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美术鉴赏能力?

读书啊,或与大德一路同行。

如何提高美术鉴赏能力?

美术专业老师来回答这个问题

  • 美术审美能力(鉴赏能力)无论对专业人士还是普通大众都很重要。不能以丑唯美,虽要做到雅俗共赏,但更要懂得高雅的东西美在哪里!
  • 提高审美能力,要从以下几点出发:
  1. 学习美学的基本法则,比如比例尺度,色彩搭配,主次取舍等等。它是审美最基本的要素。
  2. 阅读美学理论书籍,艺术的美除了形式美法则之外,还有超越形式而存在的意象之美,它包括文化、历史已经精神层面的东西。
  3. 在前两条的基础之上,细品大家之作。如:米开朗基罗的《大卫》《最后的审判》,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等,不仅品其形,更要知其意。要把该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深挖,才能体会坐着的用意。技法都是为思想服务的。
  4. 对比,很多名作都不是一气呵成的,从概念的产生到作品完工,几乎都经历了无数次的修改甚至是推翻重塑。作者可能会因为一点点小问题而不断的从头再来,就为了能够完整的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比如:罗中立的《父亲》,作品的背后罗中立画了无数张素描小稿和色稿。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艺术极度苛刻的严谨态度。
  5. 分析,学着去分析优秀的作品,如果能够写作品评论了,哪审美一定是到达很高的层次了。
  • 总结,审美很重要,它影响的不仅是是你对一张美术作品的判断,更能影响到你的生活品质。

如何提高美术鉴赏能力?

这个问题很“中国”!

我想反问一句,鉴赏力是什么?

梵高生前,当时代的鉴赏大家不理不睬,贬大于褒,可今天大家众口称赞!!!

大家都说好的鉴赏力提高了又有什么意思?

从自己的本心出发,发现自己内心的不一样的美,别被大众绑架,才是真真的鉴赏力

如何提高美术鉴赏能力?

对于美术的欣赏吧,一般局限于感知、想象、情感体验等感性认知方面。而要放大你的感官能力,其实最简单的、最直观的方法就是去看展。

当然,如果对一些画展看不太懂的话,建议先看看一些摄影展。

画画和摄影是相通的,讲究的都是构图,色彩,内容等。

其实画画和摄影都是美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实美术作品的媒介是可以有很多种的,数字媒体,装置等等都是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

而美术鉴赏的含义:“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的感受、体验、欣赏和鉴别的情感活动和思维活动。”

这样,多看展的话不仅可以培养和女朋友的感情,并且还能提高自己的美术鉴赏能力。

当然,看展是要看进去的,花时间是要思考,而不是在作品前打卡拍照(当然,想拍的话也拦不了别人哈哈哈)。这样的美术素养便会一点一点的提升。

再者,就是在网上关注一些艺术公众号,或是一些分享作品的账号。

东西看得多了,对你的画面感知力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

现在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所有信息的来源速度是非常快的,虽然是碎片化的阅读,但审美这种东西是会永远存在的。这样就非常有利于你去了解一些不错的画。

如果你不会觉得枯燥无味的话,就可以选择一些艺术史的书籍,艺术类的讲座,或是相对来说更有趣一点的纪录片,适当的了解美术的发展历史。

比如从写实转变为抽象的过程,艺术门类的派别等等都是对你的艺术鉴赏能力有着不错的提高。但如果实在是觉得乏味的话也不强求,毕竟当年的美术史课程可是折磨了我整整两年。

美术,确实是讲究美的。

当然,在她和你说好丑或好看的时候可以适当问她为什么好丑或是为什么好看。就像衣服的穿搭,一幅画里肯定有好看的点的,是他的形状?把人画的好看?或者是因为颜色搭配不错?在没有任何美术基础前,是可以这样简单评论的,现在让我来教你一点画面的基础知识。

首先是构图,

构图在一幅画或是一副摄影作品里是非常重要的。

他的构图就决定了他的画面美观程度。

构图这个名称在我国国画画论中,不叫构图,而叫布局,或叫经营位置。也就是说,我们也可以简单的称它为取景。

一个成功的构图能分清整个画面的主次,能让整个画面的主题突出,以至于增强整幅画的感染力,这在摄影里也是相通的。

用我最喜欢的纪实摄影家Alex Webb的作品来说,

这些作品的构图都是非常棒的,近中远景的层次搭配非常的清晰,黑白灰的分配也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最主要的是他的远景都会有一些不经意的镜头,这是就是纪实摄影和创意摄影的不同,它具有非常不一样的偶然性。

色彩搭配在美术作品中也是占有非常高的重要性的。

颜色搭配得好,就有更强的视觉效果和冲击力。

无论是平时的穿搭,还是品牌的logo设计,生活中的处处都充斥着颜色搭配,这在画面中也是一样的,即使是黑白的画面,也有黑白灰的层次搭配。

一幅画最重要的就是其色彩基调,这是一幅画的灵魂。

然后就是细节的色彩安排。

整体需要做到协调,在统一中又具备个性,这样下来的画面,就会具备层次感和节奏感。

再次请出我们的纪实摄影大师,

很显而易见的能知道什么是有视觉冲击力的颜色了吧。

就是纯度相对较高的颜色,但一幅画相对纯度高的颜色不能杂糅在一起,除非对画面的控制力很强,不然就是辣眼睛的程度。

偏冷的画面给人一种清晨的感觉,主体的突出更凸显了作品的主题。这可能就是Alex webb这么多作品一直给我的这么强烈的感觉的原因吧。

美术这种文化现象不是存在于真空环境之中,而是有着特定的社会阶层和社会生活的烙印(除了考前美术)。

当然,发现作品的独到之处就需要你有其他更多的知识积累了,希望这篇文章对你的美术鉴赏能力提高有些许帮助。

如何提高美术鉴赏能力?

的确,现在的应试美术教育,

很容易造成整个画室画的都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情况,

远远地挂在墙上感觉都像复制粘贴的一样。

走到中距离才能根据效果分出一点好次,

走到面前才能看出来区别。

但是对外行人来说还是不知道评判这些画的标准到底在哪。

看了很多回答提到了从了解美术史去提高美术鉴赏能力,

那我不如从最简单的这类画说起,用最短的时间让你先会读画。

想提高这类画的鉴赏能力,看画时需要看的这几个点你是要知道的。

—————————————————————

1.构图

构图是非常考验作画者基本功底的一项,

你一定听说过0.618的黄金分割比,

黄金分割在国画,油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国画里讲究留白并不是想留多大就留多大,

如何将画和白留到“视觉均衡”就得熟练运用黄金比例去分割画面。

当然, 构图并不是只有黄金比例分割这么一种,

还有诸如三角构图、T形构图可以使画面更加稳定,

辐射性构图可以使画面充满张力,

S形构图可以使画面的纵深感更加强烈,

中心线性构图可以很好突出想要强调的主体,增强艺术感染力等等。

构图方法只有更合适,没有最好一说。

也因此,画家和初学者其实在画之前就已经拉开差距了,

而懂画的人,即便光看一张画的构图,

也能猜到画的主人几斤几两。

2.造型

造型说的直白点就是像不像,

但极致的造型能力并不代表画的完全一样。

高境界的造型是适当夸张,适当形变,但是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大大增强识别度。

是不是感觉比画的一模一样还要难?

是的,绘画既然是艺术门类,

那么艺术来源于生活就又要高于生活,

初学者常常追求画的百分百相似,

但这远远不是艺术所追求的造型。

适当戏剧化的造型表现得是作画者敏锐的特征捕捉能力和扎实的基本功。

并不是没有能力画的完全一致,

而是一模一样之外的游刃有余。

是更高的画面掌控力。

(朱传奇极具戏剧化张力的造型)

3.空间

绘画是一种在二维平面上呈现三维视觉效果的艺术,

画纸的大小是有限的,但是在一张八开大的画纸上呈现的空间距离,

或大或小,小到一组静物,大到一片黄土沟壑伸向无尽远方。

(近处的山和远处的山不同的处理手法)

但是大空间远远不是画的东西多,近的远的都画出来就能表现出来的。

你想,你的眼睛看东西是不是需要像相机一样,

需要先“对焦”到你所想看的东西上,

此时,在这个东西前面和后面的东西是模糊的,

这就是因为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是具有空间感的,

而绘画也应该表现出这种感觉,

我们把所正在看的东西叫做“实”,

把目光所没有对焦的地方叫做“虚”,

至此,一张画的又一个新的概念:虚实。

就被引入了,一张画的虚实做的够不够好,

直接影响了画面的空间感的强烈与否,

也能反应作画者的画面控制能力。

(远处的山处理的很虚,把空间推到无限远)

4.节奏

就像音乐一样,节奏决定着整个作品的个性和风格,

节奏能体现作者的个性气质与情感,

无论是音乐还是绘画,节奏都是形式美的重要因素,

绘画中的节奏具体表现在对比上,

黑白的反复对比,

繁简的反复对比,

大小的对比,虚实的对比等等……

失去了节奏,画面会显得凌乱无序,

如果你看到一张画的第一眼,不知道要把目光放在哪里,

感觉处处都在抢着往前跳,毫无疑问就是一副节奏很差的画,

而好的画面节奏感清晰,作画者早已细心安排好视觉引导,

观者在看画时也会觉得思路清晰,极其舒适。

(美国绘画大师Austin Briggs的速写作品,富有节奏,视觉引导非常自然)

5.色彩科目加一条冷暖

因为素描和速写多是以黑白形式呈现的,没有颜色也就没有冷暖一说。

而色彩,是在素描关系的基础之上用各种颜色营造画面。

既然是颜色,那内容一下子又多了起来,

我们熟知的红橙黄绿蓝靛紫其实是一个色相环,

色相环上的每一处颜色都像是一户人家,

相互临近的叫邻近色,

相互对应的叫互补色,

邻近色之间非常相似,过渡非常和谐,

而两两互补色像是死对头,放在一起非常突兀,

互补色的冷暖冲突强烈,因为二者非常不同,

所以很容易被我们的眼睛区分开,

而利用好这一点,也可以很好的塑造空间,

例如物体的暗部和投影同样属于暗部,

就可以通过冷暖关系去区分开,

前后两个相同的物体,光靠固有色区分不开关系,

也可以通过加一些冷暖关系分开前后,

当然,色彩中的知识非常多,不是三言两语能说的完的,

你所要知道的便是色彩并不是简单的苹果就是红色,

天空就是蓝色的,任何物体在本身的固有色之下,

都会受光的影响呈现出一定微妙的冷暖关系,

下次看画多多关注这一点,女朋友肯定会直呼你内行。

开始看不懂画很正常,读书要先识字,读画也要先懂绘画语言。

这几个要点是非常适用于学画时的作品的,

当然啦,艺术没有定式,日后想要再提高自己的眼界和审美,

还是希望题主多逛逛博物馆、艺术馆,

多了解了解每一幅艺术品背后的人文历史,

那都是人类数千年来留下的珍贵精神财富。

如何提高美术鉴赏能力?

首先,是理论方面的内容。

简单地来说,就是你得知道,拿到一幅画以后你要看什么。

那看什么呢?构图、色彩、时代背景等等。

看到这几个字是不是头大了?没关系,咱们一个一个来。

1.构图

即,画作作者是如何安排画面的。

构图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说水平式、垂直式、S形、三角形、长方形、圆形、辐射、中心式、渐次式、散点式等。

每个方式的构图,所要表达的内容也不同。

拿“水平式”与“垂直式”距离。

水平式所要表达的是安定有力感,垂直式表达的是严肃庄严感。

那他们一般会出现在什么样的画面中呢?

我们来看下俄国画家列维坦的风景画:

这就是一幅以水平式构图为主的作品,

可以看到远处海天交接处与整个画纸是呈接近平行的一个状态,

那这幅画要表现的呢,就是大海一个安定有力的感觉。

我们再来看下俄国著名现实主义风景画大师伊凡·诺维奇·希施金的作品:

这就是一幅以垂直式构图为主的画作,

能够看到的是,树垂垂直于画纸,他所表现的就是森林的严肃庄严的感觉。

!!!!你再仔细看看!这幅画里还有什么构图!!

没错,就是水平式!所以它既给人严肃庄严的感觉,又给人安定有力的感觉。

2.色彩

比较简单的就是,色调的不同给人的感觉也不同。

一些明度比较高,色相上彩色对比色的搭配(比如红、黄、蓝),看起来就会比较明快

而且一般来说,暖色系颜色的使用更能给人欢快的感觉。

比如梵高的《花瓶里的十二朵向日葵》以黄色色系为主,颜色鲜艳夺目,

明亮的黄色饱和度极高,梵高想表达就是狂热的生命激情。

相反,一般来说,冷色系的,就会给人恐惧、阴冷、沉郁的感觉。

比如说毕加索《老吉他手》这幅作平,画面以蓝色系为主,

给人整体一种疲惫不堪、悲伤的感觉,

简言之,就是 “好难受”。

这就是色彩的魅力。

当然,以冷色和暖色来区分颜色带给人的感觉还是极为浅显的。

你还要知道的色相、纯度、明度,

你还得知道原色、间色、复色、补色是什么。

如果每个都细细说来可能就比较冗长了,这里建议你去系统地看一下相关知识。

3.时代背景

这个真的很重要,因为就像我们小时候背过的故事一样,

就比如你得知道李白是在官场上失意之后,心情苦闷之下,

写下来的“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你才能保证不把这句话理解错。

拿刚刚说到的梵高的《花瓶里的十二朵向日葵》,

这幅画的创造背景是,他马上要见到自己的好朋友高更了,

他在非常高兴的情况下创作了这幅画,所以这幅画也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快乐的感觉。

而毕加索的《老吉他手》正是他最亲密的朋友,

然而画这幅画时,他最亲密的朋友已经自杀了。

受到挚友自杀的影响,毕加索的作品采用苦涩的色调,表达自己的阴郁。

关于作品的时代背景,需要很多的包括美术史在内的理论知识的支撑,

可能对一个外行人来说会比较难。

当然了,对美术作品的鉴赏不仅仅只包括构图、色彩和时代背景,但这些是比较基础的,其他的内容还是要你自己去主动的学习。

其次,如何学习呢?

第一,学习理论知识。

如果你还在校的话,且你所在的学校有美术相关学院,可以选择美术鉴赏的选修课。

如果你不满足的这个条件的话,你可以去慕课搜索一些美术鉴赏的课,或者在某站上搜索美术鉴赏。

我还是不太推荐你去看书哈,因为对一个外行人来说,去看一些枯燥的书会比较痛苦。

相反,如果看视频的话,会减轻一部分的难受。

并且,据试验表明,人们对图像的记忆更加深刻。

还有,如果你看文字的话只能调动视觉感受,如果你看视频的话就是视觉、听觉甚至触觉上同时有所收获,痛苦肯定会减少!

第二,去实践。

一方面是去看展,另一方面就是积极地和你的女朋友去探讨。

当你学习了一些理论知识了以后,就主动拉上你的女朋友,去看展。

可以去当地的美术馆,博物馆,还可以去一些美院看他们的毕业展!

在看展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女友交流,向她请教,保证让她开心!

平时你也可以拿一些作品去和她探讨,

你更可以从专业的角度去表达她发给你的作品的看法。

第三,把你学到的东西,真正地运用到生活中。

比如,你可以在帮她搭配衣服的时候去想象色彩的搭配,

你可以在给她拍照的时候运用你学习到的构图技巧。

当然了,这些知识也可以用在你自己的身上,

久而久之,你会发现,学习到这些内容不再仅仅能够取悦到女朋友了,

也能够更好的取悦自己。

综上来看,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老祖宗留下的方法不会错的!

最后还是想说你真的很不错,愿意去照顾女朋友精神世界。

这就是很好的爱情啊,努力地去了解彼此,并且无形之中提升了自己。

你们就是,我羡慕的、龙应台说的——

“你需要的伴侣,最好是能够和你并建立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抓住你的手不放的人。”

希望这样的爱情能一直持续下去,愿有朝一日能在美术馆看到美术作品前若有所思的你们!

加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