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真实的张飞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中的张飞是个势利眼:
张飞性格中“残暴”这个特点带有明确的指向性,史书上针对张飞性格中的矛盾点写的很清楚。即:“爱君子,但不体恤士卒,残暴无恩。”
这句话很有意思,首先“君子”指的是同僚,比如诸葛亮、关羽、法正这些有官位在身的人,而无品无衔的士兵却得不到张飞的体恤,甚至体罚、打骂士兵,这说明张飞看不起底层群众,是个十足的“势利眼”。
这也是为什么张飞在历史中的口碑不如关羽好的原因。
历史中的张飞是个土豪:
张飞在跟随刘备之前,是一位十里八村有名的土豪,家中经营着酒庄、屠宰场,还有一大片桃园。
东汉末年作猪肉买卖的生意人非常少,特别是在乱世,人都吃不上粮食,哪有精力去喂猪?
所以贩卖猪肉,都是大户人家干的事情,而张飞一家世世代代居住在涿郡,家中颇有地产,而且卖猪肉是祖业,所以张飞并不仅仅是个屠户那么简单,而是经营着一家颇有规模的屠宰场,养猪,杀猪,卖猪,生产养殖一条龙,大规模的饲养,大规模的贩卖。
这还不算,张飞还拥有一家酒庄和一个桃园,如此来看,张飞简直就是一个有房、有地、有事业的土豪。
所以说,张飞为什么看不起基层士兵啊,因为他有钱啊!
历史中的张飞并不是莽夫:
“粗野”和“鲁莽”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廉颇、韩擒虎都是粗野之人,但却都是古之名将,张飞也是如此,粗而不莽,粗中有细。
历史上真正的长坂坡之战其实一点也不激烈,曹操并没有对刘备携带的十余万百姓下杀手,只是命令五千虎豹骑抢资重、追刘备。
百姓和刘备在长坂坡撤退后,张飞负责断后,直接就将桥砍断了,而曹操追过去的时候并没有大军随行,曹操看到刘备已经跑远了,桥也断了,便放弃了追杀刘备的念头,
张飞在长坂坡喝退百万大军,那是文学杜撰出来的,瞎扯淡。
张飞在长坂坡一战中,唯一出彩的地方,就是张飞能够快速的占据桥东的有利地形。
张飞的身后上一片密林,而曹操占据的桥西一片一眼望全的开阔地,张飞机灵的砍断了桥遁入密林,曹操不敢在没有遮蔽的开阔地停留,便果断退军了。
“张飞断桥退曹军”这一幕,充分的说明了张飞并不是一个莽夫。
而张飞巴郡破严颜、巴西破张郃,这两场胜仗也都是靠着张飞巧妙的利用地形优势取胜的,这足以证明张飞是一个粗中有细的人,至少比马谡强。
综上所述,历史中的张飞是个粗人,但却比一般的粗人有钱,所以他尊敬君子儒生,轻视贫贱军卒;
张飞是个聪明人,他经营祖产,投资刘备,最终成就了“桃园三结义”的千古美谈(当然桃园三结义其实也是杜撰);
张飞是个心怀天下之人,他跟随刘备的目的并不是渴望加官进爵,而是期望刘备能够结束乱世,建立一个理想的国家,为此他不惜变卖祖产,毫无保留的支持刘备,这份豪情、这份胸怀,清史罕见。
历史中的张飞,其实和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张飞并没有多大出入,
只是《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更为戏剧化的锐化了张飞粗野、蛮横的角色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读者们下意识的对张飞形成了一个脸谱化的印象。
真实的张飞虽然有着各种各样的缺点,但也却是一位不虚伪、不奸诈的真英雄,真好汉。
对于蜀汉阵营来说,更是一员大将,最后死得那么憋屈,实在可惜!
三国时期真实的张飞是一个怎样的人?
程昱、郭嘉评价张飞为:张飞万人敌也。这是来自敌人的评价。
周瑜评价张飞:张飞熊虎之将。这是来自盟友的评价。
陈寿评价张飞:张飞万人之敌,为世虎臣。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这是来自《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评价。
那么历史上的张飞到底有多历害?
毫无疑问,非常历害,张飞是万人敌,熊虎之将,为世虎臣,张飞在三国的历害程度至少能排名前五。
既然张飞如此历害,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中,张飞有哪些事迹呢?
张飞与刘备是同乡,都是幽州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人,很早就参与刘备的事业,从平黄巾开始,救孔融、战徐州、投袁绍、到汝南被曹仁击败,投靠刘表,一直到赤壁之战的前一年,张飞的前半生几乎没有什么功绩,也许是蜀汉不设史官,史料的缺乏,也许是陈寿无法获知张飞的具体事迹,但来自程昱、郭嘉对张飞的评价,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而且郭嘉死于公元207年,这恰恰是张飞没有具体事迹的截止年。
那么真实很明显,张飞早年的事迹,被称为万人敌和熊虎之将的事迹,没有被记载在史书《三国志》中,以致于我们都不知道张飞为什么被称为万人敌和熊虎之将,但这并不影响历史对张飞的评价。
从207年开始后,张飞有了一些具体的事迹,整理如下:
1、长坂坡之战,刘备被曹操5000虎豹骑骑兵击败,狼狈逃窜,张飞率20余骑兵,据水断桥,阻挡曹操数千虎豹骑,人多势众的曹军居然不敢上前挑战张飞,为刘备逃跑赢得时间,想必张飞的威名早已在曹军中如雷贯耳。
2、攻伐益州之战,刘备围攻成都,召张飞、诸葛亮、赵云、刘封入川协助作战,张飞等人在攻克江州后,义释严颜,之后独自带兵平定巴郡和巴西郡。这是张飞首次独自带兵的记录,在平定两郡之后,张飞率军兵至成都,与刘备合围刘璋。
3、宕渠大破张郃。当刘备与孙权因南郡归属问题在湘水对峙时,张飞率领先锋突入侵入巴西郡的曹魏名将张郃,独自领兵将张郃打得全军覆没,张郃可是曹魏的名将,五子良将之一,居然也是败在张飞手下。
这是张飞的主要事迹与战功,算起来不算特别突出,但由于程昱、郭嘉、陈寿等人的评价,我们看到的绝对不是张飞一生的事迹。
按真实的历史算,三国排名第一武将是关羽,这个无可厚非,既是万人敌,熊虎之将,又是斩杀名将最多的武将,而且还威震华夏,无人能达到关羽的这个地位。
三国排名第二的武将是孙坚,最大的功绩就是以杂牌军击败当时天下最强的西凉军,不仅击败董卓手下大将胡轸,两次击败吕布,斩杀华雄,还击败了亲自领兵董卓,孙坚是当时天下唯一正面击败过董卓及西凉军的武将。
三国排名第三的武将,是曹魏五子良将之首张辽,张辽身经百战,事迹太多了,最大的战绩就是在合肥之战中以800勇士大破孙权10万大军,两进两出,斩杀江东虎臣陈武,差一点就擒住了孙权,此战张辽威震江东,成为孙权一生的阴影。
而张飞就是排名第四的武将,当然这是根据我们现有记载张飞的功绩作出的判断。若问张飞到底有多历害?回答是:三国排名第四历害的武将。
三国时期真实的张飞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们印象中提到张飞,总是会和《三国演义》里的经典形象联系到一起的。但是正史上记载上的张飞究竟有多厉害?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让我们通过陈寿所著的《三国志》,来了解一下历史上真正的张飞:
张飞字益德,是涿郡人,年轻时与关羽一起事奉先主刘备。关羽年龄比张飞大几岁,张飞把关羽当哥哥看待。刘备随曹操打败吕布后,跟着回到许昌,曹操拜张飞为中郎将。刘备背离曹操先后投靠袁绍、刘表。刘表死后,曹操攻入荆州,刘备逃奔江南,曹操追击一天一夜,在当阳长坂追上了刘备。
当阳长坂,万夫莫敌刘备听说曹操突然到来,丢下妻子儿女逃跑,让张飞率领二十名骑兵断后。张飞据守在河边,拆断桥梁,瞪着眼睛,横持长矛说:“我是张翼德,敢过来和我决一死战吗!”敌人全都不敢近前,所以刘备等人得以脱险。刘备平定了荆州长江以南各郡后,任张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封新亭侯,以后又转任南郡太守。
义释严颜,平定益州刘备进入益州,回军攻打刘璋,张飞与诸葛亮等率军逆长江而上,分兵平定沿途郡县。张飞到达江州,攻破刘璋将领巴郡太守严颜,并将其活捉。张飞呵斥严颜说:“我大军到来,为什么不投降还敢抵抗”严颜回答:“你们无礼,侵夺我州,我州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的将军。”张飞大怒令左右把严颜拉出去砍头,严颜面不改色,说:“砍头就砍头,干什么发火!”张飞认为他是壮士而释放了他,把他作为宾客对待。张飞一路所到皆胜,与刘备在成都相会。益州平定后,刘备赐诸葛亮、法正、张飞及关羽黄金五百斤,白银一千斤,钱五千万,棉一千匹,其余的人颁发赏赐各有等级,并让张飞接任巴西郡太守。
大破张郃,有勇有谋曹操攻破张鲁,留下夏侯渊、张郃守卫汉中平原。张郃另外都统各路军马进入巴西郡,打算把那里的百姓迁到汉中,与张飞对峙了五十多天。张飞率领一万多精兵从另外一条道路与张郃军交战,由于山道狭窄,曹魏军前后不能相救,于是张飞大破张郃。张郃弃马爬山,只和部下十多人从小路退走,把军队撤回南郑,巴西郡获得安定。
蜀汉支柱,国之栋梁先主刘备为汉中王,拜张飞为右将军、假节。章武元年,升任车骑将军,兼任司隶校尉,进封西乡侯。先主下策文说:“遵照上天安排的次序,继承汉朝大业,铲除凶贼,平定动乱,却没有明了的看到天下得到治理。朕因此感到悲伤,坐不安宁,吃饭无味,整顿军队,训示士兵与他们盟誓,准备执行上天的惩罚。因为您忠诚刚毅,事迹可以和召虎相比,远近闻名,所以特别给予显要的任命,晋升爵位,兼管京城地区。希望您广扬天威,用德泽抚慰服从的人,用刑罚讨伐叛乱的人,让朕感到满意。《诗经》不是说过‘不要伤害百姓也不要操之过急,一切以王国为准,您在军事方面有特殊才能,因此赐给你福祉’。你能不用这些话自勉吗?”
轻信于人,自取其祸当初,张飞的雄壮威猛仅次于关羽,曹魏谋士程昱等人都称赞关羽、张飞一个人能抵挡万人。关羽善待士兵而对士大夫傲慢,张飞爱护尊敬君子却不关心下级。刘备经常告诫张飞说:“你的刑罚杀戮既过分,又天天鞭打勇健的随从,还让他们在左右,这是招取灾祸的做法!”张飞还是不改,刘备讨伐孙吴,张飞应当率领一万人马,从阆中与刘备在江州相会。临出发的时候,张飞的帐下将领张达、范疆杀死张飞,拿着他的首级,顺流而下投奔孙权。张飞的营都堵上表报告先主刘备,刘备听说张飞的都督有表章,说道:“不好,三弟张飞死了!”追谥张飞为恒侯。张飞的长子张苞早死,次子张绍继承了爵位,官做到了侍中、尚书仆射。张苞的儿子张遵任尚书,跟随诸葛瞻在绵竹与邓艾交战,战死殉国。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三国时期真实的张飞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上真实的张飞乃白面书生!出身豪门,书香门第,家业丰厚,买卖众多,屠宰业只是其中之一种。从张飞的两个女儿先后嫁给刘禅来看,说明张飞乃俊美郎君。赤壁之战前,鲁肃到当阳找刘备时,见到张飞惊道:"我江东有周(瑜)美郎,不想冀州也有此等美姿颜者”。张飞书画俱佳,犹擅画美人。且熟读兵书,暗通韬晦。《三国演义》中的张飞,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粗纩、野蛮、勇猛、鲁莽,一切都是小说家之所为。
三国时期真实的张飞是一个怎样的人?
看到张飞二字,大家第一印象就是《三国演义》里鲁莽的杀猪武夫,没有文化修养,嗜酒如命,多次饮酒误事,张飞醉酒失徐州,醉酒怒打士卒被范、张二人醉酒杀之。
真实的张飞不是这样的,喜欢饮酒但做事从不饮酒,文武兼备,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和经济头脑,一身的武功,取上将首级犹如探囊取物。张飞写的一手的好书法,至今都有保留,张飞喜好画美女,史料虽有纪录,但是绘画的作品都已经失传。
元吴镇《张翼德祠》诗作云:“关侯讽左氏,车骑更工书。文武趣虽别,古人尝有余。横矛思腕力,繇像恐难如。”车骑将军便是张飞,意思是张飞的书法很有造诣,连三国时著名书法家钟繇、吴的皇像也恐怕比不上。这是对张飞书法艺术的高度评价。
历史上的张飞相貌如何?大家会说:“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其实,这只是通俗文艺的说法,史书《三国志》中却并无一字涉及张飞的相貌。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的《娇儿诗》中有这样两句:“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意思张飞有个络腮胡。但根据现在的最新调查,特别是在四川一带出土的文物中显示,张飞很可能是个面如美玉,神采飞扬的美男子。
张飞的父亲叫张扈,字江角,族谱名“叔称”,公元169年出生,何年卒不详,他的父亲一生以务农起,随后开始做生意,等到年老时家资颇丰,张飞严格来说是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受到很好的教育,可不是像关羽杀人后逃难,刘备虽贵族卖草鞋为生。
张飞继承他父亲的家业,做起了猪肉生意,而且家里有很多良田,从小受到教育的张飞,也很有经济头脑,在当地也算是一个富豪。在刘备和关羽遇到张飞时,他们所使用的武器都是张飞出钱打造的,而且张飞本人重情义,喜结有志青年,在乱世时乐善好施,救济周围的穷困百姓。
张飞虽为地主富家出身,但没有花花公子的做派,他喜欢习武,在乱世时多次寻找报国之路,遇到刘备时,被刘备的一腔热血所感染,散尽家财组建民兵起义,可以这样说,刘备的天下,有三分之一是张飞送给他的,有三分之一是张飞给他打下的,只有剩下的三分之一是刘备自己的。
来看一下张飞的功勋:
刘备弃新野难逃时,因为带领百姓一起逃亡,所以速度很慢,曹操带领大军很快追赶杀到,刘备弃妻逃跑,张飞带领二十骑在当阳桥上一声大叫:大叫:“我乃张翼德也,可来共决死?”吓退曹操数十万大军。
张飞义释严颜,期间严颜派卧底窥探张飞的军情,张飞得知后,没有去杀他,而是将计就计,发出假的信息,诱惑严颜出军,张飞打败严颜,因为爱才,张飞不忍杀之,虽结为兄弟。好多城池守将得知张飞的义举,纷纷投降,张飞给刘备攻下来很多城池,而且也得到了声望。
《三国志》载,建安二十三年(218年)秋,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曹操命张合领兵三万进犯巴州。刘备令张飞率卒万人迎击于蒙头(即八蒙山,在今四川渠县)。张飞以少胜多,把名将张合打得大败而逃。
张飞不仅拓增刘备的领土面积,而且牢牢保住了蜀地门户,使益州转危为安。219年,刘备拜张飞为右将军;221年,刘备称帝,张飞封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进封西乡侯。
张飞的功绩卓著,但是得知关羽被杀,方寸大乱,他是一个重情义的人,虽醉酒被杀。但是历史上挑起西蜀对东吴用兵的不是张飞,大家都以为是张飞哭着求刘备为关羽报仇,刘备没办法才出兵的,其实不然。这是一个军事策略,刘备攻打东吴是为了夺取荆州,因为荆州是重要的战略用地,如果不夺回来,西蜀不仅资源匮乏,而且北伐路线就会辗转反侧,荆州决定着西蜀的命运。
张飞的家庭 ,妻是夏侯氏,夏侯霸从妹。建安五年在本郡出行樵采,为张飞所得。张飞知其良家女,门当户对遂以为妻。
张飞的子女:张苞,张飞长子早夭; 张绍,张飞次子,官至侍中尚书;
敬哀皇后,张飞长女,刘禅之妻,先被纳为刘禅之妃,后立为皇后,号敬哀皇后,238年卒,葬南陵。;张皇后,张飞次女,刘禅之妻,其姊敬哀皇后死后,于238年正月立为皇后,蜀汉灭亡后,随刘禅到洛阳,做了四十多年的皇后,到死也没有废除。
张飞的孙子:
张遵,张苞之子,为尚书。魏灭蜀之战时,随诸葛瞻守于绵竹关,与邓艾交战,战死。刘禅尚有战兵,便举国投降了,实为悲哀。
张飞在事关国家的大事情上,处处都细心,所以取得了辉煌的成功,而且做事深谋远虑,善出奇计,诸葛亮很是敬佩他。张飞整个家族对西蜀披肝沥胆,为了西蜀战斗到最后一人。
三国时期真实的张飞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国猛将张飞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应该如何评价他?
大家以为张飞是一个粗人、酒疯子,这都是看《三国演义》形成的认识。其实张飞并不是粗人,也不是酒疯子,《三国志》作者陈寿说张飞“爱敬君子”,有“国士之风”。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 粗人不粗。
《三国志.张飞传》记载:曹操带着五千精兵强将,追赶刘备,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刘备丢弃妻子,来到长坂坡。为了堵住曹操的追兵,刘备留下十几个人马,让张飞断后。十几个人马,面对曹操五千精兵强将,在常人看来,想都不敢想,魂都要吓丢。张飞为了大哥刘备,居然就留在了长坂坡的桥边,据守在河边。面对五千精兵的追击,张飞毁掉大桥,瞪着眼珠,横持长毛、骑马横在河边,呵斥道:“我是张益德,谁敢过来与我决一死战?”
表面看张飞确实是一介武夫,圆睁环眼,手绰长矛,立马于河边,要与人拼命。但是你从这些文字里仔细揣摩就会读出张飞的心计。张飞为什么敢如此横刀立马呢?他是将计就计,以假乱真。你们不都是以为我张飞是一介武夫吗?好,我就是一介武夫。你们谁敢和我这一介武夫拼过你死我活呢?
曹操五千人马,良将如云,望着张飞,没有人敢应战,由此刘备得以逃命。
对此,《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有精彩的描述,有兴趣大家可以去翻阅《三国演义》。
二、 敬慕名士。
刘备到了益州,有很多名士来到了刘备身边。这些名士中就有刘巴。刘巴不但瞧不上张飞,连刘备也瞧不上。
当初,刘表死后。曹操来到荆州,刘备逃亡江南,很多名士跟着刘备逃亡,刘巴去了曹操那里。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刘巴也来到了刘备的益州。
刘备知道刘巴的才能,想重用刘巴,刘巴就是不买账。这个时候,张飞也敬慕刘巴的名士之风,想拉拢刘巴。
张飞用什么方式拉拢刘巴呢?
张飞的方式就是学刘备大哥的,与刘巴同榻而卧,抵足长谈。可惜的是人家刘巴还是不买账。对此,诸葛亮出来打圆场,对刘巴说:“张飞是一个实诚的武人,敬慕足下。主公也刚刚来到益州,汇聚了不少各地文武人才,想依靠这些人才安定天下。足下虽然高风亮节,也应该稍微降低姿态,表示些许诚意。”
刘巴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岂能与兵子共语耶?”
张飞与刘备听了这话,都气了个半死!
之后,刘备威胁刘巴说:“刘巴再有才能,如果我刘备不用他,没有人敢用他!”
最后因为诸葛亮的沟通,刘巴还是留在了益州,不过很谨慎!
张飞不但不是一个粗人,不是一个酒疯子,不但敬慕名士,相反还被《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称赞为有国士之风。
三,国士不假。
张飞义释严颜这个故事,《三国志.张飞传》与《三国演义》都有记载,我这里摘录的是《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中讲述的故事。群刀手把严颜推至。飞坐于厅上,严颜不肯下跪。飞怒目咬牙大叱曰:“大将到此,何为不降,而敢拒敌?”严颜全无惧色,回叱飞曰:“汝等无义,侵我州郡!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飞大怒,喝左右斩来。严颜喝曰:“贼匹夫!砍头便砍,何怒也?”张飞见严颜声音雄壮,面不改色,乃回嗔作喜,下阶喝退左右,亲解其缚,取衣衣之,扶在正中高坐,低头便拜曰:“适来言语冒渎,幸勿见责。吾素知老将军乃豪杰之士也。”严颜感其恩义,乃降。由于张飞有了义释严颜这个故事,《三国志》作者陈寿称张飞有国士之风,由此可以彻底证明张飞不只是一介武夫。
严颜被推到张飞面前不但不跪,反而指责张飞侵郡略州是无礼,大声斥责张飞,砍头便砍头,何至于要发怒。由此。张飞不但没有发怒,反而是上前解其缚,低头便拜,相反还有点奴颜婢膝的媚态。按常理,武夫在受到指责、侮辱时定然是要怒火万丈的,是要动粗、动武的。这时的张飞不但没有发怒、动粗、动武,反而是动文,动礼,对严颜相见如宾。《三国志.张飞传》说:”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显示了大度与雅量,由此陈寿誉之为有国士之风。
张飞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要依照历史文献,不能听信文学作品,更不能道听途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