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强大的鱼雷可以一枚击沉尼米兹级航母吗?

说到现在美国“尼米兹级”航空母舰,我想大家都应该不会陌生,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建造过最先进、技术最成熟的一级别超级航母,在美国最新型的福特级航母诞生以前,尼米兹级航空母舰在吨位上已经称霸了海上军舰行列几十年的时间。当然啦,尼米兹级航母虽然强大且先进,但也并不是绝对不可被击沉,如果面对比它更加“丧心病狂”的武器攻击时,我想尼米兹级航母这一海上霸主也只能“坐等挨打”。

那么世界上最强大的鱼雷,到底可不可以一发就继承尼米兹级航空母舰呢?这样说的话,那就要看这枚鱼雷到底是最强大的“常规鱼雷”,还是最强大的“核鱼雷”了,因为这两者的威力可是天差地别。

咱们先说说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常规型鱼雷”,以俄罗斯65-76型常规鱼雷为例,这一款全身重量超过1万斤的常规性鱼类,它主要装载的爆炸燃料为半吨左右的烈性炸药。俄罗斯65-76型常规鱼雷设计之初,它所爆炸产生的能量足以重创、甚至直接击沉一艘2万吨左右的军事舰艇。毕竟鱼雷在水中爆炸所产生的破坏力,要比在陆地上爆炸强几倍以上,因为水的密度要远远大于空气。不过,如果要说俄罗斯装备的65-76型常规鱼雷,一发就可以击沉尼米兹级航空母舰的话,那可能就有点不切实际了。怎么说尼米兹级航空母舰也是拥有10万吨的排水量的舰艇,并且它在建造的时候就想到了受鱼雷攻击这一点,所以尼米兹级航空母舰内部分成了几千个独立的水密隔舱,并且还是双壳体的舰体设计。

所以说,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常规型鱼雷,用它去击沉一艘“皮薄陷厚”的驱逐舰的话,那么还是没有太大压力的。如果要用它去攻击像尼米兹级航母这样的大家伙,我想一枚鱼雷是远远不够的击沉它的,甚至给它造成“较大”的损失都做不到。但是,常规鱼雷做不到的事,并不代表着所有鱼雷都做不到,因为世界上还有威力更大的核爆炸鱼雷,咱们还是以俄罗斯的65-73型核鱼雷为例(因为毛子最喜欢干这些暴力的事)。

俄罗斯65-73型鱼雷,它的爆炸当量为2万吨以上TNT的爆照威力,也是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核鱼雷,它被研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打击像航母这样的大型舰艇。如果说用俄罗斯的65-73型核鱼雷,去攻击尼米兹级航空母舰的话…什么水密隔舱…什么双壳体设计,我想这些对于核鱼雷来说都是浮云。

就如上图的海上核爆炸实验一样,如果被核鱼雷击中的话,尼米兹级航母舰很可能会被撕成碎片,甚至整个航母战斗前都会被团灭。所以说,在核鱼雷眼里,世界上能抵挡住它攻击的舰艇还没有诞生。

头条“军器战位”报道!

作者:牧小明

编辑:牧小明

发布:牧小明

作者 : 感谢我们生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愿世界没有战争。

声明:本文素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军器战位:关注每天为你讲解军事武器装备知识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关注我,“军器战位”每天讲解军事知识

世界上最强大的鱼雷可以一枚击沉尼米兹级航母吗?

可以!

因为世界上最强大的鱼雷是“波塞冬”!

不仅仅可以击沉一艘航母,甚至可以汽化一整艘航母。如果一个航母战斗群在密集编队航行的时候被“波塞冬”鱼雷命中,那么大半个航母战斗群都会沉入海底。

为啥这种鱼雷如此强大?——核鱼雷!

波赛冬鱼雷是目前当量最大的核武器,每枚爆炸当量为一亿吨。相当于沙皇炸弹的两倍。

这枚鱼雷相当巨大。长度24米,直径1.5米,重量100吨。目前通常的重型鱼雷的直径只有533毫米,波塞冬的直径已经接近于三倍的重型鱼雷直径。因此这种鱼雷并不是由舰船的鱼雷发射管发射,而是由潜艇进行挂载。

从结构上看波塞冬鱼雷实际上是一艘小型核潜艇。

鱼雷的内部包含了一座核反应堆。并不依靠常规鱼雷燃料进行推进,依靠核动力可以以最快54节的速度航行一万公里。

同时,

波塞冬鱼雷有全动式的方向舵可以在海中灵活移动。以相当智能的方式绕开敌方封锁。

当然了,这么大的鱼雷实际上并不是攻击航母的。其主要作战目标是敌方的港口城市。

在近岸海域引爆波塞冬鱼雷后可以形成高达500-1000米的海啸,直接摧毁纽约这样的沿海城市。

用它来攻击只有300多米长的航母就有点大材小用了。

目前波塞冬鱼雷已经进入部署,预计俄罗斯会装备32枚。而携带鱼雷的奥斯卡潜艇也已经下水

从挂载图上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枚“鱼雷”到底有多巨大。长度已经达到了整个潜艇的1/8。

另外得说一下,波塞冬并不是唯一的核鱼雷。在更早之前苏联的65型鱼雷就可以携带80万吨当量的核战斗部。基本上80万吨当量的鱼雷就可以具有摧毁大型海上舰艇的能力了。

世界上最强大的鱼雷可以一枚击沉尼米兹级航母吗?

图片里是俄罗斯“奥斯卡Ⅱ”级巡航导弹核潜艇,艇艏的六个窟窿就是鱼雷发射管,最上面那两个就是赫赫有名的65-76型鱼雷的发射管口!都知道“奥斯卡Ⅰ、Ⅱ级”使用的“花岗岩”巨型反舰导弹是美军航母编队的克星,其实“奥斯卡级”还有65-76 型鱼雷也可以打击航母。恐怖的65-76 型鱼雷,它的“雷径”是650毫米、雷长11米、雷重5吨、战斗部装药557公斤高能黑索金;速度50节、航程50 公里,它是目前世界上雷径最大的鱼雷!

现代航母在抗打击方面的设计已经不采用加厚水线下钢板措施,而是采用水密门,就是各舱室之间有多道厚钢板制成的防爆、防水压的密封门(钢板厚度在150毫米),一旦受到水下兵器的打击,进水之后《损管规定》要将水密门迅速紧闭,防止火灾蔓延或者海水涌进其它舱室,这是任何现代战舰都必须要有的管损措施,而航母作为海军的核心装备更是如此!

冷战期间苏联核潜艇装备的53-65 型鱼雷,雷径533毫米,装300公斤黑索金高能炸药 它和65-76型鱼雷配备在了:“维克托Ⅲ级”、“阿库拉级”、“塞拉级”和最新型的“亚森级”核潜艇上。

最后批次的“尼米兹级”超级航母排水量在10万吨以上,水线以下部分采用80~150毫米厚度的钢板制造,虽然这个钢板厚度根本抵御不了300/557公斤公斤黑索金的强大打击能力(估计会形成5~10平米的大洞),并且会有大量海水涌入,但是前面所说的有多道加强型水密门,只是部分舱室被淹没,其它舱室并没有波及,所以航母被一枚鱼雷击沉的概率并不高。

美国海军是世界上战舰损管措施和经验最多的海军,这些经验积累来自太平洋战争,当时的航母设计、建造水平远不及现在,并且美军航母多次被日本的航弹和鱼雷击中,虽说:列克星敦、约克城、大黄蜂…等著名航母被击沉,但是与美国航母总数相比太低了!就是美军的损管措施得力。

上面图片是“罗斯福号”航母进行模拟水下兵器打击实验(鱼、水雷),据说:使用了超过1吨的高爆炸药在它 200米处爆炸,炸药在水下爆炸所形成的能量冲击力是在大气当中能量的700倍!结果“罗斯福号”安然无恙,最重要的反应堆舱和弹药库、航空燃油库丝毫没有受到爆炸冲击波的损害,证明了“尼米兹级”航母的抗打击能力非常强!由于,模拟怎么也赶不上实际效果,美军又对退役的“美国号”航母进行实弹测试,“美国号”排水量8万吨级别,实验时承受了约10 ~15吨炸药量(美国没有公布具体的炸药用量,这是核心机密!但外界推测是这些量)的连续数天全方位的打击后沉没。“美国号”最后沉入大海的一刻,10 吨的炸药量至少相当于20枚65-76鱼雷的炸药量,才将“美国号”击沉,并且当时没有对它采取任何损管措施,也证明了美军航母在防弹、防漏方面设计的非常先进和到位。所以,从理论上来说一枚常规鱼雷要想将“尼米兹级”航母击沉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2017年年末,俄罗斯展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洲际核鱼雷”,以希腊神话当中海神“波塞冬”命名,从俄罗斯提供的数据来看:这种怪异的核武器长达20米(一说是24米)、重达100吨(一说104吨)!使用了微型核反应堆为动力,可以自行控制航向、自行停航坐卧海底和重新启动航行…总之智能化程度非常高!至于说威力,俄罗斯军方给出的是:可以产生高达500米的海啸,情景就像好莱坞大片《2012》一样!

“波塞冬”虽然打击打击航母易如反掌,但到了使用它的时候地球已经是核战争了!打航母已经成了次要的作战任务,核战争开始使用“波塞冬”制造滔天巨浪消灭敌方一座沿海城市的几百万人口,远比消灭一个航母编队价值高得多!反之美军也有研制“核鱼雷”的能力,并且在1960年代初就有了…“波塞冬”也就是政治武器罢了,实战当中俄军也不会用它去打击航母。

世界上最强大的鱼雷可以一枚击沉尼米兹级航母吗?

航母是名副其实的海上霸王,因为在水面上几乎没有什么武器能对它形成什么威胁,能让航母惧怕的东西并不多。

各种反舰导弹虽然可以击沉航母,但航母也不会等着挨打,它的拦截系统也不是吃素的。航母如果让反舰导弹击沉了,那绝对是航母编队出了大问题。因为现在的作战环境没有导弹拦截系统的航母无疑是裸奔,根本就不敢出门。

导弹拦截系统是航母的金钟罩和铁布衫,拦截舰载导弹是它的拿手戏。

整个拦截系统由先进的雷达和声、电、光传感系统组成,能感知导弹的飞行路线。因此再快速度的舰载导弹没有来到就被防空导弹给拿下,有个别漏网的导弹也会被防空炮跟收拾掉。

如此看来,还真没有什么武器在水面上能奈何航母。

但俗话说卤水降豆腐,一物降一物,再厉害的东西都有克星。航母这个在水面上肆无忌惮的庞然大物,却有一种水下武器让它胆战心惊,这种水下武器就是鱼雷。

鱼雷隐蔽性好,声光监听对它不起作用,很难被航母发现。唯一能发下鱼雷的途径就是声呐监听,但发现难度大,不能在很远距离发现,而且发现了也无法进行有效拦截。

其次是鱼雷的威力大,由于空气的密度跟水的密度不同,水的密度要边空气密度大许多倍,因此鱼雷在水里爆破将产生的威力将比空气中也就是水面上大一千多倍。

同时,鱼雷在水下爆炸的瞬间会喷出一个高压气团,这个气团经过两次膨胀、两次收缩的过程,实际上对目标形成了二次打击波。这两次打击会让航母舰体上下快速、大幅度垂直起落,再坚硬的船体也经不起折腾,会直接解体。

此外,鱼雷对航母的攻击位置不同,对航母造成的危害更大。众所周知,鱼雷是在水下发射,攻击的是航母的水下部分或底部,这些部位是潜艇的死穴,底部的龙骨是航母的主心骨,一旦龙骨遭到打击航母就会粉身碎骨,即使侥幸没有解体但舰艇也会进水,后果同样是灾难性的。

而且鱼雷口径大,一般在500毫米以上,有的甚至达到600毫米;鱼雷长度最低5、6米,最长的十多米,所以鱼雷装药量也惊人,往往装药都在100公斤往上,威力巨大。对于船只的杀伤力,要比舰炮和普通的反舰导弹大的多。

既然鱼雷如此厉害,能不能一发终结美国的尼米兹航母呢?

一般来说,数千吨级的舰艇被一枚大型鱼雷命中的话,绝对是凶多吉少。

美国最有名的MK48型533毫米口径重型鱼雷,长度5.8米,重量就达到1.5吨,它的装药量是150千克,它的威力有多大呢?在实战演习中,一艘近万吨级的驱逐舰被它一发毙命,四分五裂。

但是,对付九万吨级的尼米兹号核动力号航母,一枚鱼雷还不能对它形成致命打击。

尼米兹是美国航母中的战斗机,在美国航母中实力位居第二,仅次于福特号航母。

抗沉设计和损管设计是衡量航母优劣的试金石,尼米兹号在这两个方面的设计可谓是呕心沥血,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地步。

尼米兹级整体采用内外双层结构,中间用钢梁连接,能够有效承受鱼雷攻击时产生的冲击力并可以起到明显的缓冲作用。

在航母的关键部位如燃料舱、弹药舱以及发动机舱,特地加装了150毫米以上的钢甲,防护能力非同寻常。

最让尼米兹级航母夸口的是它有数千个水密隔舱,整艘航母低部由无数个方格子组成,这些小盒子就像一个个小房子,相互独立相互隔绝,而且都分别配备有防火灭火装置。

如果遭到鱼雷攻击,一枚鱼雷也不可能同时集中这么多“小房子”,对航母的危害也仅限于局部,无法构成致命打击。

即使是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常规鱼雷苏联造的6576型鱼雷,(鱼雷直径650毫米,重量5吨,装药量550千克。)也无法一发就能让尼米兹毙命。不过这款型号的鱼雷要是偏偏击中了动力舱、燃料舱和弹药舱,后果就不堪设想。

但前苏联的这款鱼雷也早已被停用,因为鱼雷的燃料采用发的氧化氢这种化学性能活跃、不易保存的燃料,65-76型鱼雷的的可靠性备受俄罗斯专家质疑。

后来苏联解体,普京当政俄罗斯后力,排众议让这款鱼雷继续在俄罗斯的核潜艇上唱主角,为了对付美国咄咄逼人的威胁,普京也是拼了。

可是上帝不怕普大帝,2008年悲剧终于发生,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巡航时突然爆炸沉没,导致118名海军精英遇难。专家分析,造成这一悲剧的可能就是65-76型鱼雷过氧化氢燃料管路的泄露。库尔斯克号事件发生后,65-76鱼雷被叫停使用。

因此说除了核鱼雷,世界上能一发击沉尼米兹航母的鱼雷还没有诞生。

世界上最强大的鱼雷可以一枚击沉尼米兹级航母吗?

当然可以!在世界最强鱼雷面前,不仅航母给你击沉,就连整个航母战斗群都可以一窝端。

要说世界最强大的鱼雷非俄罗斯的波塞冬核鱼雷莫属了,能以海神的名字命名说明它是真正的海上巨无霸。以它惊人的威力,任何武器在它面前都会黯然失色,包括航母在内!

波塞冬核鱼雷有几大特点。首先是威力大。波塞冬鱼雷被美媒评论为“末日鱼雷”,它所搭载的热核战斗部TNT当量约为1000万吨,一旦在水中爆炸,能掀起上百米高的巨浪。如果航母触发该鱼雷,先不说核辐射带来的伤害,光这巨浪就能把航母战斗群摁到海底粉碎。

如果在沿海地区爆炸,爆炸后产生的巨量放射性粉尘将随风侵袭沿岸,让敌国大片沿海地区化为核污染区。并且爆炸引发的海啸将对沿海城市造成毁灭性打击,就此失去军事和经济使用价值。

其次波塞冬鱼雷射程远、速度快。该型核鱼雷采用“两核”设计,即采用了无限续航的核动力系统和核弹头。所以它的射程高达10000公里左右,这相当于洲际导弹的射程了。

它在水下最高时速可达108节(200公里/小时),108节在海里什么概念?这速度已超越现有任何潜艇和鱼雷的速度,之前最快的美制MK-48重型鱼雷最高时速也才60节,我国的022导弹艇最快也就50节。所以只要被波塞冬盯上,几乎无法拦截以及逃脱的可能性。

最后就是波塞冬鱼雷潜得深。有资料显示波塞冬鱼雷的潜深超过了1000米,在这个深度不仅潜艇涉及不到,对手也很难探测到鱼雷的存在,更不要说拦截了。

说了那么多有人会觉得波塞冬鱼雷是不是无敌了?的确俄罗斯对它的要求就是接近无敌的存在,但从实际成品来看,波塞冬鱼雷也有它的不足。波塞冬最大的不足就大,相较于一般鱼雷体形是非常大的。波塞冬鱼雷长20米左右,直径也在2米左右。目前世界潜艇鱼雷发射管最大的也不超过700毫米口径,波塞冬鱼雷那么大口径是无法与现役任何一艘潜艇兼容的。所以为此俄罗斯对"别尔哥罗德"号潜航器进行了一番大改造后,才能搭载波塞冬鱼雷使用。

俄罗斯之所以发展这种威力巨大的鱼雷,最大目的就是对抗美国的航母。俄罗斯每年的军费有限,像美国那样发展十几艘航母也不太现实,所以根据非对称战略的选择,只能发展像波塞冬核鱼雷这样的武器出来对抗美国。

结语

世界任何一款武器只要带上“核”,那么它的实力都是毋庸置疑的,波塞冬核鱼雷就是如此。这种级别的武器不要说一艘尼米兹级航母了,就算多来几艘也是一样的结果!

世界上最强大的鱼雷可以一枚击沉尼米兹级航母吗?

朋友,先给你上结论吧,现代最强大的鱼雷当然可以一枚击沉航母了。先说说苏联时期的“弱鸡”T-5(53-58)核鱼雷,为啥说他“弱”,那是因为上面装载的RDS-9核战斗部只有区区0.35万吨TNT当量,就这样的“婴儿核武器”打沉一艘尼米兹是轻轻松松,前提是要触爆才稳妥。那么为什么要触爆呢,咱们先上例子,再分析原因:

▲美军1946年“十字路口”行动“Baker”核弹“水下爆炸”引起的水帽

“十字路口”水下核爆试验,航母虽然沉没,但问题有待分析

时间回到1946年7月,在经历过B-29轰炸机投掷核弹空爆试验后,美军“十字路口”舰船抗爆试验进入到第二阶段,这次将采用“Baker”(贝克)核弹水下爆炸的方式检验军用舰船的抗爆能力,以便获取数据为以后的舰船设计提供参照。位于太平洋中部马绍尔群岛比基尼环礁附近的试验海域,美军利用LSM-60两栖登陆舰将“2.3万吨TNT当量”的贝克核弹装入水箱,通过线缆沉入27米深水下,并在上午8点35分时使用无线电控制引爆。核弹爆炸后在海面上引起一个巨大的白色水帽(如上图),直径1.6公里,表面光滑平坦并在1秒内就升高到1600米高度,随后在水帽下形成一个直径约800米的中空水柱,水柱壁厚约90米。

▲Baker核弹水下爆炸后,引起的直径800米中空水柱

水下核爆的结果:当天上午8点35分,在水柱中心处的LSM-60两栖登陆舰很快就解体了。距离水柱中心处约318米远的“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被冲击波引起的第一个巨浪打砸舷侧,并被向外推离731米、抬高12米,此时该航母并未受到任何致命打击;随后坠入波谷的的航母又被涌来的第二排巨浪砸中甲板,沉重的海浪将萨拉托加的飞行甲板砸塌,航母开始侧倾,但此时航母仍未沉没;当天下午3点35分,被砸塌甲板并侧倾的航母一角开始进入,4点10分完全沉入海中。

要知道,一枚2.3万吨当量的核弹,在水下27米处爆炸,距离其仅仅三四百米远的一艘“二战航母”,在经历了差不多8个小时无损管、无辅助的“自我放弃”式侧倾进水后,才最终沉没。那么苏联时代的“0.35万吨TNT当量”核装药的T-5核鱼雷,近炸的话效果很难说。所以我才说T-5核鱼雷触爆才能稳妥的炸沉航母,其他再分析什么苏联“65-76型重型鱼雷”、美国MK48重型鱼雷装药多少、威力多猛,岂不是自欺欺人?

结论:普通的650mm或者533mm重型鱼雷采用核战斗部(因为这些鱼雷身量有限,还要考虑鱼雷发射管的尺寸,核弹头的当量不会很大),如果不是直接命中航母,采用近炸或者因拦截远场爆炸的话,能够给航母带来损伤,但是不一定可以击沉。常规装药的鱼雷命中航母能不能击沉,请继续看下文。

▲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号潜艇,携带“波塞冬”(Poseidon/status-6)核动力核鱼雷示意图

现代威力最大的核鱼雷效果怎么样?

其实苏联人对T-5核鱼雷的威力也是“心知肚明”,所以一直有一项研制威力更强的T-15核鱼雷的计划,可惜“天不假年”,最后苏联解体之际也没成功。其继任者俄罗斯,在被逼至“穷途末路"之际,终于咬牙在T-15核鱼雷项目的基础上成功搞出了”当今世界威力最大的鱼雷-波塞冬核动力核鱼雷(Status-6/Kanyon)。

“波塞冬”核动力核鱼雷,在2015年时首次被披露,是一款大口径、大潜深、高航速的核动力鱼雷,俄军方代号status-6。该鱼雷全长24米,直径1600mm,重约40吨,最大航速可以达到107节(存疑,可能使用了超空泡技术),可以搭载1000万吨TNT当量的热核弹头。

▲俄罗斯宣传"波塞冬"核动力核鱼雷打击航母编队(动图)

从上文关于波塞冬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其24米长、1.6米直径、40吨的重量,决定了它不可能被任何普通潜艇携带,并从鱼雷管发射;其搭载的1000万吨TNT当量热核战斗部,不需要再给你任何计算(威力已经过剩),就算是在航母附近爆炸,其产生的冲击波和海浪也将完全击碎航母,直接就秒成渣渣了;该鱼雷装备核反应堆,意味着近乎无限航程;超空泡技术,意味着高航速,基本无法拦截;因此,这个东西打沉航母那是轻而易举了。

▲波塞冬核动力核鱼雷实物(动图)

俄罗斯这种威力恐怖的核动力核鱼雷,在2017年12月完成核电动力系统的水下测试工作;2019年2月2日,俄总统普京宣布,“波塞冬”核动力鱼雷的关键测试阶段结束;当天,俄罗斯国防部也首次公布了“波塞冬”水下测试视频。从现有的消息来看,这种战略级鱼雷的研制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关键测试也基本结束。但是正如我们上文所说,这种鱼雷的体量过于庞大了,普通的潜艇就算是“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这样的庞然大物也无法携带和发射,因此就需要改造出类似于Project 09852“别尔哥罗德”号这样的“特种核潜艇”才行。别尔哥罗德号为了搭载波塞冬核鱼雷、深海核潜艇、无人潜航器、海下核电站等各种特殊设备,艇身被加长至184米,成为世界最长核潜艇,潜航排水量超过3万吨,可以搭载6枚“波塞冬”核动力核鱼雷。

常规鱼雷能不能击沉航母

▲航空母舰剖面图

上文我们讲述了核鱼雷的情况,由于篇幅有限,下面我们简单说说常规鱼雷的情况。现代的航母的防鱼雷结构设计已经不再像二战航母那样堆防护装甲了,主要是依靠各种隔舱和箱梁支撑结构来防护,就是外层钢板、液体舱、空气舱、箱式梁、复合材料夹层来防护鱼雷的常规战斗部。以现在重型鱼雷的爆炸威力,即使击穿一层或基层隔舱,航母也可以通过封闭相邻隔舱以及合适的损管措施达到水密效果,沉没的可能性不大。

▲航空母舰建造时,超级分段合拢时状态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航母水线以下都是密密麻麻的独立分隔舱段,舱段之间都有有效的水密隔层,并且诸如武器弹药舱、燃料舱、动力舱等重要舱室都会用液体舱包围,以削弱爆炸冲击。所以现代常规鱼雷很难击沉航母。但是澳大利亚海军曾经做过用Mk-48重型鱼雷击沉退役的护卫舰和巡洋舰的试验,若是鱼雷在军舰底部中段龙骨附近爆炸,军舰就会从中间断为两半沉没。这种战法对于航母也有相当效果,因为航母的自重太大,如果龙骨受损,很可能承受不住自身的结构重量而断裂。具体的试验和水下近场爆炸的效果分析,我们下次再讲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