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机分为单发和双发,这其中有哪些区别,哪一个更强?

战斗机有双发和单发!哪个战斗力更强

感谢邀请!感谢悟空问答!

目前世界上第五代战机有美国的F22,F35战机,俄罗斯的T50战机(目前服役代号:苏-57),中国的歼20,歼31战机!总共有这5款战机。其中双发战斗机就有:F22,T50,歼20,歼31这4款,而单发战斗机只有F35一款战机;

▲美国 F22 隐身战机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世界上第五代战机大多都是用两个发动机?而为何F35却只用了一个发动机?双发和单发又有何区别呢?在动力上真的双发要比单发强吗?▲我国 歼31 战机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两者之间的却别:双发战机基本属于重型制空战斗机,起飞重量多在十吨以上。而单发战机属于轻型战斗机起飞重量多在八吨以下。▲我国 歼20 隐身战机

双发战机因为其双发配置动力充沛,所以载荷大、航程远、爬升加速等垂直机动性能好,易于在能量机动关系中取得优势。其次,双发战斗机的两台发动机互为备份,有一定的动力冗余,适合用于舰载固定翼飞机上。万一在起降时一台发动机故障还能有个备份。很多型号的双发战机还是双座配置,分为飞行员和系统控制员▲俄罗斯 苏57 战机

通过合理分工降低乘员工作负担,减少差错。其缺点是造价高昂;机构复杂导致维保成本高;耗油量大导致飞行成本高;对飞行员技术要求高以及对起降场地要求高。除了军事和经济大国,普通国家即便买得起也用不起这种高端战机。其代表机型有美国的F22,俄罗斯的苏57,欧洲的台风和法国的阵风。▲法国 阵风 战斗机

单发战机基本都以单座、多用途是其普遍特征,是空军中轻便灵活的多面手。因其造价较低、使用灵活、对飞行员技术和起降场地要求低、维保成本低(相对于双发重型战机而言)的特点。其缺点是单发安全性较差,所以不太适合作为舰载机(但F35是个例外,也说明美国对其F135发动机的性能很有信心。);▲美国 F35 战机

单发动力有限,战斗载荷较少,航程也较近;单发战机因其机身结构空间、能源有限,不能配备高性能航电,不容易实现超视距作战。在大国军队中多使用单发和双发重型战机组合,形成高低搭配使用以丰富执行任务的灵活性。双发战机用于制空和远距离奔袭,单发战机用于要地防空和对地支援等。其代表机型有美国的F5F16,俄罗斯的米格19米格21,法国的幻影系列。总体来说,双发战斗机用于空优作战,单发战斗机用于多任务作战。出于军事和经济的综合考虑,大国两者都会装备,中小国家只装备单发战机。

作者 : 感谢我们生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愿世界没有战争。

[二战前日本的实力有多强?] 私信回复:二战 ~领取二战秘闻

(军器战位 : 每天为你讲解军事秘闻)

声明 : 本文素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战机分为单发和双发,这其中有哪些区别,哪一个更强?

谢谢邀请!周末愉快。

真不好意思,我对军事机械方面的知识一巧不通,所以,无法回答你的问题。

战机分为单发和双发,这其中有哪些区别,哪一个更强?

谢谢邀请!兔哥回答:战斗机根据使用目的分为重型战斗机和轻型战斗机。重型战斗机具备载重量大,航程远,升限高,速度快等特点,因此为了满足这样的性能的需求,通常都需要安装两台发动机。轻型战斗机由于自身质量轻,升限和航程没有重型战斗机那么大,因此都安装一台发动机。这样也就有了单发战斗机和双发战斗机的机型。这两种战斗机有哪些主要的区别呢?

(一)用途的不同,性能不同:双发重型战斗机通常是用于执行远距离的巡航作战任务,包括远距离的空中截击任务。除了具备远航程,还需要有高速度,能快速抵达作战区域,或是赶到目标区进行驱离。双发重型战斗机由于安装了两台发动机,因此推力达,速度快,速度普遍达到两马赫以,有的甚至达到三马赫以上。飞行高度高,能达到近两万米,有的甚至达到了三万米的高空。双发重型战斗机安性能分为用于空中作战的空优型重型战斗机,和用于对地对海打击为主的战斗攻击机。现在的双发重型战斗机正逐步向具备空战和攻击合二为一的多用途方向发展,并取得了可喜的进步。此类重型战斗机典型有:苏-30、苏-35、F-15、台风等,五代机中的F-22、歼20、苏-57等都属于重型战斗机的范畴;双发重型战斗机属于主力战斗机型,地位处于高低搭配作战中的高端机型。

轻型战斗机机体小,重量轻,采用单发动机。这种战斗机主要用于国土防空,以空中作战为主要性能,兼顾对地对海打击能力;轻型战斗机机动灵活,其中低空性能突出,低空突防能力强。和重型战斗机比,航程,速度,载弹量低,航程通常在,升限,速度,不及重型战斗机。典型机型:F-16、米格29、歼10、枭龙等等。单发动机的轻型战斗机属于高低搭配中的低端战斗机。

(二)价格不同,定位不同:重型战斗机是作为主力作战飞机研制的,它的定位是用大价钱打造一款战斗力强大,能对空作战,又能对地对海上目标进行打击的高端机型,具有大纵深作战能力,能搭载大型导弹打击目标。因此,重型战斗机的价格也高很多,维修保养,使用费用都比较高。如果大量装备压力很大,特别战争状态下,生产周期长,成本高,很可能出现供应中断的囧境。因而影响作战格局的改变。正是因此,所以轻型战斗机出现了,轻型战斗机虽然体格小,重量轻,载弹量少,使用的广泛性能不及双发重型战斗机,但价格便宜,制造速度快,维护保养容易,使用费用也低廉。战时能够大量制造,制造周期短。单发轻型战斗机在使用定位上属于低端机型,一般被用来作为“耗材”或补充。

(三)熟强熟弱:首先,从性能和定位来看自然是双发重型战斗机的能力强,两者单挑,也是重型战斗机胜算大些。但武器的强弱并不能从性能的对比中来说事,因为武器是用来作战的,轻型战斗机虽然个头不大,但空战中未必就处于完全的下风。从性能特点来说,重型战斗机虽然说是多用途,但目前为止并不平衡,通常是一项性能突出。而轻型战斗机普遍的就是空战性能好。有很多的轻型战斗机空战中并不输于重型战机的实例就是这个原因。第二,轻型战斗机是作为低端“耗材”机型定位的。战时,数量决定胜负的战例有很多,T-34坦克性能远不及虎式,但最后的胜利者却是T-34。所以仅从性能就断定谁是胜利者显然不够严谨。战斗机首先就是用来打仗的,这是制造它的目的。因此,只有战争才是检验熟强熟弱的天枰。以上论述属于兔哥本人,不代表网络平台观点。欢迎探讨指正。兔哥希望得到你的关注。(图片来源网络)

战机分为单发和双发,这其中有哪些区别,哪一个更强?

战斗机使用单发和双发是根据设计指标来决定的,另外战斗机的研制还受到发动机技术水平的限制,这也是决定使用多少台发动机的一个因素。双发和单发不是判断这架战斗机是否是重型战斗机的一个依据,目前世界上最重的单发战斗就是F-35闪电II战斗机,其最大起飞重量已经超过F/A-18E/F达到了31吨,而俄罗斯的苏-33战斗机的总量才33吨,而且还是采用2台发动机的型号。

单发战斗机和双发战斗机的区别有很多,之前美国海军就认为双发战斗机比单发战斗机的可靠性要高,因此在舰载机的选择上就倾向于使用双发战斗机,包括F-14和F/A-18等都是双发战斗机。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单发战斗机的可靠性也是已经非常高了,所以单发和双发在安全性上的区别就很小。

在成本上单发和双发是有区别的,如今美国的F-35闪电II战斗机就是为了考虑成本而使用了一台F135涡扇发动机,而F-22A猛禽战斗机使用的是两台F119涡扇发动机。通过使用一台发动机可以明显的降低成本,如今的F-35A出厂价格仅仅是8920万美元,比起之前的F-22A要便宜了许多。

单发战斗机和双发战斗机无法直接比较哪一个比较强,譬如F-22A和F-35A闪电II战斗机,其实各有优劣,在速度上F-22A明显要超过F-35A,但是在航程上F-22A就么有F-35A厉害了,而且在网络作战能力上也是F-35A闪电II战斗机占据了优势。

使用单发还是双发已经不是判断战斗机强弱的一个标志,使用双发的轻型战斗机也有很多,但是这些战斗机和F-35之类的战斗机就是没得比较的。

战机分为单发和双发,这其中有哪些区别,哪一个更强?

大块头跟小块头的区别,单发空中机动性高,是专门跟空优战斗机打仗的,但不能带太多的弹药,双发的载弹号较大,航程也较远,除自身防卫打击敌战斗机外还可对地面及海上舰船等目标进行攻击,任务要求不同。

战机分为单发和双发,这其中有哪些区别,哪一个更强?

单发和双发有什么区别?区别就是发动机是一台还是两台啦。其实对于装几台发动机,这是和对飞机的技战术性能有关的,一般来说重型战斗机都是双发,但双发不一定是重型战斗机。

首先,从成本来说单发的成本要低于双发,毕竟发动机是很贵的,以AL31为例,单价在500W刀左右,双发的J11A仅发动机成本就1000W刀。而且双发战斗机在维护上也要比单发要更耗时费力。

其次,从动力需求上来说,同种推力情况下两台发动机的推力肯定比一台要大,战斗机对推力要求很高,双发能保证充沛的动力需求。

最后,从生存能力来说,双发的生存性要好过一台,毕竟只有一台发动机一旦出了问题那就妥妥的药丸,两台坏一台至少还能保证飞机继续飞。

所以简单来说,单发布局一般是成本较为低廉的轻/中型机的选择,双发一般都是空优中/重型机的选择。但具体情况还要按技战术指标来定。

1.高级教练机。现在各国的高级教练机基本上都是采用两台小推做动力,之所以这样第一是考虑成本,第二作为高级教练机需要模拟先进战斗机,推力不能低。第三安全性。

2.攻击机。经典的攻击机如A10、苏25对于生存性要求比较高,双发布局能满足挂载能力也能保证生存能力。

3.需要充足的动力但又必须做成中型机尺寸的。不用说欧洲双风、塑料虫和米格29就是代表。这类战斗机既要保证轻巧,又必须要保证有充沛的动力,所以都采用的是双中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