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能够收服严颜,关羽却只能杀死庞德,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张飞能够收服严颜而关羽只能杀掉庞德,究其原因可不是因为张飞能言善道而说服严颜投降,也不是关羽盛气凌人逼死庞德那么简单,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大的差别呢?

其实原因不外乎有一个,那就是严颜和庞德各自遇到的上司完全不同,从而导致他们的人生遇到抉择的时候,做出的选择不同:一个选择投降服务新的上司,另外一个宁死不屈,以报知遇之恩。

我们就仔细来分析一下:

首先,严颜的上司刘璋不是什么明君。

刘璋在三国时代以暗弱闻名,其麾下能人智士其实并不少,可是很多人在他的麾下做的并不好,或者说他们的才干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许多人一直酝酿着另谋高就,只是苦于没有遇到更好的明主而无法成行。

到底是这些人不够忠心还是刘璋不够明智?究其原因应该是刘璋不善于识人用人,不能把正确的人放在正确的位置发挥其才干大概是刘璋最大的失误,而如何正确有效的认识和识别谁是人才呢?以刘璋的才能,他大概是无法做到这件事情,因此被人称为暗弱也不为过。

一旦时机得当,刘璋的部下纷纷离散,从最开始的张松,法正到后来的李严,吴懿等人,这些人无不是不满刘璋的暗弱而顺势投靠刘备,以期望在刘备处获得更好的前途,以展其才干。

智谋之士纷纷投靠刘备,其麾下许多武将也在刘备的感召之下不约而同的归顺刘备,正是在树倒猢狲散的气氛之下,严颜偏偏在战场之上被张飞抓获,是殉节还是投降?两条道路摆在严颜的面前。

作为益州之主的刘璋因为暗弱而无法凝集人心,从而导致麾下一盘散沙,最后失去了他们的忠诚。

因此,严颜在人生的道路上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对于刘璋其实没有留恋,需要的只是一个颜面而已,只要张飞给予他足够的颜面,严颜还是非常乐意选择生的一面。

其次,庞德顶头上司是旷世雄主曹操。

庞德顶头上司是曹操,是三国时期有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无论是在三国时期,还是整个中国历史上,均是声名显赫,不是其他诸侯可以比拟。

庞德原本追随马超,可惜马超不成气候,无法为庞德提供更好更大的舞台。随着马超的失败,庞德只得留在汉中跟随张鲁以期望更好的明主出现。相比曹操而言,无论是张鲁还是马超,他们在曹操面前更如沧海一粟般无法比拟。

遇到曹操,对于庞德来说如同拨云见日一样,坚定了他一生的追求和梦想。在某种意义上,曹操借手于汉天子,师出有名,以此征战天下,大义在手,更能够说服天下众生。

庞德要想投降他人,是很难找到比曹操更好更强的人物,不然投降了又有什么意义呢?既然换主人,总得找一个更好的吧,要是找一个更差的,岂不是让人耻笑,贻笑大方吗?

于禁的错误就在于他投降的人比曹操更差,此后的下场也是世人所知,由此,庞德不投降应该是明智之举吧。

最后,曹操能够提供的东西远超过刘璋。

曹操拥有的资源和能力远超过刘璋,欧美凑刘璋和曹操有可比性吗?如果非要比较,那么一个如同萤火之虫的光芒只能照到后尾那么一丁点而已,而曹操的光芒足以盖住所有的萤火之光,因此站在曹操面前,刘璋会暗淡太多,甚至不仔细看,很难看到他的光芒。

那么对这些麾下之臣来说何尝不是如此呢?严颜面对暗弱的刘璋,才能无法获得发挥,地位和权势也无法满足,不投降只是没有遇到更好的人,因此投降只是迟早的事情。

可是对庞德来说,他面对的当世之雄主曹操,没有人能够给他提供更好的资源和地位,一旦改换门庭,得到的收益不会比原来更好更多了。

自从庞德投降曹操之后,曹操也非常厚待庞德,给予庞德的东西已经够多了,包括名誉,地位和财富,舍弃曹操之后,谁又有这么的权力和气魄能够给予那么多呢?

当关羽大声叱喝庞德,要求他投降的时候,心气更加强硬的庞德当然不会去理睬这些,对于他来说,三生有幸遇到曹操已经足够,关羽和刘备又算得了什么呢?生命在某些时候对于某些人来说已经是累赘,气节才是最终的归宿吧,我想此时此刻的庞德大概就是这样的吧。

因此,对于庞德来说,死则死耳,何须多言?

由此可见,是否投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自顶头上司是否是明主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上司是暗弱之人,那么投降不过是良情择木而栖;如果上司是明主,那么投降则是明珠暗投了,不如一死了之,以报原主的知遇之恩不是更好吗?

张飞能够收服严颜,关羽却只能杀死庞德,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这是两人的性格问题。张飞爱敬英雄和有文化的士人,因此在张飞面前表现出不屈服的英雄气概,反而能够得到张飞的赏识和尊重。因此,张飞虽然费了很大劲才抓获严颜,严颜仍然悍不畏死、镇定自若,这就更凸显了自己的价值,也更得到了张飞的尊重。而张飞的真诚也就感动了严颜。

(张飞义释严颜)

关羽则狂傲的没边,瞧得起的人少之又少。再加上庞德的出生,本是马超的部将,而马超在五虎上将中还位于关羽之下,因此关羽觉得庞德和自己的身份完全不对等,虽然庞德武艺过人,但关羽仍觉得不过是无名之辈。在这种情况下,庞德的不屈服在关羽看来是对他的无礼冒犯,所以杀庞德也就是手起刀落的事了。

(庞德被俘虏,不屈而死)

在这点上,于禁做的就比庞德聪明,被俘虏后立刻服软投降,后来关羽被杀后又在东吴当了俘虏,得以苟活了几年后返回曹魏。当然这里面也有关羽曾在曹操帐下同于禁做过同事的一层关系。要是于禁被张飞俘虏立刻服软求饶,那张飞定然不齿这样的无胆鼠辈的无耻行为,定会话也懒得多说就一刀杀了。

读者觉得呢?

张飞能够收服严颜,关羽却只能杀死庞德,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第一、旧主地位不同,影响不同:刘璋只是一个州牧一方诸侯,所辖地州不过益州。而曹操是权倾天下的大汉丞相、魏王,享受加九锡,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名义上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实际上掌控着青、幽、冀、并、雍、凉、关中、荆州大部!两个主公不可同日而语!背叛10个刘璋都不及背叛曹操一次!

第二、他们在旧主集团中的地位不同,严颜估计连跟刘璋说话的机会都没有,在刘璋的心里毫无存在感!而庞德出征前曹操大加赞赏,庞德可是感恩戴德,所以庞德自然不会背叛!

第三、他们所处的旧集团前途不同,严颜投降时刘璋集团被刘备三路夹击,已经是分邦离析?危在旦夕!即使严颜宁死不降也不会得到刘璋集团任何好处了!而庞德所在的曹魏集团虽然新败,但是任然是当时最大、最有潜力的集团!并且曹家篡位只是时间,庞德死了不仅可以赢的歌功颂德还能让亲朋好友拿到高官厚禄!所以严颜可以顺应时局弃刘益州投靠刘备刘公,而庞德不能弃魏王而投靠大耳贼!

第四、代价不同,严颜是守关将领,其家属大概率在城关里,投降可保全大家性命!而庞德是出征,其家人按照曹军规定都是留下做人质的,庞德投降的话全家遭殃!

张飞能够收服严颜,关羽却只能杀死庞德,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一个是刘璋一个是曹操(一个只想守住亩三分地,一个是要一统天下)还有庞德假如第二次再投降活着生不如死

张飞能够收服严颜,关羽却只能杀死庞德,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庞德出征,曹操不是十分信任,庞德迫于无奈,只得签生死状,抬着棺材出征,以表效忠曹操的忠诚勇士,,,甚至有可能在庞德出征后,曹操把庞德家庭家族严加看管,当作人质,,,如庞德投降,庞德的家人族人必遭曹操屠杀,,,所以,庞德不敢背叛曹操,只能宁死不降,死了庞德一个,可救全家人的性命。

张飞能够收服严颜,关羽却只能杀死庞德,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曹操对待战死将领的子弟是非常优厚的,像曹真的亲生父亲为了保护曹操战死了,曹操收养了曹真,认为养子,列入宗谱。这件事对很多将领来说是非常震撼的,激励着他们在战场上奋不顾身,浴血杀敌。而刘璋对待下属就没那么好了,严颜投降也是顺应形势。不过宋代的文人都宁愿相信严颜是拒绝投降被张飞杀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