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执政到什么时候?

现在可以明确的是,普京至少会执政到2036年,甚至可能会终身执政,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俄罗斯普京大帝。

俄罗斯自从1991年脱离苏联独立以来,已经过去了30年时间,期间换了3位总统,10位总理,而普京一人就执掌俄罗斯政局长达22年时间,另外8年是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的执政时间。

这22年时间里,普京先后当选了四届俄罗斯总统,两届俄罗斯总理,是俄罗斯独立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人物,甚至超过了首任总统叶利钦。

普京在从政之前,曾当过十多年的克格勃特工,直到1994年才正式晋升为圣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长,从此普京的仕途平步青云,晋升速度非常快。

从副市长到俄罗斯政府首脑,再到俄罗斯国家元首,普京仅用了5年时间。

  • 1999年8月16日,叶利钦总统钦点普京担任俄罗斯总理,以作为接班人培养;
  • 1999年12月31日晚,20世纪最后一天,叶利钦总统突然辞职,按照宪法规定,普京总理代理总统职务,开始执掌俄罗斯最高大权。直到2000年3月,普京以52.52%的多数选票赢得总统大选,正式出任俄罗斯第三届总统,同时卸下总理职务;
  • 2004年3月14日,普京再次竞选总统,获得了71.31%的选票,以绝对优势击败其他竞争对手,当选为第四届总统。
  • 2008年5月7日,由于俄罗斯总统任期限制,普京指定俄罗斯第一副总理梅德韦杰夫作为接班人,在他竞选总统胜出后,梅德韦杰夫又提名普京担任俄罗斯总理;
  • 2012年3月5日,普京总理再次竞选总统,获得了高达63.75%的选票,当选为俄罗斯第六届总统。根据宪法修正案,总统任期已改为6年制。
  • 2018年3月19日,普京连任总统,以76.66%的支持率当选俄罗斯第七届总统。

从普京当选记录来看,他始终获得超高人气支持,其他政党候选人与普京的支持率相差太大,侧面凸显了俄罗斯人认可普京的领导方式。

而这种认可并非是喊口号得来的,而是普京靠踏实苦干做出的成绩。

一来:普京执政让俄罗斯人民有了安全的生存环境;俄罗斯独立初期面临的最大安全困境就是车臣叛乱问题,叶利钦总统发动了两次车臣战争都未能平息车臣叛乱武装。

不仅如此,车臣境内的恐怖势力还公开报复,频繁在俄罗斯繁华都市制造恐怖袭击活动,给俄罗斯人带来极大恐慌。然而,当普京全面获得俄罗斯领导权之后,亲自部署军队清剿车臣叛乱武装,通过扶持亲俄的卡德罗夫家族来达到治理车臣的目的。

普京这种恩威并济的方式,不仅一举清除了车臣恐怖势力的暴力威胁,还使得车臣地区和俄罗斯地区恢复了往日的安宁。

二来:普京执政让俄罗斯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普京执掌大权后,集中整治叶利钦时代培养的七大寡头:联合银行总裁别列佐夫斯基、传媒大亨古辛斯基、国际商业银行总裁维诺格拉多夫、首都储蓄银行总裁斯摩棱斯基、阿尔法银行总裁弗里德曼、石油大亨霍多尔科夫斯基、俄罗斯信贷商业银行总裁马尔金。

因为这七大企业所涉及的领域伸到了俄罗斯的方方面面,严重干扰了俄罗斯的经济正常秩序,普京下定决心,强势查处他们的违法行为,消灭了寡头经济,对俄罗斯经济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在他执政的短短十年时间里,俄罗斯GDP总量上升了72%左右,贫困人口减少了一半。

尤其是在他第二次当选总理的四年时间里,俄罗斯经济每年都保持2%以上的增长率,自从俄罗斯独立以来,也就在普京当总理时期才有2%的经济增长,其他俄罗斯总理治理经济的能力远不及普京。可以说,普京的执政让俄罗斯人民的生活尝到了甜头。

三来:普京执政让俄罗斯人民感到民族自豪感;普京在国际上被誉为铁腕总统,就是因为他敢为了俄罗斯国家利益直面应对来自美欧国家的挑战。在他的任期内,普京参与了三场外部斗争。先是俄格战争,维护了势力范围南奥塞梯的利益;其次是乌克兰东部冲突,收回了克里米亚半岛;最后是援助叙利亚作战,强化了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存在感。

普京走的每一步棋,都让俄罗斯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应有的提升。特别是普京注重发展战略武器,令美欧胆寒的现实,使得俄罗斯人获得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似乎找到了昔日的苏联雄风。

所以,才会有如此多的俄罗斯人支持拥护普京领导俄罗斯,就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普京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更多的满足感。

现在距离普京第七届总统任期结束还有3年时间,到2024年普京就该卸任了。但是早前俄罗斯已经举办了全民公投,同意在普京总统任期结束后把他的任期归零的做法,并获得了俄罗斯国家杜马的法律确认。

这实际上为普京再次竞选连任扫清了障碍,意味着普京2024年任期结束后,还可以继续竞选两届总统共12年时间,那时普京已经84岁了。

如果普京身体够硬朗,根据他现在的支持度来看,说不定最后会成为俄罗斯的终身总统。

普京执政到什么时候?

普京表示只要身体允许会多做几年贡献服务俄罗斯人民,俄罗斯的未来已经牢牢掌握在普京手里,无论俄罗斯的内政外交如何变化谁也无法替代普京。做为全世界为数不多的强权人物普京是一个普世价值之外的代表,既有选举制度又能操控一切是权力驾驭者惯用的伎俩,没有对手的俄罗斯政坛普京显得更加鹤立独行,有了绝对的权力普京就是变异的斯大林,俄罗斯改天换地的改革将成为不可能。

普京执政到什么时候?

这样看普京个人的意愿和人民的支持了。现在看能干到2036年,搞不好就成了终身制!

普京已经当政很多年了,2000年普京当了第一任总统,然后连任,共八年。八年之后,普京不能再当总统了,就当了总理,继续把持政局。然后修改了法律,把总统任期从四年一任改成了六年一任。

2020年3月10日,俄罗斯杜马议员捷列什科娃提出一项修正案。她建议,让现任总统任期归零,以便于在2024年再次参加总统大选。

国家杜马投票通过了捷列什科娃议员“让普京总统任期归零”的修正案,这样普京有可能在2024年再次参加总统选举,再干两届,到2036年结束。

如果是这样,那么普京最少干到2036年,从2000年算起,连续干了36年。

如果普京2036年后,还想接着当总统,可以让议员再提议案,提来提去就成了终身制了。

普京执政到什么时候?

普京从叶利钦手里接过的是一个刚刚独立不久,是一个相当虚弱不堪的俄罗斯政权,普京没有让羸弱的北极熊继续衰弱下去,普京对俄罗斯最大的贡献是捍卫了俄罗斯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的独立。

普京没有让俄罗斯再次解体,普京又重新扛起了和美国全球对抗的大旗,普京在俄罗斯制造了一个强硬的普京政权,现在的俄罗斯是普京时代,普京的任期在2024年结束。

如果俄罗斯不修改宪法,普京时代会在2024年戛然而止,俄罗斯会步入一个后普京时代,但硬汉普京修改了俄罗斯宪法,给普京继续执政扫清了法律障碍,普京在2024年之后会再执掌俄罗斯十二年。

也许普京政权真正结束的时候是在2036年,到2036年,普京也84岁了,普京会成为俄罗斯执政时间最长的领导人,2024年之后,普京遇到的最大障碍是普京的身体健康问题,如果普京身体健康没有问题,普京必会再领导俄罗斯十二年,普京也想一个强大的普京时代能在俄罗斯政坛上多持续一段时间。

西方媒体近来传出普京身体健康问题,或许不是空穴来风,但更可能是西方媒体的阴谋,西方国家不想看到普京再干十二年,一个强大的普京政权是西方国家最头疼的,也是最难对付的,普京说如果北约袭击俄罗斯,俄罗斯会用核武器反击,这是普京对西方国家最强有力的回击。

西方国家希望俄罗斯能出现一个民主温和的政权,就像戈尔巴乔夫一样,一个民主温和的俄罗斯领导人,才能让西方国家有机会对俄罗斯进行一场颜色革命,从而再次肢解俄罗斯,有普京强硬政权在,西方国家是很难在俄罗斯发动颜色革命的。

普京执政到什么时候?

普京只要身体允许会一直干下去,俄罗斯需要他,俄罗斯人民需要他,就现在而言他的支持率还是相当高的,当今世界也需要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存在,普京会让俄罗斯越来越好,而且他的人格魅力也深受俄罗斯人民喜欢,只要他想干俄罗斯人民绝不会选别人。

普京执政到什么时候?

再有五年,普京的任期就将结束了,普京已经说过,不再参与下届总统竞选,那么届时上任的新总统还会像他那样的强硬派领导俄罗斯吗?这是必然而必须的。历史一再表明,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俄罗斯能从苏联解体的危机中一路走来,在美欧的层层封锁中绝地反击,从而赢得属于俄罗斯的崭新天地,普京功莫大焉。

试想,如果当年叶利钦没有遇到普京这样强有力的掌门,俄罗斯还能撑的下去吗,当时,国内寡头把持经济,南方车臣反叛武装大搞分裂,国际上欧美狼狈为奸,欧盟北约不断东扩,美国更是在俄罗斯周边国家派驻军队。还不断挑拨离间,暗中挑拨前苏联阵营国家与俄罗斯作对,在此重重危机下,俄罗斯别无选择,而叶利钦在关键时刻遇到了普京,此乃天助俄罗斯,俄罗斯地大物博。夹在美欧之间,无时不刻不在对手的虎视眈眈之中,这样的险恶环境。迫使俄罗斯只能由强硬派领导担任,任何一位温和派或软弱派领导人都难以保证俄罗斯不像前苏联那样遭遇解的厄运。

不仅要强行,还要善于变通。普京就是集智慧与果敢于一身的强悍,他能屈能伸,既能大智若愚,又会难得糊涂。面对格鲁吉亚和乌克兰的有眼不识泰山,普京将在收拾完格鲁吉亚以后,又通过将克里米亚据为己有的形式狠狠教训了乌克兰一顿。2003年,面对伊拉克实施第二次军事打击,萨达姆急忙向普京求救,但是普京利弊权衡,鉴于伊拉克与俄罗斯关系逐渐一般化及俄罗斯正在G8峰会上与欧美西方国家欢度蜜月,普京没有贸然派兵,这就保存了实力,接下来应对叙利亚和伊朗的危机作了铺垫。众观历史,诸如普京大帝,叶利钦捷琳娜以及苏联时期的斯大林赫鲁晓夫等无不是强硬派的代表,正是他们的存在,才让莎饿和苏饿安然无恙,并不断强大,而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在位时国家风雨飘摇,危在旦夕,这又是温和派和软弱派所致。

展望未来俄罗斯想要屹立不倒,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强硬派领导必不可少,这是历史和形式的需要,俄罗斯只能选强硬派来领导俄罗斯。这是个人观点敬请大家更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