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国学经典的切入点到底在哪?

国学经典、传统文化的益处自不必说。但我们往往望文兴叹、望而生畏。难道古人也是这样的吗?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但有没有简单易行、老幼皆宜的方法途径?

这个问题太大了。不是个人可以完成的。国家应该对国学经典做出新的解读。以历史观、现代思想进行必要的解读,个人能力毕竟有限。

重读经典《道德经》1—5章书法作品创新格式为之。

学习国学经典的切入点到底在哪?

马一浮先生说:学习国学经典的切入点是《论语》,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因为,由浅入深、由易入难,这是学习的不二法门。有人强推《弟子规》,可它只是蒙学读本,称不上经典,硬把《弟子规》推为经典,它都不堪其重!

学习国学经典的切入点到底在哪?

国学经典非秦汉以前不能读。现代中国人常听到的道家,儒家,法家,阴阳家等学说,无一不是在先秦时就出现的。道家起源于黄帝,集大成于老子。儒家起源于周文王,集大成于孔子。法家起源于管仲(不确定),集大成于韩非子。

秦朝书法家,不信道家和儒家。汉朝初期用道家,武帝以后儒家,法家并用。很多道家,儒家,法家的经典都在汉朝编纂,整理完成,这之后的人无非是注解经典而已。而且很多人还注解错了,一代代错下去,直到把道家,儒家,法家全部注解得面目全非。

学习国学经典的切入点到底在哪?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四书五经

学习国学经典的切入点到底在哪?

谢邀!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学习国学经典;教育部在编写小学、中学、大学(文科汉语言专业)的课本中,均编入了一些国学经典。并在全球154个国家和地区创办了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截止2018年12月)。

毋庸置疑,对于少年儿童而言,学习国学经典的切入点,必是由浅而深,决不会一开始就深入细化或系统性的导入吧!大学文科汉语专业则另当别论。

故此,中小学课本所选入国学经典,当然是通俗易懂的。例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教儿经》、《女儿经》等,当作入门;显而易见《三字经》颇具代表性,使用简练易懂的文字将经史子集等各类知识揉合在一起,让初识国学的孩童接受启蒙教育。以上这些课目,就是学习国学经典的切入点。

学习国学经典,应以鲁迅先生曾经倡导的——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而针对高校汉语言专业的大学生而言,他们的切入点理应为寓意深化的经典,比如《论语》。

学习国学经典的切入点到底在哪?

做好好事,行善积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