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邈为什么要把吕布迎接到兖州?
张邈把吕布迎接到兖州就是为了对付曹操,进而达到霸占兖州的目的,原本生死之交的俩人最终在利益面前成为一对不死不休的敌人。
张邈和曹操是如何成为敌人的呢?那么张邈又为何选择迎接吕布到兖州?
我们一起细细的分析其中是非曲直。
张邈和曹操是如何反目成仇?张邈和曹操俩人在成为敌人之前,是生死之交,可以互相托付生死的关系。在曹操攻打徐州的时候,曹操就将自己的家人交给张邈代为照看,可见俩人关系确实非同一般,那么他们又为何沦落到成为敌人的地步呢?
原本的至交好友最后居然成为生死敌人,确实令人叹息,而这一切的发生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01,裂痕始于酸枣会盟。
在张邈的倡议之下,各路诸侯会盟于陈留郡酸枣县。此时的曹操名气和身份并不显赫,但是在张邈的支持下,曹操招兵买马,从而扩大了实力,得以有机会跻身于这次酸枣会盟之中。酸枣会盟开始之后,曹操为了扩张影响,首先发动了汴水之战,可是此战让曹操大败而归,几乎让曹操丧身汴河。
惨败之后的曹操回到酸枣,看到的是各个诸侯整日饮酒作乐不思进取,大为光火。曹操建议大家各据要地,再分兵西入武关围困董卓,可是以张邈为首的诸侯们拒绝了他的建议。
曹操感到非常失落,于是独自率队离开了酸枣,脱离了张邈。酸枣会盟的失败让曹操对于这些诸侯们大感失望,其中就包括张邈,此前的好感开始出现了裂痕。
02,袁绍要求曹操诛杀张邈。
袁绍当上盟主之后,不再像以前一样像一个谦谦君子,和蔼可亲,反而变得有些傲慢矜持、不可一世,作为以前的老友,张邈不顾情面,时常直言责备他,惹得袁绍非常不高兴,次数多了之后,袁绍对于张邈感到非常怨恨,于是唆使曹操寻找机会杀掉张邈。
曹操拒绝了袁绍的要求,并且还把这个事情告诉了张邈,张邈因此非常敬重曹操的为人,可是心里早已起了疙瘩。
03,曹操诛杀王匡给张邈留下阴影。
河内太守王匡遭遇董卓军袭击之后几乎全军覆灭,为此不得不返乡招募兵马,企图东山再起。失败之后的王匡转而结交近在咫尺的张邈,希望借助他的力量能够恢复实力。
董卓派遣大鸿胪韩融、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循、越骑校尉王瑰等数名朝廷重臣,携带诏书到河内郡,游说驻守在当地的袁绍归顺朝廷。袁绍拒绝了他们的游说,并且唆使王匡将他们全部诛杀。
胡母班被杀之后,其亲朋好友对于王匡的所作所为感到非常不满,于是联合曹操将王匡诛杀。
作为张邈的盟友,王匡之死同样也在心里留下了涟漪。
04,张邈和吕布交好。
吕布被李傕郭汜赶出长安之后,逃到袁绍处,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之后,俩人发生了激烈的矛盾。袁绍要诛杀吕布,导致吕布仓皇逃奔张扬。
在经过张邈住处的时候,张邈和吕布俩人手拉着手立下了誓言。袁绍听说这件事后,感到非常气愤。
此时,张邈担心曹操会听从袁绍的唆使杀掉自己,心中总是不安。
05. 曹操诛杀名士边让。
边让是兖州陈留郡人,东汉末年名士、大儒。曹操在占领兖州之后,大大阔斧的对兖州进行治理。曹操在兖州的所作所为遭到了名士边让的挖苦讽刺,曹操一气之下,诛杀边让。
边让之死震动了整个兖州,让整个兖州士大夫阶层感到惶恐不安,同时也极大的触动了张邈,与曹操之间的关系更加疏远。
因此可见,张邈和曹操之间的关系正是这样一步一步的演变,从昔日形影不离的好友关系,逐步成为生死之敌。
张邈又为何选择迎接吕布到兖州?公元194年,曹操再次出兵征讨陶谦,这次几乎倾巢而出,打算一举夺取徐州。
正在这个时候,张邈的弟弟张超协同曹操的谋士陈宫、从事中郎许汜、王楷打算乘兖州空虚,共同商议背叛曹操的事情。
陈宫找到张邈说道:“当今群雄四起,各个有实力的人都在争夺地盘,您拥有这么多的土地和士卒,处于四战之地,可谓人中豪杰,然而你却受制于人,这样不是降低你的身份吗?现在曹操已经出征徐州,兖州空虚,而吕布骁勇善战。我们如果将他迎接到兖州,共同占据兖州,静观其变,或许可以做一番大事。”
张邈听完陈宫一番游说之后,动了心,于是答应和他们一起起事反对曹操。
首先,陈宫的极力推荐。张邈本人并不擅长军事,对于打仗的事情并不在行。当陈宫向他推荐吕布之后,凭借他对于吕布的了解,认为吕布可行,因此听从了陈宫的意见。
其次,张邈和吕布关系甚好。当年,吕布离开袁绍投奔张扬的时候,曾经经过张邈的地盘,俩人还惺惺相惜,并且把手盟誓,因此俩人关系非常要好。
最后,张邈的野心问题。在酸枣会盟失败之后,各个诸侯之间互相争斗,以为将来夺得一席之地。张邈作为陈留太守,其地盘和士卒众多,可是原本并不显眼的曹操却异军突起,占据了兖州,并且让张邈成为他的下属,这让有着独占一方的张邈心有不甘。
因此当陈宫劝说他迎接吕布一起共掌兖州的时候,极大的刺激了张邈的野心,可是他的野心和能力并不匹配,最终兵败身亡。
由此可见,张邈和曹操之间关系的破裂也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矛盾日积月累,最后爆发的结果,在利益的面前,所谓的友谊也只是昙花一现吧。
至于张邈选择迎接吕布,只不过是想借助吕布的勇力来到达自己霸占兖州的目的罢了。
张邈为什么要把吕布迎接到兖州?
兴平(公元194年)元年,曹操以为父报仇为名东正徐州陶谦。一路势如破竹,已经攻下徐州五郡的琅琊郡和东海郡,兵马直指徐州首府下邳,年迈的陶谦打算南逃故乡扬州丹阳郡了此余生。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曹操怎么也想不到,就在自己大功垂成之时,他的大后方兖州传来消息,他最亲密的好友张邈和陈宫“背判”了自己,竟然把四处流浪没有立足之地的“豺狼”吕布迎进了兖州。这场变故,史称“兖州之变”。
张邈年轻时以侠义闻名,与曹操时铁磁好友。曹操第一次征徐州,曾告诉家人如果回不来,就去找孟卓(张邈的字)。曹操平安回来后,两人“垂泣相对”,可见两人交情深厚。
兖州刺史刘岱在镇压黄巾军时遇难,在陈宫的游说和兖州各州郡官吏的支持下,曹操才做了兖州牧。而其中主要的支持者就是张邈,鲍信等人。
最早预测“兖州之变”的是陈留人高柔。《三国志.魏书高柔传》里记载高柔对自己乡亲的话:“…曹将军(曹操)虽然现在据有兖州,但这个人志在天下,是不可能居在兖州的。而张府君(张邈)先得志于陈留(曹操入主兖州前,张邈已经是陈留太守了)。我担心他二人会有大的变故出现,诸人不如与我一起离开陈留,避开这场灾难”。
再说张邈与吕布。
吕布在活着的时候,名声没有想象的那样臭。起码在袭击刘备的徐州,进而与袁术凑在一起之前,吕布在整个大汉帝国的名声还是响当当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杀了大汉帝国最大的叛逆者董卓。
吕布被董卓余部赶出长安后,四处流浪,穿梭于诸侯之间,他喊出的口号是“西迎天子还都洛阳”。他帮助袁绍解决了硬骨头黑山张燕,要求袁绍给予增兵,理由也是“西迎天子”。
袁绍对迎奉天子不感兴趣,他认为吕布有不臣之心。吕布没有被袁绍干掉,逃脱了。
吕布经过陈留时,张邈主动迎接了他。可见张邈对吕布仰慕已久,而且对吕布的政治主张很是赞同。吕布落难之中得到张邈的厚待,感激不尽。两人结下了深厚友谊,并“把手共誓”。
曹操入主兖州,开始没有让陈宫,张邈,张超(张邈的弟弟,曾是广陵太守),包括兖州那些士大夫们失望,很快打败了黄巾军。之后,他们慢慢发现曹操不是他想像中的明主。
首先是名士边让被杀,引起这些士大夫们的震惊与恼怒。同时,曹操与袁绍合作打击以徐州陶谦,北海孔融,泰山太守应劭为首的士族同盟。
曹操第一次征讨徐州,袁绍派大将朱灵支援曹操,之后朱灵直接投了曹操。袁绍与曹操合作打击这些士大夫,对张邈,陈宫产生了震撼性影响。也可以说,曹操发动的徐州战争,测底摧毁了这些士大夫们,拯救大汉帝国的的努力与信心。
而以陶谦,孔融,包括张邈,陈宫等这些士大夫或官员,是拥护汉朝江山,忠于汉室朝廷的,他们想着重振朝纲,拯救朝廷大业。
张邈无疑是兖州士大夫们的首领人物,他们认为曹操已经摒弃了兖州士大夫们的想象,是曹操“背叛”了他们。他们当然可以像当年拥护曹操那样,摒弃了他,从新为兖州找一位明主。
于是,张邈与陈宫就看中了打着“西迎天子回洛阳”口号的吕布。吕布在张邈看来是个绝对的拥汉派,起码在表面上是。毕竟吕布杀了董卓,在当时是为民除害整纪朝纲,震惊朝野的大事件。
当然,张邈也非常清楚吕布的勇悍。这也是吕布具有非凡影响力的缘故。
总之,张邈,陈宫,张超,以及被他们迎接到兖州的吕布,这些“兖州之变”的当事人,他们在政治上存在着一条明显的共识———拥汉。
张邈为什么要把吕布迎接到兖州?
张邈是曹操早年最亲密的两个合作伙伴之一,另一个是鲍信,曹操为了反对董卓乱政,在陈留郡起兵,这是曹操平生第一次招募军队,当时陈留太守就是张邈,没有张邈这个陈留太守的支持,曹操是起不了兵的,曹操在陈留起兵一共招了五千人,是一个叫卫兹的陈留人拿家财资助曹操的,而这个卫兹就是张邈的手下。
当以袁绍为盟主的关东联军驻屯酸枣,却不愿意对董卓作战时,是曹操勇敢的站出来,率领自己手下的士兵与董卓手下的徐荣交战,当时有两个人资助了曹操,一个是张邈,另一个就是鲍信,张邈派出卫兹率领部分人马加入曹操一起作战,同时鲍信带领自己的亲弟弟鲍韬一起加入曹操并肩作战,在汴水之战时,鲍韬、卫兹战死,曹操和鲍信负伤,曹操手下的士兵大多战死或败逃,要不是曹洪给曹操让了一匹马,曹操也将死在汴水了。
张邈这就是过命的交情,一起并肩战斗的交情,早年的曹操是个热血青年,因为得到了张邈和鲍信的支持,曹操把这两人当成自己的亲密战友,亲密到曹操可以把自己家属的性命交给张邈和鲍信,可以说,曹操对张邈和鲍信是那个乱世中少有的、非同一般的、绝对的信任,鲍信在公元192年与曹操一起在对战黄巾军的战斗中阵亡,于是曹操的亲密战友只有张邈一人了。
曹操对张邈的信任表现在:袁绍因为与张邈有过节,叫曹操杀了张邈,曹操根本就不听袁绍,即使得罪了推荐他当上东郡太守、同时也是曹操最大靠山的袁绍,曹操也不杀张邈,为了张邈,曹操可以跟袁绍翻脸,这就是曹操的热血,同时曹操外出征战时,可以把自己的家属全部交给张邈照顾,这就是过命的交情。
曹操曹操因为杰出的军事才能和政治能力,在担任东郡太守时,因为屡战屡胜,同时因为前任兖州刺史刘岱战死,于是曹操被推荐为兖州刺史,成为张邈和陈宫的上司,并率领兖州的主力击败了百万黄巾军,一时名声大振。
乱世之中的过命交情有时候也非常脆弱,公元194年,曹操率领兖州的主力部队东征徐州牧陶谦,让曹操终身记恨的事情发生了:陈宫联合张邈,张邈的弟弟张超,从事中郎许汜、王楷等人共同迎立吕布反对曹操,还把曹操的兖州全部占领了,只有三座城池还忠于曹操,其余全部被陈宫、张邈、吕布所占领,曹操一度非常抓狂,他绝对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尤其自己一生最信任的张邈背叛。
鲍信张邈为何背叛曹操呢?
张邈背叛曹操与陈宫背叛的原因并不相同。陈宫背叛曹操是因为曹操杀了兖州名士边让,同时曹操没有将利益分给兖州当地士族,而是让自己的亲信牢牢掌控兖州,比如夏侯惇,在曹操升任兖州刺史后,东郡太守就给夏侯惇了,于是陈宫联合一批兖州当地的士族豪强,夺了曹操的兖州,想重新进行利益分配。
但陈宫知道自己和张邈的能力是无法击败曹操的,于是又请来了吕布,吕布当时算是一股独立的势力,但没有固定的根据地,还在四处流浪,吕布到过袁术处,投靠过袁绍,拜访过张杨,被陈宫请到了兖州来对付曹操的,陈宫之所以请吕布,一是因为吕布善战,能打仗,有一支军队,另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吕布头脑相对简单,好控制,陈宫是请吕布来对付曹操的,不是让吕布来占领兖州的,这是最重要的原因。
曹操但是张邈背叛曹操的原因和陈宫完全不一样。张邈本来就是陈留太守了,也一直担任这个官职,虽然从曹操是张邈的上级,但曹操还把张邈当成亲密战友的,虽然袁绍多次要求曹操杀了张邈,但曹操始终没有同意袁绍,既然如此,张邈为什么要背叛曹操?
根本原因就是曹操的政治姿态,导致张邈没有安全感。曹操主政兖州,当时的势力并不强大,东边的徐州陶谦是曹操的敌人,南边的袁术和张绣是曹操的敌人,曹操总得有个盟友吧,曹操的盟友就是袁绍,这是当时的政治环境所决定的,曹操不能让自己的周边全是敌人,总得抱团取暖,在现实政治环境下,曹操只能与袁绍结盟。
陈宫曹操虽然拒绝了袁绍杀张邈的要求,但是同时曹操并没有拒绝与袁绍结盟的政治要求,曹操在现实环境下还得依附袁绍,这让张邈产生了不安全的感觉,曹操虽然拒绝了袁绍一时,但只要曹操与袁绍仍然是政治盟友,总有一天会屈服于袁绍之手,杀了张邈的,这就是张邈的想法。
因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张邈在没有安全感的情况下,遇到了陈宫这个催化剂,被陈宫忽悠了,陈宫忽悠张邈说道:
现在本就是乱世,群雄并起的时代,你(张邈)现在有地有兵,称得上人中豪杰,为何受制于人(曹操)呢?现在曹操东征,兖州空虚,吕布又善于打仗,如果把他迎过来,我们就能共同占据兖州成就一番大事业了。
曹操如果没有陈宫,张邈即使对曹操有所不满,没有安全感,他也不会背叛曹操,因为缺乏机会,而陈宫显然了解到张邈的处境和想法,就开始忽悠张邈跟自己一起背叛曹操,两个因素加在一起,最终导致张邈背叛曹操。
所以张邈背叛曹操的原因,是自身对曹操政治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又遇到了陈宫的忽悠,两个原因叠加在一起,缺一不可,才导致了张邈背叛曹操,不是袁绍的挑拨,也不是曹操的原因,少一个原因,张邈都不会背叛。
张邈为什么要把吕布迎接到兖州?
都不要抢,我来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据《三国志張邈传》记载张邈本是和曹操关系最为亲密的伙伴和战友,为何会在曹操东征徐州的时候,背叛曹操而去迎接吕布到兖州牧?这到底为何呢?下面从张邈与曹操的关系、张邈为何背叛曹操以及为何迎接吕布到兖州来试着分析下个中缘由。张邈曹操与张邈是不仅是亲密朋友更是战友 曹操曾经以家室相托说这个之前,先简单介绍下张邈这个人,张邈字孟卓,是东平郡寿张县人,年少时是个慷慨济贫的侠士,当时有很多人来投靠他,张邈还是汉末的“八厨”之一,凭借着优异的应考成绩入仕做了朝廷的骑都尉,后来当了兖州的陈留太守。张邈与曹操亲密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得出结论。
1.张邈与曹操、袁绍都是好友,尤其与曹操关系最为要好,曹操也非常信任他,在曹操东征徐州陶谦时,曾以家室相托。
2.董卓从古进入洛阳到迁都长安,犯下了众多罪行,曹操与张邈、张超(张邈之弟)等人首举义兵讨伐董卓,当时曹操的势力不如张邈,应该是张邈的下属,张邈派卫兹率军支援好友曹操。
3.讨董联盟成立后,推举袁绍成为盟主,但袁绍经常表现得傲慢矜持、不可一世,张邈是个直性子经常直言责备他。袁绍听着不爽,想让曹操杀张邈正好可以取代张邈,曹操当然不干了,反而劝说袁绍说:“孟卓是我的好朋友,无论如何都该容得下他,如今天下大乱,不应自相残杀啊!”张邈知道这件事后,更加敬重曹操。
以上三点可以说明曹操与张邈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和战友,两人英雄相惜,张邈支持曹操,曹操视为亲密好友也不忍心加害。那么接下来分析下张邈为何背叛曹操而去结好吕布呢?
曹操依靠袁绍势力发展迅速 隐然有吞并张邈的趋势 两人关系逐渐疏远《三国志》记载张邈是个无什么大志的人,包括陈宫与张超等人向张邈表示要迎接吕布过来做兖州牧,张邈还犹豫过,经过陈宫的一番说词,同意了这样的做法。但给我的感觉是事实不是这么简单,张邈应该是自己也有占领兖州与袁绍、曹操对抗这样的想法。为何这样说呢?
1.曹操从开始起兵到独自壮大起来之前,一直是与袁绍结盟的,之前说过张邈曾派卫兹出兵帮助过曹操。但曹操靠着袁绍,先是当了东郡太守与陈留太守张邈平级,后来又当上了兖州牧,曾经的下属变成了自己的直接上司,张邈感觉到早晚自己会被曹操所吞并,所以会感到不安,这也是陈宫所说的早晚会受制于人,这个人指的就是曹操。曹操与袁绍
2.曹操或许忘了张邈与袁绍关系并不好,曹操忘了,张邈可忘不了。尤其在曹操杀边让这样的名士,让张邈更加担心有一天曹操会为了利益杀了自己来讨好强大的袁绍。
3.张邈与张超不仅是一方豪侠,更是手握兵马的一方势力,张邈也想在乱世中建功立业,从他对袁绍的不满可以看出张邈也是个怀有大志,不甘久居人下的人物。在乱世,感情固然重要,但比起自己有权有兵马有实力才能立足更重要。
在迎接吕布到兖州之前,张邈曾与吕布结过盟在《三国志吕布传》记载,吕布在长安杀了董卓后被李榷郭汜反攻,吕布不敌从长安逃亡,吕布以杀了董卓为袁术、袁绍报仇(袁绍、袁术叔父袁槐在讨董联盟成立后被董卓杀了一家)先后投靠袁术和袁绍,但袁术认为吕布反复无常、没有信义拒绝接纳吕布。袁绍虽然暂时接纳了吕布,并联手围剿黑山军,但时间一长袁绍认为吕布是个潜在的威胁,担心吕布会暗害自己,就把吕布赶跑了。袁绍更是曾派人去截杀吕布,但吕布骁勇,去追的人狼狈回来了。
随后吕布离开袁绍去投靠河内张杨,路过陈留时,张邈亲自派人去迎接吕布了。张邈接待吕布很好理解,吕布跟袁绍不对付,而张邈与袁绍也不对付,正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两人还在一块结盟表示要对抗袁绍。
前面讲过张邈担心曹操会吞并自己,所以张邈接纳吕布的目的也是呼之欲出,张邈想联合吕布来重新占有兖州。至于曹操,他已经与曹操有嫌隙了,可能曹操不知道,但袁绍听说张邈接待了吕布,表示很愤怒。张邈想借着吕布的力量来赶跑曹操,毕竟曹操和袁绍都是对自己有着巨大的威胁,一个袁绍想要他的命,曹操不想要他的命,但想要的是整个兖州地盘。所以从张邈接待吕布与吕布结盟可以看出,张邈背叛曹操是迟早的事。
张邈迎接吕布做兖州牧、与曹操决裂迎接吕布的过程
本来在兖州刺史刘岱死后,是陈宫和一些兖州本地的士族拥戴曹操担任兖州牧的,但曹操杀陈留名士边让与在徐州的屠城的两件事让在兖州的士人人人自危,尤其以陈宫为首,认为选错了人,所以陈宫在选择时机来为兖州重新选个更合适的州牧。
在曹操东征徐州时,给陈宫留下了一部分兵马来守卫东郡,这让让陈宫等人抓住了机会,于是陈宫联合张超、王锴、许汜等人趁机迎接了吕布,但陈宫等人势力单薄,于是劝说有实力的张邈一起背叛曹操,张邈之前也与吕布结盟,也有重新夺回兖州的想法,于是就同意了,这是整个背叛曹操、迎接吕布到兖州的过程。
从曾经亲密的好友兼战友,张邈的背叛确实给了曹操沉重的打击,整个兖州除了鄄城、东阿、范县三个县因为荀彧和程昱的坚守没有失守外其余都倒向了吕布,曹操为此差点去投靠袁绍了,后来有程昱的劝阻放弃了。只可惜张邈、张超、陈宫等人过高的估计了吕布的实力、而低估了曹操的军事能力和谋略,仅仅二年左右曹操就赶跑了吕布,张邈跟随吕布逃往徐州投靠刘备,曹操围攻下邳时,吕布、陈宫伏诛张邈也在向袁术的求援路上,被部下所杀,其弟张超苦守雍丘,最终也被曹操攻破屠城,张超与家属也被诛杀。
总结:张邈迎接吕布背叛曹操不仅仅是担心曹操最终会为袁绍除掉自己,其中还有曹操依靠袁绍势力的发展过快有吞并自己的原因,张邈作为一方有实力的太守,并不想束手待毙,而是想通过联合盟友来达到自己独战兖州的目的。最终张邈为自己的选择买下了失败的单,选择需慎重,后果很严重。感谢您的阅读,我是紫气东来,喜欢的朋友如果关注我的话想必是极好的!
张邈为什么要把吕布迎接到兖州?
张邈想把吕布当枪使,以拒曹操。
张邈为什么要把吕布迎接到兖州?
(卫兹)
张邈的悲剧完全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不能归罪于陈宫。
张邈以侠义闻名,接济贫困,助人为乐,倾家荡产,壮士多有归附于他的,曹操、袁绍都是张邈的朋友。朝廷征召他做官,他以出色的应考成绩被任命为骑都尉,不久又被任命为陈留太守。
曹操与张邈首先举兵征讨董卓,所谓十八路诸侯伐董卓的一路,不是曹操!而是张邈,曹操是张邈这一路的。曹操赖以起家的卫兹都是张邈的部下!
曹操非常尊重张邈,把张邈当成知己。初平四年(193年),曹操在征讨陶谦前对家人说:“我如果回不来,你们可以去投靠孟卓。”结果曹操凯旋而归,见到张邈,两人相视而泣。他们的关系就是这样的亲密。
对于张邈的变化,曹操却一点都不知道!源自袁绍要曹操杀张邈,被曹操拒绝了。后来袁绍又因为吕布逃离他,投靠张扬的时候路过来看望张邈,并立誓而无比气愤。其实至此,曹操对于这些事一概不知。
但是张邈自己内心却莫名其妙的害怕😨!担心最终曹操会听袁绍的而加害于他。无独有偶,就在这个时候,陈宫劝说张邈:“当今雄才四起,天下分争,您拥有那么宽广的土地和众多的兵士,处于四面受敌的处境,抚剑四顾,也可称得上是人中豪杰,却反而受制于人,不是有损身份吗?今天兖州城里的军队东征,城内空虚,吕布是位骁将,善于打仗,勇往直前,如果暂且将他迎来,共同占据兖州,静观形势,相机行事,这样或许可以做出一番大事业呢!”
张邈对吕布并不了解,就连陈宫也未必了解吕布。如果他知道吕布是个傻子,张邈是断不会无缘无故的背叛曹操的。可以这么说,张邈是稀里糊涂的就被陈宫给说服了。于是,背叛了曹操!
可见,袁绍当时的势力是多么的强大!而张邈既不了解吕布、陈宫,更不了解袁绍、曹操。盲目的跟风!至大好形势于不顾,弃明投暗!导致自己被部下杀害。
”邈、超擅立布为州牧,其於王法,乃一罪人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