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进是五子良将之中武功最差的吗?

乐进的武功在五子良将中并不是最差的,但是也不是最好的。那么,他到底是排第几名呢?我们一起分析一下。

要弄清楚乐进的武功到底怎么样,就得弄清楚五子良将之间的排名位置,这样,乐进的位置自然就清楚了。

因此,我们以两种方式来排列,一种是以曹操的视角来看,还有一种就是以他们在同时代实际的战绩来排列。

一、以武帝曹操的视角来看,五子良将的排名几何?乐进的位置怎么样?

曹操麾下的异性战将很多,独独对张辽、张郃、于禁、徐晃以及乐进这五人最为看重,然而他们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确实迥异的。

我们先看曹操在公元206年写给汉献帝的奏疏。

此时,张辽、张郃、于禁、徐晃以及乐进早已在曹操的麾下征战多年。

《三国志·乐进传》记载:

建安十一年,太祖表汉帝,称进及于禁、张辽曰:"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论功纪用,宜各显宠。"

在这一年的奏疏中,曹操专门提及了三个人,他们分别是乐进、于禁以及张辽。曹操对他们进行了评价,这个评价主要涉及到三人的三个优点:身先士卒,战无不胜;计划周详,算无遗策;忠于职守,坚守节操。

从这个评语上看,不管是乐进、于禁还是张辽,他们三人在曹操的眼里皆是如此,因此任命于禁为虎威将军,乐进为折冲将军,张辽为荡寇将军。

可见,以曹操的视角来看,这三人无论如何是排在张郃以及徐晃之前。这个时候是公元206年,距离公元219年还有十多年,许多事情在变化,可是即使如此,如果抛开于禁投降的事情,这三人依然要强于张郃和徐晃。

然而,在公元219年前后,三人的职位发生变化,因此排名也跟着变化。

此时,于禁是左将军,张辽是征东将军,乐进则是右将军。

可见,以曹操的看法而言,他们的排名应该是于禁为第一,乐进为第二,而张辽则是第三。

至于其他两位即张郃和徐晃,曹操对他们之间的评价也是各异,不过也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显著区别。

《三国志·张郃传》记载:

太祖得郃甚喜,谓曰:"昔子胥不早寤,自使身危,岂若微子去殷、韩信归汉邪?"。

《三国志·徐晃传》记载:

太祖令曰:"贼围堑鹿角十重,将军致战全胜,遂陷贼围,多斩首虏。吾用兵三十馀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且樊、襄阳之在围,过於莒、即墨,将军之功,逾孙武、穰苴。"

通过曹操对他们二人的评价对比而言,曹操对徐晃的评价远远高于张郃。

曹操将徐晃比作古代的於莒、即墨以及孙武、穰苴,而对张郃只是将他的行为比作韩信而已。可见,在曹操的眼里,徐晃远高于张郃。

从评价上看,徐晃要高于张郃,而截至公元219年前后,张郃还只是一个荡寇将军,相当于公元206年张辽、于禁以及乐进的职位;而徐晃此时也是平寇将军,假节,张郃也是荡寇将军, 假节,从职位上讲两位差不多,不过从评价上讲,徐晃要远远高于张郃。

因此,综合曹操对五子良将的评价以及他们职位的高低,五子良将之间的排名应该是于禁、乐进、张辽、徐晃以及张郃,从而可以看出,乐进确实不是最差,而是排名第二,最差的那一个是张郃。

二、从历史记录的实际战绩来看,五子良将的排名怎么样?乐进排名几何?

抛开曹操的个人看法,从历史实际记录他们的战绩来看,他们的排名也发生了变化。

1、张辽的战绩。

张辽的战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征讨袁氏集团,一个是征讨乌桓,一个是攻孙权。

依照《张辽传》的记载,可以看出,张辽在公元219年之前的战绩非常丰富,多达十四次,其中以乌桓之战和逍遥津之战最为著名,功勋最为卓著。之所以这么认为,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个原因是乌桓之战在形势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张辽凭借个人的勇武极大地鼓舞了曹操以及其他的同僚,从而一举击败了乌桓,为曹操平定乌桓打下了基础。

另外一个原因是逍遥津之战击破了孙权的胆气,为曹操赢得樊城之战乃至维系合肥战线的稳定起到了极大作用。

不管是乌桓之战还是逍遥津之战的胜利均是战役级别的胜利,不是一般战术级别的胜利可以比拟。

2、乐进的战绩。

乐进不同于张辽,他跟随曹操的时间非常早,曹操起兵不久就追随曹操,以帐下吏起身,最后做到右将军,这个时候已经是公元216年,而张辽此时才是征东将军而已。同是参与了逍遥津之战,张辽才得了征东将军,而乐进合计以前的功劳,被封为右将军。

可见,如果乐进不死于218年,其地位将远远高于张辽。

不过,综合来看,乐进虽然打通街,打了一个满场,参与的战役多,可是比起张辽的战绩而言,还是稍逊一筹。原因是在逍遥津之战和乌桓之战中,乐进虽然都参与了,只是成绩远没有张辽那么抢眼。

因此,从排名上看,张辽要高于乐进一级。

3、于禁的战绩。

于禁和张辽以及乐进相比,其功绩大部分中规中矩,并没有像张辽那样抢眼的战绩,这个和于禁为人处世的方式有关。

因此,对比而言,于禁的职位虽然比张辽和乐进要强得多,可是战绩却比他们要逊色不少。

4、徐晃的战绩。

徐晃征战的次数和乐进有得一比,只是有些非常重要的战役却并没有参加,比如逍遥津之战。还有在乌桓之战中,他接受张辽的指挥,因此比起张辽而言还是逊色一些。

不过,在樊城之中大放异彩,打出了人生的顶峰,因此比中规中矩的于禁要丰富一些,那么排名也就相应比于禁要高一级。

5、张郃的战绩。

张郃活到了公元231年,而乐进只是活到了218年,张辽活到222年,徐晃活到了227年,于禁则活到221年,可见五子良将中,张郃活到了最后,年纪也是最大,如果进行比较,应该同时时代比较相对比较客观,因此,公元219年之后张郃的战绩就应该暂时忽略掉。

张郃投靠曹操的时间最短,因此在曹操麾下立下战功的时间和机会相对比较少,这样与其功绩相比,他在五子良将中应该是最差的那一个。

可见,如果单靠历史记录的战绩排名来看,他们应该是张辽第一,乐进第二,徐晃第三,于禁第四,张郃第五。

三、总结。

五子良将的排名以曹操的视角和实际战绩来划分,这包含各自的职位以及同时代的比较得出的相对公允的意见。

对于乐进而言,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排名,乐进都不是最差的那一个,也不是最好的,一直位居老二的位置。

不过,不同的人,不同的比较方式,他们的排名大概也就不一样吧。

乐进是五子良将之中武功最差的吗?

乐进不是最差的,武功最差的另有其人,五子良将武功的排名是这样的。

三国演义中,蜀汉的超级猛将最多,五虎上将几乎都是顶尖武力的存在,以至于许多人都认为,蜀汉是三国最强的国家。但事实上,魏蜀吴三国中,最强大的国家是魏国,拥有精兵猛将最多的也是魏国!而当时曹操手下最厉害的五个外姓大将,则被众人称为五子良将!那么这五子良将究竟有多厉害呢?谁的武功最高,谁的武功最差?

五子良将

五子良将的说法,主要来自于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评价:“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而这五个人主要指的就是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安远将军于禁、车骑将军张郃、右将军徐晃。从这份排名来看,张辽是排名第一的,第二是乐进……徐晃则排在最后,那么按照武功来论,他们是不是也是这种排名呢?

事实上,若是按照武功来说,我们可以首先把乐进和于禁排到最后,因为这两人在三国演义中的表现并不是非常优秀。于禁这个人长期指挥兵马打仗,很少在战场单挑,而且他还有数个回合被马超击败的记录,武功太水了,他应该是五子良将中武功最差的人。乐进的表现,相比于禁其实也强不了多少,在战场的比拼中,他基本没有打败一流高手的记录,而且他最终还被甘宁射伤了,退出了战场,由此可见乐进的武功,也是上不了什么台面的。

总的说来,乐进和于禁二人,在演义中的武功表现并不是非常亮眼,两人只能算是二流的高手,进不了一流武将的行列!事实上,真正要论武功,主要是看张辽、张郃、徐晃三人!

张辽战张郃

张辽原本是吕布手下的猛将,吕布战败后,张辽投靠了曹操,受到了曹操的重用。张郃原本是袁绍手下的猛将,和颜良文丑等人齐名,武功很高,后来投靠了曹操,受到曹操的器重。这两人自从进入一个阵营后,基本没怎么互相交过手,不过在张郃还未投靠曹操时,他和张辽曾有过一次对战!

当时曹操正和袁绍在官渡对峙,在争吵过程中,曹操不是袁绍的对手,败下阵来,于是他让张辽上阵给他找回面子。曹操这边派出了武将,袁绍自然也是不能示弱的,于是袁绍派出了张郃,结果这两人打了个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原文:操怒,使张辽出战。张邰跃马来迎。二将斗了四五十合,不分胜负。曹操见了,暗暗称奇。

从战场的表现来看,张辽与张郃作战五十回合分不出胜负,说明两人的武功差距不大,而且曹操暗暗称奇,也说明他没料到张郃竟然能和张辽打成平手。而后许褚主动出阵作战,则使得战局的变化更加令人迷惑,因为按照正常操作来说,张辽是和张郃单挑的,其他武将不应该主动上阵帮忙,但是许褚却在没有曹操命令的情况下主动杀出,这就说明,曹操没有看出这场作战的门道,他只是以为张郃与张辽打平了,但是在许褚看来,张辽很可能就快要落于下风了,不然许褚完全没必要主动上阵!

也就是说,就官渡一战来看,张辽虽然和张郃打平了,但张郃的武功其实是要比张辽略胜一筹的!既然张郃比张辽略强,那么张郃比徐晃呢?

张郃战徐晃

徐晃这个人的武功,其实也是非常高的,当年徐晃还没有投靠曹操时,曾和许褚爆发过一场大战,两人交手五十回合未分胜负,连曹操都惊讶万分,没想到徐晃这么厉害,竟然能和许褚打平。

而许褚这个人的战斗力,那可是名副其实的顶级,在渭水之战时,他曾和马超大战了两百回合不分胜负,令马超都感叹,这一辈子就没遇见过许褚这么猛的对手!徐晃五十回合打平许褚,许褚两百回合打平马超,而马超在潼关之战中却二十回合击败了张郃,这么一比较下来,很明显徐晃比张郃是要略微厉害一点的!

结语

综合来看,五子良将中的乐进和于禁两人,武功并不是非常强,真正战斗力爆表之人是张辽、张郃和徐晃三人。而在这三人中,徐晃的战斗力要略微高于张郃,张郃的战斗力又略微高于张辽,所以说,整个五子良将中,徐晃的武功其实是最好的,其次是张郃,再次是张辽,武功最差的不是乐进,而是于禁!对此,你是否有不同的意见呢?欢迎留言讨论哦!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乐进是五子良将之中武功最差的吗?

曹魏“五子良将”,分别为:

1.荣入武庙的张辽,威名最响;

2.先登作战的乐进,资历最老;

3.严肃毅重的于禁,地位最高;

4.巧变料敌的张郃,寿命最长;

5.长驱直入的徐晃,治军最严;

在《三国志》之《魏书》第十七册中,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合并列传,并总结点评为“时之良将,五子为先”。综合来讲,这五位好汉都很猛,他们的整体水平、综合战绩、平均能力,似乎还在蜀汉的“关张马黄赵”之上。

历史上的乐进,综合能力如何呢?

乐进是一位非常彪悍的战将,被曹操盛赞为“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只可惜寿命太短了。在五子良将中,如果讨论军事能力,乐进完全不亚于其余四人,如果只讨论个人武力,乐进大概排在第二,仅次于被称为“古之召虎”的张辽。

我们先看乐进的军事战绩:

1.“击眭固於射犬,攻刘备於沛,皆破之”,请注意,刘备身边可是有两位虎将的;

2.击黄巾,破之,定乐安郡;

3.“击袁谭於南皮,先登,入谭东门”,这种身先士卒而破敌城门的记录,其实并不多见;

4.太祖征管承,进与李典击之,承破走;

5.“留屯襄阳,击关羽、苏非等,皆走之”,请注意,在刘备的传记中,还有相关补充,“乐进在青泥与关羽相拒,今不往救羽,进必大克”,看来乐进确实骁勇异常。

6.讨刘备临沮长杜普、旌阳长梁大,皆大破之;

7.进与张辽、李典屯合肥,“进数有功,分五百户”;

8.其他就是跟随曹操各种征战,比如从击吕布于濮阳、张超于雍丘,从征张绣于安众、围吕布于下邳,“皆先登有功”!

我们再看乐进的武力表现:

1.“从击袁绍於官渡,力战,斩绍将淳于琼”,演义中的“酒神”淳于琼,其实并不是超级菜鸟,人家可是西园八校尉出身的,在河北阵营也算是名将,不过最终被乐进亲手斩杀了;

2.“从击谭、尚于黎阳,斩其大将严敬”,又一次临阵斩杀敌将的记录!其实,在《三国志》的记载中,拥有“临阵斩将”这种光辉战绩的名将,也就关羽、张辽、庞德等区区数人而已,而乐进竟然有两次斩杀表现。

3.征讨高干,突袭到敌军背后,把高干逼退到壶关,“(乐进)连战斩首”!

综合来看,乐进不仅有出色的统兵能力,可以独当一面,并且多次大获全功,甚至让关羽陷入困境;更有出众的武力表现,善于先登而战,并且有多次临阵斩杀的热血表现!

如果只讨论武力的话,乐进应该仅次于阵斩蹋顿、狂虐孙权的张辽,比于禁、张郃、徐晃都要勇猛一些。

其实,对于历史名将,讨论其武力,并非明智之举。

我们再以《三国演义》为参考,对五子良将的武力值分别探讨一下。

在演义中,乐进的武力值是不是最差呢?当然不是!

张辽、徐晃、张郃,排在前三位;乐进排在第四;贪生怕死的于禁最差。

前三位:张辽、徐晃、张郃。

张辽的主要表现如下:

1.单挑表现并不突出,爆发力一般,攻击力算不上凶狠,平局比较多,与夏侯惇、张郃、太史慈均战平,即便是单挑凌统,也是五十回合战平,不过有逐渐占据上风的趋势;

2.冲阵能力非常彪悍,有两次高光之战。白狼山,持麾督战,还亲手斩杀了蹋顿;逍遥津,追杀孙权,杀光了凌统的亲兵。此外,在官渡之战中,还突袭斩杀了蒋奇。

3.箭术不错,有两次优异表现。邯郸之战,追杀沮鹄,从背后将其射死;赤壁之战,阻断黄盖,将其射落水中。

4.箭防能力较差,大概是受到关羽的影响吧。战延津,被文丑射飞盔缨,又被文丑射倒坐下马,翻身落地;讨东吴,被丁奉一箭射中腰窝,最终不治而死。

综合来讲,张辽可以平封江东所有武将,武力值与张郃、夏侯惇基本在伯仲之间。

张辽未曾与超级猛将交手,是一大遗憾,难以估量其武力上限,至于关羽所说的“此人武艺不在你我之下”,那就是个客套话,有对老乡的抬爱吹捧之嫌,而且是为了劝阻张飞(不要与张辽厮杀),这句话根本不能印证张辽的武力。

徐晃的武力表现如下:

1.与五虎将均有交手,都失利了。下邳城,徐晃与许褚联合作战,被关羽奋力杀退;与曹营诸将合围张飞,被张飞杀退,突破缺口;与张郃双战赵云,狼狈而走,后来看到赵云就不敢应战了;与曹洪守潼关,被马超、庞德杀到弃关而逃;与张郃合围黄忠,两个多时辰没有拿下。

2.单挑颜良,二十回合速败;单挑文丑,料敌不过而退;

3.单挑许褚,五十回合战平;单挑右臂少力的老年关羽,八十回合略微占优。

4.斩杀效率较高。勤王救驾,秒杀崔勇,斧劈李乐;黎阳之战,速斩汪昭;南皮之战,剁死彭安;冀州城内,还生擒了审配。

5.还有一些其他战绩,比如数合击退刘封,两次杀退关平,两次救了张辽的性命(战文丑、败丁奉)。

6.徐晃的箭术有“百步穿杨”之能,但是最终被孟达这种小人偷袭射死了,惜哉!

综合来讲,徐晃在超一流面前,还是稚嫩了许多,他能够五十合战平许褚、八十合战退关羽(非公平单挑),这已经是五子中最好的单挑战绩了。徐晃的单挑和斩杀战绩优于张辽,但败绩也较多,武力下限极不稳定,让人摸不着头脑。

张郃的武力表现如下:

1.官渡之战,张郃与张辽完全战平。

2.张郃在五虎将面前就是个经验包,被赵云、马超各种吊打,此处不再赘述。

3.张郃一旦雄起,可以硬刚张飞三五十回合。

4.张郃欺软怕硬,遇到超级猛将就跑,但是遇到略次一档的武将,就敢于大开杀戒。平定汉中,张郃速杀大将杨昂;瓦口关之战,张郃以回马枪刺死了雷铜,这个雷铜曾经与黄忠、魏延都有交手,能力比较突出。

5.张郃在前期冒充青铜,到后期勇当王者。大破街亭,杀退王平,让诸葛亮的首次北伐宣布破产;勇救戴陵,冲破千军,让诸葛亮盛赞他勇不可当。

6.张郃的箭术也不错,能够背射中心,但是最终着了魏延的道儿,被乱箭射死。

综合来讲,张郃的武力完全不输于张辽、徐晃,而且这家伙善于逃命,隐藏的非常深,从未展示最强武力。

如果以武艺特点和综合表现来对比分析,张辽的单挑战绩尚可,但乱战冲击力最强;徐晃的斩杀战绩最突出,单挑战绩最好;张郃的单挑战绩虽然很差,只怪他运气不佳,每次都遇到开挂的对手,不过张郃的武力上限深不可测!

这三个人,都有精彩表现,也都有比较惨淡的窘境,比如张辽被文丑二刷,徐晃被颜良速败,张郃被各种施虐。

第四位:乐进。

乐进的武力表现如下:

1.单挑臧霸,三十回合战平;

2.在混战之中遭遇吕布,乐进、于禁双战吕布,不敌而逃;

3.参与围攻吕布,将其打跑;

4.穰山夜战,乐进遇到关羽,不敌而退;

5.合肥之战,张辽单挑太史慈的时候,乐进一匹马、一口刀冲击到孙权面前,“如一道电光,飞至面前,手起刀落”,将宋谦、贾华的两条画戟齐齐斩断!

5.乐进刀枪皆通,在濡须之战中,持枪单挑凌统,五十回合完全战平;只不过双方不讲武德,各种暗箭齐射,凌统落马,而乐进也被甘宁射中了面部。

6.乐进的箭术也算精湛,曾经射死了成廉(吕布的健将之一),在南皮之战中,乐进纵马上前、拈弓搭箭,将城楼上的郭图一箭射死,“人马俱落于城壕中”。

综合评判,乐进的表现也算可圈可点了,但是除了那次突袭孙权之外,好像再也没有高光表现了。乐进只能算准一流猛将,算不上强一流,他只能与凌统、臧霸战平,与张辽、张郃等人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第五位:于禁。

在曹营名将中,于禁的名声估计是最差的,谁让他晚节不保呢?因此,罗贯中在塑造三国演义时,就把于禁当成了“鸡肋”,不仅略去了他的绝大多数军事战绩,更是把他的武力值设定为二流水准。

于禁的武力表现如下:

1.曹操征徐州,刘备三兄弟往救陶谦。列阵单挑,于禁大骂,张飞杀出,“战不数合,刘备麾兵而进,于禁败走”。

2.濮阳之战期间,于禁、乐进“双战吕布不住”,各自狼狈而逃。

3.宛城之战,于禁表现优异,及时管控内部乱军,又杀退了张绣的叛军,被曹操盛赞为“虽古之名将,何以加兹!”然而,这并非武力表现。这也是罗贯中网开一面,保留了于禁的这次高光战绩。

4.火烧博望坡,夏侯惇、李典夺路而走,于禁在后军押运粮草,直接“从小道奔逃去了”!

5.潼关之战,单挑马超,八九个回合就拉稀了!

6.渭桥混战,从背后突发冷箭射向马超,却被对方轻松躲过,然后误杀了李堪。马超露出疑惑的表情,于禁捂着大红脸,“拍马走了”!

此外,罗贯中还为于禁设置了一个污点,那就是率领三千骑兵将刘琮母子灭口了!

于禁遇到张飞、马超这种超一流,根本抵挡不住十个回合,也没有任何斩杀战绩,还有误杀友军的乌龙事件!

纵观于禁的战斗力表现,怎一个惨字了得!于禁的武力值,即便是在二流武将中,也只能算一般水平吧!

如果设定吕布的武力值为100,那么五虎将、许褚、典韦等人都在95-99之间,高低各有不同。徐晃呢,大概就是90-94的样子,而张辽、张郃估计在91-93,乐进应该过不了90,可能85-90吧,而于禁连80都达不到!

乐进是五子良将之中武功最差的吗?

曹操的五子良将,张辽,张郃,于禁,徐晃,乐进,张辽的武功再高,乐进的武功最差。

乐进是五子良将之中武功最差的吗?

如果按照演义,乐进排第四,只比于禁强。如果按照三国志,乐进怕是只比张辽略低,毕竟每战先登不是盖的!

乐进是五子良将之中武功最差的吗?

武功在打仗中的作用并不高,没有任何一个武将是因为个人战力而胜多败少。

于禁名声最差,传说战力最低,但是地位非常好,统兵最强,是中流砥柱般的存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