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巴西之子”卢拉当选为巴西新总统?
就在美国准备中期选举的关键时刻,传统后院传来了一个对白宫非常不利的消息。
77岁的“巴西之子”卢拉对阵67岁的“热带特朗普”博索纳罗,两人大战了两个回合,终于分出了胜负。
根据巴西高等法院公布的统计结果显示,在野的劳工党总统候选人卢拉以50.87%的微弱优势,战胜了代表保守派的自由党候选人博索纳罗所获得的49.13%的选票,成功当选为巴西第39任总统。
作为巴西历史上第一位工人出身的总统,卢拉早在2003至2010年连续担任过两届巴西扛把子,现在他又即将开启人生中第三个总统任期。
无论是对南美洲,还是对世界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
因为卢拉的胜选,不仅代表着他在巴西国内享有崇高威望,更是代表着巴西左翼势力卷土重来,意味着未来巴西与美国势必会保持一定的距离,而非现在的亲密状态。
要知道在博索纳罗总统执政时期,他代表的是巴西保守派势力,极力迎合美国的政策,甚至背刺以往的传统友好邻邦都在所不惜,一步步把巴美友好关系推上了新高潮,完全给人一种美国跟班的印象。
我们仅仅从博索纳罗总统在任期间所做的三件大事中就能看得出来。
第一是:驻以色列大使馆迁址问题。鉴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国对耶路撒冷的主权争议,全球绝大部分国家都拒绝将驻以色列大使馆迁往耶路撒冷,然而特朗普却反其道而行之,第一个打破禁忌,把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从特拉维夫迁到了耶路撒冷。
美国的决定遭到全球反对,响应者寥寥无几,但巴西就是其中之一,仅仅过了半年时间,博索纳罗总统就公开决定搬迁,若成行,将会成为继美国、危地马拉之后全球第三个把驻以色列大使馆迁至耶路撒冷的国家。
第二是:委内瑞拉总统的合法性问题。在2019年委内瑞拉政局动荡时,美欧联合扶持傀儡瓜伊多上位,公然承认瓜伊多为委内瑞拉合法总统,企图把反美、反西方的马杜罗赶下台。
在这个关键时刻,委内瑞拉急需要邻邦支持,可是巴西的博索纳罗总统却选择跟随美欧步伐,特意发表声明拒绝承认马杜罗,反而支持傀儡瓜伊多,还驱逐了委内瑞拉驻巴西的外交官。
第三是:玻利维亚总统的合法性问题。在2019年底,南美大国玻利维亚政坛变天,反美的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被赶下台,亲美的反对派参议员珍妮娜·阿涅斯接任临时玻利维亚总统。
当时南美多国都谴责美国、谴责玻利维亚的反对派势力,怒斥其是政变行径,彼时又是博索纳罗领导的巴西与南美邻邦唱反调,公开支持阿涅斯。
所以,博索纳罗总统执政时,给了美欧西方莫大的支持,深受西方宠爱。
只要他在台上,美国就能以巴西为支撑点,制造一个分裂的拉美环境,从而打破拉美后院的“反美联盟”。
可是,现在经过选举之后,美国在拉美地区最大的忠实跟班博索纳罗已经大位不保了,亲美的保守派势力失势,再也没有能力为美国在拉美摇旗呐喊,直接削弱了美国对拉美分化干涉的力量。
以卢拉为代表的巴西左翼势力,可不会像博索纳罗那样争做美国的小弟,相反还可能会成为美国的刺头,因为卢拉在选前承诺过,要强化拉美之间的合作、深化与金砖国家合作,提高巴西的国际地位。
卢拉的言外之意很明确,就是要带领巴西改变博索纳罗时期在拉美地区充当美国打手、分化拉美合作的角色,倾向于团结拉美、团结中俄印南非等新兴经济体,重新塑造一个独立自主的巴西。
当一个不听话的巴西矗在美国面前时,白宫还能高兴的起来吗?
而且,卢拉的胜选,再一次预示着拉美地区左翼回归进入新高潮,存在左翼联盟团结抗衡美国霸凌拉美的可能性。
在巴西左翼代表卢拉当选总统之前,玻利维亚左翼代表阿尔塞、阿根廷中左翼代表费尔南德斯、哥伦比亚左翼代表佩特罗、智利左翼代表博里奇、秘鲁左翼代表卡斯蒂略、墨西哥左翼代表洛佩斯、洪都拉斯左翼代表卡斯特罗全部都当上了总统。
再加上古巴、委内瑞拉、尼加拉瓜两国长期由左翼势力执掌大权,这样算起来拉美地区有知名度、有影响力的11个大国全部实现了从右翼向左翼转变的目标。
某种程度上说,美国的好日子已经到头了。
拉美左翼向来有主张独立自主、反霸凌、建设一个统一的泛美共同体的传统,在拉美实力最强的巴西和墨西哥的引领下,一个空前团结的左翼联盟恐将会拔地而起。
且不说,他们一定会跟美国做坚决的斗争,但至少不会跟随美国的步伐行事,美利坚所幻想的“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的论调肯定会被扫进垃圾桶,在拉美越来越没有市场。
所以,左翼代表卢拉在巴西翻盘,直接刺破了美国对自己后院搅混水的企图,对美国来说是一个非常不妙的信号,他最不愿意看到的左翼联盟集结号正在大张旗鼓地奏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