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索三国,为何有人说一个比一个惨?

2020年最大规模的热战冲突就属于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了,两个外高加索国家为了纳卡4400平方公里的地盘,闹得不可开交。

除了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外,格鲁吉亚虽然没有爆发热战,但这三个外高加索国家的日子过得并不顺畅,可以说是一个比一个惨毫不为过。

看这三国的地理位置就可得知,他们正处于亚欧大陆的腹地,也是亚欧的分界线,更是区域大国博弈的焦点。

因外高加索地区濒临里海黑海地区,油气资源非常丰富,又是从地中海进入亚欧腹地的通道,使得外高加索地区成了必争之地,意味着他们没有出头的机会,只能寄托在大国的保护伞之下。

阿塞拜疆与俄罗斯接壤,却是土耳其最忠实的盟友

外高加索三国曾都是苏联的三个加盟共和国,三国中就属阿塞拜疆面积最大,达到86600平方公里,与俄罗斯接壤,但俄罗斯与阿塞拜疆的关系并不是很好。

①俄罗斯与阿塞拜疆的宗教信仰不同;俄罗斯人信仰东正教,属于斯拉夫民族的国家,而阿塞拜疆信仰伊斯兰教,这就决定了阿塞拜疆跟俄罗斯不属于同一个文化圈子。相较于阿塞拜疆,俄罗斯更喜欢亚美尼亚,毕竟亚美尼亚是东正教为主的国家。

②阿塞拜疆走亲美欧疏俄罗斯的政策;在天然的宗教文化差异的影响下,阿塞拜疆走上了疏俄亲西方的路线,主要体现在美欧与俄罗斯对阿塞拜疆油气资源的争夺。

阿塞拜疆靠近里海,拥有丰厚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占据里海地区的50%,自从阿塞拜疆独立后,俄罗斯和美欧都争相夺取阿塞拜疆油气资源的控制权,由于美欧对阿塞拜疆的大力援助,阿油气资源红利更多地让给了美欧,并且建立有不经过俄罗斯的通欧油气管道。

③阿塞拜疆被土耳其照应,招致伊朗俄罗斯痛恨;阿塞拜疆是土耳其的忠实小弟,都是信仰伊斯兰教,实际上形成了阿塞拜疆背后是土耳其,亚美尼亚背后是俄罗斯的两大对峙集团。而伊朗和土耳其在叙利亚有利益冲突,在阿塞拜疆问题上,伊朗更支持亚美尼亚。

由此来看,阿塞拜疆四个接壤邻国中,除了格鲁吉亚外,与俄罗斯、伊朗、亚美尼亚关系都不好,这是国家发展的大忌。由于里海没有出海口,阿塞拜疆已经处于包围之中。

亚美尼亚与土耳其接壤,却是土耳其的最大仇敌

亚美尼亚的处境比阿塞拜疆还不利。在三个外高加索国家中,亚美尼亚面积是最小的,可亚美尼亚所处的位置极度危险。

亚美尼亚属于内陆国,跟土耳其、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伊朗四国接壤。土耳其是亚美尼亚的死敌,在这次亚阿冲突中,土耳其明目张胆地帮助阿塞拜疆军事打击亚美尼亚,至今土耳其仍未与亚美尼亚建交,甚至一直关闭着边境大门,这在全球都是罕见的。

另外,亚美尼亚跟伊朗的关系也不是特别铁,只能算是战略意义上的朋友。而格鲁吉亚又是亚美尼亚盟友俄罗斯的死敌,一旦发生大规模冲突,亚美尼亚很可能被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土耳其三面合围,仅有一个狭窄的通道通往伊朗。

像亚美尼亚这种地缘环境,恰恰就是国家发展的短板,没出海口、周围邻国都是敌人,很难扩大经贸、人文往来,犹如困兽。

格鲁吉亚虽与俄罗斯接壤,却是个孤家寡人,美欧把他当棋子

格鲁吉亚近些年虽然比较安静,但毕竟躺在俄罗斯怀里,时刻担惊受怕。自从2008年那场争夺南奥塞梯控制权的俄格战争爆发后,俄罗斯公然出兵抵制格鲁吉亚部队控制境内的南奥塞梯,使得格鲁吉亚南奥塞梯的地位就如同是半独立状态,完全脱离了格鲁吉亚的管制,从此格鲁吉亚彻底跟俄罗斯走向了对立面,

俄格之所以关系紧张,皆是因为格鲁吉亚的亲美欧政策,甘愿成为美欧遏制俄罗斯的一颗棋子,这让俄罗斯非常反感,由于格鲁吉亚一半的国境线都与俄罗斯接壤,一旦有战事,那么俄罗斯分分钟就能踏平格鲁吉亚。

况且,格鲁吉亚跟另外两个高加索国家并没有建立结盟关系,跟南边的邻国土耳其也没有建立紧密的联系,使得格鲁吉亚把宝全部压在了美欧西方身上,但美欧距离格鲁吉亚相对较远。

在整个黑海地区,俄罗斯还是有很大控制权的,即使格鲁吉亚有事,俄罗斯完全可以阻挡格鲁吉亚的美欧外援,届时,格鲁吉亚就真成了孤家寡人了,所以格鲁吉亚的处境相对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来说更不妙。

从以上三个方面可以看出,外高加索三国的生存环境其实很艰难,同时面临俄罗斯、伊朗、土耳其三个大国,且与他们都存在某些矛盾关系。

高加索三国,为何有人说一个比一个惨?

外高加索三国,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就军事地理而言,真是一个比一个惨。

首先,领土面积最大的阿塞拜疆,在1990年~1993年间和亚美尼亚打仗,由于亚美尼亚有俄军支持,阿塞拜疆不但几乎丢光了南部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连带附近大片地区也失守了。纳-卡州4400平方公里,这场战争,阿塞拜疆失去了约10400平方公里领土,南部战略重镇阿格达姆丢失,连同纳-卡附近接伊朗边境的几个城市也丢失了。失去了南部大片地区,若俄亚联手,阿塞拜疆在军事地理上几乎无险可守。

再说第二大国格鲁吉亚,2004年虽然幸运收复了靠近土耳其的阿扎尔自治州,但在2008年想收复北部战略重地南奥塞梯自治州,招致俄军强势介入,把格鲁吉亚打残,不但南奥塞梯彻底完全丢失,连在阿布哈兹的最后一块地方也失去了,格鲁吉亚波季和哥里地区也被迫划为非军事区,只准驻警察部队。若俄军再犯,从南奥和阿布出击,格军抵抗不了一天。

又再说亚美尼亚,一个山区小国,人民多依靠去俄罗斯打工为生,如果得不到俄罗斯保护,对亚美尼亚恨之入骨的阿塞拜疆和土耳其分分钟把它撕成碎片,叫你占纳-卡。

就军事地理而言,外高加索三国真是一个比一个惨。

高加索三国,为何有人说一个比一个惨?

不知这个“惨”指的是那一方面。

高加索山脉是欧亚分界线,自古以来就是各方势力侵扰不息的地方,罗马人、匈奴人、伊朗人、阿拉伯人,蒙古人,都染指过这一区域。现在,这一带有五十多个民族,宗教信仰繁杂。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不愿,也绝对不敢放弃对高加索的控制。这里联系着中东,里海又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放弃对高加索的控制,就是放弃了对能源乃至世界的话语权。所以,俄罗斯才会为一个小小车臣大打出手。

车臣在高加索山脉北麓,而高加索山脉南麓就是高加索三国。三国鼎立,一般都会有故事,在此也不意外。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是世仇,存在领土纠纷。格鲁吉亚内部有分裂势力,和俄罗斯有纠纷。亚美尼亚和俄罗斯好,阿塞拜疆和土耳其好,土耳其和俄罗斯有世仇。美国想把俄罗斯封杀在高加索山脉以北,俄罗斯想恢复苏联时期在中东中亚的影响力,并希望在世界能源市场油气定价权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如此形式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高加索三国实力不强,只能是棋子,被利用,被摆布。

这可能就是你所谓的“惨”了吧。

高加索三国,为何有人说一个比一个惨?

高加索三国,是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现在的情况下,格鲁吉亚和俄罗斯存在对立,所属南奥塞梯等已经自行宣布独立,而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存在领土争端,亚美尼亚和土耳其是世仇,而阿塞拜疆与伊朗关系微妙。这三国之间相互关系也不咋地,所以说一个比一个惨,也完全在理。那么为何如此呢?

高加索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高加索三国必然会遭到域外大国的干涉。仔细去看地图,就可以看出高加索是亚欧大陆的十字路口,北可以威胁俄罗斯,南可以直接遏制中东,西临近小亚和巴尔干,而往东,是里海。高加索三国自身不强,那么有这么好的地理位置,自然会受制于人。

同时这里的民族宗教关系复杂,亚美尼亚独特的基督教信仰,让亚美尼亚长时间遭到了周边国家的欺凌,而宗教信仰的不同,也导致高加索局势复杂化。再加上这里南是中东乱局,北还有车臣问题,不复杂才怪。

当然,这三个国家自身实力有限,更是导致出现一个比一个惨的根源。

高加索三国,为何有人说一个比一个惨?

高加索三国,为何有人说一个比一个惨?说一个比一个惨倒是有点夸张了,但高加索三国确实历史经历极其曲折,而且近代的发展也不算好。特别是考虑到高加索地区从很早开始就进行了几个主要古文明的视野,而且现代“高加索人”这个称呼还是许多欧美国家对白人的正式称呼,这么显眼的地区处在现在这种状况确实是不如人意的,那么现在这种情况究竟是怎么造成的,又有哪些历史背景呢?高加索:传说与宗教

首先说明一点,欧美国家把白人称为高加索人主要是基于19世纪德国一些人类学家提出的人种划分理论,这个理论在现代其实早已过时,但这个名词因为曾得到广泛使用,所以现代仍然得到了沿用。但名词本身已经成为约定俗成,并没有特殊含义了。不过虽然“高加索”在这个名词里没有特殊意义,但高加索地区可以说从很早开始就是不同文明的交汇处,所以好几个文明从摇篮期开始,高加索这个地区就在其中拥有了一些象征意义。比如在希腊神话中,这个世界是由几个天柱所支撑起来的,而其中一个就位于高加索。而在普罗米修斯为人间盗来火种之后,宙斯为了惩罚他就将他绑在了位于高加索的天柱之上。而在波斯神话里,高加索山区与传说中环绕已知世界的卡夫山有关,是世界重生之战的战场。

描绘普罗米修斯被缚折磨的古画,传说中这事就发生在高加索地区

而这些神话可以告诉我们的是,这个地区在很早就被几个不同文明所知,因此也可以说在很早就成为了不同文明交流与冲突的场所。当然离高加索最近的文明还是波斯文明,所以早期的高加索地区其实最主要的影响还是来自波斯的影响。来自波斯的米底、阿契美尼德、安息和萨珊波斯都曾经将高加索地区全部或部分纳入自己的领土,所以亚美尼亚在早期的主要宗教也是发源于波斯地区的拜火教。特别是安息帝国时期,统治亚美尼亚的王族其实就是伊朗安息帝国的一个支脉,所以从公元1世纪到公元6世纪也是亚美尼亚的安息王朝时期。

但亚美尼亚的安息王朝却在公元4世纪和位于伊朗的安息王朝发生了决裂,原因就是在公元301年亚美尼亚的安息王朝改换门庭,开始把基督教作为国教,而亚美尼亚安息王朝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基督教列为国教的国家,因此这也使亚美尼亚在基督教历史上具有了比较重要的地位。在亚美尼亚将基督教列为国教后不久,其邻国格鲁吉亚也转信了基督教。但不久之后,高加索地区再次被来自伊朗的萨珊波斯帝国所主导,但这一次萨珊波斯却没有使拜火教重新成为当地的主导宗教。

鼎盛时期的亚美尼亚安息王朝

不过从公元7世纪开始,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崛起,萨珊波斯很快被阿拉伯帝国灭亡,而阿拉伯的影响也很快波及到了高加索,伊斯兰教也开始传入当地。而在同时,受东罗马帝国影响的阿布哈兹王国以及信仰犹太教的突厥可萨汗国也先后建立,高加索地区逐渐形成了阿拉伯人、东罗马人和突厥人三方对抗的形势。到公元12世纪,格鲁吉亚王国崛起,其国王大卫四世将周边的伊斯兰教徒全部驱逐,成为了高加索地区的霸主。在公元1194年到1204年,格鲁吉亚女王塔玛丽还率军击退了塞尔柱突厥人的入侵,其疆域最大时涵盖了今天伊朗北部、土耳其东北部和整个北高加索地区。而在东罗马帝国在公元1204年被十字军灭亡之后,格鲁吉亚一度成为近东地区最核心的基督教国家。

蒙古征服与三方角力

但好景不长,仅仅10几年后,横扫欧亚的蒙古军队入侵高加索,虽然由速不台和哲别率领的蒙古第一次西征军在几次击败了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联军之后将主攻矛头对准了基辅罗斯,使高加索暂时逃避了被征服的命运,但蒙古西征的附带影响在公元1226年就几乎使格鲁吉亚被灭亡。当时被蒙古军队一路追击从中亚逃到了高加索地区的花剌子模王子札兰丁要求格鲁吉亚王国支持自己与蒙古人作战,被拒绝之后他率军大举进攻格鲁吉亚,并一度攻陷了其首都第比利斯,此战过后格鲁吉亚迅速衰落,10年之后在蒙古第二次西征期间被蒙古军队征服。而亚美尼亚各王国则与蒙古人关系更加紧密,时任卡拉巴赫大公的哈桑·贾拉扬甚至曾两次前往蒙古帝国首都和林朝拜蒙古大汗,而在突厥人入侵高加索时一部分逃到了中东的亚美尼亚人则建立了乞里乞亚亚美尼亚王国,这个国家在蒙古第三次西征时成为了其主要盟友,为其出动了大批军队。

描绘乞里乞亚亚美尼亚国王海屯一世在蒙古帝国首都和林时场景的画作

而此后,高加索地区成为了第二次蒙古西征所建立的金帐汗国和第三次蒙古西征所建立的伊儿汗国反复争夺的地区,后来主要被伊儿汗国所控制。在公元14世纪伊儿汗国崩溃之后,伊儿汗国的余脉丘拜尼王朝和札剌亦儿王朝又成为了当地的主宰,之后被称为世界征服者的帖木儿在公元1386年到1403年之间曾经至少8次入侵高加索,而帖木儿的入侵使原本在可萨突厥时期和塞尔柱突厥时期就进入了高加索的突厥人群体得到明显壮大,外高加索地区的另外一个主要民族阿塞拜疆人在此时也基本形成。持续不断的战争使高加索地区分裂成了许多很小的王国,又为后来的几个地区强权将其纳入各自的势力范围铺平了道路。

高加索地区的民族分布,因复杂历史而形成的复杂构成一目了然

在帖木儿的侵袭之后,高加索地区就成为了奥斯曼、俄罗斯和伊朗三国角力的舞台。在公元16到17世纪,奥斯曼帝国和由阿塞拜疆人建立的伊朗萨非王朝在高加索地区进行了长期的争夺。最终在公元1555年双方达成了平分高加索的协议,高加索东部地区由萨非王朝控制,西部则归属奥斯曼帝国。但不久之后,俄罗斯这个新来者又再次打破了当地的权力平衡,俄罗斯首先占领了北高加索部分地区,之后它先是在公元19世纪初强迫萨非王朝放弃了自己在南高加索的领土,然后又通过俄土战争将奥斯曼从高加索西部逐出。在公元19世纪后半叶,俄罗斯又将高加索北部完全征服。而在此期间,原本是高加索北部主要民族且信仰伊斯兰教的切尔克斯人几乎被整体驱逐到了奥斯曼帝国。此后,俄罗斯基本上成为了高加索地区的霸主,一直持续到苏联解体时为止。

20世纪及苏联解体之后

虽然俄罗斯在公元18世纪末就已经基本控制了高加索地区,但因为之前伊朗和奥斯曼都曾长期统治过高加索地区,所以这些国家都分布有大量高加索人。其中在奥斯曼帝国境内就分布有上百万亚美尼亚人。而在奥斯曼帝国逐步衰落,其所占领的基督教地区相继独立之后,奥斯曼境内对同样信仰基督教的亚美尼亚人的敌视情绪不断增长。而俄罗斯在其占领的高加索地区驱逐伊斯兰教徒的行动更进一步激化了奥斯曼对亚美尼亚人的敌视。

逃避种族屠杀的亚美尼亚难民

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同盟国阵营的奥斯曼很快被协约国阵营的俄罗斯在战场上打的大败,之后其战争部长恩维尔帕夏开始公开指责境内的亚美尼亚人是内鬼,之后奥斯曼帝国开始了大规模关押、驱逐和屠杀亚美尼亚人的行动,后来的研究估计在1914年到1918年之间总共有30万到150被屠杀,这一事件也成为了20世纪最著名的种族屠杀事件之一。

在1917年俄罗斯帝国崩溃之后,高加索地区的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曾经短暂的联合成一个名叫外高加索联邦的国家,但很快分裂,而起因之一就是在21世纪还在困扰外高加索3国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下称纳-卡)争端。纳-卡地区主要居民是亚美尼亚人,但也长期受到阿塞拜疆的影响。所以外高加索联邦分裂后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就为争夺此地爆发了战争。后来在苏联红军的主导下,外高加索联邦重建并成为苏联创始加盟国。不过在1936年,这个加盟国又重新一分为三,纳-卡地区被划入阿塞拜疆,但亚美尼亚人对此一直心存不满。而在苏联末期,纳-卡地区的领导人利用苏联改革之机,于1988年自行举行全民公决,宣布当地并入亚美尼亚。之后两族人迅速在当地发生了冲突,并在苏联解体之前就演化成了局部战争。而在苏联解体之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两国公开参战,战争一度升级。目前该地建立了一个没有得到国际承认的“阿尔扎赫共和国”,它虽然得到亚美尼亚的支持,但在国际上仍然被视为阿塞拜疆的一部分。

“阿尔扎赫共和国”,其右上方是阿塞拜疆,左下方是亚美尼亚

而格鲁吉亚在苏联解体之后则很快爆发内战,其主要原因是格鲁吉亚境内也存在着好几个不同的民族,除了格鲁吉亚人之外,还有南奥塞梯、阿扎尔和阿布哈兹等。在苏联解体前后,这几个民族也有了从格鲁吉亚分裂出来的愿望,之后也很快演化成武装冲突。虽然在1995年之后,当地局势一度缓和,但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并没有解决。最终这些矛盾在21世纪初再度激化,最终引发了2008年的格俄战争。

现代高加索,包括车臣、南奥塞梯、阿布哈兹和阿尔扎赫等不安定地区都在这块区域内

所以基于极其复杂的历史变迁,外高加索三国在苏联解体之后各种民族与宗教矛盾错综复杂,因此发生了许多纷争,对其国家的发展也都产生了非常不好的影响。在2019年,这三个国家的人均GDP大约都在4000美元出头,在前苏联国家中都排在了相对靠后的位置。

高加索三国,为何有人说一个比一个惨?

谈不上多惨,人家都有矿,基本上不用干活就能够分得不少钱。这些地方之所以会落后只是因为地广人稀,基础设施太差,这直接拉低了当地的生活水平。这个问题对于所有原苏联加盟国都存在,他们的人太少了,像高加索几国,5万以上的人口就是大城市了,像这样的人口密度,搞什么肯定都不行。

其次,本国工业基本上没有,大部分依赖于进口,这使得他们经常遭到外国资本家的吊价,外国商品垄断了市场,物价高,买不了多少东西。这使得当地的商业实际上也是发展不起来,尤其是在石油价格上不去的时候,换不了多少外汇。

第三,地缘位置不太好。这里交通位置不太好,大都是山地,从运输角度上看,物资转运都十分困难,这使得他们不管要发展什么产业都很难。

第四,战争威胁。这里的地理位置很敏感,历来都有武装力量盘踞在那里,倒卖武器,转运走私各种违禁物资(走私毒品),然后他们几个国家又很弱,对这些武装分子没有任何办法,社会的动荡导致这些地区更加难以发展。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