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战中,美国若不投原子弹,苏联会向日宣战吗?

在大家的意识里,都会以为第2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是美国向日本使用了,当时刚刚研制出来的原子弹所导致。觉得日本在看到美国仅仅两颗原子弹,就造成了日本本土几十万军民伤亡,以及两个城市被毁、各种损失不计其数,所以觉得日本在最后关头,是因为畏惧美国的原子弹而宣布无条件投降。

实际上这么说也对,但日本在最后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原因,不止只有美国原子弹的因素。因为在美国向日本投放了第1颗原子弹后,当时的日本军国主义还是没有一点投降的意思,日军一直抵抗到了,美国再次向日本投放第2颗原子弹,以及苏联出兵团灭了盘踞在我国东北的关东军后。

这时的日本才意识到了,战争已经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除了无条件投降外,那只有等着被灭国。

那么,如果美国不向日本投放原子弹,在二战末期的苏联会向日本宣战吗?实则我觉得,美国在二战末期向不向日本投放原子弹,苏联都会向日本宣战,主要目的就是将日本所占领的亚洲大陆东北部地区“收入囊中”。

而要说到没有美国的原子弹,苏联到底会在什么时期向日本宣战呢?我觉得肯定会在美国快要将日本击败那一刻,在觉得日本已经没有了一战能力的情况下,苏联肯定会立刻向日本宣战,并且出兵进攻盘踞在亚洲大陆东北部的日军。因为美国在原子弹没有研发成功的时候,美国也有进攻过,在日本本土范围内的冲绳岛,而结果非常残忍,冲绳岛战力让美军的进攻部队大受损失、伤亡惨重。所以当时的美国政府预计,如果美军想要进攻占领整个日本本土的话,可能可能要付出超过150万士兵的伤亡代价。

美军肯定接受不了这样的大规模伤亡,但是也总不可能就此让当时的日本“逍遥法外”吧。所以当时的美国就搞了个四国分割占领的计划,邀请中、苏、英三国与美军一起共同出兵日本,目的就是为了在能够灭掉日本的情况下,大量减少美军士兵的损失。而当时的苏联参与的欧洲战场上,“德国”这个敌人已经被灭,该吃的肉已经吃完了。而在它远东地区的亚洲,眼看着日本败局一定,苏联却是一点好处还没有捞到。

先不管有没有四国共同出兵占领日本这一计划,也先不管美国有没有造出原子弹的问题,当时的苏联却早已经在远东地区的“蒙满”边境上陈兵百万,其矛头就是准备在亚洲东北部地区捞点好处。

所以,无论美国向不向日本投放原子弹,在二战末期苏联肯定会向日本宣战并且出兵的。而当时的苏联迟迟不肯出兵与日本正式开战,其实就是在等待一个时机,一个能够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够吃到肉、喝到汤的时机。

比如历史上的美军向日本投放原子弹,或者是美军何时正式攻进日本本土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就知道好机会来了。因为苏联觉得连本土都快保不住了,就不相信日本还会管得着占领地得失。

再者,如果这个时候苏联还不动手的话,带到美国将整个日本搞定之后,别说喝汤吃肉了,腾出手来的美国甚至连香味都不会给苏联闻到。

头条“军器战位”报道!

作者:牧小明

编辑:牧小明

发布:牧小明

作者 : 感谢我们生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愿世界没有战争。

声明:本文素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军器战位:关注每天为你讲解军事武器装备知识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关注我,“军器战位”每天讲解军事知识

在二战中,美国若不投原子弹,苏联会向日宣战吗?

一定会,但肯定会晚一点。因为他们争夺二战的胜利果实是以战功为基础,所以为了多分点,对小日本这个当时唯一的对象肯定会宣战并战而胜之的。至于苏联晚一点对日宣战就更可以理解了:美国已经放原子弹了,日本马上就投降了,如果不马上出兵对战胜日本就和自己没多大关系了。二战两个战场,美国打了一个半,苏联只打了半个,分果实的时候肯定会吃亏的!

在二战中,美国若不投原子弹,苏联会向日宣战吗?

美国是在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向日本分别投放了两枚原子弹,一枚代号“小男孩”8月6日投向日本广岛,三天后又投放一枚代号“胖子”,投向日本长崎。而苏联向日本宣战是在1945年8月8日,这个时间正好是美国向日本投原子弹的时间,其实从时间上来说,这个问题答案已经很清楚,即使美国不投放原子弹,苏联也会向日本宣战,其实苏联向日本宣战,并不是因为美国投放原子弹,早在雅尔塔会议上,苏联就答应盟军,在战胜德国1至3个月后,向日本宣战。斯大林当着罗斯福、丘吉尔的面向全世界说出的话,也确实不是一句虚言。

但是大家要考虑清楚,苏联也不是省油的灯,尤其是经过与德国的战争,自己内部损耗很大,怎样才能正面出兵,又能保证自己利润最大化,这是当时斯大林考虑的问题,其实这也是斯大林迟迟不向日本宣战的理由。

苏联拒绝对日宣战

自从日本在1941年12月7日偷袭珍珠港成功,美国于12月11日对日宣战。当时愤怒的罗斯福甚至想将小日本鬼子全部灭掉,但是孤木难成林,罗斯福在12月就曾寻求斯大林的帮助,希望斯大林派兵攻打日本,斯大林虽然表面上和罗斯福称兄道弟,但是毕竟此时出兵,对斯大林来说并不是一件明明智的选择,毕竟面前还有个难缠的德国,斯大林婉拒了罗斯福的请求。他给出的理由是:

  1. 苏联现阶段的主要敌人是希特勒的纳粹德国,无暇顾及日本。

  2. 对日宣战会削弱苏军对德作战实力,对战局不利,甚至会影响整个二战局势。

罗斯福听到斯大林的婉拒后,表示极为惋惜,但他也补充道:“如果我是斯大林,我也会这么拒绝。”说明罗斯福还是认同斯大林不出兵,并不是赖着不给美国面子的,而斯大林也确实除了不能损耗对德作战兵力之外,另有企图。

苏联和日本的中立,让他在整个二战的一个重要筹码,因为他答应很快会出兵,但没说具体日期,斯大林知道美国需要苏联的帮助,而对欧洲战场,他的这种模棱两可的许诺,也很好的让美国和英国在欧洲积极开辟第二战场。

苏联具体敲定对日作战

早在1943年11月的德黑兰首脑会议上,斯大林就已经许诺出兵,但是他表示苏联的远东军只能自保,要是对日作战需要2倍兵力,所以只能等到战胜德国才能对日宣战,在后来的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正式约定,苏联在战胜德国后1至3个月内对日出兵,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而之前罗斯福在1945年4月突然去世,杜鲁门上台执政,虽然换了领导人,但是杜鲁门也清楚,美国需要苏联出兵才能战胜日本,而斯大林也就此爽约,履行诺言。

苏联对日宣战的战争利益

苏联并不是无偿对日宣战的,苏联出兵东北,中国是付出代价的。在《苏中友好同盟条约》中,苏联承认了中国对东北的主权,但是中国也要承认外蒙古独立,而且要中方宣布大连为自由港,可以让苏军驻扎军队,中苏共同经营长期铁路和共同使用旅顺港。中国其实是做出巨大牺牲的,但是相对于想获得长久的和平,还是答应了苏联的条件。

苏联对日出兵的战争成果

苏军出兵东北全歼日本22个师,击毙八万四千人,日军损失六十七万七千官兵,苏军缴获3700件武器,600辆坦克,861架飞机,1.2万挺机枪,2000辆汽车,战果丰厚,日本关东军就此全线崩溃。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苏联出兵日本是必然的,也确实是成功的。直接导致了日军在东北的溃败。苏联也在这次出兵中获得了自己想要的利益,天下没有无私奉献的老大哥,只有天平上的砝码和跳动的利益。

在二战中,美国若不投原子弹,苏联会向日宣战吗?

我是鹏正!我来回答!

前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称霸亚洲,掠夺太平洋,和美国人血战好几年可见其实力十分强大,而且日军战斗力极强个个都是好有斗狠的主,这也是为什么美国放弃“登陆计划”而向日本本土投放原子弹的主要原因。这也是为什么日本投降的原因之一。如果不按着历史的进程规划走的话,也就是说美国不向日本投放原子弹,那么苏联会向日本宣战吗?我认为的答案是会的。

斯大林已经计划好对日宣战

首先主要原因之一此时的欧洲战场已经结束了,世界唯一一个还没结束战争的地方就是亚洲战场,需要很快的时间来结束战争,因为此时的人类已经消耗不起战争所带来的代价。无论是法西斯国家还是反法西斯国家都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而历史上的斯大林也的确是这样的,斯大林秘密的从欧洲派出大量的军队前往亚洲战场就是为了解决日本战事。当然是和美国的原子弹计划是相呼应的,而且苏联当局曾经有一个疯狂的计划那就是把日本的富士山彻底炸掉而且苏联当局曾经有一个疯狂的计划那就是把日本的富士山彻底炸掉。

代价太过沉重苏联当局选择放弃但是可以证明苏联就算没有美国的支持苏联军队依然会向日本代价太过沉重苏联当局选择放弃但是可以证明苏联就算没有美国的支持苏联军队依然会向日本宣战。

就算美国不扔原子弹,苏联也会向日宣战

那就是历史的原因,苏联是十分记仇的国家,尤其是“日俄战争”让苏联耿耿于怀。对苏联肯定是想要报仇的,而当时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俄罗斯民族是一个嫉恶如仇的民族,有仇必报是他们的人生格言。对于曾经吃下的亏,苏联肯定是要让他们还上的。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民族感情”和“爱国主义”所以宣战的条件之一就是要报仇。

可以获得“东北”和“日本”利益,苏联会宣战

如果美国不向日本投原子弹的话,没准苏联的军队很有可能就攻入到了日本内陆,苏联军队的习性我就不用多说了吧,而当时的东北都已经让苏联抢个遍所有的东西都让他们抢走了。就这样他们还不满足,一点都是不留给我们,所以日本很有可能就是被苏联控制,那场景可就是另当别论了。东北被誉为黑土地拥有着丰富的“资源”和“矿物质”所以苏联还是会向日本宣战的。

主要一点就是晚期的日本根本就是强弩之末战斗力已经大不如前,当初的诺门坎战役的时候日本都输了。更何况是当时日本举国都是处在失败的境地,所以如果换成苏联打的话,日本还是会照常投降了。

在二战中,美国若不投原子弹,苏联会向日宣战吗?

在德国向盟军无条件投降后,苏联就已经开始准备对日作战,即使美国不投放原子弹,苏联也会对日本宣战。实际上美国之所以对日本投放原子弹,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震慑苏联,防止苏联瓜分太平洋战场的胜利果实。

苏联为何迟迟没有对日宣战

按照盟军之间的约定,苏联在结束对德国的作战后,就应该派遣军队到亚洲支援美国作战。然而在二战爆发之后,苏联和日本一直没有发生太大的矛盾,因此苏联并不想过早插手太平洋战场的作战。(张鼓峰事件和诺门罕之战发生在二战爆发前)

同美国和英国迟迟不进行诺曼底登陆作战一样,苏联也想借助日本来进一步消耗美国的实力,等到战争胜负立判的时候再出手“摘果子”。在苏联对日宣战前,苏联已经在远东陈兵数百万,只要战场局势发生变化,苏联立刻就会对日开战。

美国投放原子弹前,苏联已经决定对日宣战

冲绳战役之后,日本已经失去了继续顽抗的实力,苏联开始积极做战争准备。到了7月底的时候,苏联对日宣战已经成为了板上钉钉的事情,只是苏联还没有公布对日宣战的时间而已。

从美国投放原子弹后苏联对日宣战来看,苏联对日宣战的时间,可能受到了原子弹的影响有所提前。但是即使美国没有投放原子弹,苏联也会对日宣战,只是苏联对日宣战的时间可能会推迟一段时间。

美国投放原子弹,同苏联准备对日宣战有关系

美国之所以投放原子弹,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震慑苏联。美国对苏联一直怀有戒心,在日本无条件投降之后,美国最大的对手肯定就是苏联。欧洲战场的结束,已经让美苏两国平分了欧洲的地盘,美国为了能够在未来的争霸中获得先机,肯定要在亚洲地区多“抢”一些地盘。

美国投放原子弹之后,苏联对美国的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十分畏惧,原本计划四国瓜分日本的计划,最终变成了美国独占日本。美国通过太平洋战争的胜利,不仅获得了独占日本的特权,还得到了东南亚的大片地盘。

总结

在日本即将无条件投降的时候,美国和苏联都想要尽可能多的夺取胜利果实。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向日本投放了原子弹,苏联则在关键时刻对日宣战。可以说美国投放原子弹和苏联对日宣战确实存在很大的因果关系,只是这种因果关系要比我们想象中更加复杂,其中暗藏的明争暗斗十分激烈。

在二战中,美国若不投原子弹,苏联会向日宣战吗?

投不投原子弹跟苏联对不对日本宣战没有矛盾!也就是说投原子弹对二战来说实际上就是一个鸡肋,原子弹更大的用途就是提升美国对苏联在西欧的话语权。

本身美苏之间就曾在1944年底有约定,苏联将在德国灭亡三个月后对日宣战,德国投降于5月9日,而苏联在8月8日晚对日宣战,苏联并没有违背诺言。

之所以会说投原子弹只是鸡肋主要是从战况上来看的,广岛原子弹以及长崎原子弹总共造成了24万人死亡,30多万人受伤(包括辐射伤害),但是美国在过去4个多月时间里,总共对日本投掷了4万多吨燃烧弹,至120万日本人死亡,300多万人受伤,原子弹造成的伤亡还不到燃烧弹的6分之一。

不过呢,原子弹带来的威慑力倒是给美国在西欧增加了话语权。当时的美英联军在西欧的总兵力也不过330万人,而苏联却高达1050万人,直接兵力比是1比3,会被苏联完全性压倒。原子弹的爆炸对苏联起到震慑作用,使得美国获得了跟苏联平分德国的权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