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死后到底埋在了哪里?
刘备死后埋的地方有两个,一个就是大家确定的成都,另外一个就是比较怀疑的奉节,那么到底是哪一个呢?为何出现两个不同的地方呢?
我们一一细细道来。
一、刘备之死。
开始的时候,刘备得的是痢疾,时间一长就拖成其他的病,以至无法医治,至于是什么病,无从得知。没有消炎的药物,直接会把人的身体拖垮,可是刘备硬是从头年的八九月份拖到第二年的四月,要是普通的人早就拉稀,拉死了,可是刘备却抗了七八个月才去世,可见,刘备的身体确实非常棒。
夷陵之战从二二一年七月到二二二年八月,前后差不多有一年了,而刘备全程参入。其中最为惨烈的战事经历了差不多一个多月的时间,这一个多月的时间也是刘备亡命奔逃的关键时刻,大概是从二二二年六月到七月这一个月的时间。
刘备从马鞍山翻山越岭逃到白帝城,在东吴军紧追不舍的情况下,在部下将士誓死护卫的情况下,硬是翻越700里山路,昼夜不息的逃到了白帝城,这才逃过了吴军的追击。
作为一个六十余岁的老人而言,能够在精神高度紧张,物资短缺的情况下,连续一个月的时间奔逃七百余里,仅仅依靠部下护佑是不够的,还得必须有强壮的身体才行,否则不是被吴军打死了,反而累死了。刘备在这一个月的的亡命生涯中,渴了喝山涧水,饿了吃半生不熟的食物,在这个情况下很容易感染肠道疾病。
不卫生的生水,不熟的食物,再加上身体劳累体虚,因此感染上痢疾也就是比较正常的事情了。
在没有抗生素的时代,刘备能够硬抗大半年才去世已经算是奇迹了。
二、刘备死后埋在惠陵吗?
刘备死后埋在惠陵,既有墓址也有历史记载。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夏四月癸巳,先主殂于永安宫,时年六十三。五月,梓宫自永安还成都,谥曰昭烈皇帝。秋,八月,葬惠陵。
刘备是农历四月二十四日死于永安宫,也就是白帝城,然后五月从从永安送到成都,在八月葬在惠陵。这个记载非常详细,具体的月份记载得清楚明白。
惠陵又称汉惠陵,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武侯祠内,这个有些奇特, 要知道刘备可是帝王,诸葛亮是臣子,臣子的祠堂怎么将帝王的陵墓给包围了呢?这个当然不是那个时候的人做的,而是后世人做的。原因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诸葛亮的名气逐渐超越刘备,因此武侯祠的规模愈来愈大,甚至到后来干脆将刘备的陵墓包围起来。汉惠陵占地两千平方米,它的封土高达十二米,而且外围还有一道一百八十米长的城墙护卫,最后形成了祠中陵墓的格局。
陵墓中除了刘备之外,还有早先死于南郡的甘夫人,以及后来去世的吴夫人。其他的嫔妃就没有葬在里面,应该是地位不够的缘故吧。
惠陵从诞生起到现在,一直都没有被偷盗过的记录或者痕迹,这个和中国历史上许多帝王坟墓不一般的地方。帝王大部分的坟墓一般都会被盗,有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比如秦始皇陵墓也曾被盗过,只是没有挖开而已,比如清朝那些帝王墓,无不被挖开过。帝王墓不被盗的只是少数,而刘备的惠陵则是其中的一个。
有人说惠陵不被盗是因为这个根本就是衣冠冢,刘备压根就不葬在惠陵里,挖开了也找不到他。可是对于盗墓的人而言,盗墓难道是为了找尸体不成?对于帝王而言,即使是衣冠冢,里面也埋葬有值钱的东西吧?那么刘备的惠陵为何没有被盗过呢?我想应该有两个原因:
一个原因是蜀汉被灭后不久,诸葛亮的地位逐步提升,其祠堂建在惠陵周围,出于对刘备以及诸葛亮的敬仰以及同情,也就没有人去偷盗。就像定军山的武侯墓一样,从来就没有人去盗过,毕竟他们的名声那么响亮,其仁德的思想让世人敬仰,即使最恶劣的盗墓贼也会绕道而行。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惠陵里面确实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蜀汉立国是依靠一批有理想有道德的人,他们立国的时候就非常贫穷,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往陵墓里面放,因此后来者也相信惠陵不值得去盗。
正是这两个原因交错影响,从而导致汉惠陵从来没有被人盗过,也算是帝王陵墓史上的一大奇迹吧。
三、刘备葬在奉节(白帝城)吗?
有人说刘备死后没有运回成都,弄到成都的只是衣冠,且汉惠陵只是衣冠冢。这个事从两宋时期就人怀疑,认为刘备不葬在成都,到了近代更是怀疑声四起。比如郭沫若去奉节的时候就谈起过这事,他认为刘备就是葬在奉节。
后来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了他们的意见,主要归纳以下三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刘备尸体不易保存。刘备病死的时间是农历四月二十四,也就是差不多阳历五月了,这个时候的天气已经非常炎热。到农历五月的时候送到成都,然后八月才入惠陵安葬,中间经历了这么久,早已腐烂不堪了吧。
这个说法很有市场,毕竟那个时候没有现在冰棺材存放,可是即使没有冰棺材存放,也有其他的防腐手段吧,最基本的用盐腌制也是可以吧?比如秦始皇突然死于沙丘,为了防止尸首腐烂就是放置了大量的盐巴,这个方式简答粗暴。
因此,刘备去世后,为了防止尸首很快腐烂,通过这种简答粗暴的防腐方式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再如果配合其他的防腐措施,保存尸首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第二个理由:甘夫人葬在奉节。有些地方志记载说甘夫人葬在奉节,并没有运到成都和刘备一起安葬,因此刘备的尸体也没有送到成都。甘夫人在赤壁之战后不久就去世了,葬在南郡。刘备称帝后就让人去把她的灵柩送到蜀地安葬,可是她的灵柩还没有遇到蜀地,刘备就去世了,因此,有的记载就说甘夫人就直接送到奉节安葬了。
《三国志·甘夫人传》记载:故昭烈皇后宜与大行皇帝合葬,臣请太尉告宗庙,布露天下,具礼仪别奏。“制曰可。
可见,甘夫人确实应该是和刘备合葬的,不存在葬在奉节的事情。
第三个理由:现代的考古发现。现在一些考古发现奉节有一些迹象表示白帝城应该有墓葬。可是这些墓葬并不能证明刘备就葬在白帝城(奉节),原因是在白帝城之前就许多诸侯在这里存在过。比如公孙述就曾在这里建造白帝留下了一定遗迹,因此这些考古发现也不能肯定就是刘备的陵墓。
而且,作为帝王陵墓而言,极少有人把帝王陵墓就建造在国境上,这样极容易遭受到敌人的破坏,而是放在国都,以供后人祭奠。
可见,后来者对刘备葬在白帝城(奉节)的三个理由并不充分,那么刘备死后葬在奉节(白帝城)的可能性也就比较小了。
四、总结。
夷陵之战惨败后,刘备由于过度劳累得了痢疾,拖了七八个月后去世。去世后的刘备按照历代王朝的惯例葬在都城或者都城附近,而刘备则是葬在成都惠陵,一起的还有早已去世的甘夫人。
因此,刘备死后葬在成都汉惠陵是确定无疑的了。
刘备死后到底埋在了哪里?
刘备的墓在成都市南郊武侯祠内之正殿西侧,史称惠陵。据记载,章武三年四月,刘备病死永安宫,既今四川奉节县城,五月梓宫还成都,八月葬惠陵。后主先后将甘、吴二夫人合葬于此。刘备墓拔地而起,呈圆锥形,墓高12米,周长180米,占地3亩,形如小丘。
刘备死后到底埋在了哪里?
刘备死后埋在了四川省成都市武侯祠,惠陵的所在地。
惠陵陵寝由多个建筑组成,陵墓的四周还建有围墙,上面还刻有刘备的谥号。
刘备死后到底埋在了哪里?
具体位置在哪里,还是根据历史来判定的
刘备死后到底埋在了哪里?
土里
刘备死后到底埋在了哪里?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
在人们的贯性认知中,整部的《三国演义》刘备都是以一个忠厚的长者的面目出现,甚至他偶尔使出一些“阴谋诡计”也可以得到世人的原谅,因为那都是被曹操给逼的,事实真是那个样子么,小编觉得未必。
在星爷演的一部《九品芝麻官》电影中,曾经有这样一句台词,看似粗俗不堪,实则包含着最真的道理:好人斗不过坏人,好人只有变坏、变得比坏人更坏才能战胜坏人。
不用提刘备从一个卖草鞋,卖席子的小贩,最后成功逆袭,创造了三分天下的丰功伟绩,单说青梅煮酒,刘备将曹操骗得团团转的手段,就可以想见,这个刘玄德一肚子弯弯绕,思想绝对没有那样单纯。
没有例子不说话,刘备成为蜀汉之主后,他亦不能免俗,按照汉代的旧制,天子即位一年,便可以用天下贡赋的三分之一来修墓,刘备在位三年,于公元223年病逝于白帝城,终年63岁,故此,他还是有600多天的时间来修墓筑陵。
但他的墓在哪里?刘备的墓按照历史记载,和野史传说,有三个比较“靠谱”的地方:
1:刘备的墓在奉节白帝城:道理如下:奉节有甘夫人墓,而诸葛亮曾经奏请:故昭烈皇后宜与大行皇帝合葬,制曰可。甘夫人墓的西侧有张飞庙,小叔子给嫂子守墓于礼俗不合,只有张飞给刘备守墓才解释得通。
2:刘备的墓在彭山牧马镇莲花坝村。这里有一个大土丘,世称皇坟,清末《彭山县志》有记载:“治北四十里莲花坝有皇陵,并传莲花坝有皇庄。墓依山势,封土呈覆斗形,传此为刘备坟。
而且皇坟周围有9座小山丘,当地人称之为“九龙回头望”,这是只有帝王才可以享用的最佳风水。这座皇坟上,早被挖出了几个深有六七米的盗洞,虽然可以看见下面三合一的夯土,但盗墓贼们却最终都放弃了,因为根本就不见刘备的帝陵。
3:刘备之墓在成都武侯祠内诸葛亮殿西侧,这里有一座石砌墓茔,陵前有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所立“汉昭烈皇帝之陵”石碑,相传这里才是真正的刘备的陵墓,但也有人怀疑,刘备驾崩于白帝城,而白帝城距离成都千里迢迢,而刘备驾崩之时,又在四川炎热的4月,很显然尸体绝难保证不腐烂,也就是说,亡于白帝城的刘备,很难将遗体完整地运回成都,故此,武侯祠内的刘备墓,很有可能是衣冠墓。
聪明的读者看完刘备三处葬身之地后,就会明白一件事儿,刘备很有可能在白帝城、武侯祠和彭山连建了三处疑冢,而他的真身,早就葬在暗中选好的另外一处墓地。
曹操就是刘备的学生,他虽然连做了72处疑冢,但最后他的墓穴还是被现代人找到,看来,在选择墓地的手段上看来,刘备可比曹操,不知道要高明了多少倍。
不管将墓穴挖得多深,营造得多坚固,总有被启开或被盗的那一天,这一天的到来,只是时间早晚而已,而刘备让盗墓贼连墓地的影子都找不到,不管是谁,都无法对其陵墓下手,可见,在这个世上,最难盗的墓绝非秦始皇和武则天等人的陵墓,而是刘备墓,这绝非胡说,而是铁打的事实。
刘备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优点是多方面的,如爱民爱材、宽厚仁义、知人善任,待人公正真诚。正是这些,铸成了刘备一生受人敬重的政治品格,成就了刘备的一生霸业。无论怎么说,他都值得后世去铭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