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目前在缅甸的社会地位如何?
华人在缅甸社会的地位非常低,跟缅甸主体民族缅族人的地位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目前,缅甸唯一说汉语的地区就只剩下跟中国云南省接壤的缅北地区了。
说得具体一点就是缅北地区的掸邦、克钦邦,这两个邦是缅甸14个省邦行政区中唯二的两个华人聚居区。
而在掸邦内部曾经又划分为四个地区,分别是果敢第一特区、佤邦第二特区、克钦第三特区,勐拉第四特区。
这四个地区的民族虽然不同,但与中国的部分少数民族属于同宗同源。比如掸邦的主体民族掸族就是我国的傣族、果敢特区的果敢族就是汉族、佤邦特区的佤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佤族、克钦特区的克钦族就是我国的景颇族、勐拉特区的爱伲族就是我国的哈尼族。
此外,掸邦地区还生活着德昂族、傈僳族、拉祜族、苗族等我国的少数民族。
正是因为掸邦各族人民与我国华夏民族有着血浓于水的同胞血脉关系,因此,中国和缅甸才会把彼此视为“胞波”。
在这种环境下,我国和缅甸掸邦地区来往密切,无论是经商、上学、工作都不存在大的障碍。
因为在掸邦地区生活的民众基本都以说汉语为主,无论是官方文件,还是学校教育,亦或日常交流,汉语成为掸邦人最普遍的语言,甚至超过了说缅语的数量。
掸邦各个特区可以使用中国移动通信网络、可以使用人民币交易商品、可以进入云南接受中国的文化教育,就连民族武装部队的规则制度也学解放军,各少数民族武装的步伐学习解放军的正步,部队内部还设立有“政委”职务。
所以,缅甸掸邦素有“小中国”之称。
然而,掸邦与我国云南“靠的太近”,也让以缅族人为主导的缅甸统治阶级感到担忧且不满。
掸邦是缅甸14个省邦行政区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邦,它与克钦邦合起来,面积有24万平方公里,占缅甸总面积的35%左右。
如此大的一块地盘却跟缅甸联邦政府不是一条心,这就是缅甸统治阶级的担忧所在。
为此,缅甸联邦政府就对缅北地区采取打压政策。
一方面:缅甸限制缅北华人进入缅甸联邦内阁。
自从缅甸新宪法生效以来,缅甸历届内阁政府部长基本都是由缅族人担任,从没有一位具有华人血统的缅甸籍人士担任内阁政府要职,缅甸华人始终无法取得全国范围内的施政权。
另一方面:缅甸对缅北华人采取歧视政策。
作为由缅族人为主体的缅甸联邦政府,并不能做到缅甸境内各个民族平等相待。始终把福利待遇和惠民措施的天平往缅族等本土民族方向倾斜,对于缅北的少数民族则不管不顾。
缅甸甚至还会采取一些极端行为对待缅北华人群体。
比如2015年缅甸打败果敢同盟军后,缅甸政府军就接管了果敢地区,并在此地采取“融缅”政策,大力引进缅甸教师,从一年级开始向果敢小学生教授缅语。
果敢人就是汉族人,说汉语,写汉字,缅甸突然让他们学缅语,写缅文必然会有抵触情绪。
缅甸这种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强制、歧视政策,同样招致了包括果敢在内的缅北华人不满,这也是缅北少数民族武装长期跟缅甸政府军对立的重要因素。
华人目前在缅甸的社会地位如何?
缅北除外,缅甸政府核心区,军、警、公务员、均没有华人。不是他们不去,而是人家缅甸就不许当地华人参与。“德祐”是缅甸缅族人对华人的称呼,我国还用它做成房屋中介连锁商标。缅甸不信任华人也是有历史渊源的,从明朝到近代,我国历朝历代华人都与缅甸打过仗。古代就不说了,近代国军李弥流亡军队一度差点灭了现代缅甸政府!
华人目前在缅甸的社会地位如何?
谈到华人,人们不由自主就会想到了唐人街,缅甸的唐人街也是中国华人仅存的一丝丝记忆,是一种文化的记忆。经过了历史的沉淀,华人目前在缅甸的社会地位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呢?
缅甸唐人街
经济方面在缅甸生活的华人主要有三大部分,云南人居多,福建人和广东人次之。云南华侨主要从事玉石和银矿的开采事业在缅甸北部地区。福建和广东的华侨兄弟主要从事经商和建筑方面的事业在缅甸南部地区。
早期的缅甸人不懂的如何应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在云南华侨先进技术的指导下,缅甸的矿业开采取得了良好的开端,云南华侨拥有丰富的采矿经验和先进的冶炼技术,为缅甸优越的矿产资源事业的发展做了一份巨大的贡献,对缅甸的GDP的增长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缅甸矿区
东南亚的国家一直以来都是农业大国。尤其是水稻的出口量是世界各国中排名比较靠前的,缅甸也是其中的国家之一。特别是缅甸华人从事的碾米业,二战时期,缅甸的碾米厂已经有673家,其中中国华人开设的厂子高达194家,华人的碾米厂工人共有11439人,人均每家碾米厂有66人。
在1964年缅甸实行国有化政策之后,在缅甸的工商业就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一大批的华侨商店和厂子纷纷被缅甸合并归国有,缅甸华人的经济状况出现了拮据的局面,经济生存面临着重重的考验。直到1984年,根据统计,华侨在缅甸经营的食品加工厂有1000多家,新纺织厂有200多家,制药厂和化妆品厂有100多家,小型电器厂有200多家。尽管这些数据表面上很光鲜,但是缅甸华人的生计只能勉强维持。缅甸华人的经济社会地位正在面临的艰难的考验。
在缅甸华人餐厅吃的炒粉丝
直到1988年,缅甸新的领导人上台执政,在缅甸的华人迎来了自己的春天。缅甸的经济政策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中国和缅甸的经济交流也迎来了质的飞跃。缅甸华人凭借着自己的经商才能迅速扩大了自己的企业发展,为中国和缅甸的双边贸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了缅甸经济发展重要的一环。根据相关机构统计,缅甸最有实力公司有20多个,其中华侨公司就占据了60%多。全缅甸注册的公司有14546家,进出口公司7325家,代理商1432家,其中缅甸华人的企业公司就占据了60%以上。所以缅甸的华人企业已经成为了缅甸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政治方面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缅甸的华人在政治中占据了重要的角色,直到后来缅甸宣布独立,实行了国有化政策,华人的地位就得不到缅甸法律的承认。尤其是华人的身份证的问题,如果一旦得不到缅甸具有法律效应的身份证,对于生活在缅甸的华人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日常生活就会受到巨大的影响。由于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缅甸的大部分华人基本上是不参政的。
1962~1988年奈温将军执政期间,缅甸华人的地位达到了冰点,纷纷沦落为缅甸的二等、三等公民,参政权、选举权、言论出版权纷纷受到了限制,这也是缅甸华人的政治地位走上衰退之路的开端。
奈温将军
为了避免政治文化的影响,大部分的华人纷纷选择入籍成为缅甸公民,但是名称的变换也改变不了华人在缅甸的政治地位,所以精通经商的缅甸华人只能凭借经济手段来维持自身的利益,始终铭记因政治因素导致遭受过排华,反华事件的苦痛。
教育方面在缅甸华人子孙后代的教育办学的历史进程中,早期是在观音庙里设私塾,后来在辛亥革命之后,缅甸的华侨就纷纷兴办学校,在学校教育的培养下,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华侨人才。尤其是华侨中学和南洋中学是当时缅甸最富盛名的华侨建设学校的代名词。到了1988年,缅甸的寺庙里开始出现了佛学教科书传授中文的现现象,缅甸华人的教育地位也得到了一定的认可。
缅甸华人捐赠学校
文化方面谈到文化,世界各地的华人不由自主的就想到了唐人街,毕竟唐人街是中国华人的文化记忆的老地方。文化的相互兼容性是中国和缅甸文化共同发展的出发点。经商在外的缅甸华人会选择与当地的缅甸姑娘通婚,虽然加入了缅甸的户籍,但是中国元素在缅甸华人的房子里随处可见,中国文化习俗从未改变。缅甸也有着许多中国的寺庙,信仰佛教的缅甸人也越来越多。茶文化也是中国华人带到缅甸的,直到目前饮茶文化也成为了缅甸人民饭后必备的养生之道。缅甸华人的许多中国传统文化正在一步步的影响缅甸人民,所以缅甸华人的文化地位正在逐渐加强。
缅甸仰光的一座寺庙
如果你想移居缅甸成为一个缅甸华人,以下几点建议值得参考?
01.在经济生存方面,你必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善于发现缅甸的商业机遇,因地制宜才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强大的适应能力是融入缅甸社会必不可少的,绝境逢生的企业才能经得起经济危机的冲击。
在缅甸的中国饭馆
02.在政治文化方面,既然我们不能改变历史的影响,但是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经济实力改变缅甸人对你的看法,经济手段维持自身的利益才能突破缅甸政治因素的打击。
03.在教育方面,缅甸的华人学校可以为华人的教育提供巨大的帮助,为缅甸华人的子孙后代的人才培养方面至少得到了充分的保障,所以生活在缅甸的你要随时记住上华人学校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缅甸仰光的南洋中学
04.文化的相互兼容性是华人文化在缅甸的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华人与缅甸妇女通婚的现象证明了文化是可以相互学习的。缅甸寺庙的兴起为缅甸的土地上烙上了中国元素。茶文化的发展正在影响了日常生活中的缅甸人民,中国文化的养生之道也是缅甸人民赞不绝口的。
缅甸茶文化馆
总结相信在中国的丝绸之路的发展之下,中国与缅甸之间的经济发展开启了新的纪元,缅甸华人的地位也会一步一步的走向辉煌。
华人目前在缅甸的社会地位如何?
其实华人在国际上的地位都很尴尬。如果单纯地说其实华人,作为所有原因的结果其实并不现实,也并不能解释任何现象。不过不断渲染的所谓的民族主义而已。华人有自己的特点,但更跟犹太人一样,华人虽然不像犹太人那样拥有疯狂的宗教信仰,但是华人对于实际生活的改善欲望和需求是非常强烈的。
很多其他国家的民众,自己的穷还是富,其实都可以接受,但是对于华人来讲是不可接受的,华人甚至可以24小时的开店,甚至能够为了攒钱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所有娱乐时间。华人到哪里都渴望成为当地社会的上层人,也正是这种在我们看来十分正常的一种奋斗精神,导致了华人在三代左右的时间就能够跻身上层。
至少在学历和社会地位上也会使人刮目相看,这在其他人看来是很可怕的。而且华人在东南亚的势力自古以来就有,大家都知道华人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寄希望华人可以招商引资,发展地区经济,同时也不希望华人能够掌握本地区经济和政治的主导,毕竟这是他们自己的国家。华人想鸠占鹊巢,1万个不好使。
华人其实与欧美国家的人一样,也渴望利用自己在当地的影响力开始灌输自己的意识形态,比如说儒家学说,比如说佛教理论,这就更引起了当地民众的反感。尤其是近代的革命浪潮,在当时的大陆风起云涌的时候,一些华人也希望推动东南亚地区的革命,这是当地民众极为看重的社会稳定变成了一个最不确定的问题,他们对华人的隔阂达到了历史的最深处,甚至在二战结束以后,多地华人得到大陆方面的认可,开始进入实质性的社会变革阶段。
由此在东南亚各国的社会中,对于华人的歧视非常浓烈,也造成了很多对华人的屠杀。但是事后他们发现并没有任何一股力量能够帮助自己。虽然很多政权他们渴望的政权口号喊得震天响,但是真到他们手无寸铁,遭受屠杀的时候。全部保持沉默和中立,他们也看明白了自己并不是所谓的自己人。而只是一枚棋子,而自己孤苦无依数代积累的财富,也在这场混乱当中被强行剥夺。
之后的华人为了寻求与地方的政治和解,经济协同以及人身安全,做很多事情都很低调,而且华人群体也刻意地去回避经济,政治的敏感问题。只知埋头做事而不知争取自己的政治权利,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是争取不来这种权利的,自己也在当地始终是外人,国家也不可能帮助自己。
在缅甸,华人就更为敏感,除了在北方的自由包之外,华人与其他东南亚各国的华人地位也差不多,但是比他们的地位可能更低一些。因为在缅甸的主体人群,华人是比较敏感的一个话题。不仅在军事和政治上有自己的自由邦,而且在经济上还跻身这个国家的中上层。再给点更多的华人都选择了低调和自导,因为他们害怕又一次反华人的示威,甚至是暴动会降临在自己的头上。
华人目前在缅甸的社会地位如何?
相比于其他东南亚国家,缅甸华人的人口较少。据暨南大学的官方数据,2015年缅甸华人约为250万,占总人口的4.86%。缅甸华人主要分布在仰光、曼德勒、掸邦和克钦邦。缅甸华人一般分为闽南人、广府人、客家人和云南人。缅甸华人中近一半是闽粤两省的侨民。
华人在缅甸政治、文化上一直扮演者次要角色。当前缅甸华人的社会地位主要依赖于华人的经济实力。华人在缅甸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酒店、商店、玉石开采、加工业等是华人从事的主要行业。缅甸华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优势能够链接缅甸与中国大陆、港澳台市场。来自中国和东南亚部分地区的资本大量流入缅甸,为缅甸华商带来发展契机。近年来,缅甸政府的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缅甸华人的经济发展。2013年,缅甸政府出台《外国投资细则》,明确了禁止投资的行业、放松了对部分商品进口的限制并加强了部分商品(例如稻谷)的出口限制,实际上避免了误反规则带来的麻烦。缅甸也加入《纽约公约》,有利于保护在缅外国投资者,事实上有利于在缅华人争取更多的外资。此外,华人还组建了缅华商会等组织,进行组织回国观光团、复兴华校、组织赈灾捐款,运输物质等一系列活动。
实际上,当前缅甸华人,尤其是华商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以昂山素季为领袖的民盟上台后,中缅两国关系不断取得新发展。在缅甸新政府成立一周之际,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成为了首位受邀访问缅甸外国政要。昂山素季和吴廷觉也相继访华。有消息称,中缅关系已经发展到全面合作阶段。“一带一路”政策与缅甸的对接也成为在缅华人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客观上有利于华人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
华人目前在缅甸的社会地位如何?
不止是缅甸,就是在全世界,华人的地位都不高。华人可能在当地拥有很高的经济地位,但是政治地位和当地人对于华人的态度一般都不好。甚至有很多的国家认为华人在当地抢走了他们的就业机会,因为华人太勤劳,外国人在和华人做经济竞争的时候往往落于下风。另外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那就是华人移民在国外很难被当地的文明所同化,有一种说法是各国的海外人口在第二代的时候,基本都融入了当地的社会中去了,可是华人即便是在当地生活繁衍了五代以上,依然有华人的特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