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牛肉出口大国,为什么印度人自己却不吃牛肉?

由于印度教文化的影响,牛在印度的地位之高是众所周知的。不过,印度这个奉牛为神的国度,早在2013年就超过了巴西成为了全球最大牛肉出口地。也不能说印度不吃牛肉,只能说印度的印度教徒不太吃牛肉而已。

之所以造成“印度人不吃牛肉”这种印象,主要因为:

  • 第一,由于宗教影响,印度禁止屠宰瘤牛,更不得食用;
  • 第二,印度出口的牛肉多为水牛,印度人认为水牛肉不算牛肉。

虽然古印度是佛教的诞生之地,不过如今83%的印度人都信奉印度教。在印度教文化中,牛是主神湿婆的坐骑,是一种非常神圣的圣兽。由于印度教的影响,牛在印度可以说是一种能横着走的神兽了。

在印度很多大城市,随处可以悠闲自在的牛群。无论行人还是车辆,看到牛都要避而敬之不能伤害,大多数的邦都禁止屠宰神牛。在印度的食品店与餐厅,是买不到牛肉的汉堡的。印度教文化中,如果屠宰母牛,要重新转世86次才能变成人,印度神牛的地位可见一斑。

不过,因为在印度,只有印度本土的瘤牛才算是神牛,受人供奉与保护,其他牛依旧只是寻常的牲畜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同牛不同命,印度拥有全球一半以上的水牛,与悠闲度日混吃等死的瘤牛相比,通常水牛用于农耕与提供牛奶。不仅该干的活不能少,水牛在无法耕作或者产奶量下降之后,就会被送去屠宰场,牛肉用来出口。印度出口的牛肉中水牛肉占了85%以上,但在印度人看来,水牛肉不能算是牛肉。

除了尊奉牛,印度教文化中还有非常重要的两点就是素食主义与禁杀生。在印度,越是高种姓,他们的饮食越是尊崇素食主义,不仅仅是不吃牛肉,其他的肉类也是不吃的。

凡事都不是绝对,由于时代的改变与西方文化的影响,如今越来越多的印度人开始食用牛肉。实际上印度是全球第五大牛肉消费国,因为印度还有超过.12亿的穆斯林,也是如今印度牛肉的主要消费群体。

在澹奕看来,之所以让外界误认为印度人不吃牛肉,主要还是印度教文化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以及对于印度文化的一种片面认知。所谓“一叶障目”,大多数人只看到了瘤牛在印度的地位高,却忽视了水牛以及其他非印度教徒的印度人。

印度是牛肉出口大国,为什么印度人自己却不吃牛肉?

印度人说,这个宇宙中最纯洁的东西只有两个,一个是恒河水,一个是牛的尿。

在印度人心中,牛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印度,如果你动手打人未必会怎样,可如果你动手打牛,那就摊上大事了。

但是,如此信奉牛的印度,同时却又是出口牛肉的大国,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印度人几乎是全民素食,普遍信奉印度教,因为印度教中,牛是主神湿婆的坐骑,所以牛在印度的地位非常高,高到什么程度呢?

据说就算马路中间站了一头牛,也不会有人鸣笛,就算是救护车来了,也不能随意惊动牛,要等这头牛呆够了,自愿离开,交通才能恢复正常。

既然对牛这么尊重,印度又是怎么成为牛肉出口大国的呢?

其实,这是因为印度不仅对人会实行种姓制度,即出身决定他的地位,对牛也有这样的制度。能够被人尊重、礼让的牛,品种是瘤牛,而生下来就要被杀掉的牛,品种是水牛。

甚至有印度的教会发言人表示,水牛不配被称为牛,只是一种普通的畜生,他们出口的不是牛肉,而是水牛肉,所以他们并没有杀牛。

这么说确实有点强词夺理,让人替水牛抱不平,都已经被摆在餐桌上了,还要被否定牛生,实在是可怜。

其实,就算是瘤牛,在今天的印度也并不是绝对安全,因为经济利益对信仰造成的冲击,导致了大家只是在公众场合礼让瘤牛,但背地里也有不少宰杀、偷窃的行为。

据统计,印度正规宰杀水牛的屠宰场仅有3600家,而非法的屠宰场有超过3万家,至于出口到各国的牛肉,到底是水牛还是瘤牛,恐怕也只有牛本尊才清楚了吧?

印度是牛肉出口大国,为什么印度人自己却不吃牛肉?

在印度的多数宗教印度教中,牛被认为是神圣的。印度总理曾在2017年时,呼吁在全国范围内禁止出售和购买牲畜进行屠宰。这引发了围绕一个标有印度“牛肉禁令”的持续问题引发的新争议。

对于大多数印度教社区来说,它也是一种神圣的动物,它们在交通堵塞的街道上不受干扰。在节日期间,动物被崇拜和装饰; 圣洁的人带着奶牛,额头涂在朱红色的上面,寻求施舍。

在印度甚至有一本叫做《印度奶牛》的杂志,为奶牛“宣传和促进爱情”。甚至有人用牛尿和牛粪制作化妆品。

在印度,屠宰牛的冲突经常引发宗教骚乱,导致仅在1893年就杀死了100多人。1966年,德里议会外的骚乱中至少有8人死亡,同时要求全国禁止屠宰牛。

印度最受尊敬的领导人圣雄甘地也可能对印度教对牛的崇拜负责。他曾经说过“印度教的中心事实就是保护母牛”,并且谈到了它所体现的“为殉难的纯真而忏悔和自我牺牲的想法”。

报告显示,印度每年出口价值40亿美元的牛肉,但也是因为出口牛肉,印度也经常为此事产生矛盾,数百万人指责印度官方出口牛肉。

印度是牛肉出口大国,为什么印度人自己却不吃牛肉?

想说吃你不容易 一路开挂奔正西

印度是牛肉出口大国,这可不是印度自封的,这都有大数据支持,以及进口印度牛肉的国家为证。至于说为什么印度人自己却不吃牛肉?答案更简单了,因为牛肉都出口了呗,印度人想吃没得吃了。这答案有点应付公事了,对不住列位看官,还是请听本大仙娓娓道来。

白马非马论VS水牛非牛论

印度是个全民信教的国家,印度教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教徒占到人口比例的80%以上,所以印度教被尊奉为印度的国教。由于印度教的巨大感召力,即使非印度教徒也对印度教义耳熟能详,不得不服。印度教的湿婆神是全体印度人顶礼膜拜的第一大神,他们深信是湿婆大神的一个梦创造了宇宙,湿婆大神的一泡尿造就了印度的母亲河恒河。所以牛作为湿婆大神的坐骑,自然也是备受尊崇的圣物,烧香磕头还唯恐不够心诚呢,又哪能被当做食物下肚呢?

我们的古圣贤讲过一个哲理小故事:某国王爱马如命,禁止任何人牵马出城,违者格杀勿论。有位智者牵马出城被逮住,守门士兵拔刀欲杀之。智者问:我犯何罪?士兵答:牵马出城。智者:此乃白马,非是马也。士兵一时语塞,只好无奈放行。印度人大概受此“白马非马论”的影响,创立了一个“水牛非牛论”的理论,结果大发卖牛财。显而易见,你湿婆大神骑的牛是白牛,而我们养殖的水牛统统都是黑不溜秋的,当然也不能算作牛了,所以但卖无妨。看看,高智商的阿三就有这种高论!不得不服!

满嘴荤腥者,不是养牛人

自欺欺人的“水牛非牛论”,令广大印度人都产生了心理阴影面积。因为其一是以印度人的智商,完全可以理解这个理论的欺诈性;其二是因为印度人多数都是虔诚的印度教徒,内心深处无法说服自己。因此即便是面对其他颜色的牛时,想要动手还是带有强烈的罪恶感,因此只能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

印度的牛多到泛滥成灾,寺庙只管供奉白牛,其他更多颜色的牛就成了无人敢惹的“流浪牛”了。政府为了面子倒是也在各个城市建立了流浪牛收容站,但是由于经费有限,远远不能解决花销问题。所以也只好睁只眼闭着眼,任凭牛贩子偷杀滥宰,再混到水牛肉里出口了。也幸亏印度人有这个信仰,才便宜了我们这些外国吃货了。要不然粤港澳台那么多餐厅酒店出售的、超级好吃的“撒尿牛肉丸”,由于原材料短缺问题,价格肯定还得暴涨。

想吃不敢吃,唯恐神灵知

还得吐槽一下印度阿三。大家以为咖喱之国的阿三们,几乎人人都有拿手厨艺,什么印度飞饼、咖喱鸡炖土豆、咖喱番茄炖羊肉、南亚香料煮蔬菜、加尔各答咖喱辣汤……光是听听这菜品名字就流哈喇子了……对牛肉这么好的食材,印度厨子们会放过?印度老饕们能不动心?只不过碍于信仰,不得不强压馋虫罢了。

本大仙就曾参加过印度教的传统大节----灯节,节后聚餐会是安排了流水席的,各种菜品依此奉上,参会者依次品尝。虽然各种咖喱各种作料掩盖,但是仍然可以吃得出荤素都有,猪肉、牛肉、鸡肉、鱼肉(还有各种其他不知道是什么的肉)俱全。因为信徒中有各种权贵富商,人家的布施出手大方不差钱,所以厨师们自然也就生猛不忌,逮什么做什么了。然而那些信徒们也是来者不拒,比百无禁忌的本大仙吃得欢多了。

1、养牛防老

印度是全球GDP排名第7的国家,2018年经济总量为2.7万亿美元,乍一看挺唬人,貌似大国富国。可是这个数量却连我们的1/5都不到,而两国的人口差距却不大,可想而知要算起人均GDP来,印度该有多么惨。更惨的是,印度社会的贫富两极分化严重,大体上是全国80%的财富集中在20%的富人手里。因此才导致印度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准徘徊在温饱线上下,真正能吃得起肉的家庭并不多。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赤贫人口所占比重更大。甚至可以这么说,印度多数农民家庭,唯一值钱的财产也就是那头耕牛了。所以耕牛不仅是印度人顶礼膜拜的圣物,更是印度人赖以谋生的命根子。因此许多印度人就把如何让耕牛更好地繁殖牛犊当做一项大事来抓,不为别的,万一老牛不行了,下边还有小牛顶着,要不然失去牛的家庭相当于塌了半边天,等于是没活路了。

在印度,牛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印度人眼中的牛,比美国人眼中的白头鹰,俄罗斯人眼中的北极熊,中国人眼中的大熊猫,更金贵、更神圣、更不可侵犯。当然,印度人分三六九等,牛也是阶级分明的:

一等牛是白牛。无论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人人得而拜之。白牛们不仅吃得好、穿得暖,啥活不用干,而且逢年过节都会披红挂彩被牵出来接受众人拜谒和供奉,俨然帝王之态。就算死后也会葬入寺庙专用墓地,树碑立传,众僧超度。

二等牛是黄牛。这种牛相当于广大农村印度人的“奔驰”、“宝马”,虽然平日做为拉车代步的工具使用,但也是被主人精心喂养、倍加呵护。老病之后,既不能宰杀,又不忍眼睁睁看着它死,基本都选择放逐,还其自由之身,成为印度“流浪牛”大军的主要来源。

三等牛是花牛。这种牛主要是饲养起来供产奶的,老病之后一般也会放逐。当然也有一部分心比较狠、或者日子过得比较难的家庭,也会偷偷跟牛贩子做交易;

四等牛是黑牛。这种牛地位最低,被视为耕田犁地的“牟牟叫的工具”而已(因为印度多水稻田,这种整天在水田泡着干活的牛就被称为“水牛”),因此印度人直接不拿它当牛看。一旦觉得不好使了,就会直接联系屠宰场卖掉换钱。

2、遍地君子

子曰:君子远庖厨。不为别的,实在是厨房重地常有杀生之举,君子是不忍心看到动物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而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死尸扑地,然后再将其尸体盛在碗里端上来,这让谦谦君子们如何忍心下咽?所以说印度这个国家可谓遍地都是君子,因为尽管大家都想吃肉,但是为了不违背宗教教义,宁可馋死,绝不逾矩。

不过三哥的智商那不是吹的,人家是会变通的。既然看见了就不能吃了,吃了就不叫君子了,那我不看成吗?于是就有流浪牛经常会在月黑风高之夜神秘失踪,活不见牛、死不见尸。由于基本都是无主之牛,又无凭无据可查,当然也就民不告官不究了。这还算是比较绅士的。更有甚者,一夜之间整个村庄(街区)随处可见的“流浪牛”竟然群体蒸发了,这就叫做是可忍孰不可忍了。因为大家都明白,这是遇到可恨的偷牛贩牛犯罪团伙了,于是联名诉状递上公堂,官府也就不得不派出衙役捕快前去抓差办案了。毕竟众怒难犯,何况牛贩子们也不动动脑子想想,你们玩得这么狠,这些大小衙役们要是也馋了找啥打牙祭呢?所以能不往死里追查你们吗?

牛贩子们多数都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因为偷牛贩牛罪过可不轻。在印度,如果你是人贩子的话,被逮住完全可以交赎金保释了事,算不了什么大罪。但是牛毕竟比人高贵,所以涉牛犯罪处理地还是比较严厉的。如果冒犯了白牛,而且又是某些权贵或者僧侣们的“供奉圣物”,那肯定会被判个斩立决的,起码也得是个斩监侯。所以凡是来路不正或者毛色犯忌讳的牛,都会被分别送到多家小屠宰场偷偷处理完毕,在集中贩卖到缅甸、孟加拉、巴基斯坦等伊斯兰国家。那些守着“二师兄”空流口水的穆斯林,一天到晚就盼着三哥送来的“圣物”解馋呢。

3、谁为牺牲

《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由此可见祭祀可是天大的事,本来嘛皇帝既然自称“天子”,那么祭天祀地就相当于给他老子上贡呢,自然马虎不得。于是《礼记》中就有记载:天子祭祀用太牢。注意,这里的太牢指的是:牛,羊,猪,称之为“三牲”。三牲齐备才称得上是“太牢”,要是少了牛这一样,就称不起“太牢”,只配称为“少牢”了。而诸侯祭祀才用“少牢”,可见牛这一项是皇帝的特权,不是谁都配得上的。

既然话题扯到这了,就不得不补充一句,祭祀用的动物统称为“牺牲”,具体来说:毛色纯称为“牺”,肢体全称为“牲”。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牛都有资格被用来作为皇帝专用的高级祭品的,首先得讲究血统问题,外观上起码要保证毛色纯正。比如商汤伐夏桀就曾经斩杀黑牛祭旗,刘邦反暴秦也是斩杀白马盟誓。印度教大神湿婆之所以选择白牛为坐骑,据说也是为了表示自己才是万物初始。白色在印度教本就代表虚无、又表示圆满,湿婆骑白牛就是暗示信徒们,他(她)既是开始又是结束,既能开天又可辟地,既是父亲又是母亲,既是乌有又是至多……总之有点类似佛祖所言的“无色无我”,又有点类似老子所说的“玄之又玄”。总而言之吧,神的心思你别猜,你只要知道白色的牛才是最牛逼的,这就足够了。

这就不得不说到印度人的等级划分问题了:一等人婆罗门(祭司庙祝);二等人刹帝利(将军武士);三等人吠舍(劳心者);四等人首陀罗(劳力者)。本大仙以为大体可以对照前文提到的四等牛。如今的印度,一等人都是雅利安人,就是血脉纯正的白色人种,相当于至高无上的白牛。数量极少,地位尊贵,富得流油;二等人是白人和黄人,但要么血统不纯正,要么出身不高贵,属于雅利安人的仆从,数量不多,地位大体上相当于拉车的黄牛;三等人属于混血儿,棕色人种居多,一般都是白领,靠出卖智力过活,数量较多,相当于奶牛;四等人属于印度土著,以黑色人种居多,一般都是蓝领,靠体力劳动勉强糊口,数量最多,相当于黑牛(水牛)。可见在等级分明的印度社会,不是谁想当牺牲谁就能当得了的。占人口80%的印度四等人只能算是贱民,甚至不能算人,因为他们既不能跟上等人种通婚,甚至连吃饭、上厕所都不可以跟上等人同处,可惜他们被宗教所麻痹,所以挨饿受穷都自认命该如此。

有“黑牛非牛论”,就有“贱人非人论”,这是一脉相承的思想根源。看似牛的问题,实则人的问题;印度人不吃牛肉,其中却大有深意。目光深邃,文笔犀利,知识渊博,所以请关注本大仙!世事看透皆成文章,本大仙就是这么牛!

印度是牛肉出口大国,为什么印度人自己却不吃牛肉?

自己舍不得吃,拿卖钱用。

印度是牛肉出口大国,为什么印度人自己却不吃牛肉?

在印度人眼中,有两样东西是最神圣的,那就是牛和恒河水。即使马路中央有牛拦路,也不会有人胆大到鸣笛示威,毕竟吓到牛可是件亵渎神灵的事。正是这种对牛的保护,使得印度的牛的数量占全球的25%。在以前,巴西阿根廷等国家是全球牛肉出口的大国。

但是鲜为人知的是早在2013年,印度就已经成为了全球牛肉出口量靠前的国家。2015年出口量185万吨,2016年出口量为200万吨皆是世界第一。你说奇怪不奇怪。

牛的出身决定未来发展,命好是神不好是奴隶。

原来这印度人自己虽然不吃牛肉,但他们卖牛肉,不过也不是什么牛都能宰杀买卖。

也许是国家的文化传统,印度人不仅喜欢把人分成五等种姓,还把牛分成了三六九等。

印度牛的种类中,等级最高的就是印度国产的牛——瘤牛。

这种牛原产于印度,中文名叫印度瘤。因为脖子附近肌肉发达,外表看上去像是长了一大块肉瘤一样而得名。

瘤牛体型健壮,肉多而肥美,全身呈白色。也只有瘤牛才能在印度享受非一般的待遇。印度人对牛的敬畏也是宗教的原因,在印度有超过80%的人信奉印度教。

在印度神话中,牛有着很高的地位。不仅深受众神喜欢,就连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湿婆的坐骑也是一头名叫南迪的公牛。走在今天的印度街头随处可见在街上大摇大摆挂满鲜花的神牛,还有神牛被供奉起来接受教徒的膜拜祈福。

这些神牛老了以后甚至还有专门的“养老院”。神牛的牛尿、牛粪、牛奶、酥油等都是印度人的天然保健品。

此前曾有一头三只眼睛的牛在印度出生。不过它并没有被嫌弃,更是因祸得福。被认为是“湿婆”的化身,一下子成为了神的使者。

印度水牛,出身卑微活着耕地死了卖肉

比起瘤牛,印度的水牛就比较惨了。印度官员曾有一番毫无逻辑的言论,他说“水牛不是牛,所以他们出口的不是牛肉”。

印度的牛品种不少,但水牛却被当作是最下等的牛。绝大多数的水牛一辈子没有翻身的机会,它们出生以后就随便养养。

可以劳动以后就被买给农户做苦力,耕地、拉货、耍杂、挤奶等为主人赚钱。等他们老了就被丢弃放逐,自生自灭。产奶量少的母牛和多余的公牛等就卖到国外宰杀,或者宰杀之后再卖到国外。这些年印度出口的牛正是这些可怜不被当作牛的水牛,之所谓出口量大也是因为印度给出的价格最低。在新德里的某些水牛交易场所,一公斤水牛肉只要160卢比(约为16元人民币)。

但是便宜的不好吃也是事实。可能是水牛本身的基因特点再加上常年的劳动生活,所以水牛肉质远不如其他肉食牛。

它的肉色较暗,肌肉纤维粗而松弛,脂肪干枯缺少粘性,所以肉煮不熟也嚼不烂。

中国人在吃的方面还是比较挑剔的,虽然它便宜,但是水牛肉质量没有保障。所以我国早就基本不进口印度牛肉出口到我国,而印度出口对象也主要集中在非洲、中东和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当然了,印度也会有人吃牛肉。要么不是信徒,要么偷偷宰杀售卖黑市交易。利益驱使,总会有人以身试险。不过大多数忠诚的教徒还是不会吃牛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