“俾斯麦号”战列舰利用5次主炮齐射,击沉了英国海军当时吨位最大的战列巡洋舰“胡德号”,造成了“胡德号”战列巡洋舰1000多人的死亡,全舰只有三人成功获救。而后,“俾斯麦”号战列舰遭到了英国当时,各个海域调集的大量舰艇围攻,包括了当时英国的本土与地中海舰队。最后,“俾斯麦”战列舰战列舰在承受了近30枚重炮弹,以及多枚鱼雷的击中,已经毫无还手之力的“俾斯麦”号战列舰只能选择沉没。这艘战列舰是当时纳粹德国,最为先进的海上作战力量,虽然第1战就被盟国军队所击沉。
但是“俾斯麦号”在内见再承受了几倍于自身的敌军军舰攻击,依然能够坚持了不少时间,并且还击沉重创了英国不少的重要军舰,以此可见,“俾斯麦号”战列舰真的可以称得上是虽败犹荣。
美国海军的“衣阿华级”战列舰!▲(美国“衣阿华级”战列舰)
说到美国在二战时期所装备的“衣阿华”级战列舰,可以说这是全世界各方面军事技术最为先进的一款战列舰。虽然它的吨位与火炮口径并不是最大的(最大的是日本大和级战列舰),但无奈它在二战时期建造的时候,就已经搭载了较为先进的雷达搜索系统,这是当时日本大和级战列舰无法比拟的。
更不要说,在二战结束之后,经过现代化升级改装的“衣阿华级”战列舰了。在冷战时期,经过改装后的“衣阿华级”战列舰,甚至可以搭载当时最为先进的战斧巡航导弹32枚、以及16枚鱼叉反舰导弹,可以说这个时期的衣阿华及战列舰,已经算得上是世界史上的巅峰之作了。 ▲(美国“衣阿华级”战列舰主炮)
“衣阿华级”战列舰完全建造完成的有4艘舰,这4艘衣阿华及战列舰经历的多次的退役、以及重新服役。比如在1949年退出现役的新泽西号、衣阿华号、威斯康星号,在1951年由于战争的需要,被美国海军重新启封编入现役。而到了1958年,全部的四艘衣阿华级战列舰又全部退出现役,到了1968年“越南战争”爆发的时候,其中的新泽西号又被重新启用编入现役。 ▲(成为海上浮动博物馆的衣阿华级战列舰)
这样断断续续的多次退役、服役,一直持续到了90年代的“海湾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正处于退役状态的衣阿华级战列舰,又被重新启用并入现役。一直到了2006年,美国海军将衣阿华号退出现役后,这标志着4艘衣阿华及战列舰已全部退出美国海军现役行例,成为了海上浮动博物馆。
日本“大和级”战列舰!▲(日本大和级战列舰)
满载排水量高达7.2万吨的“大和级”战列舰,在建造成功之时,无疑是当时就日本帝国海军的骄傲,它拥有着全世界战列舰中最大的吨位、最厚的装甲、以及最大口径的主炮。在某种程度上,日本所建造的“大和级”战列舰,也可以称得上是战列舰史上的巅峰之作。
在1941年,“大和级”战列舰的首舰“大和号”服役,它的2号舰“武藏号”于次年服役,旧日本帝国海军一直将这级战列舰当做“精神寄托”、“镇国之宝”,在服役后的两三年时间内,根本就没有随意将“大和级”战列舰派出执行作战任务。 ▲(正在试航中的大和级战列舰)
1944年,与“大和号”战列舰共同执行作战任务的“武藏号”,在“莱特湾海域”准备攻击盟军登陆作战舰队的时候,遭到了在菲律宾附近游荡的美国航空母舰上,起飞的大量舰载机围攻。“武藏号”战列舰受到了美国海军舰载机的,多个波次攻击的17颗重型航空炸弹、以及19枚鱼雷的准确命中。“武藏号”战列舰在承受美国海军舰载机半天的攻击当中,于本年的10月24号傍晚在菲律宾附近海域沉没。 ▲(正在吊装舰载水上飞机的“大河级”战列舰)
而到了1945年,这一级别仅剩的一艘“大和号”战列舰,接到了日本海军下达对盟军执行自杀式攻击的任务。“大和号”战列舰在向冲绳岛方向出击的时候,遭到了美国海军近400架舰载战斗机的狂轰乱炸。在两个小时不到的时间内,“大和号”战列舰就被多枚鱼雷、以及重型航空炸弹击中,根本无力回天的“大和号”战列舰就此沉没。
而在1940年开工建造的“大和级”战列舰3号舰“信浓号”,在中途又被重新改建为“信浓号”航空母舰。
“军器战位”
二战作为战列舰的巅峰,诞生那些著名的战列舰?它们结局怎么样?
二战时期随着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巨大成功,航母的作用被开发出来,从此以后航母成为海军最仰仗的军舰,而作为红极一时的战列舰最终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我们今天就以当时最强大的战列舰大和号为例讲述它悲惨的结局。
二战最强战列舰是日本的大和级但只有2艘大和级战列舰只有大和号和武藏号建成,本来计划建造4艘但最终只完成了这两艘。大和号是1941年12月编入日本联合舰队,武藏号是1942年8月编入日本联合舰队。为什么说它们是世界最大战列舰,因为两艘舰的满载排水量都达到了7.2万吨,国产航母辽宁舰排水量也只有6.5万吨,也只有美国现役的10万吨级核动力航母才能超越它们,这足以说明两艘舰的庞大。
大和号的战斗力也非常的强大,首先是三座三联装450mm口径的舰载火炮,其每颗炮弹有1.5吨重,威力巨大。副炮为四座三联155毫米口径舰炮,还有12座双联装127毫米舰炮,;45座三联装、21座单装25毫米高炮,两座双联装13.2毫米机枪,舰桥旁边围满了密密麻麻的各型火炮,整个战列舰几乎是全副武装。
战列舰终将退出历史的舞台大和级也全部沉入大海大和级战列舰虽然拥有巨大的吨位、强大的火力、厚重的铁甲,但作为被历史淘汰边缘的军舰其结局也是非常悲惨的。武藏号在1944年10月攻击莱特湾的战役中被美国航母起飞的舰载机群攻击,在遭受了19枚鱼雷和17枚400公斤级TNT当量的航空炸弹打击后,最终倾斜覆没。
大和号成为大和级最后一个战列舰,但它也没有逃过沉没的命运。1945年4月7日在美军58特混编队386架飞机多波的轰击下,最终沉没在大洋之中。大和号身中10枚鱼雷和24枚重型航空炸弹,这艘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战列舰结束了自己短暂的旅途。
总结在航母兴起的时代,这种装甲笨重机动性差没有充足防空火力和雷达探测支援的战列舰最终还是退出了海军的大舞台。自此之后巡洋舰和驱逐舰成为航母之后最强大的军舰,而航母的作用被充分开发出来,成为海军最主力的军舰。
到了战争后期日本的工业体系已经很难支撑它把如此庞大的大和级战列舰制作完善,因此大和级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反而浪费了日本的诸多资源,相比较而言还不如去开发航母补充舰载机来的更实惠。
二战作为战列舰的巅峰,诞生那些著名的战列舰?它们结局怎么样?
凭借威力巨大的舰炮、坚固厚重的钢甲和强劲的动力,战列舰一度横行世界海洋,是海洋强国维持海上霸权的武力象征。然而,当战列舰在二战时期达到巅峰的同时,也迅速被航母所取代,因此二战也可以说是战列舰最后的辉煌。那么,二战历史上诞生了哪些著名战列舰呢?简单介绍其中的五艘。
日本“大和号”:最终被美海军击沉“大和号”是日本大和级战列舰中最大的一艘,同时也是人类海军舰船史上最大的一艘战列舰。该舰于1937年11月4日开始动工建造,历时近三年,最终于1940年8月8日下水,然而这艘曾被寄予厚望的战舰,却并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作为一艘战列舰,“大和号”的满载排水量高达7.28万吨,且全身覆盖了大量装甲,舰身的重要部位更是能够经受住460毫米大炮的轰击。火力方面,该舰装备了三座三联装460毫米口径舰炮,以及四座三联装155毫米舰炮(后拆除两座),6座双联装127毫米舰炮(后增加6座),以及45座三联装、21座单装25毫米舰炮和两座双联装13.2毫米机枪, 被配备舰载机7架。
“大和号”从1941年10月开始试航,并于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当日试航结束,后于1941年12月16日正式竣工服役,被编入日本联合舰队,并于次年2月12日取代长门号成为旗舰。此后虽然在1944年先后参加了马里亚纳海战和莱特湾海战,但始终没有亮眼的表现,而薄弱的防控能力又迫使其进行了改装。
1945年4月5日,“大和号”奉命参加“天一号作战”命令,即以大和号吸引美军战机攻击,从而掩护日军战斗机向美国军舰发动自杀攻击。4月7日12时30分,“大和号”在九州岛西南海面遭到美军舰载机攻击,在持续十余分钟的战斗中,先后被命中10枚鱼雷,24枚炸弹,最终于14时23分沉没于九州岛西南。
大和号的姐妹舰,同属大和级战列舰的“武藏号”,命运与大和号相差无几,于1942年8月5日竣工的武藏号,同样始终未能展现出应有的战斗力,并最终于1944年10月的莱特湾海战中被击沉。
德国“俾斯麦号”:第一次出任务就被围攻击沉俾斯麦号战列舰,是纳粹德国上台后研制的第二型战列舰的首舰,同时也是德国海军历史上建造的最大战舰。该舰于1936年7月开工,最终于1940年8月24日建成服役,满载排水量高达5.09万吨,是当时除日本大和级战列舰之外吨位最大的战列舰,而其造价甚至还要高于大和级。
服役后的“俾斯麦号”,遭遇其实比日本的“大和号”也好不到哪里去。1941年5月18日,“俾斯麦号”奉命参加莱茵演习行动,这是“俾斯麦号”第一次参加任务,谁也没想到的是,竟然也成为了最后一次。5月24日,“俾斯麦号”遭遇到了英国拦截舰队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及胡德号战列巡洋舰,虽然仅用时不到十分钟便击沉了英国皇家海军旗舰胡德号战列巡洋舰,但也被威尔士亲王号击伤,而这为其此后被围歼埋下了伏笔。
遭遇战后,英国海军调集了42艘战舰围歼“俾斯麦”号,其中包括2艘航空母舰、3艘战列巡洋舰和5艘战列舰。5月25日,“俾斯麦号”为掩护“欧根亲王号”,主动迎向了追击的英军舰队,虽然与英国舰队纠缠到了5月27日,但自己也被炸毁了右舷的方向舵,直接导致舰船失去了控制,无法继续摆脱英国舰队的追击。
1941年5月27日清晨,“俾斯麦号”被英国海军主力舰队追上,然而交战开始,“俾斯麦号”便因舵机失灵、航向不定而根本无法有效还击,在长达两个小时的围攻之中,“俾斯麦号”最终沉入大西洋,包括海军上将吕特晏斯在内的2200名官兵全部随舰沉没溺毙而亡,仅有111人获救。
美国“依阿华号”:多次参战,最终成为浮动博物馆依阿华号战列舰(舷号:BB-61),是美国二战期间建成的吨位最大的一级战列舰“依阿华级”的首舰。该舰于1940年6月27日开始建造,并于1943年2月22日正式服役。相较于前两艘战舰来说,“依阿华号”的命运无疑好了很多,不仅先后服役三次、多次参战,且最终得以保存了下来。
“依阿华号”第一次服役后,先后被编入航母特混舰队和太平洋第五舰队、第七舰队,参加了阿留申群岛战役、马绍尔战役、马里亚纳群岛战役、莱特湾海战等战役,先后击落日军飞机66架,击沉2艘驱逐舰、1艘巡洋舰、21艘运输船,重创一艘战列舰,撞沉一艘遭到重创的日军潜艇。并在1945年9月,在东京湾见证了日本签字投降仪式。
二战结束后,“依阿华号”曾于1949年被封存备用,直到1951年朝鲜战争爆发后,得以再度服役,主要负责炮击北朝鲜运输路线及工业重镇。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后,“依阿华号”被调回大西洋,并参与包括反击行动在内的北约海军演习。后于1958年被编入预备役,再次封存,并在1982年10月至1984年4月接受现代化改装。
1984年,“依阿华号”第三次服役,集中在大西洋、地中海与海湾巡航。“两伊战争”期间,依阿华号参与挚诚意志行动,协助保护科威特的油船免遭两伊攻击。此后又于1990年10月26日再度退役,并2006年被彻底除籍,后在2012年正式成为浮动博物馆对公众开放。
美国“北卡罗来纳号”:先后十五次参战,现为展舰北卡罗来纳号战列舰(舷号:BB-55),是美国自1922年华盛顿海军条约签订之后第一艘建造的战列舰,也是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的首舰。该舰于1937年10月27日开始建造,并于1941年4月9日建成服役,后因“珍珠港事件”而增加了防空性能。
与“依阿华号”不同,“北卡罗来纳号”参加的主要战役都在二战期间,其参加的第一场战斗便是1942年8月24日至25日的东所罗门群岛之战,此战它充分发挥了高射炮火的威力,击落日机7架,而自己仅有一人阵亡。此后一段时间内,该舰主要担任巡航任务,很少直接参与战斗。
1943年11月末,“北卡罗来纳号”被编入第50特混编队,参加了11月20日对吉尔贝特群岛的攻击,并于12月1-8日与其它5艘战列舰一起炮击了瑙努岛上的日军机场。1944年1月又被编入第58特混编队,参加了马绍尔群岛登陆战役,后于6月6日又参加了马里亚纳群岛登陆战役,6月25日支援了航空母舰对关岛的攻击。
1945年,“北卡罗来纳号”又参加了对硫磺岛的炮击,后于同年3至4月对参加冲绳登陆作战的航母提供空中掩护,并击退了数百架自杀飞机的攻击,之后还曾加入第3舰队对日本本土诸岛进行攻击,并于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见证了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北卡罗来纳”号在太平洋战场长达3年的战争岁月里,共航行30余万海里,参加过15次战役和重大战斗活动,荣获多枚战役铜星纪念章。战争期间,它进行过9次对岸炮击,击沉1艘运兵船,击落击毁24架敌机,营救过坠落的海上的美国飞行员,而它自己仅有10舰员阵亡,67人负伤,可谓以极小的代价取得了巨大战绩。
战争结束后,“北卡罗来纳”号于1947年6月27日退役,并于1961年6月1日正式被除名,后被北卡罗来纳州和维尔明顿的一些知名人士花33万美元买下了这艘舰。1961年10月2日,“北卡罗来纳”号被拖至北卡罗来纳州费尔角河的一个永性泊地,并被正式作为一艘战争纪念舰供人参观,它也是世界上修复装饰最好的展舰之一。
美国“密苏里号”:二战受降战舰,现为博物馆舰“密苏里号”战列舰(舷号:BB-63),是美国依阿华级战列舰的第四艘,该舰为美国最后一艘建造完成,最后一艘退役的战列舰。该舰于1941年1月6日开工建造,并最终于1944年6月11日正式服役,该舰先后两次服役,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和海湾战争。
1944年,“密苏里号”服役后被编入太平洋舰队,先后参加了硫磺岛战役和冲绳岛战役,并在冲绳岛战役中先后遭遇两次日本自杀式攻击,激战中击落日军战机一架,击伤两架,并引导击沉日军伊56号潜艇。1945年9月2日,日本在停靠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上,签订投降文件。后曾参加朝鲜战争,掩护联合国军在兴南的撤退。
朝鲜战争后,“密苏里号”曾于1955年2月26日退役,直到1981年美国提出扩军计划,“密苏里号”再度被修复并进行现代化改造升级,后于1987年5月10日重新加入现役。1987年,“两伊战争”期间,“密苏里号”参与挚诚意志行动,协助保护科威特的油船免遭两伊攻击。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后,“密苏里号”开赴波斯湾对伊拉克实行海上封锁,并参与对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附近和科威特沿海伊军目标的攻击。
1992年3月31日,“密苏里号”正式退役,并于1998年被转交给了位于夏威夷火奴鲁鲁的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纪念协会。1998年6月22日,战舰从华盛顿州的Bremerton转移到珍珠港,停泊在福特岛旁,并于1999年1月29日开始向公众开放。
除了以上战舰之外,二战的著名战舰其实相当多,例如日本的“陆奥号”、“伊势号”、“日向号”,英国的“胡德号”、“反击号”、“约克公爵号”、“伊丽莎白女王号”,德国的“施佩伯爵号”、“提尔皮茨号”、“沙恩霍斯特号”,美国的“亚利桑那号”、“华盛顿号”、“阿肯色号”,意大利的“罗马号”,法国的“巴黎号”等。
二战作为战列舰的巅峰,诞生那些著名的战列舰?它们结局怎么样?
首推日本海军的大和级战列舰,七万吨的排水量,三座三联装460毫米主炮令其成为所有服役战列舰中的翘楚,不过1944年,1945年武藏,大和先后葬身在美国海军舰载机部队的打击之下。
其次是美国海军的北卡罗来纳,南达科他,衣阿华三级共计10艘战列舰 ,在多个战场同轴心国交战为美国海军立下汗马功劳,战后仅有四艘衣阿华级战列舰被保留。
第三为意大利海军的维内托级战列舰,不过由于意大利人糟糕的海军战略以及英国皇家海军的强势这款战列舰在历史上的表现乏善可陈,其中罗马号被德国人的弗朗茨X型炸弹击沉。
第四则当属法国海军的黎塞留级战列舰,其中黎塞留号被编入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参加对日作战战后很快退役,二号舰让巴尔号则在战后才完工,成为了最后一艘竣工的战列舰。
二战作为战列舰的巅峰,诞生那些著名的战列舰?它们结局怎么样?
法国的黎塞留沉自己人手里了
日本的大和号战沉了
德国导弹俾斯麦战沉了
美国的衣阿华级进行了现代化改装,进入预备役
德国的俾斯麦战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