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女王的权力大还是英国首相的大?

按照目前的英国政治现状来看,英国女王只是国家元首,享有最高荣誉权,而英国首相是政府首脑,享有最高行政权。我们所理解的权力大小,通常是指国家公权力的大小,从这个角度来说,英国首相的权力比英国女王的权力要大。

当然了,英国首相权力大于英国女王,也是相对而言的,因为首相有很多事物都需要英国女王来处理才能生效。

其实,在几百年前,英国还处于君主专制时,英国国王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根本没有首相这一行政职务。然而到了1689年,英国爆发“光荣革命”后,颁布了《权利法案》,英国国王的权力得到限制,英国逐渐由君主专制向君主立宪制转变,英国议会反而获得了更多的国家公权力。

但即使如此,英国国王仍然担任着国家元首兼任政府首脑,而真正发生转变则是在1714年的乔治一世时期,当年,英国安妮女王驾崩没有子嗣,按照王位继承规则,由有点血缘关系的德意志人乔治一世继承英国王位。

令人尴尬的是,乔治一世的母语是德语,并不会说英语,为了解决英王和部下之间的交流障碍,他们先是用欧洲的通用外交语言法语,但是仍有很多人不会说,鉴于这种情况,乔治一世就把行政权力交给了罗伯特·沃波尔,让他来行使英国最高行政权,管理英国社会。

沃波尔由此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首相,也就是拥有实权的政府首脑,逐渐地,英王的实际政府权力开始往首相身上转移。至今,英国已经经历了77任首相,君主专制早已废除,取而代之的是君主立宪制政体。按照英国宪法规定,英国首相和英国国王的职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英国女王的权力也仅限于任命首相、政府内阁大臣、高级法官,册封贵族和授予荣誉称号等权利,不能插手英国政府的任何规定。

比如英国的脱欧事务,这是由英国人投票决定,英国女王就不能表达意见同意与否,她所能做的就是根据内阁首相和议会通过的文件,然后提交给自己签署生效,具体再由内阁政府执行。

英国女王任命首相和内阁大臣同样也是如此,首相是根据英国议会下议院选举后,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象征性地由女王任命。

所以,实际上,现在的英国所有有用的实权都在首相、内阁和议会中掌握,连英国教会的精神领袖都是由坎特伯里大主教担任,女王只是教会的最高总督。

而英国首相在宪法下,可以直接解散拥有实权的议会下议院,去年11月,英国首相约翰逊为了脱欧协议,就解散了议会,重新大选。不过,首相掌握最重要的实权当属于英国三军总指挥权。

由此来看,英国女王的权力纯属象征性的,英国首相的权力才是实打实的国家公权力。

英国女王的权力大还是英国首相的大?

从宪政角度讲,英国首相枢密院的一个委员,女王有权随意任命和罢免首相,也就是说女王如果某天心情不好,想发射核弹,那么首相也只能照办。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据英国的不成文宪法规定,英国首相只是负责协调女王麾下的军队、公务员团队、外交官团队和秘密情报机构,而女王对这些部门拥有最高优先知情权。并且女王是可以任意罢免首相和宣战、指挥军队、签署条约等权利。

(首相戴维.卡梅伦)

我们比较熟悉的君主立宪国家英国和日本,但这两个国家有着本质的区别,《日本国宪法》规定,天皇只是作为日本国民整体的象征,更多的是作为精神上的领袖,实际权力已经都被剥夺;而英王在英国的统治权力虽然从1215年以来一直在慢慢妥协,但对于英文对国家行政及暴力机器的统治权却是一直保留在手中。

也就是说,对比在二战后被剥夺统治权的日本天皇相比,英王有着绝对的统治权力,在这样权力下,英国首相也只是个为女王“打工的”。

令人尴尬的是,虽然英国议会有权废除一系列皇家特权,但议会的这些法令必须获得“御准”才能生效,但英王却拥有“拒授御准”的权利,也就是否决权。所以很多时候议会针对皇家特权的法令并没有啥用处,而英王也基本没用过否决权。

因此说,如果女王在英国拥有绝对的权力,就像文章开头说的,如果女王真的命令军队发射核弹,首相也只能照办,因为英王在英国是“永不犯错”的。

英国是一个普通的法系国家,英王有“司法之源”的说法,虽然她不亲自使用司法权,但一切的司法裁决都是以英王的名义执行,公诉方是英王、法庭的权力也来自英王。

从理论上说,女王在英国内杀人都可以不犯法,在英国境内做什么事都不会追究法律责任,而首相没有这样的特权。

(梅姨)

所以,现在知道英国的女王和首相谁的权力更大了吧。

首相只是个“打工的”。

英国女王的权力大还是英国首相的大?

英国女王在权利上比首相大,但是权力比首相小。

首先得提醒一下,“权利”和“权力”是两个概念。

在现代法治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指的是公民的基本“权利”而不是“权力”。

在法治社会,所有人在法律面前,依据法律所列明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人人平等,没有人应当享有超出法律的特权(利)。而这不适用于君主。

什么是君主?君主就是享有超出法律的特权的。

如今的英国女王还有没有这种特权?告诉你:有的!

英女王至少有下述这些特权:

  • 女王无法被捕,因为女王拥有起诉豁免权。英国的法律传统认为法院权力受制于君主,即女王。
  • 法律不能强迫女王在法庭上提供证据,因为所有的起诉都是以君主之名进行的。
  • 开车可以不用驾照,并且不限速,当然英女王自己也不会去飙车。
  • 不用交税,虽然她一直交税,然而这是她自己坚持要交的。
  • 不需要护照。
  • 理论上可以开除所有澳大利亚政府工作人员,因为她是澳大利亚的国家元首。

英国首相有没有这些无上的权利呢?显然没有,英国首相依然是女王陛下统治下的臣民。所以,我们得明白一点:

英国女王所具有的君主权利的确高于英国首相的公民权利!

君主拥有特权之后,要是英明,问题不大;要是昏庸,那可就是社会灾难了。

于是为了限制英国君主滥用特权,英国人就发明了“君主立宪制”来限制英国女王的权力。权力是实施权利的工具,不能把无上的权利与无上的权力都同时交给君主。在君主立宪制度下,英国女王实施统治的权力,转交到了议会,特别是下议院。再由议会授权首相来组阁。

因此女王虽然象征着国家权力,但是首相却代表着国家权力的实施。由此来看,在国家权力的实施上,女王的权力不如首相。

英国女王的权力大还是英国首相的大?

当谈到英国女王的权力时,很多人都不以为意,并且自然而然地认为首相掌握着所谓的“实权”因而权力更大。其实,权力有无,权力大小和是否使用权力产生影响是两码事。因此,若只是讨论权力大小,那么定是女王的权力更大。

首先,英国首相并不是国家元首,而是政府首脑。这就意味着首相权力的兑现基本要在女王应允的情况下进行。只有女王才有权批准立法、同别国建立外交、动用武装力量和宣战。女王给予政府的点头授意与建议忠告也并非仅仅流于形式,据称女王每天要花费至少3个小时阅读文件、处理政事。虽然女王并不会同政府产生冲突,几百年来王室从来没有动用过的权力,但是她在平衡稳定政局上仍然发挥着积极作用。在权力期限方面,女王终身享有特权,虽然英国并没有限制首相任期的法律条文,但是由于两党轮流执政,首相要实现连任需要克服很大的困难,近代担任首相一职时间最长的撒切尔夫人也不过仅仅在位11年。

女王一直在行使自己的权力,只不过她的决定与政府的决定相契合,因此没有体现出自身的影响力。毕竟英国政府是英国人民选举出来的,他们的决定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民意。贤明的君主都明白“民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没有必要制造同政府和人民的摩擦,那对于稳定政局,保留王室百害而无一利。

英国女王的权力大还是英国首相的大?

英国以前是一个帝皇制国家,当时的女皇帝掌握着一切权力,麾下无人敢多言。后来人民自主意识逐渐加强,最终推动了革命,形成了政府。而政府的最高权力者则是英国首相,如今英国存在着两位大人物,一个是民票选出来的英国首相,另一个是历代沿袭的传统英女王,那么两者之间,谁的权力更大呢?单从英国脱欧的事情来讲,英女王就表示非常不满意。她甚至还多数公开称现在的英国政府很无能,根本解决不了英国面临的国际问题。如果英国被脱欧,将会严重影响英国的经济。从历史来看,英女王一直是英国的最高掌权者,就算现在有了政府,女王还是会经常吐糟他们的政务决定。特别当女王吐糟之后,就有很多反对成员就纷纷响应起来,一致指责当局政府。比如之前声称如果首相约翰逊坚持脱欧,那么党组织就会在国议会中投出不信任票,另外反对党们还呼吁英国女王出来主持公道,言外之意是想让女王替英首相做决定。那么在党派的支持下,女王究竟有没有这个权利出来说话呢?英国原先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其跟日本、泰国一样,都着自己的国王、天皇、女王。只不过现在的英国女王顶多是一个象征名义中的领袖,其实际大权早已回归政府。因此不少英国人还调侃称就算女王整天嚷嚷看起来也顶多是一个政治吉祥物罢了。然而真正有效的政策,需要国会通过或者首相决定后才能履行。一般有什么大事,政府决定了,就顺便告诉一下女王,让她有一个知情权,而没有决定权。不过,英国还有一些法律赋予了女王特殊的权力。女王虽然无法决定政务,但她担任着三军统帅的重职,英国军队由她控制。英国女王还拥有对英国首相的任命权,只不过出于民主考虑,她始终不想过多干涉首相的决定。自从英国开始由首相负责执政权之后,每一届的首相人选都需要需要获得英国女王的同意。也就是说只有获得女王允许,首相才能正式任职。有趣的是英国几百年来,每次通过国家议会选出的首相,在征求女王决定的时候,英女王都无一例外的选择同意对方任职,而且无一例外。从流程跟权力上讲,英女王如果不满意议会选出来的新首相,她完全可以否决,但不知为何她们一直没这样做。但女王拥有的权力是全英国人民都认同的,也就是说女王的权力确实大过英国首相。就连国议会起草开会通过的律法,都要给英女王过目,并且要她签字同意才能正式生效,毕竟女王掌控军队,才是真正的英国实权掌控者,政府只是独立出来执政,女王不想过多干涉罢了。据说英女王还能下令解散国议会,把一干内阁官员通通革职,接着又重新另选一批新议员。不过,女皇这个逆天权力几乎都没使用过,所以到了后来很多人就逐渐遗忘了女王拥有这个大权力。另外解散议会是一件影响很大的政治事件,弄不好会导致英国陷入内乱,引发政宪危机,为此女王只会在万不得已之下才会使用。那么英国首相的权力虽比不上女王,但他终究是英国的领袖,法律赋予了他组织内阁,任免官员的权力,还有代表英国民众去执行政务权。甚至有时候,首相还能操纵议会的决定,那么该决定没有危及到国家安全的话,女王一般会选择袖手旁观,任其发挥。

英国女王的权力大还是英国首相的大?

这里有一个从君权到相权的转移过程,话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英国国王也是说一不二,基本想干啥干啥,后来到了查理一世时代,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不服就揍人,人民被欺负够呛,烦透了,于是发生了革命,这时候出了位克伦威尔,领导革命军真把国王给革了命,在1649年,断头台上一斧子让查理一世去见老天爷了。

这时候,国王没了,大家伙儿觉得挺好,于是克伦威尔就说,那咱就建立个共和国吧,这样可以一起愉快滴玩耍了~。于是,英吉利共和国就这么诞生了,没有国王的日子,开始大家觉得还不错,有克伦威尔在,生活真是爽歪歪,不过后来,克伦威尔手握大权多年之后逐渐老迈,没人管的了他,做事上也更加独断专行,但是大家过的还行,虽有不满,也没多说啥。

等克伦威尔也去见老天爷之后,原来王党又蹦了出来,革命阵营里也没人压得住阵脚,人民也觉得虽然没有国王,但是好像谁上去,即使不叫国王,也完全干的是专治的事,政局眼看又要乱。这时候,原来查理一世他小子又跑了回来,当了国王,叫詹姆士二世。詹姆士二世上去之后,暴揍革命阵营的人,就连王党也目瞪口呆,这时候几方就在一块商量,王党就说:要不咱别打了,都一家人,这国王脾气太坏,不行,换换,但是也不能没国王,不然我们王党岂不是很没面子,不过你们也不容易,大家都要吃饭,那就给你们革命党控制的议会多点权力,正好也可以限制国王,不能让国王胡来。革命党一听,嗯,主意不错,就这么着吧。

于是各方密约詹二世他闺女玛丽公主还有威廉驸马爷回来当政,这俩一看有这好事,什么亲爹还是岳丈,一边去。然后俩人就踢开亲爹当国王。当了国王才发现,敢情不能随便玩啊,啥事都要问问议会,自己任命的首相还要听议会的,光挂个名,啥也干不了。没办法,骑上虎又下不了,忍了,你们议会爱咋玩咋玩吧。于是,议会和首相权力越来越大,国王权力越来越小。

当今,英国厉行君主立宪制,其实是一种虚位元首制,女王就是个空架子,实权在首相,也就是说,英国国王或者女王大多数时候只是英国国家的象征,并没有实权,当然也有例外情况,下文再说。

而军政大权则集中在首相手中,首先,英国人民选举议员组成英国议会,然后在议会中占多数的政党胜选后其党魁出任首相,就权力来说,理论上最开始权力在民众手中,可是民众也得上班过活,不能都行使权力,于是将权力托付给了自己中意的议员,权力到了议员手中,而议员也不少,行使起来吵吵闹闹也不好办事,怎么办,就由多数党领袖出任首相,行使各方面大权,为了防止权力的任性,然后少数党则充当反对派,时刻监督执政党及其首相的各种行为, 一旦有不当之处,立刻群起而攻之,恨不能立刻将其轰下台,重新大选然后自己党派上台执政。当然,有的时候还真会成功,然后在野党上台,新首相上任。

说到首相上任,这就涉及王驾千岁的权力了,胜选之后多数党领袖还必须得到王上的批准与任命,才能出任首相。而且一旦遇到危机,首相还必须向女王提出解散议会的请示,而不能一下子自己就解散了事。

总之,女王权力多具有象征意义,首相握有军政大权。也因为女王不涉及具体事务,不得罪人,也显得完美,从而可以更好象征国家。而首相,做事就会得罪人,啥时得罪人多了,就换一个。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