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夫妻没有经过恋爱就结婚,却比现在自由恋爱结婚的夫妻离婚率低?为什么?
那个年代物质比较匮乏,结婚的目的就是为生儿育女,繁殖后代,搭伙过日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共存依赖关系,生活中出现问题都是相互隐忍,很少离婚,有些人一旦离婚了,即无法独立生存下来,即使对方有再大的错,也不会选择离婚,所以那个年代的家庭比较稳定。
时光已经转到21世纪初,物质生活获得空前的满足,而精神需求却异常匮乏,从而导致离婚一路攀升,我们一起看下面的一张图,导致离婚的主要理由。
从上图可以看出,现在离婚的主要理由是家庭琐事,分居和感情基础薄弱,家庭暴力占前四名,涉及经济原因却很少,由此可见离婚的原因更多的缘故是内在的原因。
夫妻之间思想意识发生根本转变。丰富的物质生活并不能够弥补日益缺乏的精神需求。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夫妻之间为了温饱肚子无暇精神方面的要求,但是一旦温饱解决了之后就会提出更高层次的精神要求。
精神需求的变化同样会反映在夫妻之间对对方要求的变化。女性的独立自主的意识在增强,不再依赖于男方生存,这就会对男方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女性的这一变化对于许多男性来说做始料不及的。许多男性的思想状态还沉浸于他们的父辈和爷爷辈,他们更希望妻子像父辈和爷爷那一代一样,在家相夫教子,操持家务,任劳任怨,对男人以依附的形式而存在。在那个年代女性缺乏自己的声音和想法,其生存方式和思想状态完全被男方所控制,所以离婚都是她们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现在的女性思想意识已经崛起,不再满足于依附男性而存在,更多的情况下追求两性的平等。在许多的女人看来,男人可以做的事情,女人同样也可以做。特别是许多女人认为,既然男人可以在外面寻找婚外情,那么女人同样也可以; 男人回到家里,什么事都不愿意干,只想着玩游戏,看电视,那么女人为什么要困在家里操持家务呢?男人什么都不做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女人什么都不做就被认为好吃懒做,这对于许多女人来说是非常的不公平的。
而剩女的存在就是现代女性觉醒的一大标志。她们通常比较优秀,经济独立性比较强,处理问题能力也比较厉害。而许多男人不愿意娶剩女就在于他们把控不了这些优秀的女性。太过于优秀以至于她们不愿意依附于男人,这也是许多男人不愿意接受的。
男女思想意识的根本转变冲击着原始的婚姻观和恋爱观,从而导致现在离婚率一路攀升。
现在选择面更宽更广以前网络资讯不够发达,人人之间传递消息都是通过口口相传,即使通过电视获得的信息也极其有限,从而对周围发生的事情以及人物的了解也非常的匮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经济发展日益深化,绝大部分的人即使不走出家门也可以了解外面更宽阔的世界。他们对周围的事情和人了解的更多,就有了比较,有比较就会有不同的想法。
很多人说父辈爷辈的婚姻是自由恋爱,比较简单,其实不尽然。在现代社会最不济也要通过相亲,男女之间见面,然后再谈一段时间,再结婚。在那个年代基本上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很多人是见过一次或者两次面,连初步的了解都没有,然后结合在一起。很多女性除了周围的人之外没有任何的对比,对于她们来说无从选择。
如果连结婚都没得选择的话何来的离婚?现实的困境让上一辈人的婚姻无从选择,夫妻之间只能将过着日子,幸福还是不幸福,只能从周围的人之间进行对比。而现在社会可以通过更广阔的方位来对比,从而了解到自己幸福还是不幸福。
现在人自我思想意识比以前更强烈,如果再加上选择面更广,他们就很容易想着怎么去破除现在的婚姻状态,也就是说,既然现在过得不好为何不重新来过呢?
广阔的选择面,让更多的男性和女性在结婚之前会不停的选择,即使在结婚之后,这种现象也没有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很多人不局限于婚姻的这种状态,渴望冲出婚姻的围城,从外面寻找更好的幸福,这就导致现在的离婚越来越多。
婚姻观和爱情观发生的变化在传统的婚姻观和爱情观中,崇尚女性从一而终,男人养家糊口,但是随着夫妻思想意识的变化,经济条件的改善,以及选择范围的扩大,传统的婚姻观和爱情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对爱情的认知和家庭的操守已经和以前完全不同。
这个巨大的变化导致婚外情暴露在阳光之下。许多男人在外面找小三,找情人以嫖赌为荣,有人还甚至认为不嫖不赌就是一节藕,婚姻观和价值观的颠覆,并没有给男人带来许多的喜悦,他们的妻子也深受其害。许多婚姻中的女人不再满足于家庭的枯燥生活,追逐金钱,追逐婚外情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坍塌的价值观,让妻子和丈夫深受其害。许多男人在Wan别人老婆的同时自己老婆也在被别人Wan。许多女人在外面找别人老公wan耍的时候,自己老公也在被别的女人Wan耍,由此可见当雪山崩塌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当男人抱怨女人不守妇道不爱家庭的时候,作为男人何尝不反思一下自己往日的行为呢?当女人抱怨男人不顾家,在外面花天酒地的时候,女人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对物质要求太过于庸俗呢?
爱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一味地索取从来不是爱的真谛。只有相亲相爱的夫妻,互为对方付出的情侣,才可以获得梦想厮守的爱情和婚姻。
总而言之,我们既不需要羡慕父辈爷爷辈那种压抑人性的婚姻,也不需要现在这种追逐名利的婚姻,我们崇尚的是包容和爱的婚姻,这才是我们一生所致力追求的目标。
六七十年代夫妻没有经过恋爱就结婚,却比现在自由恋爱结婚的夫妻离婚率低?为什么?
不要说六七十年代,我们是八十年代中期结的婚,在我知晓范围内的同时代人也很少离婚婚。那时的人单纯,要求不高,欲望不大,虽也经历过简单化的恋爱阶段,一旦结婚了就没有什么其他想法,要对对方负责,共同承担责任,一想到离婚带来的一系列后患,简直不可思议,便打消了念头,老老实实过日子。
六七十年代夫妻没有经过恋爱就结婚,却比现在自由恋爱结婚的夫妻离婚率低?为什么?
那个时代戴着"帽子”的子女特别羡慕贫下中农出生的子女,因为穷而光荣,贫下中农之间的子女结婚了再离婚是政治觉悟低的表现,是永远抬不起头的,所以离婚率低。
六七十年代夫妻没有经过恋爱就结婚,却比现在自由恋爱结婚的夫妻离婚率低?为什么?
六七十年代的夫妻没有经过恋爱就结婚,却比现在自由恋爱结婚的夫妻离婚率低,因为那个时代的人思想禁锢比较多。
六七十年代,正是我们国家的计划经济时期,一切以政治挂帅。那个时候,男女谈恋爱,首先要求政治清白,也就是家庭成分要好。
那个时候我刚上小学一年级,老师问:你们说说,你们是什么成分?
第一个被问到的是一个傻乎乎的男生,外号“老母猴”,他愣了一下说,我们家是猪圈盛粪。
大家哄地笑开了。其实他说的没错,家里的粪都在猪圈里。
到我这里,我说我们家是中农。我爷是中农,我爸是学生,但我们填表都填中农。
那个时候如果是地主成分,很难找到老婆。
我还记得我老叔结婚时候的场面。身边亲戚好友送的脸盆、镜子等,家里给了两床被子,两个人把行李搬到一起就结婚了。但两人的结婚是经过组织批准的。记得镜子上写的红字是某某同志共同努力,共同进步之类的话。
我老叔是大专毕业,在县政府机关工作。老婶卫校中专毕业,在县医院当护士。他们结婚后生了两个男孩,是我的表弟。
他们属于自由恋爱结婚,感情非常好,现在快八十岁了。
那个时代的人,结婚的时候没有像现在这样,要这么多彩礼,首先考虑的是有没有房子和车子。那个时候主要考虑两个人的家庭成分别太高,工作表现怎么样。都是亲戚朋友介绍,经过组织批准,结婚以后即使两个人的三观不同,也要忍耐和包容,根本就没有离婚的概念,所以离婚率很低。
现在离婚率高,也说明人们越来越开放,不再忍耐和包容,不合适就离婚,说明人们不再为别人活着。
有人说,婚姻合适不合适,就像穿鞋一样,脚舒服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
现在不合适就离婚,再换一双鞋。避免脚都磨肿了,还要打肿脸充胖子,说鞋子很舒服。
“老母猴”一直在企业当工人,收入很低,生了两个孩子,一男一女,非常开心。但后来因为生活拮据,老婆实在受不了提出离婚。离婚后“老母猴”既当爹又当妈,把两个孩子拉扯大,现在都已结婚,他至今仍然单身,都是没钱惹的祸。
六七十年代夫妻没有经过恋爱就结婚,却比现在自由恋爱结婚的夫妻离婚率低?为什么?
人老实,视野窄,圈子小,接触人少
六七十年代夫妻没有经过恋爱就结婚,却比现在自由恋爱结婚的夫妻离婚率低?为什么?
一,六七十年代,计划经济,人处于环境封闭状态男女交往少,圈子小。六七十年代人的思想比较封建,落后封闭,人都只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工人的只能在工厂里,每天都要上班,农村的只能在生产队里每天都得上工挣工分粮。金钱少,交通不方便,而且人之间来往不自由,社会管理严格,没有你来我往,没有做生意,没有来去自由,没有随便想上班就上班,必须固定在一个生活模具里。要恋爱是很困难的。
二,人与之间思想单一,男女交往封闭,只靠人介绍结婚。认为离婚不光彩,被人唾弃。男女之间只能通过单位邻居亲戚之间介绍对象。要见面以后,大家觉得差不多就走到了一起。是先结婚后恋爱,慢慢培养感情。结婚了就就得安全呢,怕别人说离婚不好说,离婚就是作风不正派。以后找男人,找女人都很困难,所以当时人们做的离婚是最可耻的,是最没有面子,对被人看不起,受歧视的。家里老人和所有人都会劝和不劝散。如有家暴妇女也忍气吞声。当时的离婚像现在对同性恋歧视是一样的。
三,妇女地位低,没有独立经济,只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根扁担抱着走。这是不能离婚的主要原因。
现在由于社会开放,妇女的经济地位提到提高,人们都有钱了,交通发达,网络发达,一张身份证,人们可以自由的来去。国家对人的自由限制放松了,人们可以从千远地远的跑去找情人,找网友。妇女不再禁锢在一个家庭里,也可以走向社会,和很多的男人发生关系。男人也可以和女人发生关系,而且越来越被视为正常。唉,工作压力大,但是有金钱,生活能力强。因此现在的家庭一不注意就离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