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航空母舰的意义是什么?

自从第1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1917年开始,可以搭载飞机从海上起飞与降落进行作战的舰艇“航空母舰”开始诞生。在二战前期航空母舰的发展也没有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也就只有当时的英国与日本两国稍微用点心。

不过到了二战期间,以往被各国视作为海上霸主的“战列舰”,在受到航空母舰上起飞的舰载机疯狂攻击时,“战列舰”似乎是一度没有还手之力。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世界各国海军的发展重心慢慢转向了航空母舰,而在整个二战期间美国海军更是装备建造了将近200艘航母,这个数量已经占据了当时世界各国航空母舰的一大半。

那么在战争中,航空母舰到底能为海军提供怎样的用处呢?

航空母舰最具有象征性的武器,那就是其搭载的大量舰载战斗机。比如现在美国海军的航空母舰,最大可搭载超过80架以上的舰载飞机,这样的期权规模足以碾压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空中作战力量。

也就是说,美国仅仅只是派遣一艘航空母舰,就完全可以对一个中小型国家的各种政府机构、军事设施实施绝对性的空袭攻击。并且面对美国航母所搭载的先进战斗机,一般中小型国家的空中作战力量所装备的战机,无论是在技术性能、还是数量上,完全都没有还手之力。

航空母舰的作用除了攻击之外,还可以依靠其庞大的舰体,以及身处航母舰队最安全、最核心的位置,所以许多国家都会把航母列为“旗舰”,以指挥整个舰队的海上任何作战进攻。除此之外,航空母舰的最大优点就是航程远,一般的战斗机作战半径也只有1000多公里,而面对浩瀚的大洋时,从陆地上起飞的战斗机就显得有点过于“短腿了”。

但是想要对远离国土几千甚至上万公里之外的区域,实施空中作战已夺取制空权的时候,可以搭载战斗机到处游荡的航空母舰其用处就出来了。平时的战斗机可以停放在航母之上,待航母向目标作战区域前进至战斗机攻击范围之内时,航母上所搭载的战斗机就可以实现在绝对的作战半径之内起飞作战。简单来说,航空母舰是一款大型战略性进攻武器,可以依靠其航里,在陆基战斗机作战半径之外,对世界上任何地区的目标实行空中打击,以夺取目标海域、空域的绝对制空制海权。

头条“军器战位”报道!

作者:牧小明

编辑:牧小明

发布:牧小明

作者 : 感谢我们生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愿世界没有战争。

声明:本文素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军器战位:关注每天为你讲解军事武器装备知识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关注我,“军器战位”每天讲解军事知识

发展航空母舰的意义是什么?

保家卫国,强盛国家

发展航空母舰的意义是什么?

航母是大国标配,联合国五常中,中国是最后拥有核武器和航母的,中国必须要有航母,中国是陆海复合型国家,有巨大的海洋权益和更加巨大的海外利益,中国还没有全面统一,这么多的东西都需要中国有强大的海军,强大的海军必须有航母,有一两艘都不够,如果有钱,如果任性,就多来点最好。

发展航空母舰的意义是什么?

现代海军好像都离不开航海,但对于航母的作用和意义,到底有是什么?仅仅是航母上的20架飞机吗?大部分国家都无法发展规模很大的航母,中型航母也很难承受一个中等国家的空军攻击。那么航母在现代战争中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航母的意义非常巨大,因为不仅仅只是一个海上飞机起降平台,更是一个舰队数据搜集与指挥控制中枢。这不仅仅是因为航母上的飞机,也因为地球本身的地理属性所决定的。

首先,地球是圆的。所以,无论你在空中飞行还是在海面上航行,只要不能迅速的摆脱地球引力影响,本质上都是在绕着一个曲面前进。

▲地球是圆的 注定了航母的巨大作用

正是因为这个地理情况,任何飞机和舰艇上的雷达都存在盲区。也就是说,在任何雷达的探测范围内,都会在有这个低空盲区,也存在一个高空盲区。距离越远,那么这个低空盲区就越广,高度差也就越大。所以,任何雷达探测范围都是纸面数据,不可能100%的完成设计功能。

▲地球曲线让雷达存在低空与高空的盲区

航母的意义上,在这个现实基础上就特别明显了。在雷达登上历史舞台之前,航母就依靠上面搭载的飞机,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地平线对肉眼的观测限制。他们与早期部署在水面舰艇上的水上飞机一起,组成了舰队早期超视距观测力量。海战历史上的超视距炮战,就是从这些看上去无足轻重的小飞机开始的。

▲雷达盲区是对手发起攻击的危险区域

在雷达与电子战时代,航母搭载的飞机,尤其是预警机就成为了舰队防空与反舰的远距离侦测力量。远在舰艇雷达覆盖范围外,或者是有较多盲区的空域,舰载机在更高的水平位置上,拥有更好的观测效果。

在这个飞机与导弹满天飞的时代,对手往往从高空和超低空发起攻击。前者是从雷达受地球曲线影响,无法探测的高空盲区发起攻击。后者是从雷达的抵抗盲区突入,发射掠海攻击的导弹。这两种战术都是利用了地球曲线,达到了突袭效果。很多时候你可能发现来袭的威胁,但侥幸抵挡后,又无法预测下一次攻击的方向。

▲马岛战争中的超军旗攻击机 就是用了超低空突防战术

但因为舰队中存在航母,那么舰队不仅有预警机帮助扫描盲区,还能通过执行巡逻的战机去发现和解决威胁。甚至在面对对手时候,利用这些装备去形成不对称优势。哪怕是70年代的老式攻击机,配备了非常一般的地空导弹或滑翔炸弹,也可以从高空发起突然攻击。在对手雷达范围外进行骚扰性质的突袭。

E2 这样的预警机很好的补充了舰载雷达

▲即便是70年代的老飞机 都对大部分国家的舰队抱有巨大威胁

无论对手是否拥有航母,舰队在发起攻击前,都会有负责校准指导的直升机进行侦查。这时候,航母上的战斗机就可以帮助己方解决对手的远程观测力量。从而确保优势。对手如果同样有航母存在,那就更需要自己的航母来帮助抵挡了。甚至是只搭载直升机的母舰,也可以出动更多直升机,在更多区域内进行搜索。

▲直升机母舰也能为舰队带来更多的观测点

所以,航母并没有因为导弹时代的来临而被淘汰。相反,航母本身成为了舰队无可争议的信息与控制核心。这也是航母从二战后期开始,成为各国舰队旗舰的原因。哪怕是空天飞机在未来非常普及,航母在大气层内的作用,依然难以被立刻取代。

航空母舰已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依靠航空母舰,一个国家可以在远离其国土的地方、不依靠当地机场的情况下施加军事压力和进行作战。

 其一,航母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从航母编队上体现出来。如果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不强,就不太可能拥有它。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特别是技术和造船工业能力的提高,才能够使一个国家有能力发展和建造航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航空母舰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美国航母战斗群

其二,有了航母以后,国家的海上力量将出现立体化、体系化、综合化和信息化的提升,将一个国家的海上活动能力从近海推向了中远海。航空母舰是一个大型海上活动机场可以在更远的海域活动,所以任何一个拥有航母的国家在中远海海域都具备这样的能力。 

▲常年在远海维持美国战略威慑的航母战斗群 

其三,航母编队同时带来整个国家军事力量,最直接的就是海军力量编制体制、指挥体系以及后勤保障的变化,甚至于法规条令、作战理论等一系列变化,从而使国家海空力量出现结构性的调整和变化,所以它带来的意义和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航空母舰一般总是一支航空母舰战斗群的核心舰船,舰队中的其它船只提供其保护和供给,而航母则提供空中掩护和远程打击能力。 

 航空母舰有多种分类方式。按舰载机分类,可分为专用航空母舰和多用途航空母舰。专用航空母舰主要有攻击型航空母舰、反潜航空母舰(或直升机母舰)、训练航空母舰以及护航航空母舰。护航航空母舰已在二战后全部退役。攻击型航空母舰主要载有战斗机和攻击机;按排水量大小可分为大型航母(排水量6万吨以上),中型航母(排水量3-6万吨)和小型航母(排水量3万吨以下);按动力装置可分为核动力航空母舰和常规动力航空母舰。

发展航空母舰的意义是什么?

中国发展航母不是为了霸权,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发展航母是为了震摄某些国家对我们的挑衅为了捍卫自己的利益,我们不搞霸权,为世界和平和稳定做出大国的应尽责任。

发展航空母舰的意义是什么?

航空母舰是一种战略威慑武器。具备远洋攻击力,是一种强大的,系统的,立体的攻击群,具有远程,移动的,系统的,立体打击能力,具有强大威慑力和打击能力,是现代战争中确保国家国土安全,经济安全不可缺少的战略平台。是维护国家安全,世界和平的战略保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