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开火后,炮弹壳都哪里去了?难道又放回弹药箱了吗?
坦克!作为“陆战之王”坦克已经“称霸”陆战近百年时间,坦克这种武器最大的依靠就是其厚实的装甲与威力巨大的主炮。
那么坦克如此大的炮弹,在击发后炮弹壳是怎么处理呢?坦克在击发后的炮弹壳处理方法一般就是扔,不过与装填方式一样,各国坦克向外抛掉炮弹壳的处理方法根本不同,坦克抛弹的方法一般分为东、西方两个类型。东方国家以中、俄为例,坦克炮弹一般为自动装填、炮弹壳自动抛出。
西方国家一欧、美为例,坦克炮弹一般为手动装填、炮弹壳手动抛出。现代的新型坦克因为主炮口径的不断增大,为了减少装填手以及内部空间的负担,许多国家早已对坦克炮弹加以改进,普遍装备了半可燃式弹药筒。
半可燃式弹药筒只有底部、也就是底火部分一小段为金属制造,其余的大部分都采用可燃式材料。在炮弹射击时大部分的可能是材料早已燃烧殆尽,只剩余一小段不可燃烧的底火部分。而从坦克内抛出车外的炮弹壳,最终的结果就是被直接丢在地上,一般情况下军队是不可能去回收这些已经击发过的炮弹壳!因为这些使用过的炮弹壳,就算回收回去还要经过大量的工艺处理才能重新装弹使用。单单是收集、运输可能就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再加上重新加工的话,那么还不如直接生产新的炮弹来的划算。
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击发过的子弹壳或者炮弹壳也有个别的国家军队会回收利用,猜测可能是这些国家经济、或者资源来说相对更贵一点。
但是如果爆发战争的话,前线战场作战的士兵根本没有精力去管已经击发过的炮弹壳,丢了也就丢了,后勤补给一上来很快就可以领到新的炮弹!
头条“军器战位”报道!
作者:牧小明
编辑:牧小明
发布:牧小明
作者 : 感谢我们生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愿世界没有战争。
声明:本文素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军器战位:关注每天为你讲解军事武器装备知识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关注我,“军器战位”每天讲解军事知识
坦克开火后,炮弹壳都哪里去了?难道又放回弹药箱了吗?
坦克开火后,炮弹壳根据不同的装填方式和火炮种类对弹壳的处理方式不一样。
而且炮弹也有很多种,早期的坦克使用全金属药筒,在70年代 后,新型坦克炮因为口径加大,为减轻装填手的负担,普遍采用了半可燃药筒。这种炮弹只有底壳部分为金属,其他部分使用可燃的材料。在射击后余下的是不可燃的短底壳。
坦克在射击之后,都会遇到弹壳处理问题。在没有自动装填的坦克,射击后弹壳直接排出到坦克的里面,弹壳需要人工扔出坦克外面。当然,坦克内部有一定的空间可以容纳射击后的弹壳,这些弹壳会堆积在坦克炮塔下面的车体内,数量一多就影响坦克操作了。所以,这种没有自动排壳装置的坦克,清理弹壳全靠人手扔出去。比如使用105坦克炮的,装填手就要面对这种全尺寸的药筒发愁,对于那些半可燃药筒,即使弹壳尺寸小很多,但是因为还有一根很长的传火管在里面戳着,在坦克里面也十分占位置,对装填手工作有影响。
对于有自动装填的坦克来说,弹壳积压问题比较容易解决。以俄制125坦克炮为例,125坦克炮为分装式,这种自动装弹机为转盘内存放22发炮弹,炮弹前部和后面部分分上下两层。装填时先后推送前后部入膛。在火炮发射后,排出的弹壳会被一个弹壳收集器接住,随后收集器在下一发弹装填时把弹壳通过炮塔顶一个排壳口抛出车外。中国的坦克也装备这种类型自动装弹机。
不过同样装备自动装弹机的一些坦克,也没有使用弹壳自动外抛装置。因为这种装置比较适合盘式装弹机,那种类似勒克莱尔的自动装弹机没法采用这种独立的弹壳收集器,上抛通道跟自动自动装弹机位置冲突。不过由于采用自动装填,省掉一个人,坦克内部的弹壳如果不是太多,不影响乘员的操作。
坦克开火后,炮弹壳都哪里去了?难道又放回弹药箱了吗?
(中国ZTZ-96主战坦克也采用自动装填机)
(本文由桌面战争兵棋原创撰写,图片来源于网络。“桌面战争兵棋”专注于军事领域的耕耘,坚持原创,坚守初心。欢迎您的指点。)
文:桌面战争兵棋 | 赛文
坦克被称为“陆战之王”,曾经在二战战场和近现代战场中风光无限,拥有着高火力、高机动力和高防护力,在战场上横扫一切,长长的炮筒喷射着无限的怒火。但是坦克的内部却不如它的表面那么风光,众所周知,坦克的内部空间非常的小,因为坦克内部的构造十分复杂,对应时代的变化以及各种各样的战斗变化,让坦克装载了各种各样的机械机器,基本大部分坦克的内部也只能容得下一个课桌的宽度(当然根据各个国家的坦克型号都有所不同而有一些差异)。
(坦克内部的空间十分狭小)
或许有人就会问,坦克开炮后,也没有看见弹壳退出来,这些炮弹壳难道还要放回狭小的坦克内部里吗?答案是是的,因为现在的坦克都有三防系统,再加上早期二战坦克的炮弹壳都是由铜钢制作,非常的昂贵,军队都不舍得直接丢弃这些炮弹壳,于是才有了坦克打完一发炮弹,将弹壳收纳在坦克内部。但是到了现代,科技在进步,当然不可能一直都是这样,我们来看看现代坦克打完炮弹后,有哪些操作。
(韩国的K-1主战坦克还是采用人工抛掷弹壳)
最古老的办法,人工投掷弹壳
一些普通型号的坦克在射击后在没有任何加装其他的高级装置时,是直接将弹壳退到炮筒底部,换而言之就是将弹头发射后,弹壳却留在了坦克内部,然后由内部装填手手动将弹壳取下来,放到坦克最底部堆积,堆积到一定数量时,已经影响到坦克的正常操作后,再统一靠人手从抛弹口扔出去。
(专门在炮塔侧面制造的炮弹的抛壳口)
(坦克炮弹早期弹壳都是采用铜钢制造,发射炮弹后退回来的弹壳非常占据坦克内部的空间)
减轻负担,半可燃型药筒
后来大部分坦克手都觉得这样堆放弹壳在车里太占用空间了,而且刚发射完的弹壳温度也十分高,稍微不注意还会烫伤驾驶员,防止在车内,坦克车内温度也会提高。这样的弹壳处理方式遭到了大部分士兵的投诉,于是美国最先研制出了一种可燃烧性的药筒,在炮弹发射的时候,将弹壳在发射途中完全燃烧,就不存在取弹壳,抛弹壳的问题了,但是考虑到发射时的种种问题,于是保留了炮弹的底部金属,只将中间的炮身做成了可燃性的药筒,这样发射炮弹后,退回来的只有炮弹底部的金属底盘,装填手只需要回收底座就可以装填下一发炮弹了,收纳起来也十分方便,这也是现代坦克大部分处理弹壳的方法。
(美军的坦克采用手动装填和半可燃型药筒,退回来的弹壳底部会掉到下方的盒子里统一回收)
中苏使用自动扔弹壳,搭载了自动装填机和抛壳机
即便是有了半可燃型药筒的炮弹,人们还是觉得人工装填太麻烦了,于是设计师们开发出了一种轮转式的自动装弹机搭载在坦克上,比如俄罗斯的三代坦克采用全世界最大口径的125mm坦克炮,搭载了轮盘式自动装填机后,可以完成自动装填炮弹,使用的炮弹也采用的是半可燃型药筒,退出来的弹壳底座会自动退到一个自动抛壳机里,在安全的环境里会自动从抛弹口将弹壳抛出,全程采用机械操作,不存在任何人工掷弹壳的问题,我们中国的坦克也是学习了俄罗斯的技术发展而来,采用了自动装填和自动抛壳的方式。
(轮盘式自动装填机)
坦克开火后,炮弹壳都哪里去了?难道又放回弹药箱了吗?
坦克,“陆战之王”。在战场上不停的怒吼,可发射完的炮弹壳去哪里了呢?
炮弹壳又称“药筒”,在二战后的一代坦克之前,炮弹壳基本都是金属的。这些药筒有用铜造的,也有用覆铜钢制造的。
金属药筒的价格贵啊,一发122毫米药筒就要好几百块钱。在训练演习中,药筒当然是要回收的,可以二次装填使用。可如果在战场上,药筒诚可贵,小命价更高,还是随打随扔吧。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一地白花花的银子真可惜!也有不怕死的,像二战德国这样缺乏资源的穷鬼,就会在战后派出装甲车回收弹壳。
坦克炮发射后,滚烫的金属药筒被抽壳机从炮膛里拽出来扔到地板上,坦克兵需要穿着厚厚的长靴避免烫伤。地板上的药筒多了,就挤占空间影响行动,所以在战斗间隙时,炮手会将药筒扔出车外。战斗中不能扔,会被敌人暴头的。
▲从炮塔侧边的小窗口扔
二战时的坦克炮口径小(IS-2/3、KV-1/2坦克除外),多用定装炮弹。炮弹个头不大,重量也还行,炮手能方便的装填。
等到二战后,坦克炮口径增长到100~125毫米,炮弹的个头又长又粗,重量直线上升,再用人工装填就比较吃力了,不利于长时间战斗。毕竟不是每个坦克都有条件配一个举重冠军或黑叔叔搬炮弹的。所以一部分坦克改用分装炮弹,弹头和发射药分开,虽然装填的次数增加,但单次的重量下来了。
▲分装炮弹
与此同时,药筒也在迅速发展。1962年,世界上第一种可燃药筒在美国诞生,揭开了弹药发展史崭新的一页。可燃药筒由纸基硝酸纤维素制成,迅速燃烧不留渣滓,大大减轻了重量,增加了发射能量,减少了有毒气体的产生,制造成本也比金属药筒便宜。
二战后的第二代坦克(T-62、M-60、豹-1等)还使用金属药筒,等到第三代坦克(T-72/80/90、M-1、豹-2、勒克莱尔等)时,已基本普及可燃药筒了。
可燃药筒分可燃、半可燃药筒。要说全可燃药筒更好一些,药筒全烧掉,没有残留也就不存在抽壳、抛壳的问题。
但可惜的是,发射炮弹需要炮尾闭气,这原本是弹壳底缘和药筒膨胀共同完成的任务,药筒底部还有底火和传火管装置。现在药筒烧光了,不起作用了,于是整个炮闩都需要修改,要增加闭气装置和发火管设备。
所以折中起见,就有了半可燃药筒。半可燃药筒保留了金属底座,俗称“弹底壳”,有底火、传火管和底缘装置,可以引燃发射药并封闭气体。相比金属药筒,这点弹底壳就值不了多少钱了,不过做个烟灰缸还是很漂亮的。
▲漂亮的弹底壳烟灰缸
坦克也在不断发展,20世纪50年代,法国在AMX-13坦克上安装了自动装弹机,苏联也随后在T-64坦克上安装了炮塔吊篮式装弹机。
自动装弹机由输弹机、推弹机、抛壳机和控制系统组成,能减轻炮手工作强度,缩减乘员编制。坦克炮塔上相应的增加了抛壳口,弹底壳从这里直接抛出。跟在后面的步兵要格外小心,别被抛出的弹底壳砸伤。
美国的M1、英国的挑战者、德国的豹式坦克等仍然用手工装填。M1坦克在火炮尾部装了一个挡板,弹底壳掉入底部的收纳筐中,等战斗结束后再处理。英国挑战者坦克挺先进,它的120毫米坦克炮使用药包分装弹,药包全部烧掉无壳可抛。
▲M1弹底壳漏到收纳筐里
未来的炮弹向着无壳化方向发展,无壳弹药重量轻,体积小,装弹量高,减小了残余有毒物质对坦克乘员的伤害。同时去掉了抽壳、抛壳机构,使坦克炮结构大为简化,减少了因抽壳困难引发的卡壳,降低了故障率。
未来的无壳炮弹成熟后,捡弹壳的机会再也没有了。等电热炮、电磁炮成熟后,药筒都用不着了。
和风漫谈原创文字,图片来自网络。欢迎关注,一起了解有趣的知识。
坦克开火后,炮弹壳都哪里去了?难道又放回弹药箱了吗?
这就体现出中俄坦克自动化的优越性了,一般而言中俄坦克都是自动装弹机+自动抛壳机,装弹和抛弹壳都是自动的。美国坦克装弹和抛弹都是靠“黑蜀黍”人力手操。
现代坦克弹药一般都是可燃药筒,发射完的弹壳也就上图的半截(上图是半可燃药筒烧完的弹底)。坦克炮弹击发后,药筒燃尽(一般情况下),火炮身管后座,炮闩就会打开,在辅助设施的作用下火炮身管后座到极限位置后停止,炮弹壳在后座惯性或者泡壳钩的作用下退出炮膛,这样就完成了一轮发炮和退壳。
一般意义上的坦克炮退壳都是上述那样,但是退壳以后的路数就完全不同了,中俄坦克手的自动化优越性就显示出来,上图为俄罗斯坦克的自动抛壳机,由弹壳收集器、弹壳挡铁、抛壳电磁铁、螺杆、框架等组成,利用扭杆的能量将收集到的坦克炮弹壳从坦克抛壳窗口抛出车外,全过程轻松、愉快、无压力,车内环境整洁无污染。具体请看下面动图,进入抛壳机构的弹壳抛出:
然后我们来看看被称为“蓝星最强”美国M1A2主战坦克的随地乱放+手动搬壳的“黑科技”,坦克炮退壳流程如上文所述,与中俄坦克基本一致。然后就是靠一块挡板挡住退出来的弹壳(挡板如下图黄圈内黑色板),被挡住的弹壳就掉在坦克舱底板上(地板上开了个小槽子),最后再人工手动从抛壳窗扔出去(同情黑蜀黍)。
美国退壳后,挡板阻拦落地动图如下:
然后,大家就来说说,美国最强主战坦克黑蜀黍虽然力大无穷,但是搬完炮弹、扔弹壳,很多人说美国人工效率高,对此无言,我只能再然大家来看看,美国人装弹的动图,你看累不累:
看到没有,装一个坦克炮弹就累的够呛,一会儿还得去扔弹壳呢。
坦克开火后,炮弹壳都哪里去了?难道又放回弹药箱了吗?
放回弹药箱?题主脑洞也太大了吧!不过这个问题也非常有趣,现代坦克发展已经非常成熟了,东西方各自形成了自己的体系,拥有自己的特点。现代坦克的装弹方式有好多种类型,相对应的抛壳方式也有好几种。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西方坦克经常使用的人工手动抛壳,像这样▼。不过这好像是个韩国小哥,不用在意这个细节。另外一种则是东方坦克惯用的自动抛壳,使用自动装弹机装弹,抛壳同样是自动扔出去。现代坦克的炮弹基本分为两个类型4个种类。第一类是分装弹,即发射药与弹头分开的炮弹,这种炮弹有两种,一种使用药包装发射药,另外一种使用半可燃桶装发射药。第二类是整装弹,即发射药和弹头一起,这种炮弹的也分为两种,一种是使用半可燃桶的整装弹,一种则是使用全金属弹壳的整装弹。这四种炮弹分别怎么抛壳的哒哒哒和大家好好聊聊。首先是使用药包发射的分装弹,这种炮弹打完之后压根没壳,所以它怎么抛壳我们不多说。
第二种是采用半可燃桶的分装弹。何为半可燃桶?就是装炮弹发射药的外壳是部分可燃的,当炮弹在炮膛内击发时,发射药外壳的可燃部分被发射药爆炸时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烧掉了,只剩下一个金属底座。炮弹在击发之后,只剩下一个比烟灰缸大不了多少的底座。如果是人工装弹的坦克,则由炮手负责处理这个壳,一般是两种方式。如果当时情况紧急,需要立马填装下一发,炮手会将壳直接扔在坦克里,如果时间来得及,会通过抛壳窗口扔出去。那如果使用自动装弹,自动抛壳呢?就不需要炮手操心费力啦,坦克炮在击发之后,抛壳机构会与坦克抛壳口联动,打一发打开一次,让抛壳机构自动将壳抛出坦克之外。比如这张图▼,这是96式坦克的俯视图,炮塔上三个蓝色点中央就是它的抛壳窗口,击发之后,炮弹底座直接从这个窗口飞出去了。我国的坦克这个抛壳窗口多在顶部,而俄罗斯坦克则安装在屁股后头。于是画面感人,前面坦克一边开炮,后面一边拉弹壳底座。那整装的弹怎么抛壳呢?使用半可燃桶的整装弹抛壳和分装弹一样,不过多赘述。那使用金属外壳的常规弹怎么抛呢?也分手动和自动两种。如果是使用金属外壳的整装弹手动抛壳,那像图一一样,打开抛壳窗,用力扔出去。这玩意儿太大了,坦克内部空间狭小,扔几个就没法转身了,所以最好打一发扔一发。那如果使用自动抛壳呢?整个的金属弹壳比较重,没法像半可燃桶弹底座一样直接从顶上弹出去,所以美国人选择从后面拉出来,像这样子▼。坦克在陆战之王的位置上坐了将近一百年了。从1916年首次投入索姆河战役的马克-I型,到如今的MIA2“艾布拉姆斯”,坦克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过随着精确制导武器和飞机的发展,对付坦克的手段越来越多,坦克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甚至陆战之王的地位都受到了冲击。如今的坦克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已经非常高,装备有大量先进探测设备和电子设备,可以自动完成装弹和抛壳。不过西方国家依然信仰黑叔叔装弹机,好在他们四肢发达,不然一个人负责装弹抛壳,真的挺累的。这一点挺不符合西方国家风格的,应该普及自动装弹机,解放黑叔叔,才能体现西方国家的自由皿煮,体现人道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