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攻打徐州被吕布抄了大本营,为什么没像关羽一样失败?

吕布抄曹操大本营的时间发生在公元194年4月,当时曹操大部分兵马在徐州攻打陶谦,留在兖州的防守兵力比较少。陈宫愤怒于曹操滥杀无辜,就联合许汜、王楷、张邈和张超等人,迎接吕布占领兖州,差点让曹操失去兖州这个大本营,成为无本之军。

曹操虽然突然失去兖州这个后方基地,但是并没有像关羽那样惨遭失败,身死异地他乡,而是立即回师重新夺取了兖州大本营。这两件事情发生看起来很类似,但是其过程和本质却完全不同。我们一起分析一下其中的缘故。

第一,曹操应对措施得当,避免关羽那样的失误。

兖州出现叛乱,只剩下鄄城、范县和东阿三城还在坚守,这样巨大的变故传到徐州的时候,曹操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不动声色的挥兵回撤,同时严密的封锁兖州失守的消息,从而没有造成士卒涣散。从徐州到兖州一路上,也没有出现士卒溃散的现象。

而关羽在这方面处置上出现了严重的失误。根据《资治通鉴》记载:

关羽数使人与吕蒙相闻,蒙辄厚遇其使,周游城中,家家致问,或手书示信。羽人还,私相参讯,咸知家门无恙,见待过于平时,故羽吏士无斗心。

当公安和江陵失守的消息传来后,关羽虽然立即挥兵回援,一方面反复派人回去打探消息,对于东吴方面还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从而错过了回兵救援的时机;另外一方面,关羽对于回来的使者不加限制,任由使者在营中传播不利于己方的消息,瓦解士卒意志,从而造成了士卒无战心的恶果。

因此对于关羽来说,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立即回兵救援荆州,同时严密的封锁消息,禁止使者在营中传播任何不利的消息,相反应该鼓舞士气,同仇敌忾。

正因为曹操对于消息的处置得当,一路平安回到兖州,然后曹操宣告兖州严重问题,统一思想,激发士卒的斗志,勇于夺回失地的勇气,从而没有出现大规模逃亡的问题。

第二,曹操全体家属均在鄄城,没有受到影响。

虽然兖州大部分郡县被吕布占领或者骑墙中立,但是关键的几个县并没有失守,其中一个就是邺城。当时曹操全体家属均居住在邺城,即使其他郡县被占领,其家属并没有受到影响。家属居住的城池控制在曹操手里,一方面有利于稳定士卒,另外一方面也让士卒摄于家属被控制而不敢轻易背叛。

但是对于关羽来说,情况就变得非常严重多了。江陵居住着绝大多数将领士卒的家属,一旦失守就很容易导士卒不稳。特别是当他们了解到家属被东吴照顾得很好,秋毫无犯之后,士卒、将领们因此无心回兵攻取江陵,反会担心攻城会影响自己的家属的安危,因此他们对于回兵迎击东吴就变得不那么热心,就很容易出现溃散的事情。

事实也确实如此,当关羽回兵并败走麦城的时候,士卒一路溃散,数万人仅仅剩下十余人跟随关羽,可见家属的归属严重的影响了士气。

第三,曹操和关羽控制士卒方式不同,也影响着士卒的凝结力。

曹操在控制士卒方面和关羽则是完全不同。根据《资治通鉴》记载:

军征士亡,考竟其妻子。

这是关于曹操在对待士卒方面最早的记载。曹操在对待士卒方面的法律非常残酷,一旦出现戍卒逃亡的事情,戍卒的家属就会受到牵连,因此其麾下士卒畏于这种残酷的制度,很多人宁肯战死,也不会逃走,更别说临阵投降。

相对于曹操来说,关羽简直就是一个仁者的典型。根据《三国志》记载,陈寿对于关羽的评价就是“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 ,其意思就是说关羽善待士卒。关羽的做法固然可以赢得士卒的爱戴,但是没有威信可言,一旦出现残酷的局面的时候,很多人就会选择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而不愿意和主帅同生共死。

正是关羽的这种控制士卒方式,在出现江陵和公安被东吴占领的时候,士卒们处于私心,纷纷离散,弃关羽而去。这个问题的出现源于关羽平时对待这些士卒过于宽厚,不忍心以严刑峻法来对待他们,从而没有敬畏之心。

正所谓“慈不掌兵,义不掌财”就是这个意思吧。

第四,曹操在大本营保留得力人才,才得以后方重要据点不至于失守。

曹操虽然率领大部分人马去攻打徐州,但是依然在兖州大本营留下了一些重要将领和谋士来据守,比如夏侯惇,程昱以及荀彧等人。夏侯惇是曹操重要的亲族,能力虽然不是最强,但是其忠诚度却毋容置疑,而程昱与荀彧则是曹操非常重要的谋士,其智谋在曹营中也是首屈一指,出现严重危机的时候,能够随机应变。这些留守人员在陈宫,吕布攻打邺城,范县以及东阿的时候,能够尽心尽力的防守,从而确保这重要的三城不失,为曹操保留了最后的根基。

而关羽却凄惨的多,当东吴来袭的时候,防守江陵和公安的傅士仁以及糜竺却开城投降,将关羽后方最为关键的两个城池毫发无损的让给东吴,完全没有经过任何抵抗,这让关羽几乎没有机会翻盘。

综上所述,当吕布抄了曹操的大本营兖州的时候,正是曹操灵活机动的处理方式才让全体人员得以保全,能够安然无恙的回到兖州,最后能够顺利的夺回被占领的郡县,从而由弱到强的发展壮大,统一北方。

相反,关羽从一开始就进退失据,每一步均落入东吴的算计中,处处受制,最后导致数万大军一哄而散,无法控制,不得不败走麦城。

令人可惜的是关羽居然没有接受曹操成功的经验教训,最终身死临沮,令人叹息不已。

曹操攻打徐州被吕布抄了大本营,为什么没像关羽一样失败?

曹操虽然被吕布抄了大本营,但是还有部分地区没有丢失,此外还有袁绍的援助,加上吕布自己失策,所以还能翻盘。

曹操的父亲曹嵩被陶谦部将杀死以后,曹操两次起兵攻打徐州为父亲报仇。然而就在曹操第二次攻打徐州时,他的好友张邈和当年曾经帮助他控制衮州的陈宫却和他发生了裂痕,并最终决定引来吕布,发动了叛乱。

张邈和陈宫发起叛乱,主要是因为曹操在衮州压制士族,不惜和名士们翻脸,大开杀戒。因此这次叛乱得到了很多衮州士族的支持,大部分城市易手。不过镇守鄄城的荀彧、程昱忠于曹操,坚守城池。由于曹操家眷在鄄城,所以驻守濮阳的夏侯惇也率军轻装赶往鄄城。夏侯惇此举虽然导致濮阳被吕布轻松占领,但是却保住了曹操的家眷。

曹操既然把家眷放在鄄城,那么鄄城可能是曹操的主要根据地,他的将士家眷也可能集中居住在此。鄄城没有丢失,他就不可能像关羽那样,部下将士因为家属被吴军俘虏而逃散。

另外曹操和袁绍的关系不错,这么一来在衮州争夺战时多少能得到一些帮助,最起码不至于腹背受敌。这点也比关羽的处境强,关羽当时北面是曹魏大军,南面和东面都是东吴地盘,西面大部分是群山峻岭,入川之路被堵塞,可以说真正的孤立无援。

当然,最重要的是吕布虽然骁勇,但是用兵却没有吕蒙和陆逊老道。如果他一开始就在亢父、泰山险道上伏击曹操,或者堵住路口不让曹操过来,然后把衮州全部平定,曹操也难逃失败的命运。可是吕布却放弃了大好战机,让战局陷入僵持,这无疑给了曹操翻盘的机会。

所以曹操和关羽当时面对的环境并不完全一样,结果自然也大不相同。

曹操攻打徐州被吕布抄了大本营,为什么没像关羽一样失败?

兴平元年,曹操在攻打徐州的时候,陈宫、张邈等人奉迎吕布入兖州,最后曹操在兖州的基业只剩鄄城,范、东阿二县而已。曹操快速的回到兖州,经过一番血战,最终将吕布赶出兖州。

《三国志·武帝纪》:会张邈与陈宫叛迎吕布,郡县皆应。荀彧、程昱保鄄城,范、东阿二县固守,太祖乃引军还。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率军攻打曹仁所在的襄樊之地。虽然水淹七军,威震天下,但是遭到江东背盟偷袭荆州大本营,最终关羽兵败,只得走麦城,但也难逃一死。

《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我们可以发现曹操与关羽都是率军在外的时候,大本营遭到别人的偷袭而失去了大本营,但是两人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为何会出现这样不同的情况?我认为原因有三:

(一)名义。

曹操的兖州牧虽然还没得到朝廷的正式任命,但是有着袁绍和当时兖州的几个太守的支持,如张邈、鲍信等人,因此这个兖州牧还是让他人所认可的。虽然后来吕布进入兖州并几乎占据了兖州全境,但是吕布终究不是兖州牧。

而荆州当时一直存在着一个归属问题,这是赤壁之战后的遗留问题。荆州之争就是刘备集团与江东集团最为重要的一个矛盾点。而对于荆州到底归属于谁,这很难说,但是刘备在早年的确是专门前往孙权地方借用荆州。那么如此一说,江东才算是荆州真正的主人,人家只是拿回自己的财产,可以说是名正言顺。

《三国志·周瑜鲁肃吕蒙传》: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

(二)对手。

曹操回来后只需要全力面对吕布的军队就行了,之前攻打的徐州完全没有能力入侵兖州协同吕布作战,而同时年迈的陶谦将徐州牧让给了刘备,刘备要想掌控徐州更需要时间。而袁术还要与刘表作战,也没工夫管兖州。北方的袁绍是当时曹操最为坚定的盟友。因此曹操只需要与吕布军作战就行。

而关羽当时正面有曹仁的守军和徐晃的援军,后面有江东军,腹背受敌,完全无法据敌。

其实,曹操还是占了当时诸侯众多的便宜。

(三)实力。

无论前面说的再怎么天花乱坠,事实上说到底还是实力。

曹操有着足够的实力,打的徐州连连败退,等到曹操回到兖州的时候,曹操军队的实力并没有大的损失,而且战斗力很强。而吕布当时除了一直跟随他的骑兵是精锐外,其他都是兖州当时的郡兵或者新兵,从实力上来说,曹操是完全碾压吕布。

关羽当时本身就只占据半个荆州,而且至少有一半的荆州军跟随刘备进入益州,荆州更是空虚,而关羽还带走了剩余的一点精锐力量,因此关羽的后方完全不堪一击。除了本身实力不强外,最为重要的就是关羽在正面战场上战败,这才导致军队的溃散。如果关羽可以率领着那些军队完好的回到荆州与江东军正面交战,还是两说,我并不觉得如果关羽率领的完好的军队回来,吕蒙的攻心之计可以奏效。

在我看来,攻心之计可以奏效,必须得是原本的军队的军心已经处在溃散的边缘,因此只要有个导火索,就会立即溃散。

结语

从本质上来说,出现两者完全不同的情况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实力的差距,尤其是军队。曹操当时仍旧有着强大的军力,而关羽败于徐晃后,全军溃散,兵败如山倒,再加上荆州被破,吕蒙的攻心之计,关羽的处境就如同当时的项羽,四面楚歌。最后陨落。

曹操攻打徐州被吕布抄了大本营,为什么没像关羽一样失败?

我是人者仁义也,用正史说三国。

关羽失败的本质在于江陵城被吕蒙攻下,当时刘备所占据的荆州土地的州治首府江陵城。当时关羽的部下军士的大部分家属都在江陵城居住,所以吕蒙攻下江陵城之后,对于在襄阳樊城一代前线的关羽军队的军心的打击十分巨大,这直接使得关羽的军队在退回的过程中不断崩溃。曹操的情况则不一样,曹操的兖州虽然被吕布攻下,但是军队家属所在的鄄城,也是当时兖州的州治鄄城并没有被吕布攻下,所以曹军没有崩溃,此后曹军又得到了袁绍的帮助,还可以继续作战直到胜利。接下来我们来仔细看看这两场战役。

曹操和曹军为什么没有崩溃

吕布进入兖州的事情发生在汉献帝兴平元年,也就是公元194年,当时的曹操以父亲被杀为由正在攻打陶谦,曹操让自己的主要谋士荀彧、程昱守自己在兖州的忠心鄄城,自己则是带着大军攻打陶谦。在这时候,张邈伙同曹操的部将陈宫,许汜、王楷等人举兵背叛曹操,同时陈宫带着部队迎接吕布进入兖州,随即吕布进入兖州的濮阳,兖州的下属的郡县纷纷起兵响应吕布,唯有曹操的后方中心城市鄄城、以及东阿、范两县固守,没有背叛曹操。

鄄城作为曹操的后方重心,妻儿老小全部在鄄城,鄄城没有失去,荀彧居功至伟。在陈宫带着吕布来到兖州时,荀彧派人找来夏侯惇把守鄄城,夏侯惇鄄城一夜诛杀数十人,最后鄄城稳固。东阿县和范县是程昱平定的,程昱自己就是兖州东郡东阿县人,在黄巾之乱时程昱保全东阿县,此后程昱在东阿县十分有声望。陈宫在背叛曹操之后,派氾嶷攻取范县,自己则是攻打东阿县。范县县令在程昱的劝说下斩杀氾嶷,保全范县,而东阿县县令枣祗凭借县城坚守,最后在程昱的协防下守住东阿县。由此曹操的登基不至于完全被摧毁,至少部队的妻儿老小尚在不至于军心涣散到崩溃的地步。

此后曹操回师兖州之后,首先就发动了对于吕布屯兵濮阳的战争,试图夺回濮阳。但是遭到惨败,濮阳城内的大族田氏当时作为曹操的内应,曹操进兵濮阳城内,结果先锋部队青州兵被吕布击溃,曹军大败,曹操收集部队再战,和吕布相持百余日,最后粮尽而退。此后袁绍参与了对于吕布的战争,曹军由此获得了喘息的机会,兴平二年(195年),曹操和吕布大战,最后大败吕布,吕布难逃,曹操宠信夺回兖州。

可以说在这次战争中,曹操取得胜利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根本未失,鄄城作为曹操的后方始终掌握在曹军手中,吕布并未攻下。二是有袁绍相助,在袁绍军队的打击下,吕布逃窜,最后被曹军攻败。吕布逃到徐州投降了刘备。

关羽的军队为什么崩溃。

关羽军队的失败在于江陵城和公安城被攻克。刘备在湘水和议之后,占据了原来属于荆州的南郡,零陵郡,武陵郡三郡,当时刘备安置在荆州的重镇是南郡长江以北的江陵城和长江以南的公安城。

关羽北伐之时,留刘备的小舅子糜芳守江陵城,同乡将军士仁防守公安。但是这两个人都与关羽有矛盾,其中士仁和关羽不愉快,糜芳则是当时军器被烧,被关羽所。关羽北伐在后期把大量军队带到前线,而留守在公安和江陵城的士兵很少,而且此后关羽还和曹操的军队相持。吕蒙乘着关羽北伐之时,在寻阳带着船队沿江而下,吕蒙把精兵放在船的里面,外面都是做商人打扮的士兵,关羽在长江沿岸的烽火台,报警的屯守都被吕蒙收斩,这使得留守的士仁和糜芳都不知道吕蒙军队来攻,而在前线的关羽也不知道荆州南郡受到了进攻。

就这样吕蒙大军一举而下,先是士仁在虞翻的说服下投降吕蒙,此后糜芳也投降吕蒙,这使得关羽后方的两个重镇公安和江陵全部投降关羽,而这两座城池里有着关羽部队的家属,妻儿老小和后勤物资。关羽得知后方被攻占立马退兵,随后吕蒙使出杀手锏,他友好的对待当地的百姓,善待关羽军队的家属,吕蒙麾下的同乡士兵取了江陵城一个百姓的斗笠,就被吕蒙斩杀,而且吕蒙对于关羽派来的使者都是好生款待,甚至让使者周游城中,使者看到家里平安,消息传到关羽军中,关羽的军队军心崩溃,最终士卒离散,关羽败退麦城被斩杀。

而在这个时候,关羽没有援军相助,离关羽最近的上庸的刘封,孟达并没有派出援军。这使得关羽孤立无援,最后战败而死。

根据两个事件的比较可以看到,曹操的后方没有失去,军心稳固。又得到了袁绍帮助,所以曹操没有失败。

曹操攻打徐州被吕布抄了大本营,为什么没像关羽一样失败?

因为荀彧和程昱守住了东阿、范和鄄城三县。而关羽小舅子直接把大后方丢了。这就是用人的区别。曹操能用人,能信人,会用值得托付的人。而关羽一边对糜芳和士仁苛责不断,一边还委以重任,这根本就是站在刀尖上跳舞的节奏。与天下争雄,却连基本的气量都缺,身死他处非战之罪,还是人之货啊。蜀汉之失,从一定角度来看,是因为这个集团的核心都憋着一股戾气,一朝得势就容易被冲动迷了心智,刘关张的下场引人深思啊。

曹操攻打徐州被吕布抄了大本营,为什么没像关羽一样失败?

徐州之战中曹操被吕布偷袭兖州与荆州之战是不同的两次战役,当然最终结果也不同,详解如下:

荆州之战:关云长独挡曹操、孙权前后夹攻,兵败无援被害

在荆州战役中,刘备、诸葛亮判断失误,认为东吴孙权不会加入战争,没有提前策划部署援军。而曹操却联合孙权前后夹击关羽,魏、吴均为举全国精锐出击,关羽虽勇,但却不能以一敌二,终于兵败被擒。

荆州战役中有两个关键因素决定了关羽的失败:

一、刘备、诸葛亮没有提前判断出荆州战役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只是一场普通的战役,没有提前部署兵力增援关羽。

二、孙权撕毁蜀吴联盟协议夹击关羽。东吴的大都督已由鲁肃更换为吕蒙,而吕蒙是要收回荆州的强硬派,刘备、诸葛亮没有意识到潜在的危险、放松了警惕。

正是由于以上一连串的失误,最终导致关羽在荆州之战中兵败被杀!

兖州之战:曹操联合少时玩伴袁绍对抗吕布

兴平四年(194年)四月,曹操再度率领大军南攻徐州,先拔五城,遂略地至琅邪、东海。回军经过郯城,徐州将领曹豹与刘备屯兵郯东,邀击曹操,被其击破,接着西拔襄贲,所过多所残戮。陶谦眼见日暮途穷,打算逃回老家丹阳。正在这时,陈留太守张邈背叛曹操,与其弟原广陵太守张超迎吕布入兖州,兖州战役打响。

一、兖州战役打响时周边没有军事力量可夹击曹操

1、刘备尚没有独立的根据地,兵力有限,无法也无能力对曹操发动攻击。

2、此时孙坚已死,孙策正在投靠袁术,尚无能力进攻曹操。

3、袁绍是曹操的盟友,而且袁绍素无大志,不会在此时夹攻曹操。

4、徐州陶谦已被曹操打的差不多要弃城而逃了,加上惊吓过度,已一病不起,没法威胁曹操。

二、曹操的谋士程昱、荀彧保住了东阿县、范县、鄄城进,为曹操保住了根据。曹操率兵回到兖州后展开了一系列反攻计划。

三、吕布没有在曹操回军的险要之地伏击曹操,错失良机。

曹操:布一旦得一州,不能据东平,断亢父、泰山之道乘险要我,而乃屯濮阳,吾知其无能为也。

四、在相持阶段,曹操成功游说袁绍与自己给盟。在补充了兵员粮草后,曹操终于击败了缺兵少粮的吕布。

总结

一、荆州之战关羽之败 是源于刘备、诸葛亮的大意。

二、兖州之战中吕布 败于不把握住机会,错失良机。事实上当曹操顺利从徐州回援(在路上没有被伏击)兖州时,吕布的失败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