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风格中到底是“以拙为美”好,还是“以妍为美”好?二种笔法哪一种更为传统?
这个问题也就是王羲之与他的师傅二者之间的问题,王羲之所谓变法就是“背叛”
师傅之“古拙”而变“研美”。想想看,谁更美?可以分吗?开个玩笑,也就是你喜欢徒弟的书法还是师傅的书法?
至于说两种笔法?不知是指什么?“外拓笔法”“内擫笔法”,那就是王献之与王羲之二人有笔,你喜欢谁?
书法的核心问题是汉字,通过变化的线条所表达的汉字所达书法家本人灵魂深处的审美追求。
书法风格中到底是“以拙为美”好,还是“以妍为美”好?二种笔法哪一种更为传统?
书法的艺术风格,这是书法作为线条艺术的内在要求,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结果。本文对具体的书法艺术风格是以《拙为美》还是以《妍为美》,二者各有特长,主要是针对传统风格、我认为还是以妍的为美,在美学层面上更加突出。
书法风格中到底是“以拙为美”好,还是“以妍为美”好?二种笔法哪一种更为传统?
拙,妍,
也可以理解为雅与俗,旦是称呼不同而已,如何理解拙与妍?如何认定拙与妍?这是一个审美观念的问题,离不开汉字发展史和汉字文明发展史,汉字发展史不能等同于汉字文明发展史,前者是基于实用范围的,后者是文明艺术范围的,
暫且不说汉字实用性的发展,仅就汉字文明艺术方面解说一下汉字的拙与妍。
首先,我们知道,拙与妍并不是对立的两个派别,而是习字者学习过程的两个风格的追求。
习书者,起步的时候总是要把字写的漂亮,(几乎人人都是)你的字漂亮不漂亮就是你习书用功与否的重要标准,此阶段我们把它称为初学者,
随着你的努力,你的字越来越成熟,你的知识越来越丰富,见识越来越广泛,你开始给你的字赋于生命,增加风彩,使你的字雄强大气,刚劲有力,就要在你的笔法中增强骨力,讲究肥不盈肉,瘦不露骨,要藏起锋芒,俗称绵里藏针,行笔迟澀,收势含蓄,结字生动,变化万千,点划老辣,有屈铁之质,老树枯枝之姿。
习字者在此刻,己经不再追求妍美,而力求炉火纯青,返朴归真,
于是乎!你的字开始向更高级别的层次进化。
我在此重申,写字练字的过程,不是单一的练技术的过程,而是全程的读书的过程,永远没有止境。
书法风格中到底是“以拙为美”好,还是“以妍为美”好?二种笔法哪一种更为传统?
妍与拙都是书法的阶段!
说书法以妍为美呢!有对的一面,但是,以妍为美绝不是书法高层次的追求!说以拙为美,也是扭曲了书法的审美观!
书法的基本审美是以妍为美的。因为,没有基础的妍美就等同没有基本的功底,就像一个书法人,最基本的汉字结构与笔划都弄不好,怎么去谈高层次的书法呢?这就是所谓的现代书法误区的书法观点。
但是,如果说妍是书法的最终追求也是错误的!馆阁就是例子,完全地追求完美就进入了刻板的樊篱,刻板了又绝对不可以成为艺术!所以说,书法在掌握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后,就需要打破这种固化的东西。
有人会说,古往今来书法家都说王羲之是妍美书法!你怎么说呢?是的!王羲之书法是妍美书法,可是,你仔细研究王羲之,你会发现,他的书法一直在追求打破这种完美,比如他的截笔,比如他在结构上的变形。
这就是书法从妍美走向古拙,屋漏痕与飞白都是追求古拙的笔法代表!
书法风格中到底是“以拙为美”好,还是“以妍为美”好?二种笔法哪一种更为传统?
对此问题,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回答,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书法风格中到底是“以拙为美”好,还是“以妍为美”好?二种笔法哪一种更为传统?
这个问题不好,艺术倡导“百花齐放”,书法艺术也一样。书法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欣赏书法作品和欣赏一个人一样,总体上要看气质。要有血有肉,外表是一方面,内涵更重要。书法作品从特质上讲,有古拙,有雄强,有秀丽……。古人特别注重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比如摩崖石刻,一般都是使用古拙和雄强的风格,以彰显整个作品大气磅礴。手札、书信大都使用秀丽的风格书写,以表现出文质彬彬的书卷气。古人是反对以“妍”为流俗的书写形式的,认为缺乏骨气,有趋炎附势的人格倾向。因此,“以妍为美”的书写作品很难流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