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的美国该不该对日本本土轰炸?

自从1931年起,日本就开始了侵略中国的计划,到1937年开始,日本更是开启了全面侵华战争。1941年,日本猛然偷袭美国太平洋舰队珍珠港基地,主动挑起了太平洋战争。当然美国也毫不示弱对日本宣战,之后双方在太平洋战场进行了大规模的拼杀。在战场上前线击溃敌人可能只是得到一时的胜利,后期敌人休整过后很可能实施反攻。

如果想要打掉敌人的獠牙,必须毁掉它的营养供给,包括精神上的供给,攻击敌人的后方基地大本营使之瘫痪,这就显的尤为重要,这一点在二战中美国人当然是心知肚明!从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东京”作为日本的首都,这一目标当然是美国人打击的重中之重。二战期间美国使用轰炸机对东京实施了多次的轰炸任务。目的就是为了打击日本作战的信心、造成全国恐慌。试想一下,如果别人都打到自己国家的首都、打到自己家园了,你不回来保卫自己的家园,还要在外面到处侵略,等着家园被毁无家可归吗?实际上二战期间美国对日本本土的轰炸,并没有使日军整体实力遭到重创。虽然东京已经被炸了千疮百孔,但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轰炸”,摧毁日军的作战意志,为太平洋前线的美国军队减轻压力。所以,不要问该不该美国对日本本土实施轰炸,答案是绝对需要的。日本在二战中作为一个侵略者国家,不管如何本土、首都才是其侵略作战的大本营。日本的兵工厂、经济、政府头脑、军事输出等都来自日本本土,正所谓“擒贼先擒王”,毁掉它的家园无论多大的蚂蚱蹦达不了多久!

❤头条“军器战位”报道!

作者:牧小明

编辑:牧小明

发布:牧小明

作者 : 感谢我们生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愿世界没有战争。

声明:本文素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军器战位:关注每天为你讲解军事武器装备知识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关注我,“军器战位”每天讲解军事知识

二战中的美国该不该对日本本土轰炸?

至于二战中美国该不该对日本本土轰炸,当然应该。由于日本军国主义太疯狂,如果美国不对日本本土轰炸,估计二战还要往后推迟几年时间。小甜嘟爸爸作如下分析:

首先,日本偷袭珍珠港是美国轰炸日本本土的诱因。其实,美国的本意是让日本和中国的战争越久越好,这样才好卖给中国武器,从中攫取战争利益,大发战争财。但在1941年,日本达到极其疯狂的程度,突然偷袭美国太平洋舰队珍珠港基地,主动挑起太平洋战争,这严重损害了美国利益,美国只有对日宣战。美国要想降住日本,轰炸其本土成为最佳选项。

其次,让日本精神恐慌是美国轰炸日本本土的目的。在太平洋战场,日本节节胜利。要想打到日本的“七寸”,必须摧毁其生产武器基地和给养供给。一则可以断其武器生产能力;二则可以造成日本国民精神恐慌,动摇瓦解其前线作战部队的战斗意志。

第三,日本太平洋战场节节胜利让美国不得不出此下策。太平洋战场上,日本军队节节胜利,非常疯狂,盟军战绩不佳,前线战场难以取胜。只有轰炸日本本土,才能让日本首尾不能相济。尤其是轰炸日本首都东京更能减轻前线太平洋战场的压力。这也是美国多次轰炸日本首都东京,造成东京千疮百孔的重要原因。

二战中的美国该不该对日本本土轰炸?

这是必须的。

二战时。

两军对阵不仅仅是军队间的战斗。

更是全面性无差别的战争。

随着战机的普遍使用。

战争已没有前方和后方的区别。

打击👊敌方的机场、铁路、港口、桥梁、道路、交通枢纽、物资储备仓库、通讯基地、军事基地、工厂、运输工具、矿产基地⋯为目标。

力求摧毁敌方的战争潜力

甚至于对敌方的城市、居民聚集区狂轰乱炸,重在泯灭他们的战争热情❤️和抵抗信心。

二战开创人类历史首次无差别的打击。

对方所有的人员,都是打击对象。

对方所有的物资、设施都是摧毁对象。

彻底消除了前方与后方的区别。

日军进攻上海时,对华界狂轰烂炸。

无数物资与人员被毁杀。

亚洲最大的图书馆与出版社即商务印书馆,被日军焚烧一尽。

漫天烟雾与纸灰在上海滩飘荡十余日。

无数孤本典籍被毁于一旦。

日军攻入南京,大肆屠杀我同胞三十万人,罪恶滔天。

国民政府搬迁至重庆后,日战机大肆轰炸。

重庆无数建筑化为废墟,数万民众惨死。

西南抗日重镇昆明,隔三差五地遭到日机攻击。

人民苛延残喘,苦熬月岁。

面对日军的暴戾与疯狂。

必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盟军同样对日本采取无差别的打击。

力图尽快使日军的战争潜力被削弱。

从而逼迫日军早日投降。

这样既拯救了反法西斯阵营的亿万民众。

也使法西斯阵营的民众早脱苦海。

故,这些大轰炸既是必须也是必然。

#凌远长著#

二战中的美国该不该对日本本土轰炸?

在美国轰炸日本期间,美国用b29超级空中堡垒进行轰炸,b29的时速为每小时563千米,飞行高度超过一万米,续航里程为6430千米。打击距离达2488千米,并能携带9000公斤的炸弹。

b29的首轮轰炸是在1944年6月25日,68架b29从中国起飞,轰炸日本九州岛的八幡钢铁厂。但这次轰炸并没有造成很大的破坏,只有47架命中目标,有4架未能起飞,有4架坠毁,有6架因为机器故障在中途丢弃所携带炸弹,有一架被击落,大部分只击中了次要的目标。

当时美国未攻占马里亚纳群岛、硫磺岛等军事基地,如果从中国出发会有补给问题,而且距离太远,所以b29从中国起飞必须减少弹药增加燃料。b29在中国的日子里,只对日本发动了有限的攻击。直到尼米兹海军上将用跳岛战术攻占了马里亚纳群岛时,美国第20航空队被编到21轰炸司令部,并开始筹备b29对日本本土的大规模轰炸。1944年10月第七十三轰炸连队进驻马里亚纳群岛的塞班岛。

1945年3月9日至10日,美国派出334加b29轰炸机从马里亚纳群岛出发,再次使用凝聚汽油弹对东京持续两小时的轰炸,每架飞机携带六吨到八吨的燃烧弹,燃烧面积可达6500平方米。二十四时十五分,两架导航机进入东京上空,在预订目标投下照明弹,接着投放燃烧弹,后为飞机继续指示目标。随后大批轰炸机以单机间隔依次投掷燃烧弹,火势迅速蔓延。

这次轰炸东京,有41平方千米的地方被毁,百分之18是工业区,百分之63是商业区。计划中的22和目标全部摧毁,26万7千建筑被付诸一炬,上百万人无家可归,83793人烧死,10000人被烧伤或呛伤。

美国对日本的轰炸,不仅消耗了日本的实力,推毁了日本工业基础,还加速了抗战胜利的到来。

二战中的美国该不该对日本本土轰炸?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欢迎关注!

1941年12月7日,日军出动五十多艘军舰、三百多架飞机,连续猛袭美军在珍珠港的军事基地,这次袭击中美军损失惨重。日军完成偷袭后,又在东南亚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打得美军猝不及防,1942年4月9日,巴丹的美菲联军投降,自此,日军完全控制了连接菲律宾与美国的交通线。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接连失败,对美国士兵和民众的士气造成了很大影响,罗斯福非常焦虑,为了挽回士气,他下令立刻对日本进行报复,而最好的报复方式,就是对日本本土进行轰炸。

美军航空队最终选用16架改装了的B-25轰炸机实施空袭,当杜立特为首的80名飞行员驾驶着轰炸机飞到东京上空时,日军一点防备都没有,有的日本市民甚至以为是自家飞机在搞军事演习。这次轰炸虽然造成的破坏不是很大,但是使美国的抗日信心得到提高,也使日军意识到了对本土防御的脆弱,不得不从战场上把一部分海军调回来守卫本土,缓解了美军战场上的压力。

到了战争后期,美军成功研制出了B-29轰炸机,对日本城市的轰炸更加频繁,甚至还投下了大量的凝固汽油弹。从1944年11月到次年8月,日本的百余座城市被美军无差别轰炸,日本50多万平民被炸死炸伤。美军对日本本土轰炸使用燃烧弹引起了道德争议,不过轰炸日本本土的目的也是让战争提前结束,间接减少其他国家人民伤亡。

当时日本民众完全被洗脑了,到了战争末期,日军经历了一次次惨败,可日本民众甚至以为胜利指日可待,所以美军轰炸日本本土的目的就是为了打击日本信心,使其国内恐慌,迫使其早日屈服。

二战中的美国该不该对日本本土轰炸?

当然,非常重要。

日本是军国主义国家,崇尚武士道精神,军人们被军国主义思想洗脑,战斗中拼死抵抗,一般宁可玉碎,不可瓦全。美军在解放冲绳岛战役中伤亡惨重,军方高层据此测算,如果进攻日本本土,将会付出更加严重的牺牲,代价不可估量。

因此,决定对日本本土实施大规模轰炸。美国等盟国在二战中,已经运用战略轰炸机对敌方进行战略打击,取得了较好效果。在对德作战中,盟军已经实施大规模战略轰炸,加速了纳粹德国的灭亡。珍珠港事件后,盟军对东京也实施了大规模的战略轰炸,使东京陷入一片火海。使日本战争狂热分子,受到了极大的心理震撼。

为了减少伤亡,加速日本军国主义的灭亡,杜鲁门总统决定用新研制出来的仅有的两枚原子弹,对日本进行轰炸。随着两朵蘑菇云先后在广岛长崎的升空,城市化为废墟,几十万人民惨遭涂炭,极大地震撼了日本军国主义统治者,天皇被迫宣布终战。

所以,对日轰炸是绝对必要的。虽然有不少人民在轰炸中死亡,但是,由于军国主义的战争宣传,日本人民大多数也失去了理性,推动了战争的进程。因此,也有人认为,原子弹下无冤魂。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