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在得到徐州后真的没机会扩大实力吗?

刘备曾经两次占有徐州,一次是公元194年底,另外一次是公元199年底,结果两次都失去了徐州。我们就从刘备两次获得徐州和失去徐州来分析一下,他为何不能在徐州扎下根,进而扩大实力呢?

刘备第一次占有徐州

第一, 刘备是如何获得徐州的?

公元194年农历2月,曹操的老父亲曹嵩在徐州被陶谦的部下杀死了。于是,曹操以复仇为名发动了对徐州的攻势。曹军所到之处,千里无人烟,鸡犬不相闻。

陶谦无法抵抗曹操猛烈的攻势,于是向四周发英雄帖以寻求帮助。然而,其他人惧怕曹军的攻势不敢来,只有青州刺史田楷和平原相刘备闻讯赶来。

刘备的兵马不多,只有一千余人,路上还收拢了大批饥民,赶到徐州的时候已经多达数千人。这让徐州牧陶谦非常感动,就给刘备增加了四千精锐丹阳兵,共同对抗曹操。恰好这个时候,曹操的军粮吃完回去了,徐州危机暂时解除。

同来的青州刺史田楷见危机结束也回去了,而刘备则留在徐州,从此脱离了公孙瓒。

不久之后,陶谦表刘备为豫州刺史,并且让他屯兵小沛。

到了农历4月的时候,曹操再次卷土重来,同样,所到之处,尸横遍野。刘备驻守郯东不敌,而陶谦则打算逃往丹杨。这个时候曹操的后方兖州出现了变故。陈宫和张邈联合吕布发动了兵变,几乎占领了全部兖州,曹操不得不再次回军,徐州再次得救。

到了农历12月,陶谦病重,在临终前,将徐州交给了刘备。

就这样,本来无尺寸之地的刘备获得了徐州,一跃成了三国末期一大诸侯。

第二、陶谦为何将徐州交给刘备?

其一、在徐州,有哪些人可以领徐州呢?

首先、陶谦的后代,如儿子或者侄子之类的。陶谦没有选,原因是陶谦的子侄辈并没有进入仕途,也许是陶谦故意为之,也许是他们的资质不够,总之他们在徐州的政坛并没有见到他们的影子,这就意味着陶谦不会把徐州交给他们。

其次、陶谦的部下。陶谦的部下很多,有部将,也有郡守,可是陶谦并没有选他们。原因是这些人没有足够的威望来领导徐州,毕竟在曹操侵犯徐州的时候,也没有看到他们抵抗的事迹。

可见,他们的能力和威望不够,如果把徐州交给他们,难以服众。

最后、毗邻的袁术。刘备也有意将徐州交给袁术,毕竟袁术兵强马壮,而且就在隔壁。如果将徐州交给他,徐州也可以安然无虞。然而,刘备的提议被陈登和孔融给否决了。

可见,不管是陶谦的后代,还是陶谦的部下以及毗邻的袁术均不是徐州的最佳人选,那么剩下的只能是刘备这一个人了。

其二、刘备具备哪些比较好的优势呢?

陶谦选刘备为徐州牧并不是头脑发热,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在刘备的身上,他具备很好的优势。比如具有担当责任。在徐州遭受大难之际,刘备毫不犹豫地带着一千士卒以及难民跑来救援,这在那个时代是非常仗义的行为。在刘备的身上,陶谦看到了以天下为己任的高贵品格。

如果把徐州交给刘备,那些善良的人就可以获得很好的保护。

其三、刘备获得当地大族如糜氏、陈氏、北海孔融以及袁绍的一致拥护。

没有徐州大族的拥护,以及袁绍等人的首肯,刘备难以立足徐州。糜氏和陈氏大族是徐州本土势力,他们是徐州统治的基础,他们的拥护是确保徐州稳定的基础;而外部势力如北海孔融以及袁绍等人的拥护则从道义上确认了刘备的合法地位。

因此,陶谦将徐州交给刘备并不是无道理的,而是综合各方面的考虑。

第三、刘备接手的徐州有多大?

徐州有五个郡国,他们分别是琅琊国,东海郡,彭城国,下邳国,广陵郡,其治所在下邳,因此决定徐州归属的决战主要在下邳。

那么刘备得到徐州的时候,是不是拥有徐州全境 呢?答案当然是否定,因为在陶谦时代,徐州就不够完整,或者说陶谦对于徐州的治理也只是名义上的,而非实际意义上的全境治理。

那么徐州还有哪些人在搞事呢?他们就是臧霸等人,他们这些人实力庞大,比刘备要强,主要盘踞在琅琊国全境以及东海国大部分地方。

这些人在陶谦时代就是当地的土皇帝,陶谦对他们只是名义上的州牧而已,实际上没有什么管辖权。

在东南边则是广陵郡,主要是陈氏家族的陈登在这个地方。陈氏是大族,实力庞大,他们盘踞东海郡,俨然已经将这个地方当做他们势力范围,在陶谦时代就是如此,那么到刘备时代,他们拥护刘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缘故就是刘备必须承认他们的地位,否则刘备想坐稳徐州,那就难了。

可见,刘备真正拥有的地方也就是两个郡,如下邳国和彭城国,两个地方而已。

第四、刘备是如何失去徐州的?

公元196年农历6月,袁术率军攻打刘备争夺徐州。刘备让张飞守下邳,带着关羽和袁术军在盱眙、淮阴相持,虽然有小胜,可是袁术兵多将广,实力强大,因此短时间内难以完全取胜。

在这个时候,驻守下邳的张飞把陶谦旧将曹豹杀了,引来下邳城的混乱,而袁术趁机写信给吕布,允诺吕布军粮以换取对刘备后路的进攻。

吕布率军攻击下邳,在丹阳兵的内应外合之下,张飞不敌而逃,下邳落入了吕布的手里。刘备听说这事后立即回兵,可是还没有到下邳城,麾下士卒溃散,于是刘备无奈回军和袁术再战,结果大败。

就这样,刘备不得不逃向海西,因而失去了对徐州的掌控。

那么刘备失败的时候,为何不见臧霸和陈登等人的援救呢?

这些人本来就处于几乎独立的位置,他们只是名义上拥护刘备而已,对于刘备本就没有实质上的上下级关系,因此对于刘备也就不存在实际意义上的隶属关系,那么何来救援一说呢?

只要吕布承认他们的地位,谁做徐州牧又有什么关系呢?因此臧霸和陈登不来救援也就很正常了。

第五、刘备接手徐州可否扩大实力?

刘备要想在徐州扩大实力只能向两个方向发展,一个就是向北方,另外一个就是东南方。北方就是拿下臧霸,东南方就是夺取广陵郡。

那么刘备能够通过夺取他们的领土来扩大实力吗?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道义上站不住脚。臧霸和陈登是拥立刘备徐州牧的支持者,刘备如果对他们开刀,势必引来强大的反弹,从道义上站不住脚,必然遭到许多人反对。

另外一个原因是刘备的总体实力不够。他来徐州的时候只有一千余人,其他的人是难民,这些人给不了刘备更多的助力。刘备在获得陶谦给予的四千丹阳兵后实力才大增,可见刘备的主要依靠的兵力是丹阳兵,以及徐州本土势力。

不管是北方臧霸,还是东南边的广陵郡都不是刘备可以对付的力量。对于刘备来说,他要做的事情只能是羁绊他们为自己所用,而非去吞并或者消灭。

曹操占据徐州之后,对于徐州北部的臧霸以及广陵郡陈登采取的措施也是如此。直到陈登去后,曹操才真正掌握了广陵郡,而徐州东北部也是到曹丕时代才真正解决掉的。连曹操也是如此,何况刘备呢?

可见刘备此时根本没有足够的机会在徐州扩展实力。

刘备第二次占据徐州

公元199年农历12月,已经投靠曹操的刘备瞅见机会带着兵马进入徐州拦截企图北上的袁术。袁术见北上的路被拦截,只得退回去。

刘备则斩杀徐州刺史车胄,再次占据徐州。

此时的刘备能够控制的范围依然很小,虽然北部地区势力如昌豨占据的东海郡多个郡县背叛了曹操投靠了刘备,也只是名义上的投靠而已,纯粹的墙头草,形势意义大于实质意义。

公元200年正月,曹操亲率大军攻打刘备,驻守小沛的刘备闻风而逃,直奔北方袁绍,而下邳的关羽则被围困,不久也投降了曹操了。

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刘备再一次失去了徐州。这一次,刘备虽然名义上拥军数万,占据着徐州,可是实际上能够有效治理的地方就更少了。

由于时间短,刘备更加没有时间来巩固和发展在徐州的实力,败亡也就更加迅速。

总结

刘备成为徐州牧是徐州各方势力妥协的结果,作为一个外来势力,由于自身实力比较弱小,必须和本地势力共存才可以继续存在。

如果这个时候刘备有吞并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必然遭受反噬,别说扩大实力,还有可能被他们消灭,因此在徐州内部,刘备没有扩大实力的空间和范围。

刘备在得到徐州后真的没机会扩大实力吗?

首先刘备是两次入主徐州的:

第一次是兴平元年,曹操以为父报仇为名攻打徐州,徐州牧陶谦向青州刺史田楷求救。田楷与当时的平原令刘备一起前往救援。公元195年,徐州牧陶谦病故后,在陈登、孔融的劝说下,刘备就把陶谦的徐州给霸占了

第二次是建安四年,当时依附曹操的刘备突然袭斩徐州刺史车胄,又击败曹操派去讨伐的司马长史刘岱军,据有徐州、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等地,背叛曹操,响应袁绍。可以说刘备这一次如果不是占着汉室的名头就是明晃晃的背叛了。

但是这一次刘备没有占据太长时间就被曹操击败,可以说是缺少发展壮大的时间。但是在第一次刘备却是有时间的。而刘备也有做过不少事情也拉拢人才。

一、交好士族

了解汉末那段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自东汉以来,刘秀借豪强的力量得以复兴汉家,这也导致了豪强士族的力量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全部,可以说一部东汉史就是一部汉皇借助外戚和宦官的力量与士族夺权的故事。

在汉末,无论是四世三公的袁绍一挥手就能拉起十数万人,还是曹操的几位兄弟都各自能为他拉来几千人马相助我们都可以看见,在那个时代最强大的永远是士族,同样三国的英雄豪杰们也不过是士族们推到明面上打擂台的选手罢了,各自选择自己看好的选手下注,当然也有诸葛家这种四处下注的人。

刘备在徐州也试图拉拢世家,比如安排陈群为豫州刺史别驾,推举陈国袁氏家族的袁涣为茂才,袁涣虽然不属汝南袁氏一支,但同样来自望族世家。袁涣的父亲袁滂,曾经担任过司徒,文化泰斗蔡邕是他的表兄弟。

再比如任命糜竺的弟弟糜芳担任彭城国相。糜虽然不算什么累世大族,但是人家有钱,掌握着徐州的钱袋子。可以说刘备的所有措施都没错

二、大力提拔自己人

除了士族之外刘备当然也需要真正的自己人,例如关羽张飞之类的为他守住关键位置。于是青州北海郡人孙乾被刘备任用为徐州从事。孙乾不是徐州人,也不是什么士族,他的一切都来自于刘备,自然会忠于刘备。

再比如招来自己的第一个亲兵卫队长:陈到。陈到是豫州汝南人,为人忠勇。后来成为白毦兵的统领。再比如关张二人都掌握着军权。

三、掌握军权

无论什么时期军权永远是最重要的,刘备当然懂得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但是作为客军,她不可能直接控制或者解散徐州军。

于是一方面,刘备安排了曹豹为下邳国国相。下邳是徐州的州府所在地,相当于现在的省会,这说明刘备对曹豹是重用的,表现出了怀柔的态度。

而另一方面,刘备对当地军阀也表现出了充分的警惕。在带着关羽迎战袁术,把曹豹留在了下邳,同时还留下了张飞,除了刘备担心袁术声东击西的策略之外,这明显有监督的意味。

但是刘备最终还是失败了!

因为魏、蜀、吴三家,刘备最草根。刘备是白手起家从摊贩干起,虽然看似掌握了徐州,但是无论是在天下的威望还是在士族之中的名望都太低了,一句话,底蕴太薄了。

于是在吕布失败前来投奔刘备时。刘备准备接受吕布,陈群却表示反对,刘备不听,于是陈群离去,在陈群看来一次建议已经起到了他作为臣子的心就够了,他从来没有过打算真正为了刘备鞍前马后,于是他毫不犹豫就走了。

同样虽然刘备拉拢士族,但是大部分士人并不买刘备的账,例如张昭跟随了孙策,陈矫等人随了曹操等等。用一句很浅显的话来说刘备在当时并不是潜力股,相反是一只看得见衰落的股票,自然很少有人为了他下注。

所以刘备虽然两次得到了徐州,但是一为吕布所夺,二为曹操所败,可以说是输了个精光,当然他第一次失败投奔曹操得到了皇叔名号可能是最大的收获了!

刘备在得到徐州后真的没机会扩大实力吗?

我是月关略萌,我来说说我的看法,不一定准确,仅供参考。

如题,刘备先后两次都得到了徐州,但并没有机会发展壮大。原因有以下几点:1、徐州地理位置重要,乃是兵家必争之地。2、徐州易攻难守,刘备自身实力不够。3、刘备两次占据徐州的时间都太短,没有时间发展。

一、地理位置

徐州因为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的徐州是可以说是一个进兵的枢纽,北上、西进、南下都十分便利。况且由于当时占据徐州的陶谦并无逐鹿天下的野心,使得徐州战乱较少,是难得的经济富庶,人口规模较大的地方,对于各路诸侯来说是一块诱人的蛋糕。

二、刘备接管徐州,奈何实力不够

徐州地势平坦,无险可守,属于典型的易攻难守之地。陶谦将徐州“让”给刘备后,刘备第一次得到了徐州。但是首先引起的就是袁术的不满。袁术基本上没有给刘备太多的时间,便向徐州发兵。而原本依附刘备的吕布趁机打劫,夺取了徐州。徐州在吕布手上也没有太久,就被曹操夺取。面对强大的曹操,刘备根本无可奈何。然而,上天还是眷顾刘备的。刘备趁袁术和曹操开战时又一次夺得了徐州,但第二年又被曹操夺回。刘备两次得到徐州却很快又丢掉,根本原因就是自身实力太弱小。

三、刘备有发展壮大的条件,但没有发展壮大的时间

徐州是一块大蛋糕,不论是人口还是经济都堪称大城市。如果给予刘备足够的时间来发展,相信刘备可以很快壮大起来。但刘备第一次得到徐州仅占据了两年,第二次更是只有一年,根本没有发展的时间。另外,徐州短短数年内接连易主,导致民心不稳,原本富庶的徐州饱受战乱烽火,必然对于其发展有所影响。

综上,以刘备当时的兵力和实力,根本无法抗衡对徐州虎视眈眈的各路诸侯。况且,各路诸侯也不会给刘备喘息发展壮大的时间和机会。刘备要想真正得到徐州,应当先发展壮大自身的实力,不然给他再多的机会也无法真正得到徐州。

我是月关略萌,专注历史领域,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感谢阅读点评!

刘备在得到徐州后真的没机会扩大实力吗?

徐州是今天江苏一带,地势较低,面积不大,主要是平原为主,而且被北面曹操,南面孙权夹在当中,这种地域怎么可能适合发展,如若魏吴联盟,徐州被瓜分早晚的事,所以刘备以荆州为目标,而后得到益州都是地势险要之地,有天然屏障保护,军队攻城较为吃力,所以徐州并不适合扩张。

刘备在得到徐州后真的没机会扩大实力吗?

刘备在得到徐州后,没多久就被吕布夺了,所以没有机会发展。

徐州牧陶谦临死的时候将徐州转让给刘备。

吕布被曹操打败,无路可走,陈宫建议吕布投靠讲仁义的刘备,吕布采纳这个建议。

吕布来投,关羽和张飞极力反对收留他,说:吕布这种豺狼,反复小人,不宜收留。

刘备说:吕布走投无路的时候来投靠我,我不收留,影响不好。他不顾反对将吕布收留。反而假惺惺的想将徐州让给吕布,吕布也托大,准备接受。看到关羽和张飞眼睛瞪得溜圆,才不敢接。

后来吕布叫刘备做贤弟,张飞受不了了,马上提矛上马来找吕布,要pk三百回合。

吕布在人地头做不得声,只好想走,刘备没奈何,将附近的小沛让给吕布。

曹操想收拾边上的人,又怕刘备在背后捣乱,部下建议:让曹操地盘的汉献帝,下旨让刘备去攻击袁术,让他们自相残杀,坐收渔人之利。这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了。

刘备收到圣旨,只能发兵攻打袁术,徐州交给张飞守护。袁术听说刘备来攻,马上出兵对战。

张飞守徐州,和部下在一起喝酒,喝得二五八了,叫部下都陪喝。酒这东西总有人不沾的,曹豹就不喝酒,张飞来劝酒,他说他一直不喝酒的。张飞说:给个面子就喝一杯。曹豹没法,就只好硬着头皮喝了。

等一会张飞喝得有点晕了,又来劝酒。这次曹豹死活不愿喝了。两人吵起来,曹豹气说:看在我女婿吕布的面上,给个面子,别让我喝了。他不知道张飞最讨厌吕布,曹豹这么一说,张飞大怒,将他捆起来,拿鞭子猛抽。

被抽的曹豹气不过,写信给吕布,自己做内应,让吕布来夺城。吕布就带兵夺了徐州,面对突然袭击,张飞连刘备老婆儿子都顾不了了,慌慌张张一个人逃跑。

刘备又变成流浪汉,吕布最后叫刘备回来,把以前住的小沛给刘备。

刘备得了徐州还没机会发展,就易手了。最后曹操带兵来,灭了吕布,夺了徐州。刘备再也没有机会拥有徐州了。

刘备在得到徐州后真的没机会扩大实力吗?

正当曹操和吕布为兖州之战而战的时候,西部的易周祭司刘焉因病去世,他的儿子刘璋即位。东部也有变化。那是徐州牧陶谦也因病情加重而死。

为什么陶谦会这样死去?历史并没有说陶谦是如何去世的。 曹操的两次十字军东征应该是他死亡的催化剂。陶谦去世时,他大约60岁,不过在东汉时期这也算得上长寿了。然而,陶谦死得如此匆忙,以至于徐州三次都没有给刘备。陶谦三次要求把徐州让给刘备的事情在真实历史上是没有发生的事情。 然而,陶谦死前最后一句话对东海(今江苏连云港)的麋竺说,没有刘备,徐州的局势就无法稳定。

为什么陶谦临终前会说这样的最后一句话?按理说,陶谦应该像刘焉一样把自己的位置传给儿子。不是陶谦的儿子有任何问题,而是当时徐州的局势是不允许的,徐州的内外问题是普通人不能掌控和平定的。 曹操对徐州的掠夺征服如果不是因为意外,徐州早就被曹操赢得了。

徐州的局势对陶谦本人来说是不稳定的。陶谦不会相信他的儿子能做到。然后陶谦必须找到一个厉害的人,有自己团队和能力的人。在这样的计算中,垂死的陶谦环顾四周,发现只有刘备合适。 从陶谦选择刘备作为他的继任者的决定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刘备的能力和实力。与其他人相比,这个外人刘备拥有自己的团队和实力是最大的优势。陶谦一定不想要他选择的人,第二天就被候选人剥夺权力。当然,陶谦选择刘备的前提是刘备此时已经向陶谦投降。 刘备在陶谦向青州知事田楷寻求帮助后,刘备离开田楷前往陶谦,因为陶谦对自己很好,知事驻扎在小沛,曾在曹操驻扎的郯城东部帮助陶谦抗击曹操,尽管他没有赢,但刘备在这场战斗中表现出色,得到了陶谦的认可。 麋竺是徐州的一个富裕家庭,世代经商,而且绝对富有。陶谦成为徐州总督后,他接受了征召,成为陶谦周围别驾从事。用陶谦的最后一句话来说,陶谦死后,麋竺带领徐州官员去小沛迎接刘备。

突然,一个大馅饼从天而降。刘备对此毫无准备,拒绝接受。刘备为什么拒绝?难道是因为他有道德,没有利用他人的嗜好吗?事情没那么简单。首先,刘备在徐州的时间很短,不到一年。他是徐州的新来者,他不熟悉徐州的生活和环境,也不太了解徐州的势力。

刘备要做徐州牧,如此大胆的决策自然不得不慎重考虑。其次,徐州此时处于危急状态,如果不是因为后院起火,曹操几乎已经占领了整个徐州。南方的袁术此时也盯上了徐州,并且已经任命自己为徐州牧。当时如果做徐州牧的人将不得不应对如此复杂困难的局面。 再次,从提督级跳到州牧级。如果这种事只有陶谦自己答应,徐州的其他官员都不答应,刘备感觉还不如成为一名带兵的将军。尽管刘备最终接受了徐州牧,但后来的事态发展证明,他最初的拒绝和犹豫并没有错。

徐州,一个烫手山芋,不那么容易被人操控。 然而,刘备被各方说服接受了。这没什么错,但是有点难。刘备作为一名有潜力人员被提升为徐州牧,登上了一个新的平台,刘备不得不另辟蹊径,这样刘备才有资格加入争夺霸权的军阀行列。虽然徐州很快就失守了,但从现在起,世界上的每个人都知道这个刘备,更不敢低估这个刘备。 当时在徐州支持刘备当牧的人中有个陈登。陈登敦促刘备说:“现在汉朝正在衰落,海内倾覆,这是做出贡献的好时机。但是徐州很富有,拥有数百万的人口。我希望你来掌管徐州的事务。”但是陈登的劝说没有太大诱惑力,很快就被刘备阻止了。 刘备拒绝陈登的理由是袁公路在寿春附近,他们的家庭在那已经好几代了,他们在那里也享有很高的声誉,他来不是更合适吗。

陈登看着刘备提到袁术,立刻回答道:“袁术傲慢自负,他不是一个能统治动荡时期的君主。现在我们可以和你一起开始称霸的旅程。我们可以帮助你,成为一个五霸企业。我们可以扩张领土。我们可以在竹子和丝绸上写书。如果你不听劝告,我陈登就不听你的话了。” 除了陈登,北海孔融也在那里。这个孔融是我们从小就认识让梨的那个孔融。他是一个道德楷模,也是世界楷模。董卓执政时,孔融被任命为青州边境北海国的国相。当时,北海是黄头巾最能折腾的地方。 在此之前,公孙瓒和曹操平定的黄头巾都来自青州,可能很多来自北海。这样的地方,自然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孔融在危急关头曾向刘备求助。于是刘备派了3000人去帮助孔融赶走叛军。

从此,刘备和孔融结下了友谊。这时,孔融出现在徐州,可能像刘备和田楷一样,因为陶谦的紧急情况来帮助陶谦抵抗曹操。 孔融和陶谦都是名人和道德楷模。他们以前也跟随过朱俊。孔融和陶谦的关系应该比刘备和陶谦的关系更密切。孔融看到刘备以袁术为例,很不高兴。他斥责刘备说:“袁术不是一个能担当重任的人,今天的事情是大势所趋,不要错过这样的天赐良机。”就这样,在孔融、陈登和徐州其他名人的劝说下,刘备成了徐州牧。

刘备,一个鲜为人知的人,突然成为徐州牧。他周围的州长对这个突然出现的陌生人都有看法。所以刘备在徐州基本上无法发展势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